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已邁入智能化時代。智能化時代,一切可以重復的工作,智能機器人一定比人做得好。因而,智能時代是一個創新的時代,需要的是各種各樣的創新人才。
人人都有創新的天賦。創新人才不單指名家大師,同樣指每一個人。人的創新天賦存在領域、水平高低和實現路徑的區別。培養創新人才就是要發現學生各不相同的創新天賦,并用適合的方式把各不相同的創新天賦展現出來。高中階段是人的天賦顯現出來的重要階段。因此,高中多樣化發展是由人天賦的內在多樣化所決定的,其根本目標就是促進高中學生的多樣化成長。
那么,何謂高中多樣化發展?我認為有兩種不同內涵:一指“高中的多樣化育人”。如有的高中學校形成了學生出國、競賽、高考的不同通道。然而,只有少數綜合實力強大的高中才能多樣化育人。由此,高中多樣化發展更普遍的內涵指“多樣化的高中”,指一所高中只為某類天賦的學生提供特定教育,如藝術高中、人文高中、科技高中、體育高中等,以不同類型高中促進不同天賦的學生發展。
高中多樣化發展,是伴隨從工業社會邁向智能社會的持續發展過程,相對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特色多樣化階段。指高中學校在原來千校一面的基礎上增加一些特色要素,形成了“辦學特色”。如有的強化了藝術教育,形成“藝術特色”;有的強化了傳媒教育,形成了“傳媒特色”;有的強化了體育,形成了“體育特色”。然而,“辦學特色”的多樣化,并沒有打破高中學校千校一面的整體格局。
二是形態多樣化階段。指高中類型的多樣化。在“辦學特色”基礎上,有些高中不斷擴大和強化特色,漸漸成為“特色高中”。如“藝術特色”高中逐漸辦成了“藝術高中”;“體育特色”高中辦成了“體育高中”等。然而,這一時期高中招生制度、師資配備、校園空間建設、高校招生等,并沒有與之相配套。
三是生態多樣化階段。指高中招生、師資、配置、空間、大學招生等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從理念到制度到文化等相互協調,形成了高中多樣化發展的良好生態。
從我國高中多樣化發展的現實情況看,多數地區還處在要素多樣化階段,唯有上海、北京等少數地區正邁向形態多樣化階段。生態多樣化是我們期盼的未來。
那么,如何推進高中多樣化發展呢?為此筆者建議:一是不斷拓寬現有綜合實力雄厚的高中育人通道,支持各地區舉辦少數“多樣化育人”的綜合性高中。二是把新建高中逐步建設成為“特色高中”。三是把現有的存量高中逐步進行特色化改造,將其辦成“特色高中”。四是不斷深化高中多樣化發展的配套改革,如高中招生從“分層招生”轉向“分類招生”,學校設計從標準化設計轉向類型化設計,師資配置從標準化配置轉向特色化配置等。
高中多樣化發展,是尊重人不同天賦的人文事業,是為社會培養多樣化創新人才的奠基工程,是當前高中教育發展的時代任務。高中多樣化發展,打開學生,打開未來,任重道遠,光明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