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運用邏輯分析法、文獻資料法和等研究方法,以街舞“沖亞、入奧”成功為背景,思考得出:廣大街舞愛好者以及國家政策的支持,使街舞項目在高校呈現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趨勢;新媒體對于街舞項目的傳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街舞文化的不斷傳播使其在高校中不斷擴展街舞項目的傳播影響;雖目前國內尚有開設街舞項目的高校,但其發展并不成熟。論文通過對街舞項目在國內蓬勃發展的現象加以分析,并針對相應的社會問題給出了對策和意見,對于街舞項目在高校的發展有著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際意義。
關鍵詞:街舞;街舞項目;機遇與挑戰;高校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hip-hop dance project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lympic Games
Liu Wei-Xiao Shan Dong-Dong WANG Jing-ya Xu Ke
(School of Art, Xi '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Xi 'an 710068, Shanxi Province)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ccess of hip-hop dance in Asia and Olympic Games, the paper uses logical analysis, literature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majority of hip-hop fans and the support of national policies make hip-hop dance projects present a trend of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w media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propagation of hip-hop dance projects. The continuous spread of hip-hop culture makes it expand and broaden the influence of hip-hop projec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though there are still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hip-hop projects in China, its development is not ma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henomenon of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hip-hop dance projects in China, and giv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corresponding social problems, which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p-hop projec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hip-hop dance; Hip-hop projec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街舞起源于街頭,因此被稱為“街舞”。它最初于20世紀60年代末出現在美國黑人社區,以一種民間舞蹈的形式呈現,在美國東、西海岸擁有不同的黑人民間文化和音樂風格,它是以此為基礎發展而來的多個不同舞蹈類型的統稱。它既是一種愉悅身心的舞蹈藝術形式,也是一項增強體質的體育運動。霹靂舞則是街舞的前身,它包括音樂、舞蹈、服飾、涂鴉、刺青等文化形式以及在時空發展中的各種變化形態。街舞由于來源于美國街頭,所以被叫做“街舞”。它最先在20世紀60年代末誕生于美國黑人社會中,以一個民間舞蹈的基本形態出現,在美國東、西岸有著不同的黑人傳統民俗文化和音樂風格,它也是以其基礎而發展起來的多種不同舞蹈種類的總稱。它既是一項快樂身心的舞蹈藝術表現形式,又是一種增強體質的運動。而霹靂舞同時也是現代街舞的前身,它包含了歌曲、舞蹈、服裝、涂鴉、刺青等文化形態,及其在時空發展中產生的不同變化形態。
