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東新區人大代表、康橋花園居委會主任郁斐從2021年年底當選區人大代表以來,以“三為”(為人民代言、為政府建言、為發展預言)為發力點,將踐行“三民”(民生建設、民生項目、民生服務)工程作為人大代表履職的重點,為社區群眾辦成了一件又一件好事、實事。
在康橋鎮人大的指導下,為打通人大代表與群眾溝通聯系的“最后一米”,郁斐創建了“郁見傾聽”人大代表聯系點。她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打破坐等居民上門的工作模式,深入社區群眾中間,在居民的家門口收集民意,及時了解群眾關注的難點、痛點、盼點,拓寬了人大代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渠道,使人大代表聯系點成為百姓“出門可見、觸手可及、訴求可聽”的“知心地”。
近兩年來,郁斐與社區其他人大代表圍繞老百姓最關心的醫、食、住、行方面的問題,提出代表建議27件,推動相關部門解決了一批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打響了“郁見傾聽”人大代表聯系點的品牌。
從“醫”入手,著力解決居民尋醫問藥難題
在親水灣居民區接待選民時,郁斐了解到這個居民區的老年人大多來自其他地區,對家庭醫生的需求呼聲很高。在反饋百姓的心聲后,她邀請康橋衛生服務中心院長等進入居民區,與百姓面對面溝通,向群眾解釋家庭醫生政策和流程。居民們感嘆:“我們有家庭醫生需求,代表就把院長和醫生請了過來,幫助我們全面了解簽約家庭醫生政策,以及康橋衛生服務中心為解決社區群眾尋醫問藥難題的很多設想?!边@次交流不僅提高了家庭醫生簽約率,還豐富了“社區醫生進家門”的內容,與社區建立了長效機制。如:親水灣居民區每月開展醫生進社區“零距離”為老人配藥;康橋花園居民區醫生每月進社區開展健康講座及便民健康服務,并入戶為高齡老人進行一對一問診。
從“食”入手,著力解決養老助餐問題
為更好為百姓代言,“郁見傾聽”人大代表聯系點開通線上線下接待平臺,發現多位老年人留言提出用餐難問題。郁斐走訪多個小區,聽取老年人需求,提出了加強老年人助餐點建設的建議。她積極與承辦單位溝通,共同商討靈活的訂餐方式,從多個角度推動助餐點建設。同時,郁斐積極開展新增居民區助餐點宣傳工作,讓更多老年人能就近訂餐和用餐,真正實現便民助餐點便民化。目前康橋花園社區內已開設3個老年助餐點,緩解了老年人的就餐困難。
從“住”入手,著力推動社區綜合治理
小區垃圾房破舊,不僅影響環境美觀,還不衛生。為全面了解小區門口垃圾房實際情況,郁斐選擇在多個周末的不同時段到現場暗訪,發現除了垃圾房硬件條件不佳,還存在管理問題。她及時與鎮相關部門聯系,督促小區進行整治。為了加強垃圾房長效管理,她牽頭鎮房辦、社區居委會等單位,借助社區治理“三駕馬車”,通過居委牽線、業委會出資、物業落實的社區治理手法,一周時間便改建完該垃圾房,贏得了居民們的贊揚。
從“行”入手,著力打通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
郁斐針對群眾反映的交通路況問題和公交站點設置需求,與社區代表們走訪轄區居民群眾、居委會和業委會等,廣泛聽取意見建議,提出了《關于進一步優化康橋鎮百禮社區公共交通》等代表建議。代表建議提出后,她引導居民群眾參與現場數據排摸匯總及問卷調查,聯合居委會參與現場勘測,查閱有關信息,走訪區級多個部門,協調召開先行溝通會及協同參與現場方案制定,還與職能部門研討整改方案,確保代表建議高質量辦理。目前,百禮社區增加公交站點和康橋花園社區內人行步道的改建工程已完成,羅山路地鐵站增設了公交車站點,附近的居民在小區門口實現了公交和地鐵的“零距離”換乘。
郁斐和社區其他人大代表通過“郁見傾聽”人大代表聯系點,創新了代表聯系選民的方式,用心用情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變成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