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與建設教育強國的過程中,普通高中的改革與發展不容忽視,且日益成為問題焦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與“推進職普融通”等具體要求。近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提出“適應因地制宜推進職普協調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愿望,新建和改擴建一批優質普通高中”與“建設一批具有科技、人文、外語、體育、藝術等方面特色的普通高中,積極發展綜合高中”。全面推進普通高中改革發展,積極發展綜合高中,是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全面認識與有效推進發展綜合高中,是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理論研究者與教育實踐者共同面臨的課題。
重申綜合高中建設是一個契機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大背景下,重申綜合高中建設與發展,與整個教育改革發展有直接關系,是綜合高中建設的“契機”與“良機”。
一是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亟須改變普通高中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應試現象,更好地實施全面發展的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改革現有的高中學校辦學思想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勢在必行。
二是普通高中與職業高中分離的雙軌制、初中與高中分離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等教育創新發展和高質量發展,需要中等學校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需要中等教育領域建立多元化的學校生態系統,促進中等教育與高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中等教育與高中教育體系。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的不斷增長,“升學”也正在成為職業高中學生畢業的主要選擇之一,“職教高考”的實施和推廣就是例證。
三是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美好期盼日益增加,作為人民幸福之本的教育,必須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高中教育的選擇,普及化高中教育必須調整與優化現有結構,且這種調整不能只停留在普通高中或者職業高中學校類型或者數量上,而應該側重于關注高中教育人才培養的責任與職能,體現在基礎教育、學術教育、職業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教育的有機統合,重在促進高中教育階段每所學校育人目標的實現與育人能力的提升。
這些改革機遇是國家教育現代化對高中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也是發展綜合高中的時機。發展綜合高中不是建或者不建的問題,關鍵是如何建設新時代國家教育所需要的綜合高中,如何正確審視與布局綜合高中發展。
發展綜合高中是推進高中學校改革的切入口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將“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作為“高中階段教育”發展任務,提出“探索綜合高中發展模式”之后,全國各地在加快普及高中教育和全面加強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積極推進包括綜合高中在內的特色高中建設,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但綜觀各地特色高中建設政策及其進展,似乎并沒有從根本上突破傳統的以追求升學率為導向的辦學形態,即使是新高考的實施,仍然沒有使普通高中學校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體系上體現顯著性進展,綜合高中發展模式在各地也無顯著進展。
根據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發展綜合高中需要從普通高中提升到整個高中教育的視域之中,需要成為推進整個高中學校變革與創新的切入口。發展綜合高中的本質是高中學校性質與任務的變化,或者說是轉型發展的結果。在教育普及發展的背景下,高中學校不再是要么為升學做準備,要么為就業做準備的“分流”或者“選拔”的競爭性機構。在教育作為一種個體生命權利的背景下,普及化高中教育理應成為每個人生活與生命中的重要經歷,而不只是為未來做準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基礎教育既要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也要激發學生崇尚科學、探索未知的興趣,培養其探索性、創新性思維品質”,新時代的所有高中學校都應該為此而努力。
討論發展綜合高中需要立足于新時代國家教育發展的新使命,致力于促進全面而終身發展的需求,需要有助于促進所有高中“綜合化”發展要求,而不只是在現有高中學校類別中新建(增)一類學校。發展綜合高中要立足于促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與職業高中學校轉型的雙重視角,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養社會所需的創新人才、激發學校的辦學活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為指向,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時代高中學校,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高中教育體系。
發展綜合高中不能預設標準、不可急于求成
發展綜合高中需要對綜合高中的價值與內涵有新的認識和理解,綜合高中建設需要被看成是一個探索、實踐與改革的持久過程。需要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基礎上,以新發展觀為指導,結合各地發展整體背景,包括經濟、地理、文化、人口及教育等各方面因素,在科學研究基礎上,系統規劃和部署綜合高中發展,在區域教育現代化治理體系建設與治理能力提升進程中,推進綜合高中發展。
盡管當前發展綜合高中的條件似乎日趨成熟,但仍須堅持實事求是和因地制宜的發展策略,順應教育變革的要求,將“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有機結合在一起,務必克服以“頂層設計”預設綜合高中發展路徑、時間和標準的傳統行政管理思維。發展綜合高中必須結合各地實際,不能以文件形式提升預設綜合高中的規格,不宜指定或者固化綜合高中身份標簽,也不宜預設所謂的評估標準與指標體系,更不能有短時間內樹立標桿?;蛘呤痉缎5摹罢冇^”。
發展綜合高中有實踐過程,要有來自學校發展實踐的首創精神和發展成果。作為政府部門而言,要允許綜合高中學校發展有不同思路和不同方式,允許實踐探索中有差異甚至有差距。同樣,教育“專家們”需要深入發展綜合高中實踐,要實現理論與實踐的互動生成,進而推進發展綜合高中。綜合高中將是未來高中的一種形態或者一個方向,其發展顯然不是短時期內可“速成”或者“塑成”,更不是現有學校直接“翻牌”標榜,而是需要持久的實踐努力和不斷的探索改進。
未來高中的發展關鍵,是看高中學校是否真正促進了全體學生全面發展,是否獲得社會的廣泛認可,是否真正促進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高中教育現代化發展。發展綜合高中不能沿襲傳統思維,需要面向促進全體高中學校的改革與創新。新時代高質量的綜合高中還沒有現成的模式,需要借鑒國際實踐及其經驗,更要立足國情。
現有普通高中政策與職業高中政策各自為政、相對獨立,如按照現有的高中招生模式、不同的課程設置、各自的高考與招生體系、不同的經費供給方式等,發展綜合高中是難以進行的。發展綜合高中既可以從現有普通高中學校轉型入手,也可以從現有職業高中轉型出發,關鍵是要開展跨部門協同,共同制定發展綜合高中的政策,包括這些學校的生源招生、經費投入、課程設置、高考招生以及學校評價等各個方面。
綜合高中發展旨在沖破既有的高中教育雙軌制,而不只是普通高中的改革事項,也是職業教育的改革議題。綜合高中要成為一種新的教育選擇、一種新的教育供給,必須有政策創新且可實施。這種政策創新需要體現現代教育治理的思想,基于廣泛的社會共識,需要具有取得成效的實踐探索,能夠帶動整個高中教育改革與全體高中學校發展。只有這樣,發展綜合高中才能成為整個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有機組成,成為“要在全社會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成才觀、教育觀,加快扭轉教育功利化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環境和生態”的重要戰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