1 國際與國內發展形式
1.1國際發展形式
2020年底,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將舉行特別會議,以批準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中增設的Breaking(霹靂舞)項目。“這對于全球任何跳舞者而言都是歷史性的一刻。”世界體育舞蹈聯盟(WDSF)主席肖恩·泰如稱這一決議被譽為街舞歷史上的里程碑事件[1]。
霹靂舞曾在發展之初遭遇主流文化的“抵觸”,因其帶有“叛逆”和“新潮”的因素 ,然而卻于僅僅幾十年后即在諸多體育舞蹈種類中嶄露頭角,率先步入國際視野[2]。關于在全球各地開展的街舞大賽,比較著名的是全球最大的舞曲巡回賽WOD,地位相當于足球界的世界杯,電影界的奧斯卡;歐洲水準最強的全球級街舞大賽KOD(Keep On Dancing),與聯邦德國的BOTY、法國人的JUSTE DEB OUT、英國人的UK-BBOY共稱“全球四大街舞錦標賽”,體現了國內頂級水準真正與全球銜接的街舞大賽;除此之外,也有REDBULLBCONE(簡稱BCONE)等國外大賽[3](表1)。由于街舞體育運動的迅速普及與蓬勃發展,街舞早已順利進入了國內外各城市的健康房、俱樂部、舞蹈工作室和各大院校當中,如今成為了當下最火熱的一種舞蹈體育運動服務項目之一,于2018年順利作為布宜諾斯艾利斯青奧會的官方服務項目,為后來俄羅斯提出在2024年夏季奧運會中增設霹靂舞的競賽服務項目進行了有效地鋪墊。“霹靂舞入奧”這一新的里程碑,將為街舞體育展示新的未來發展藍圖。
2.街舞項目國內發展情況
2.1國內高校街舞項目專業建設情況分析
通過查看我國目前已經開設街舞方向專項課程的高校之各校官網,以及對各高校相關專業教師進行訪談,收集到以下關于街舞方向課程的每年招收人數概況。
從表2可以看出,南京體育學院雖然從2019年開始計劃招收街舞方向學生,但通過對南京體育學院街舞方向的教師,以及相關專業其他項目的學生,了解到造成該現象的原因是因為該校目前街舞項目的教師缺失,在進行專業考試時并沒有專業的街舞教師進行評分。其次成都體育學院于2018年將街舞項目劃分到運動舞蹈專業;2022年街舞劃分到舞蹈學專業;22年舞蹈學(包括健美操、街舞方向)共招生20人;2022年成都體育學院街舞類統考主要在陜西進行招生。
2018年12月4日由北京舞蹈學院主辦,特邀中國舞蹈家協會街舞委員會和CHUC全球街舞聯合會共同投入中心資源建立的“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街舞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街舞文化研究中心)在京舉行了啟動典禮[4]。街舞作為當下大眾、年輕人喜愛的和運動,已經化作一束“火苗”種植于正在關注街舞的人們心中,然而街舞憑借自己的獨特藝術文化,以及自身的發展歷程都已經向我們展現出其深刻的、動人的藝術形象。其次,街舞文化研究中心的真正意義在于傳達我們正在面對多元化的舞蹈文化,對于舞蹈創作現象的解讀我們更需要去從多維度的視角出發,從而做到引領和把握中國街舞文化的發展方向。
街舞項目在我國的發展風生水起,一方面引起了國家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國內許多高校也紛紛開設街舞項目,并加大街舞項目的招生名額。此外,在2020年北京體育大學設立霹靂舞(Breaking)實驗班,成為跳舞和競技運動運動協調蓬勃發展的藝術院校增設霹靂舞(Breaking)專項班,為備戰2024年巴黎奧運會增設“試金點”,并探索更加科學合理的培訓理念,以及完善該項目的競賽體系[5]學校開展霹靂舞專業和學校街舞活動的舉辦,推動街舞體育向學校體育的視野中靠近,讓該運動項目在學校中得到孵化。在中國校園文化發展中融合多元文化,豐富了中國校園文化的內涵多樣性,為當前中國街舞體育在學校推進與普及,創造了更加專業、更為科學的學習實踐平臺,也為中國街舞的未來發展奠定了扎實有力的人才保證[6]。
2.2 國內街舞社會面發展情況分析
2.2.1街舞產業發展
通過調查顯示(數據來源:觀研報告網),我國近年來舞蹈相關企業注冊量呈穩步增幅,截止2021年,我國目前有超6萬家舞蹈教育相關企業,具體如下:
