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為深入踐行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新書架欄目本期向您推薦“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中國故事”主題書籍。
《關于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答問》
周 丹/著 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中華文明何以現代?如何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些問題在理論界、學術界以及社會各界產生熱烈反響。該書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為指導,就如何理解中華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如何理解“兩個結合”是“第六個必由之路”、如何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中華文明的現代形態”“新的文化生命體”等原創性概念、如何理解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及其原則等十八個問題進行了學理化研究、學術化闡釋、通俗化解答,有助于廣大干部更好理解“第二個結合”的理論創新,以高度自覺的文化主體性和文明精神,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更好把握和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華章:文學藝術作品中的黨史》
慈愛民/主編 中國工人出版社
本書共收錄了41部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是一本講述經典文學藝術作品和其背后所涉及的黨史故事的圖書,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西行漫記》《雁翎隊》《鐵道游擊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唱祖國》《游擊隊歌》《紅色娘子軍》《東方紅》等。以獨特的視野、翔實的故事、生動的筆觸記錄新中國成立后眾多紅色經典文學藝術作品的創作、誕生過程,特別是深入挖掘紅色經典與黨史的關系,深入挖掘紅色經典作品創作的來龍去脈。
這部紀實文學作品既具有揭示紅色經典誕生幕后故事的紀實性和觀賞性,又具有革命傳統教育教材的政治屬性,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生生不息、血脈相傳。本書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文藝作品,而是絢麗多彩的黨史教材,是追尋英雄史詩的生動記錄,是民族復興歷史進程中值得珍藏的美好記憶。
《聽首席專家講述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王 巍/著 東方出版社
本書以兼具通俗性和學術性的方式,對國家重大戰略性科研項目“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自2002年開展以來近20年的主要研究成果進行介紹,以距今5500年至3500年我國各地區文明遺址的考古發現為主體內容,圖文并茂地對探源工程的宗旨、方法、過程、成果、結論作了精彩還原和概括闡述。
本書內容涵蓋自上個世紀考古學界的研究成果直至近期剛剛評定的“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最新考古動態;對各大遺址的古城遺跡、考古現場、出土文物等作了精彩呈現。本書使探源工程的綜合性成果首次以著作的形式呈現于眾,在研判我國文明起源、增進文化自信、探索中華文化基因、展示考古前沿動態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科普價值和出版意義。
《思想之光——陳獨秀、李大釗等信札手跡》
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編 人民出版社
本書收錄由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收藏的陳獨秀、錢玄同致胡適等信札十余通、梁啟超致胡適信札十通,香港著名收藏機構翰墨軒收藏的李大釗致胡適信札一通、周作人致李大釗信札兩通。這批信札由胡適后人分別于2009年和2010年嘉德春拍公開拍賣,最終由中國人民大學和香港翰墨軒分別收藏,現由兩家收藏機構聯合將這批藏品“合璧”出版。本書收錄的這批信札主要寫于1920—1921年,是《新青年》編輯同人之間關于辦刊和當時一些思潮的探討,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新文化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的思想界的情況,這批信札又是這幾位名家信札中的精品,因此本書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本書屬第一次正式公開影印出版這批書信手跡,編者為此寫了背景介紹、釋文和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