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實現高校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推動高校教育改革是重要環節,而課程作為高校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培養高質量人才的關鍵所在。因此,課程的打造成為教育發展戰略的必要環節。本文從河北科技師范學院體育教育專業(以下簡稱河北科師體教專業)健美操專選課程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評價與考核等體系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反思,并提出合理建議,將OBE教育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健美操課程,制定教學大綱、完善課程內容、改變教學方式、強調多元評價與考核體系等多種方式,將高質量發展理念落實在健美操專選課程教學中,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型人才,為高校健美操專選課程改革與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OBE理念;健美操課程;教學改革
Research on Teaching Reform of Aerobics Course based on OBE Concept
--A Case Study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 qiong, Zhang xianhu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huangdao 066004)
Abstract: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colleg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and curriculum,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ducation, is the key 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talents. Therefore, curriculum building becomes a necessary link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This paper reflects on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teaching syllabu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evaluation and examination system of the aerobics course selected by th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of Hebei Science Teachers),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o lead the aerobics course with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with the OBE education concept. By formulating the teaching syllabus, improving the course content, changing the teaching method, emphasizing multiple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system and other ways, the concept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s implemented in the teaching of specialized aerobics courses, cultivating more professional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providing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aerobics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The spirit of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OBE concept; Aerobics course; Reform in education
教育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1]。高質量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養,人才培養的核心是課程,課程建設深刻影響著教育質量的發展與走向。基于高質量發展視域下,將OBE教育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課程,遵循以“以生為本”去制定教學大綱、完善課程內容、改變教學方式、強調多元評價與考核體系等多種方式,將高質量發展理念落實在健美操專選課程教學中。
1課程現狀分析
1.1教學大綱現狀
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要遵循以“以生為本”,河北科師體教專業健美操也制定了最新教學大綱,體教專業健美操專選課程教學內容主要是第三套全國健美操大眾鍛煉標準一、二級、三級規定動作,但近十幾年一直在使用這幾套操,像啦啦操、街舞、民族健身操舞等新興項目內容幾乎沒有,對于當前多才多藝的大學生個性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夠很好滿足的,在中小學推廣舞蹈、形體舞蹈的實踐教學內容上也存在一些缺失,這與健美操人才市場所需不太相匹配。雖然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畢業時都有專業技能比賽,但在校期間參與健美操相關教學、社團活動是非常少的,相關競賽的執裁與志愿活動參與實踐經驗幾乎也是沒有,僅有部分學生參加過校級健美操比賽,不能滿足當前社會需求。
1.2教學模式和方法現狀
目前河北科師體教專業健美操專選課程多以傳統的課程教學為主,教師系統地給學生講授健美操知識,課堂教學主要采用:教師講解示范,教師帶領練習,教師巡課堂指導,學生模仿練習,這種“填鴨式”教學方式,學生只會被動接受知識,不會獨立思考,考后易忘記,記憶不深,學生畢業后再進行教學或帶隊訓練方法不足,不利于教學效果,未滿足高校體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1.3教學評價與考核現狀
在傳統課程教學理念中“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很難體現出來。當前河北科師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專選課程的考核主要包括平時成績、技術考核和理論考試三部分組成。在實際考核中更側重學生技術動作和技能考核,對考核內容的實踐、創新思維及應用能力的培養占比較少。考核評價中采用的是授課教師評價為主的評價方式,評價主體過于單一,學生的自主權降低,學生積極性不高,被動進行學習,缺乏靈活性,效果不是很理想,教學過程信息反饋不及時,無法保證課堂教學成效。
2河北科師體教專業健美操專選課程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以生為本”的理念[2]。OBE是以成果導向的教學模式,具有先進性,強調將關注的重點由“教師”轉移到“學生”,更加注重在達成目標中的學習過程,打破以往傳統教學的固化思維,更多的強調的是創造性思維,而不是一味的去灌輸,基于OBE教學理念打造高質量課程體系,發揮學生主動性,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個性與特點,制定符合學生自身發展的成果目標,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從而滿足健美操課程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2.1課程改革實施步驟
本次選取2021級體育教育專業兩個班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教學實驗一學年,健美操課程共計48課時,一個班級為教改實驗班,一個班級為傳統對照班,實驗班與對照班均選取大眾健美操一級、二級和三級作為教學內容。實驗前先對兩個班級的學生進行調查,了解學生對健美操相關知識和身體素質情況,分析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身體素質有無顯著性差異,是否符合比較的條件,然后采用相同的教學內容,對實驗班采用OBE教學模式“新教學內容和模式并且引入多媒體技術,采用新考核方法,新評價體系”進行授課;傳統對照班采用“教師常規講解示范基本步伐和手臂動作,教師帶領練習,學生模仿練習,教師巡課堂指導,對出現的問題進行集體糾錯改正,最后進行評價總結。”進行授課,最后對兩個教學班的學習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得出結論。