在街舞項目的“沖亞、入奧”背景下,鑒于近來年我國街舞企業的發展趨勢,中國街舞產業“站在行業風口”正以蓬勃發展之勢健康成長,同時為了進一步發掘我國街舞藝術內涵,在形成文化產業生態體系的進程中,理所當然的就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吸引力的街舞業態,其包括了演藝活動、教學訓練、互動綜藝、授權培訓等業態的全產業鏈,已形成了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陣地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業態[7]。街舞行業的暴風發展,以及街舞文化的廣泛傳播,使其必然迎來其他不同行業的覬覦,和越來越多年齡人群和學生對街舞項目的關注與學習。據統計,截至2022年,國內外街舞從業者已達三百多萬,街舞訓練機構近萬個。全國每年有超過一千萬人次選擇學習街舞,超過二十萬人次參加了各類街舞考級。而我國每年有超過一千萬人次選擇學習街舞,超過二十萬人次參加全國各類街舞考級。據不完全統計,街舞覆蓋人群年齡結構18歲以下占50%,18-28歲占30%,28-40歲占15%,40歲以上占5%(圖2)。街舞已成為當下年輕消費群體最熱衷的時尚潮流文化之一;街舞培訓行業作為當今備受矚目的新興舞蹈類培訓在2022年發展也在進一步提升。數據表明。截止2021年8月29日,中國今年已增加4600余家舞蹈相關公司。就產業分布而言,中國的舞蹈相關企業最多分布在藝術教育業,超過3萬家,占比50%;其次是文化業、體育和娛樂業,有近1.2萬家,占比19%[8]。
2.2.2中國街舞協會發展分析
中國舞蹈家協會街舞委員會為中國舞蹈家協會所有專門委員會之中,所有活動均須符合中國舞者社團條例和有關管理規定,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基本原則。本委員是由國內外進行街舞研究推廣活動的公司、組織、社團、行業團體和個人等自主申報,并經過國際街舞理事會的有關批準程序后正式入會,為保護自己的權益而自覺組成的專業化、非營利性質的社會專業部門。通過加強街舞舞蹈教學組織、社團與愛好者之間的溝通和協作,積極推動全球街舞文化交流,深入研究與探討我國以及全球街舞文化交流發展的基本規律,進一步繁榮國內街舞事業和產業發展,促進我國主流文化發展的創新發展,與全球街舞在高級應用領域接軌[9]。
伴隨著街舞項目的發展,同時迎來越來越多的人來學習街舞,也促進了越來越多街舞活動賽事的誕生。據統計,我國每年舉辦的街舞類相關活動接近1萬場,其中投入超過500萬的知名品牌活動約20個,國際型賽事活動參賽人數最多達4萬人次,每年因大型街舞賽事多地往返人群近200萬人次。在諸多街舞活動賽事中,在CHUC全國街舞聯盟(表3)的推動下,產生了多項擁有連續性、高熱度的街舞盛會。如中國街舞盛典,自2019年開啟后,在線上形成了極高的關注度。目前,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已超13.6億,話題互動量累計673萬,視頻累計播放量達1.8億[8]。
街舞雖然是一個年輕的運動項目,但是卻充滿前途、充滿希望、充滿生機,將來必將迎來大發展、大繁榮的時機。現如今,在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和新的時代背景下,隨著街舞委員會的成立以及各省聯盟的推動,使廣大街舞愛好者們有了自己的組織,也讓街舞培訓行業結束了“單打獨斗”的狀態[9]然而,街舞培訓機構“遍地開花”的現象無疑帶動了從事街舞教育教學者的數量。對于我國開設街舞項目的各大高校以及職業學院來說,在能保證一定的招生名額,這何嘗不是對街舞項目運動發展的絕佳機遇?
3. 街舞項目的機遇與挑戰
3.1街舞項目在我國發展的機遇
3.1.1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近年來,我國大力支持街舞項目的發展,本研究整理出近年來街舞發展的重大事件和文件如下:
由表4可知街舞這一項目在進入我國短短幾十年的時間里不僅在世界上得到了承認,同意它進入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在 2022 年舉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運動會的舞臺上街舞也被首次設項,這足以說明街舞在我國已經得到了大眾的一致認可,并且國家早在2014年就下發了相關文件,推動學校課程改革,增加學校藝術課程設置,推行“體育、藝術 2+1[10]”。同時,街舞教材的出版發行有利于規范全國街舞教育培訓市場和街舞產業鏈,有利于建立科學、系統的后備人才培養體系,更有利于街舞項目在全國的普及與發展。
在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上,以霹靂舞為代表的四個傳統體育服務項目將正式加入奧運會,并成為新增比賽服務項目。這也將是繼青奧會和亞運會以后,霹靂舞史上的第一次成為奧運會比賽服務項目。國際奧委會主席于再青認為:“擁抱年輕一代、注重年輕一代的興趣愛好是目前各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工作方向所在,巴黎奧運會的設項是各國奧委會對奧運會改造的一項開端,更是針對我國體育變革的一次契機。”透過“擁抱巴黎”計劃,能夠推動世界各國青少年的交流合作,給多方創造一次交流奧林匹克的好機會。
