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體育課程的開展一方面提升大學生的體質健康,另一方面培養大學生對體育活動的熱愛,并在體育課程的參與過程中,豐富對體育項目的知識儲備,使大學生身心健康得到一定的發展。體教融合的提出,再一次將體育與教育緊密聯合在一起。本文從體教融合的概念出發,闡述大學生體育課程教學現狀,并就體教融合背景大學生體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基礎上提出大學生體育課程改革策略,希望能夠為現今大學生體育課程改革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體教融合" 大學生" 體育課程" 改革策略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 Strategy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WANG" Xin
(Shanxi Finance Vocational College, Taiyuan, Shanxi Province, 030008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on the one hand, improves the phys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other hand, cultivates college students' love for sports activities, and enriches the knowledge reserve of sports events in the process of participat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so that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an be develop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proposal of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has once again closely linked sports and education.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on the basis of the necessity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context of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hoping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strategy
1體教融合的概述
體教融合政策的提出有效促進了中國特色體育教育發展。從政策角度來看,體教融合意見中提到,當前學校體育教育工作的重點是創新體育教育模式、構建協同育人體系,加強學校師資力量建設,倡導學校結合自身資源發展特色體育教育,為學生提供多方位發展空間,為學生進入專業運動隊、職業體育俱樂部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意見》中還提到,學校與家庭、社會、政府等多方機構開展合作模式,全方位支持并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教育,完善體育課程激勵機制,構建體育課程改革新體系。從現實角度看,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為體教融合的實施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從全民健身到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都得益于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在物質生活富余的前提下,投身于各種健身運動中,促進了全面健身倡議的實施,同時也對學校體育教育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從國家戰略規劃角度來看,2030年健康中國任務的完成、2035 年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本實現、2049年“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達成,均是為中國成為體育強國描繪的宏偉藍圖。在此種背景下,體教融合的提出,加快了國家戰略目標的實現進度,提升了學校體育人才培養的力度,使體教融合在學校體育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2大學生體育課程教學現狀
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大學生體育課程開展尤為重視,而學校也在國家政策的督導下,不斷尋求創新改革的路徑,深化體育課程改革,豐富體育課程開展形式,大力推動學校體育課程的開展。與此同時,面對社會的快速發展,高校的體育教育課程改革也逐漸顯露出各種問題,而這些問題正是阻礙體教融合與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原因。以下從幾個方面具體闡述這些問題。
2.1 體育教學指導思想不明確
關于大學生體課程的開展與學校體育教學指導思想的相關問題,不少學者曾對此進行針對性的研究,總結出主要以下幾點:其一,是以素質教育為主的指導思想;其二,以體質教育為主的指導思想;其三,以綜合素質發展為主的指導思想;其四,以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指導思想。以上幾種觀點,反映了國內學者對大學生體育教育的重視,但是也使高校領導在開展大學生體育課程過程中出現指導思想混用,最終影響大學生體育課程的參與。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嚴格遵守體育教學指導思想而進行的,指導思想的多樣性被過度解讀,造成了體育課程實施上的混亂,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領導與體育教師在思想意識中對競技和體育概念的混淆,利用競技代替體育而造成的教學反效果。
2.2體育課程體系不完善
高校在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上的概念較為模糊,不能清楚意識到課程的開展與教學之間的相互關系,使體育教師對教學過度重視,而忽視體育課程本身對于學生而言存在的意義,同時也忽略了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的主體地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大學階段與中小學生體育課程的參與有著明顯的區別,體育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涉及到體育教學、體育教育、體育鍛煉等多方面的內容,將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研究放在一起,是層次上的混亂,也是教育概念上的混淆。而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癥結在于學校體育課程體系的不清晰、不完善,體育教師過度重視教學而忽視體育課程的開展目的,教育目標的偏離對大學生體育課程開展產生重要的影響。
