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運媛
1999年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獲得學士學位,2020年畢業于天津工業大學獲得碩士學位。現為渤海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研究生導師。
2019年的冬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蔓延全國,對高校的教學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不僅影響了學術研究,還影響了教育本身。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傳播,在這期間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教師不能入校上課,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停課不停學”,教師以線上課堂或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授課。而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怎樣保證教學有序進行,怎樣保證教學質量,成為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們共同要面對的新挑戰。為了讓學生不負韶華,讓家長放心,讓網絡大課堂更精彩,學校合理利用網絡平臺,提升線上教學的有效性,高質量完成課堂教學和對學生的培養。
線上資源充實課堂內容
疫情并沒有阻礙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在線教育系統打破時間、地域和空間限制,讓老師和同學可以在云空間相約、相遇、交流。尤其是像傳統中國畫教育類以實踐教學為主的課程,更需要綜合運用多平臺、多渠道的融合式教學。
當下是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這也為中國畫教學模式的探索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極大的便利條件,這些資源就包括了文本、圖片、聲音、影視、動畫、虛擬課堂等。豐富的教學資源與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模式更易于教學和學習,也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在線上課堂,老師可以很好地發揮網絡資源益處,篩選更多優秀的中國畫學習資源分享給學生,學生同時也可以通過公開課或者在線視頻資源學習到知名院校老師和著名畫家的授課,真正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網絡教育為學生創造了一個開放性的學習環境,學生可以多資源、多渠道地學習,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能力和興趣有選擇性地學習,拓寬了傳統中國畫的線下教學教師講授的單一模式。
中國畫網絡平臺授課方式
以工筆花鳥畫為例,工筆花鳥畫臨摹課程是中國畫方向的專業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線描技法和暈染技法,了解傳統工筆花鳥畫的意境與圖式語言等,側重于實踐技能訓練。在網絡教學中,教師要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利用騰訊會議、微信等多個平臺進行,騰訊會議在線點名簽到、授課,教師講授傳統工筆花鳥畫的簡要歷史與理論,示范線描技法和暈染技巧,同時引導學生賞析名家作品。
傳統工筆花鳥畫臨摹中需要學生先練習線描。網絡教學時,老師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示范整個勾線過程,同時分筆講解提、按 、轉、壓等行筆過程的一系列用筆,指導執筆、行筆是否準確合理,墨的濃、淡、干、濕的變化等。學生進行技法實踐練習時,針對個別指導,老師可根據學生的情況采取開啟視頻交流和微信拍照實時上傳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針對集中作品點評教學環節,可根據學生作品中的共性問題在直播授課中集體講解和示范糾正。如果在繪制中個別學生遇到問題,學生將自己的作品拍照發給老師,老師逐個批改并一一回復指導,也可以直接開啟視頻線上進行指導點評。網絡教學中,老師應要求學生開啟視頻鏡頭,保證其作畫過程始終處于視頻畫面中,這樣便能直觀地看到課堂動態,更及時地了解到學生的上課情況。課程結束后,要求學生在上傳作業時應保證畫面的完整性和局部的清晰性,這樣才能夠讓老師準確地看到學生在繪制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糾正。雖然是線上的網絡空間,師生之間有屏幕阻隔,但師生間的互動和同學們的熱情絲毫不減。
學生的學習是一個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過程。學生通過網絡查詢獲得更多的學習信息,對所需的內容進行篩選、分析和選擇,根據個人需求解決問題,這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海量的網絡學習資源、豐富的藝術授課形式、沉浸的藝術感知體驗、個性化的學習服務定制,能夠幫助學生在節約時間成本的同時,最大程度地獲取優質繪畫課程資源,提高繪畫技法與審美水平。
取長補短 化解問題
與此同時,在線網絡課程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是互動性差,教學過程的單向性。盡管通過網絡互動也能將疑惑反饋給老師,但老師不能第一時間觀察了解到學生的聽課狀態和接受情況,而是需要老師逐一詢問了解,如若遇到網絡卡頓的情況,教學效果也會大大下降。
二是學情反饋不及時。缺乏集體學習互相影響的氛圍,專注力不夠,注意力也容易發散。互動性變少容易導致學生出現疲倦、倦怠等情緒,學習效果下降。同時可能會遇上網絡、電力設施故障等不利于線上學習的客觀因素,也會對學習熱情和專注度有較大的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學生有更多的自覺性,也需要老師課后多付出一些時間去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在課前準備中可以進行豐富的教學內容設計,例如中國畫的歷代高清作品賞析、中國畫大師與名家公開課與技法示范、當代名家作品賞析等,知識點的豐富性和有效性、即時性也方便學生更好、更直觀地了解和掌握,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藝術修養。在設置線上課堂時應具備課堂回放功能,使得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網絡等因素的影響,及時地查漏補缺,自適應地掌握學習進度。
利用騰訊會議在班級開啟一個攝像頭,能夠全方位觀察到學生上課狀態,師生一起進行學習評價和問題反饋,使得整個教學過程呈現出的狀態是積極、熱情的,這樣的學習氛圍下學生也能主動去思考問題。同時,讓學生把作業的圖片發在微信班級群里,這樣大家一起觀看,可以形成作品展示平臺,讓學生互相點評,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和互動性得到較大的體現,這樣的教學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無論是時代發展的需要,還是現實情況的變遷,都需要教師以開放的心態思考教育如何在變化中開展。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充分利用在線網絡教學的優勢是大勢所趨,網絡課堂教學模式的發展會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好,中國畫的教育也會應用“互聯網+”拓展教育教學模式,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提高中國畫教育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