青少年既是為了中國的未來,也是推動中國發展壯大,建立我國的強大的后備力量,國家積極推動人民群眾、青少年喜愛的運動,促進街舞項目在高校的發展,憑借校園龐大的系統去推進街舞項目的發展。街舞項目在高校也同樣順應國家政策,以國家政策這一強大驅動力,街舞項目在我國高校發展必會提高其影響力,增加受眾群體。“街舞入奧”消息落地,引起學校各級領導的廣泛關注,無形中處于街舞項目史無前例發展的機遇“制高點”。高校街舞項目在政策的干預下朝著育人的目標穩步前進,推動街舞項目的人才培養,為國家發展競技性后備人才,使之向上向外多方面更好的發展。
街舞自改革開放進入中國以來,從地下“野蠻生長”的發展狀態進入到官方推動的發展模式過程中,通過這漫長歲月而沉淀出堅實的實踐基礎,這無疑給街舞項目在如今大環境下的發展產生了良好的機遇。在中國,隨著Breaking在二十一世紀步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新階段,中國國內也產生了大大小小的民間街舞組織,國內的年輕人也練習了街舞,由于北上深三省市因為地域環境優越、社會經濟繁榮,所以街舞的發展速度較快,而河南省鄭州市由于位于中原地區,當地武術發展也和街舞息息相關,所以霹靂舞也興起的較快。當時的街舞舞者最起碼有了跳舞的團隊,少數有條件的團體組織會有自己的練舞場地。不管如此,在那時如此條件十分有限的情況下,也培養了一大批優秀舞者。近年來,我國Breaking的發展也在不斷有新的飛躍[11]。在2013年,隨著中國舞蹈家協會街舞委員會的建立,也象征著我國的街舞有了屬于自己的組織,這給中國所有跳街舞的人吃了一顆定心丸,如今,街舞項目也逐步進入高校,北京體育大學在2020年開設了街舞Breaking實驗班,為我國備戰2024年奧運會選拔優秀運動員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我國街舞國家隊外訓外賽隊員也不斷的參加國際國內近年來各大街舞賽事與國內外優秀選手進行Battle(對戰)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成績(筆者整理部分為表5)。然而中國B-Boy和B-Girl們與國外優秀選手進行Battle,可以很好提高自我的競技能力以及豐富自我的實踐經驗。同時也為我國街舞項目在國際舞臺上樹立了強大的民族自信心,為我國街舞項目的發展以及備戰奧運打下堅實的基礎。
3.1.2街舞文化助推其在高校發展
以文化為媒,為街舞在高校的發展增添了一份動力。街舞文化最早在美國紐約和加利福尼亞州流行,經過各自短暫的發展后,最終形成街舞文化。一個來自貧窮的黑人學生受藝術家詹姆斯布朗啟發,以一個模仿幫派斗毆的舞蹈為背景,并逐步地把這個舞蹈擴展成由“搖擺步”、“地板步”、“凍姿”三個舞步,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舞蹈舞步。這種舞蹈經過發展后逐漸成熟,被命名為“Breaking”[12]。從文化的這三個維度出發,街舞體育成為一個時髦的體育項目,與之也有著不同深度的關聯。它有運動技巧方面的層次,又有社會政治制度的層面,以及在價值觀念、思想方法、審美趣味、品德情操等內涵方面,都有著文化的特征所以,街舞不僅是一個體育形式,是一個民俗文化,同時有著一個健康積極的生活心態,也有著更豐富的精神內容與價值文化底蘊。文化視野下的街舞,可表現為有關街舞活動的其他物質、體制、精神文化的綜合體,內容涉及街舞意識、街舞情感、街舞藝術價值、街舞理念、街舞品德、街舞規則,以及街舞的其他物質要求等等等。有研究證實,街舞具備健康性和藝術特征、多元化和變體性、國際化和地域特點、競爭力和自由度、兼容性和從屬性等諸多人文特點,因而蘊含著特殊的人文價值。學校把這一世界性的舞種引入大學體育課程,為大學生所了解、選擇。在街舞“入奧”背景下,街舞成為一門外來、被廣大年輕人所廣泛喜歡的藝術,作為培養優秀競技選手的高校校園“戰場”內,使學生從興趣出發,以強烈的動機從而推動高校街舞項目的發展。
3.1.3 綜藝節目對街舞的廣泛影響
新媒體的發展在現如今的時代所起到的力量是無法估算的,中國街舞運動近幾年呈現出勃勃生機離不開綜藝節目的加持。繼《中國有嘻哈》成為2017年度的現象級產品后,2018年,優酷和好奇藝二大網絡視頻平臺各自推出了獨家的街舞網絡綜藝類欄目《這!只是街舞》和《熱血街舞團》,受到了廣大的社會矚目。二檔街舞綜藝的火爆開播,使得街舞這個小眾文化再次走進了大眾視線。在這二檔綜藝中,街舞人與媒體制作人關于街舞類型的界定基本已形成共識。現如今街舞類型綜藝持續在熱播,也昭示著街舞專業的熱度將持續升溫。
綜藝節目加上流量明星可以說是無敵的推動力,觀眾關注可能因為喜歡的明星去關注,也可能因為對于街舞產生了一定的興趣去關注的。但不管是什么原因,當節目的熱度達到一定層次,觀眾的關注度就會愈來愈高。最近幾年幾檔街舞類綜藝接連播出,無疑街舞運動是收益最大的,知名度提升了的同時,發展性就會大幅度提高。在中國大眾傳媒的迅猛發展與推動下,街舞不但以獨特的表演形式影響著觀眾,同時也以它特殊而深厚的文化含義作為一個受到大家歡迎的潮流和風尚,在短暫的十幾年間就在國內有著了巨大的社會影響。而街舞發展在我國。以廣大青少年觀眾群為載體,也發生著從運動方式到舞蹈形式的巨大變化。由于對主流文化觀念的默許與轉變,街舞文化在我國將最終成長為一個大眾文化的主流和風尚。良好的綜藝節目,應該是溝通熒屏上下、連接線上線下的聯系,激發了社區居民的行動力量,為大家畫出了綻放著繽紛生命的同心圓,形成了與社區同行共進、與社會同頻共振的有力精神載體[13]。