2.2不斷完善教學目標,內容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教學培養目標是整個教學設計和實施的起點[3]。基于OBE教學理念打造高質量課程體系,首先,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清晰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生在學習之后能獲得什么,其次是圍繞學習成果的核心內容反向設計教學內容,正向實施教學過程[4],最后通過學習評價了解學生是否實現或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這些學習成果。在健美操的教學中,將民族健身操、花球啦啦操、有氧舞蹈、器械操等各種操舞內容引入健美操課程,滿足當前多才多藝的大學生個性化需求,制定符合以基礎教育體育師資人才需要和健身行業操舞人才需求的培養方案。培養出學生具備扎實的健美操基礎理論、知識與技能,能夠初步勝任中學的健身操教學工作,具備一定的自編操能力,具有一定的健美操科研能力和組織社會實踐能力,以適應中學體育教學對健美操人才的需要。
2.3健美操選修課OBE教學設計
基于OBE理念,專業老師需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內容新體系,加強基本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多去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發揮學生主動性,根據學生自身特點制定符合學生自身發展的成果性目標,因材施教,并將“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融為一體,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煥發課堂的生機活力。在健美操專項教學中,通常把課程分為三階段:課前預習階段、課中鞏固提高階段和課后豐富階段,不同階段授課內容不同,側重點與要求也不相同。
2.3.1課前學生自主預學,拓寬教學的時間與空間安排
健美操準選課高質量發展應以OBE理念為指導[5],在日常健美操教學前,課前綜合運用智慧樹、微信、學習通、慕課等多個平臺及軟件將授課內容的完整視頻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反復觀看并布置作業。這樣做目的是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加深學生技術動作的印象,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然后將健美操分解動作拍成短視頻,在重點、難點、易出錯點進行重點講解并標注,讓學生們跟著視頻進行學習,加深對授課內容的運動記憶,學生掌握基本技術動作,最后再錄制模仿學習后的視頻,發到本級班級群進行交流,反饋學習成果。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更深刻,提升課堂上的教學效率。
2.3.2課中鞏固提升,充分利用信息化資源平臺
在河北科師健美操專項課堂授課中,要改進教學方法,引用新時代教學工具,與網絡技術相融合,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強化課程的創新性。采用多樣化教學模式與教師示范講解內容相結合,拓寬個性化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優化整體的教學方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具體課堂教學中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教學,班級內共有30人,每組4-6人為一小組,組內自選出小組組長負責帶動小組自主練習,小組各成員之間相互配合自主練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發現問題并當場解決,各組進行展示,同時觀看其他小組作品及時發現本組作品的不足之處,然后教師根據每組情況,指正和修改,做到因材施教。再次強化要點的記憶勤練習,不斷激勵學生。
2.3.3課后與課堂聯系要緊密,提高學生社會實踐能力
課后,為了復習鞏固提高,安排各小分組拍視頻,將小組每次視頻作業進行積分制,每次視頻加分到平時成績,同時鼓勵學生積極上課學習,激勵學生和小組之間自主合作和學習,同時,多培養學生創新,創編能力,隊形的創編,動作的創編等。主動搜集、了解健美操發展的前沿動態和技術規則等,及時把握,調整訓練計劃,多學習健美操理論及實踐知識,堅定健美操從業初心。課下鼓勵學生參加健美操各項活動如社團俱樂部活動,校內健美操比賽等。從專業教師方面考慮,校領導多支持教師外出交流學習的機會,不斷了解健美操發展的前沿動態,尋找健美操專業的真實需求與人才輸出途徑,提高專業教師的眼界與能力,加強培養老師教學能力、帶隊訓練與執裁能力。
3構建多元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成果的價值進行評判,并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6]。在OBE理念的指導下,首先,擺脫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圍繞“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進行評價。強調多元性評價,將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和教師評價引入評價體系,小組之間對健美操技術動作、表現力、感染力、團隊配合度等進行互評,評價的過程也是檢驗學習成果的過程;其次,通過課前的預習、課堂中測試、課后的作業、期末考試和理論測試等手段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并及時反饋評價結果;最后,在考核方式上,注重過程性評估與結果性評估相結合。
4結束語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是順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而以OBE理念為指導,研究高質量發展視域下的健美操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是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要求。因此,在OBE理念背景下,制定教學大綱、設定教學目標、優化教學內容、組織教學過程、精選教學方法、形成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是貫徹落實二十大提出的有關教育高質量發展具體舉措,能夠更好地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健美操技能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董晨陽,陳倩,李泉志.基于OBE理念的高校體育教育高質量發展研究[J].體育視野,2022(22):44-46.
[2]戴菲菲.高質量發展視域下高校課堂改革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報,2022,38(12):104-106.
[3]唐慶杰,吳文榮,陸銀平,張火利,張光輝,徐冰,范云場.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OBE)的課堂教學活動之設計、組織與實施[J].高教學刊,2021,7(23):93-96.
[4]張力.基于OBE理念的高校體育類在線課程建設研究 [J].體育學刊 2021,28.(03):106-111.
[5]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共產黨員,2022,No.918(21):4-26.
[6]申珍妮.OBE視域下我國體育院校體教專業本科田徑專修課程教學評價體系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20:12-36.
基金項目:2022年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教改革項目一般項目:“基于OBE理念的健美操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編號:JYYB202255)。
作者簡介:李瓊(1989,12-),女,漢,河北保定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與農村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