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整新是破解“老小舊遠”問題的有力措施,是對改善居住環境這一民生需求的直接回應。今年,浦東新區濰坊新村街道轄區內部分居民區先后開展成片區綜合整新工程,人大代表全程參與其中,聽取意見建議、監督現場施工、化解矛盾糾紛,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
聚焦基層公共事務,打造民主議事平臺
濰坊四村建成已有30多年,許多老舊小區常見問題如今愈發凸顯。濰坊新村街道計劃對濰坊四村開展老舊小區綜合整新工程后,街道充分發揮代表作用。在項目方案前期意見征詢中,區人大代表方芳前后參與聽證會、協調會10余次,充分傾聽居民對綜合整新的具體需求,經整理歸納后交由相關職能部門,讓綜合整新工程的提升更加精準。經過近半年的施工,濰坊四村完成了綜合整新,小區居民反響很好。
值得注意的是,小區有一片長期閑置的空地,每逢小區開展施工項目,就成為搭建工棚的區域,它該何去何從?“能否將這塊空地改造成為綠地?” “是否有操作性?” “是否存在法律法規方面的問題?”居民帶著這些問題找到方芳。為此,她再次深入小區,了解更多居民的看法,并建議居委會召開業主代表會議,聽取廣大業主的意見。同時,將居民的困惑向相關職能部門反映,最終得出可以改造為綠地的結論。這一方案已經在聽證會上獲得居民簽字通過,正在積極實施中。
今年4月,濰坊八村同樣啟動成片區的綜合整新工程。代表們除了在制定工程方案時積極參與群眾意見建議征詢,施工過程中,潘博、方芳、章熙春等代表還經常深入現場監督工程文明施工情況,并參與施工例會、聯勤聯動工作會議等20余次,與城管、民警、居委、業委會、物業等多方聯動解決改造過程中的矛盾,讓工程能夠順利推進。
構建完整議事鏈接,鼓勵居民全程參與
隨著加裝電梯、周邊濱水環境工程啟動等好消息不斷,王家宅居民也對綜合整新充滿期盼。當整新方案的第一稿公布在居民區的那一刻,人大代表就忙碌了起來。居民的訴求五花八門,有的想增加綠化,有的希望開辟更多停車位,有的提出要翻新活動室……
設計單位的初次方案主要聚焦增加停車位,結果在首次征詢會上就被一些老年居民代表“質疑”。吳師傅說:“擁有機動車的人會越來越多,停車需求是永遠滿足不了的。但通行便利不能以犧牲休閑宜居為代價,我們喜歡住在綠樹成蔭的老小區,這里是我們的根。”頓時掌聲雷動,設計師也很受觸動,承諾改進設計方案,保留小區面積最大的綠林,調整宣傳欄、快遞柜、環保回收柜等公用設施位置,把停車位盡最大可能“摳”出來。為此,人大代表協同居委會多次召開業主大會,邀請業委會、業主代表、物業、設計方、施工方共同參與居民意見征詢,面對面交流破解難題。在隨后召開的第二次征詢會上,小區綜合整新方案獲得一次性通過。
激發居民主體意識,探索基層治理途徑
在整新方案意見征詢期間,濰坊八村部分居民強烈要求增加新能源車充電樁。但有居民提出:“如果將原來的停車位改成充電樁,會占用油車的停車位,甚至帶來安全隱患。”區人大代表、上海電力公司副總經理潘博利用專業優勢給出建議:“老舊小區要增加充電樁除了需要協調各方力量外,還要考慮充電樁位置的選擇、提高充電樁使用效率等問題。”隨后,潘博發動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和黨員志愿者在小區共同開展征詢工作。居民們普遍反映,安裝新能源車充電樁是大勢所趨,將給新能源車主帶來便利。
工程開工后,潘博再次來到施工現場進行勘察,對加裝點位設置和小區充電車位的管理使用提出建議,并結合《上海市居民小區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管理辦法》明確充電樁的安全及維護責任。他還聯動周邊居民區,制定車主自我管理規約,讓充電車位能夠得到充分利用,讓居民真正成為小區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