3.1.4街舞在高校開展的社會動因分析
(1)街舞的運動特點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
自街舞進入中國以來,年輕人就始終是其最忠實的追崇者。而大學也是年輕人匯聚的好地方,大學生熱愛張揚個性,愛好不拘一格。而大學生則重視自我,追求自由,與街舞的精神不謀而合。據統計,在一些開辦了街舞選修課的院校中,街舞課無不例外地作為了最受學員們喜愛的選修課。報名數量也遠超其他單項運動項目。在大專院校中開辦了街舞選修課,可謂水到渠成、順應了時代潮流[14]。
(2)高校街舞運動發展已經具備一定基礎
雖然街舞起源于美國,但因為韓國人喜愛街舞,愿意練習街舞,美國的街舞慢慢演變為更適合亞洲人學習和參與的“韓舞”,韓國的街舞是亞洲近年來發展最好的國家,幾乎每個人都會跳舞.受韓流的影響,現在越來越多的群眾知道街舞、喜歡街舞、想學街舞,比如湖南衛視經常會邀請韓國舞蹈團體和明星藝人來參加綜藝節目。調查顯示,參加街舞運動的高校學生人數逐年增長,參加街舞運動人數比例從2012年的約7%躍升到2019年的約13%,發展速度迅猛[15]。
(3)街舞運動的開展和現代教學理念相適應
在國家對體育運動的日益重視下,未來體育教學的發展趨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體育的社會功能屬性強化;第二,體育運動在發展的過程中開始關注運動者的身心發展;第三,新型體育運動項目的出現,有效豐富了體育運動的基本類型,使體育運動能夠更好地滿足現代人的身心發展需要。在現代體育教學中,體育運動的形式開始追尋生活化、社會化、綜合化、個性化的發展,體育運動和終身發展理念的貼合度增強。研究證明,體育運動和時代發展的同步是十分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體育運動會通過多樣化的表現形式來使人們忘我地參與到運動中。街舞運動開展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充分振奮學生的情緒,使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較強的動感,而且還能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使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能夠精準地把握各個動作的操作細節,通過消耗體力來達到強身健體的發展目的[16]。
(4)高校具有進行街舞教學與培訓的設施
學校擁有強大的資金和物資,各類體育器材等裝備齊全,有著進行街舞教育和培訓的先天優勢。而且街舞不需要特別的設備和場所,可以說街舞隨時都能夠開展。街舞借助學校豐厚的教育資源,可以進行良性的開發和完善。同時學校也為街舞的教育和培訓活動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展示空間,更易于產生集群效應,從而推動了街舞文化在學校內的健康傳播和繁榮發展。
(5)街舞教學是對現有體育教學的補充和完善
大學和中學在體育教育方面表現出競爭性和輕運動的趨勢。出于某種原因,大學將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少數運動員身上,而對于大多數不專攻體育的大學生來說,往往沒有優秀的體育資源。嘻哈課程是青少年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可以彌合這些差距和不足。它可以為無法在更高水平上競爭的學生提供一個表演平臺,一個展示的空間。豐富乏味的課程、運動與表演相結合,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運動技能和審美意識,還融合了終身鍛煉的內涵,為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習慣和今后良好的社交靈活性奠定了基礎[16]。
3.2街舞項目在我國高校發展的挑戰
3.2.1入奧后高校街舞項目面臨的招生政策
在中國教育體制的大背景下,各項目的發展都離不開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管。同樣,街舞項目在高校,其招生名額是需要學校與當地教育部門,對街舞項目與所屬同一專業的其他項目招生名額與招生政策來進行合理再分配。如今,街舞項目進入奧運會后,面向街舞項目、街舞文化、街舞運動在我國發展高漲的前景,思考對高校街舞方向課程的挑戰,首要問題是招生名額過少,然而招生名額過少無疑帶來的直接影響是招生的質量很有可能呈不達標的趨勢;其次,招生名額太少還會間接影響學校街舞專項的練習氛圍。街舞項目在校園存在的氛圍十分關鍵,這與街舞項目的本身特點是密不可分的。