2.3體育教學內容設置不科學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發布關于高校體育教學方面的指導綱要,提倡大學生以多種方式參與到學校體育課程中,提高自身的體質健康,并熱愛體育鍛煉。然而在現如今體育課程的設置上,以競技運動為主的現象層出不窮,過度強調體育運動的競技性,而忽略了體育課程開展的初衷。同時,在大學生體育課程的實施過程中,課程內容不夠系統,以至于學生對體育課程的選擇不能切實滿足自身需求,從而造成學生對體育課程的熱情度下降。因此,高校體育課程的完整性、條理性直接影響到大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參與度。
2.4體育課程的競技化
當前,從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大綱中發現,大學生體育課程的開展主要以競技類運動項目為主,過度重視競技活動,與體育課程開展的初衷相違背。如此本末倒置的現象在現如今大學生體育課程開展中普遍存在。在當今高校體育課程的開展中不難發現,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對體育運動項目技術方面的解說占據較大的課堂比例,過度重視大學生的運動素質、競技能力,而忽視大學生的身體鍛煉,用競賽代替體育教學的方法,完全忽視大學生體質健康與心理素質的發展,因此在此種背景下開展的大學生體育課程對素質教育而言弊大于利。
2.5體育課程評價內容較單一
高校領導與體育教師貫徹執行國家對大學生參與體育課程的政策方針,但是由于近年來我國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校為提高體育競技人才的輸送量,過度重視體育競技比賽,而忽視學生的體育課程學習,以至于體育課程教學目標從“學生們”、“怎樣學”到現如今的“考什么”、“測什么”等,為了體育達標而去進行訓練。大學生的體育課程成績評定成為體育課程開展的考評標準之一,而且將標準統一化、準確化,這就造成了體育教師將每一位學生的體育鍛煉內容盡量保持一致,在最終的成績評定中均能過關,便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這種體育課程評價的方式過于主觀,沒有從多個方面對學生的體育成績進行判定,缺乏一定的科學性與可靠性,并且學校與學校之間的考評制度明顯存在差異,因此這種體育課程評價內容不能夠作為大學生體育成績的評定標準。
3體教融合背景大學生體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大學生群體是國家發展的重點人才儲備,因此在對大學生的教育中涵蓋了文化素質教育與體育教育,并將高校的教育教學內容與體育教育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實現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目標。體教融合的理念也充分做到了效果最大化。
3.1新時代體育課程改革的必經之路
在體教融合的背景下,高校的體育課程開展是必須的,同時在體育事業發展的大環境下,高校體育課程的改革也是必然的。體育課程是當下學校教育改革的重點,同時也是實現教育改革終極目標的必經之路。首先,當前高校的體育課程開展的目標,主要圍繞體育鍛煉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的提升以及培養體育專業型人才,另外在大學生體育課程的參與中,提高大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為大學生適應未來社會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其次,在體教融合的背景下,體育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更加明確,創新思路更加清晰,并在體教融合理念的促進下,將體育專業知識轉化為多元化發展,進一步進了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素質以及健全的人格。[1]高校積極創新體育教學內容,轉換固有的傳統教學思路,為國家培養綜合素質發展的全面型人才。因此,體教融合是新時代體育課程改革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實現大學生體育課程教學目標的有力推手。
3.2全面型人才培養的必然需求
高校體育課程的改革不僅要在教育模式、教學手段上下大力度,同時還要注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未來社會需要的必然是全面發展的人才。對于大學生而言,參與學校開展的體育課程,不僅對身體素質方面有所提升,同時還能夠在參與體育課程的過程中促進人際交往能力,在體育競賽中,鍛煉不畏艱難、勇于拼搏的精神,在體育課程的知識學習中,不斷充實自己的文化素養,擴充對體育活動的知識寬度,因此高校體育課程改革對大學生而言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2]。對于學校而言,將以立德樹人作為體育課程改革的基本原則,將學校體育課程開展的效果最大化,同時結合學校本身的經濟狀況,努力為大學生提供優質的體育活動空間,即便是自身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的學校,可以選擇利用當地資源開展特色體育活動,盡一切可能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體育鍛煉環境,為大學生的體育活動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為國家輸送全面型的人才,豐富我國體育后備力量的儲備。因此,體教融合是全面型人才培養的必然需求。
4體教融合背景大學生體育課程改革策略
體育是教育的一部分,體教融合理念的提出,將體育與教育再一次融合在一起,這也是基于我國近年來體育項目在世界級別的比賽中取得良好成績的基礎上,將改革開放初期的體育與教育分離的教育狀態,逐漸恢復到體育與教育再一次融合。新時代體育人才的培養絕不局限于專業成績的高低,同時還涵蓋了體育基本知識、體育精神以及對體育的熱愛等方面[3]。在體教融合的背景下,大學生的體育課程走向全新的改革征程,以下從幾個方面提出課程改革策略。
4.1重拾對體育教育的認識,樹立健康的教育思想
高校體育課程改革必然要從學校領導及教師的思想認知、理念學習為首,全面開展對提價融合政策的學習,從根本上了解體育與教育之間的相互關系,了解體教融合的歷史發展,深刻意識到在當下社會發展環境的影響下,高校體育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4]。首先,學校可以利用培訓的方式,讓學校的領導與教師共同學習體教融合相關指導思想,并采取結業考試的方式,對學習成績進行檢驗;在實踐教學中,通過對大學生學習效果的檢驗,了解體育教師對體教融合理念的應用效果,以便于更好的把握體教融合理念的實施進度。其次,學校通過多種宣傳方式,讓學生了解體育課程開展的意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課程中來,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健康的體質,讓學生成為各項素質綜合發展的全面型人才,為國家建設輸送強有力的后備力量。
4.2體育教育課程體系的優化
