
面向數智時代,立足科創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是重慶兩江新區博雅小學校對時代之問的積極回應,也是落實核心素養,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的校本化實踐。近年來,博雅小學校從基礎教育實際出發,將培養學生“創新之能”確立為學校特色育人目標之一,通過搭建課程體系、變革課堂模式、豐富教學內容等方式,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創新實踐能力和創新型人格。
博雅課程體系中的“數”與“智”
在課程體系建設方面,博雅小學校融合數學、科學、信息科技、勞動和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內容,構建“數學與科學”“信息與綜合”課程群,開設基于學科的科普拓展課程、師生共創的主題式課程、借鑒新工科培養的STEAM項目式課程以及“小中大一體”的協同創新課程,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目前,學校學生每周有兩節科學課,“小博小雅心中的星”科學家榜樣校本課程也受到學生們的廣泛歡迎。
此外,學校依托市級規劃課題《智慧教育背景下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的實踐研究》,搭建智慧教學平臺和課程質量檢測平臺,探索構建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初步形成以智能可視化課堂、虛擬雙師型課堂為代表的智慧課堂新樣態。
數智引領下的“雅教”與“樂學”
博雅小學校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導向,基于知識圖譜的教學分析、大單元的教學設計、個性化學習的教學實施、多元自主的教學評價,精準定位教學目標,彰顯教師的“雅教”;引導學生在問題情境化、探究活動化、思維立體化、實踐協同化的課堂中,感受求知的樂趣,追求“樂學”之境界。
在實際教學中,學校教師通過開展實驗教學、分層教學,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不斷為學生創造動手實踐的機會,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學校基于市級規劃課題《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研究》成果,將合作意識、合作技能等指標納入學生創造實踐能力評價體系,引導學生提升團隊合作意識,提高自我管理、主動適應、協商解決問題等合作技能,體會合作的快樂。
“智慧心育”助力人才培養
學校借助智慧心育平臺和相關專業量表,開展學生心理素質普測和創新素養普測,動態跟蹤學生心理狀態變化,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發展。在此基礎上,學校通過“AI心理教練小星”,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心理輔導和學業指導,幫助學生拓展興趣范圍,積極面對挑戰。
如今,隨著“伴隨式”評價系統的不斷完善,學生的日常表現、成長軌跡被充分記錄下來,并成為教師強化學生學習行為、因材施教的重要抓手。
多措并舉提升教師“數智創新力”
學生“創新之能”的培養,需要教師“數智創新力”的支撐,因此,博雅小學校重點培養教師人機協同的能力。
一方面,學校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邀請專家帶領教師開展相關教研活動,如邀請西南大學學者莊慧與跨學科教師團隊研討《田野里的發現》科普繪本閱讀教學;另一方面,學校引入智慧課堂觀察系統,記錄分析師生課堂行為表現,為教學研討和改進提供數據支撐,讓教學過程有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