3.2.2街舞項目精英教師的引進
據上文研究,造成街舞項目在高校招生人數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高校在職的街舞精英教師的缺少。一方面,從新生入校前,需要街舞教師對報考街舞項目的藝考生進行統一評價和對從事街舞項目學習的學生進行教學與多種評價,從而這些都需要其具備專業的街舞技術能力與系統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考慮街舞運動的文化特點,除了對學生在高校能夠系統的學習街舞、對街舞文化的了解,和相關街舞賽事經驗,這就要求街舞教師更要具備出色的實踐經歷。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引進精英教師不僅對教師的技術高要求外,還要對其他方面進行考核,例如:教學方法、評價方式等都需要進行統一制定。其外精英教師在社會上資源也可有效納入教學中,例如:組織學生街舞比賽等。總之擴大高校街舞教學的師資規模,將會為街舞在高校的未來發展中提供不可或缺的幫助 和強大驅動力。
3.2.3街舞“入奧”背景下,高校街舞項目發展的劣勢
學校作為知識技能的主要傳播地,是提高街舞項目發展的最佳場所。雖然街舞(Breaking)項目得到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推廣,成功作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但街舞運動作為校園新興體育項目,和傳統舞蹈,與健美操在學校所占比重不同,并且經過專家訪談和對已經對街舞項目招生的高校學生調查,整理出:目前高校由于經費問題及其他因素,有較大比例的學校都沒有建設專門的街舞教室,造成街舞項目的學生與體育舞蹈、健美操等其他舞蹈表演專業的學生共用教室,再加上各項目學生占整個專業人數比例懸殊,造成在校學習街舞項目的學生練舞條件很不理想。
此外,街舞作為一項競技體育運動存在,參加街舞賽事,無疑對提高從事街舞項目的學生及運動員提高其競技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近年來,高校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較大,使在校學生缺失很多參賽機會和與外界交流的機會。
3.2.4街舞課程設置現狀,尚未形成課程體系
當前,國內已有不少院校深知街舞的教育內涵之所在,即釋放壓力、追求自我、挑戰極限、追求人格獨立、追求自由和平等。高校開設街舞課程,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身體機能和思想修養。部分具有先進教育意識的院校主要通過選修課的形式開展高校”街舞運動”。武漢部分高校所開設的街舞課程,其主要目的是培育學生的身體姿態、協調性等,以促進學生有氧代謝能力以及身體素質的不斷提高[17]。課程大多是一些基礎性教學。與此同時,部分高校也針對性的制定有關教材,展現出一定的體育專業性教學。盡管如此,街舞的音樂性以及舞蹈性等并未得到足夠重視。由此可見,盡管云南省部分高校已吸納了“街舞運動”這一課程,然而,“街舞”并未真正成為高校體育的一部分。
3.2.5社團內部機制不完善,阻礙“街舞運動”發展
街舞協會作為高校學生課堂之外體育的主要社團形式之一,一直受到高校學生的歡迎,有高等院校學生體育教學的第二課堂之稱。街舞社團,其運動形式比較簡單,均是以街舞、通過舞蹈比賽的形式開展業余鍛煉。目前,我國高校街舞社團的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兩點不足之處,首先是街舞社團內部體制有待健全,管理渙散。參與社團的學生,往往有著較強的個性,愛表現,過于自負,嚴重影響到社團的管理。因而協會管理流程中,一些不按規章制度辦理,社團活動(如社員處罰、資助用途、協會資源、各種活動資源留存等)雜亂不堪,嚴重影響到協會文明的傳播。舉例來說,比如由于街舞社團有不少商演機會,因而致使“商演”費用管理不明,嚴重打擊了社團會員的積極性。其次,由于社團本身存在著不小的問題,最終致使不少會員中途流失。盡管在開學之初,社團以各種方式宣傳,獲得一定的會員,然而最終卻無法傳授街舞知識,引起了會員的強烈不滿,嚴重影響了會員參與的積極性,最終紛紛退會。除此之外,街舞課程的安排和社團活動之間存在一定的沖突,也影響著會員的參與[18]。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1) 街舞項目在國際機遇與自身發展結合下,以及相關國家政策的支持下迎來最好的時代。
(2) 街舞文化的不斷傳播使其在高校中不斷擴展、開闊街舞項目的傳播影響。
(3) 街舞運動作為當今新潮的運動項目,新媒體對于街舞項目的傳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4) 街舞項目在高校的蓬勃發展得益于其自身的優勢與外界相關環境的共同推力。
