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2日,嘉定區南翔鎮人大組織召開2023年第三季度南翔鎮“家站點”代表接待疑難問題協調會(以下簡稱季調會),“家站點”負責人、接待代表、責任部門共同討論代表建議辦理工作,解決市民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有居民反映,翔黃公路、勝利街周邊大雨天經常積水……”會上,負責“家站點”接待的7位人大代表闡述了各自點位收集到的群眾意見和建議,各責任部門則針對這些意見建議給出初步處理意見。
據介紹,在季調會上會的問題經由分析協商后,明確歸屬南翔鎮政府職權范圍的,會征求各職能部門的意見,待充分討論后再決定是否以代表建議的方式加以辦理落實,并轉交南翔鎮黨政辦,由其負責落實相關承辦部門,南翔鎮人大辦則負責代表建議的跟蹤督辦;屬于區級或市級部門管轄的問題,則由南翔鎮人大辦做好會議記錄,會后通過“三級代表”聯動機制,由聯系南翔鎮的區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將問題向上級政府反映或提出代表建議。
據統計,前兩季度南翔鎮“家站點”共開展91次代表接待活動,選民反映問題61件,已答復處理38件,上報需鎮級層面協調處理的23件。其中,勞動街社區木橋維護和歸屬問題就是在上季度的季調會上明確以代表建議的方式來推動辦理落實的,目前相關職能部門正按計劃處理中。
坐落在勞動街社區的泰翔嘉苑小區被貫穿其間的橫瀝河一分為二,連接東西社區的兩座橋梁的橫梁、地板均有不同程度的開裂,鐵釘也已生銹,修葺橋梁地板的呼聲很高。市民倪女士告訴記者:“我平時上下班都會經過這座橋,橋面上的木頭有點腐爛,橋上的繩索也斷了,我就跟居委會和永樂村人大代表聯絡站反映了這個問題,希望有關部門能幫我們解決。”
“由于木橋建造時間較久遠,已經過了維保期,負責主體不明。”對此,接待倪女士的人大代表吳月只能先找到小區物業和開發商溝通,“開發商認為這個項目已經結束,不歸他們負責了,想移交的時候卻沒有部門接收;物業則認為維修橋梁不在他們的紅線管理范圍之內,所以這兩座橋的維修問題一直無法得到解決。”
吳月把問題上報給季調會后,很快,南翔鎮城建中心、規建辦、水務所共聚一堂,探討木橋的歸屬問題。“根據橋的位置,我們鎮水務所將接收、負責后期的日常維護。但在接收前,開發商需要請第三方專業機構評定安全性,做好木橋檢測和整修。同時根據行業規定,開發商每年要對橋進行一次評估監測。”南翔鎮水務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南翔鎮人大代表“家站點”建設從2018年開始探索實踐,發展至今已形成1個“家”、6個“聯絡站”、4個“聯系點”,服務范圍覆蓋全鎮。近年來,南翔鎮人大始終將強化人大代表“家站點”建設作為代表工作的著力點,充分提升代表依法履職能力,使“家站點”成為密切聯系人民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平臺。
“我們正在創設貫穿全年、全員參與的‘周接待、月議會、季調會、年評會’閉環機制。”南翔鎮人大主席楊昌盛表示,每周由“家站點”定點定時安排代表接待選民,每月由“家站點”負責人組織代表、代表助理和民情聯絡員召開月度商議會,每季度由鎮人大主席團召開季度疑難問題協調會,年終由鎮人大主席團召開年度“家站點”建設評議會,逐漸完善的閉環機制將持續加大“家站點”管建用和代表收集問題建議的辦理力度,積極回應市民關切。
“如何發揮好自己作為人大代表的職責,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跑到我們老百姓身邊去聽、去看、去問、去想、去協調、去跟蹤。”吳月表示,“家站點”是實現基層共治的重要平臺,能夠讓市民走進來,反映他們的所想所需;讓人大代表走出去,扎扎實實地解決好老百姓需求與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