體教融合的提出,使高校的體育課程體系需要做出轉型,以此來迎合新時代體育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同時也為切實滿足大學生對體育課程的不同需求[5]。關于大學生體育教育課程體系的優化,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優化。其一,有目的性的開設體育專業課程,發掘具有一定的體育運動天賦的大學生,并將其組建成隊,進行專業體育課程的開展,為國家體育發展儲備人才;其二,構建體育教育科技類的各項課程,針對大學生的性格特點與不同的需求,幫助學生通過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并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其三,將學校體育理論知識與實踐課程相結合,讓大學生將學習到的體育理論知識合理應用到實際體育鍛煉中,并在體育課程的參與中,總結課程的學習重點并加以強化練習,培養大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參與熱情,同時也鍛煉大學生對體育綜合知識的掌握,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養;其四,大學生通過課程學習能夠了解合理飲食、科學鍛煉對自身素質提升的影響,并在課程中學習養生方面的相關知識,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還提高了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參與熱情。因此,優化體育教育課程體系是體教融合背景下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助推劑”。
4.3轉變傳統體育教學觀念,實現體育與教育的真正“融合”
體育課程改革的核心是體育教學觀念,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依然停留在建國初期照搬蘇聯的一套體育工作體制,那個時期的中國體育運動方面的發展亟待進步,因此在當時需舉全國之力發展體育工作,培養體育專業人才,將體育與教育明顯分割開來。[6]近年來,隨著我國體育健兒一次又一次在國際比賽中獲得優異的成績,我國的體育事業發展蒸蒸日上,在這種發展背景下,體育不再僅存在于“競技”,而是是時候回歸教育。體教融合的提出,進一步印證了國家對于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決心,將體育與教育相融合,是我國體育教育事業邁向新紀元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學校為國家培養專業素質與文化素養并存的高水平人才的有效手段。因此,高校需結合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目標,并以大學生實際需求為出發點,改革學校體育課程,轉變傳統體育教學觀念,將體教融合的指導思想切實應用到實際體育課程教學中,實現體育與教育的真正“融合”。
4.4拓寬體育課程改革思路,加強課外體育鍛煉力度
高校在體教融合理念的助力之下,全面改革學校體育課程,僅靠課內體育課程的開展是遠遠達不到學生身體素質與心理健康的同步發展,因此拓寬體育課程改革的思路,將課外體育鍛煉納入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進程中,從多個層面切實貫徹執行體教融合的教育理念,力求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培養大學生對體育課程的熱愛。首先,高校需要完善并豐富學校體育活動場地與器材,從硬件設施上保障大學生體育活動需求;其次,學校體育課程的開展可以依據大學生的喜好,開展部分最受大學生歡迎的體育社團活動,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并加強學生對體育社團的管理能力,促進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另外,學校在有能力的基礎上,開設課外體育運動俱樂部、課外專業選修等,豐富大學生的體育運動內容,同時也培養大學生對多種體育活動的愛好。
4.5加強師資力量建設,全面推動體育課程改革
高校體育課程改革工作的重點之一是學校的師資力量建設。教師是帶動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中堅力量,也是體育教學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學校若要實現體育課程改革,必然要從師資隊伍“下手”,全面提升學校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為早日實現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做好保障工作。首先,學校應當提升教師聘用門檻,聘請專業院校畢業生或者退役運動員,從源頭上把控體育教師的專業性;其次,學校定期舉辦培訓學習,組織學校體育教師進行政策指導思想的學習,并對實踐教學與理論知識進行結合,切實履行國家關于高校體育課程開展的各項政策,加快學校體育課程改革進度;再次,定期舉行體育教師考核工作,通過對教學的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來督促體育教師加強自身專業素養,創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針對不同性格特點、不同需求的大學生制定相應的體育課程開展計劃,充分提升大學生的參與度,提高大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讓大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因此,加強學校師資力量的建設,能夠全面推動體育課程改革,并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提高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5結語
體教融合倡導將體育與教育重新結合在一起,利用多種舉措全面開展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將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共同提升。盡管在學校體育課程的開展上存在諸多問題,但是大學生作為我國人才培養的重點人群,伴隨著體教融合理念的深入,學校積極采取相應對策,重視學校體育教育工作,為培養高素質的體育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譚金鳳.體教融合背景下我國學校體育的使命、困境及發展對策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2(4):83-86.
[2]劉子玉,孫慶瑤,徐彬.基于體教融合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路徑——評《新時期高校體育教學及其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22,42(7):86.
[3]魏然. 體教融合背景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路徑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22.
[4]李康.體教融合視域下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改革的困境與反思[J].大學,2021(43):16-18.
[5]郭啟彬. 上海市大學體育個性化教學改革成效與推進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9.
[6]孫有平,柴廣新.“體教融合”理念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路徑研究——評《新時期高校體育教學及其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21,41(10):85.
基金項目: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思想政治教育專項)項目名稱:大學生網絡“亞文化”現象的教育引導研究 項目編號:2022zsszsx212
作者簡介:王鑫(1995—),女,漢,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學校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