(5) 經濟文化的發展是高校開展街舞運動的基礎;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是高校開展街舞運動的重要保證。而目前,街舞項目在我國高校中開展并不成熟。
4.2建議
(1) 高校街舞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并力爭為國家隊輸送人才考慮,建議對街舞方向的招生名額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才會更利于街舞項目的多方位全面發展。
(2) 搭建一個完善的街舞賽事平臺,為高校之間和校、社之間提供交流與學習的機會。考慮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可以,以校園為“基點”,舉辦校園街舞賽事,邀請國內影響力較高的資深精英舞者,作為高校街舞宣傳大使,擔任校園賽事評委,帶來更多的街舞賽事經驗和知識。
(3) 加大對街舞場地與教材材等資金投入,滿足學生對場地與教材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張磊.文化視閾下街舞運動的探微及展望[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0(01):106-110.
[2]李榮芝,永逸.街舞“入奧”的體育化歷程及前景[J].體育學刊,2019,26(02):27-34.
[3]趙威.江蘇省街舞賽事體系研究[D].南京體育學院,2018.
[4]中國舞蹈家協會.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街舞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EB/OL](2018.12.8)(2022.11.17). http://www.cdanet.org/
[5]陳瑞思,李小芬.新奧項目霹靂舞國際競爭格局時空演變軌跡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2,41(02):77-85.
[6]蘇喬.我國街舞運動Breaking的發展歷程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6):254-256.
[7]網易新聞網(IP:智研瞻).中國街舞培訓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EB/OL].(2022.10.27)(2022.11.17)https://news.163.com/
[8]中國產業信息研究網.中國街舞培訓行業現狀及前景分析[EB/OL].(2021.11.2)(2022.10.28)https://www.china1baogao.com/
[9]中國舞蹈家協會街舞委員會.中國舞蹈家協會街舞委員會簡介[EB/OL].(2018.6.19)(2022.10.30)https://www.chhuc.org/
[10]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學習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5.24.
[11]湯葉舟.街舞Breaking項目競技格局發展研究[D].南京體育學院,2021.
[12]譚亞營.云南省街舞賽事發展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21.
[13]朱傳欣.激活大眾的行動力:綜藝節目的成功之道[J].青年記者,2018(16):4.
[14]張璐.高校街舞運動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以珠海市為例[J].長沙大學學報.2020(05):146-150.
[15]羅艷萍.探究體育舞蹈結合街舞在校園開展的可行性[J].當代體育科技.2021(31):253-256.
[16]鄭璇.試論高校開設街舞課程的可行性[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2):1.
[17]黃璐,邱新宇.街舞與健美操項目特征之比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01):130-132.
[18]劉啟坤.試論現代街舞運動項目在高校發展的現狀及對策[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8(04):146-149
基金項目:陜西省創新能力支撐計劃項目(2022KRM023)
作者簡介:劉偉校(1983,8.2),男,漢族,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理論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