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技術也稱數字控制技術。在數字化時代,人與人的交互以互聯網媒體為介質。人的學習、生活、工作大量地利用互聯網,人們可以在任何地點與任何時間用任何設備獲得他所需的信息。《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事實上,經過一線小學教師不斷摸索,數字技術在課堂上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
數字技術在小學課堂上的運用
現階段,數字技術主要從多媒體支撐教學、學情數據收集與分析、數據與資源同步三方面融入教育教學中。合理應用多媒體支撐教學,直觀、具象,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數字技術用于課堂教學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感,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師教學效率。數字技術賦能,促進課堂教學質量顯著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學生信息素養持續優化。
技術使學習大數據的收集變得便捷、高效,數據的分析更深入、多樣;數字技術讓學生的課前預學變得可視化,通過課前的學習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然后經大數據統計迅速呈現,教師的教學設計更能因生情而變,學習的起點更加科學,更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數字技術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內驅力。科學課在宇宙天文等相關內容的課堂中,多媒體技術的支持讓遠在天邊的星體近在咫尺,讓學生更好地認識日月星辰。
依托數字化技術,教師可以不斷探索,發揮好智能技術和數據在學情分析、教學設計、教學管理、學生評價、答疑輔導等方面的作用,不僅能幫助教師精準把握共性及個性學情,還可以通過學生發展趨勢定位,有的放矢地調整教學策略,提升課堂質量。
數字技術在作業管理上的運用
教師布置作業充分利用數字技術與小學教學有效整合,突破常規思維的束縛,沿著不同的方向思考、設計、探索,使學生能夠觸類旁通,提出新構思和新方法,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每天教師布置作業,設置上交時間,學生靈活管理自己的作業。通過語音、文字反饋形態和學生互動,早讀、預習打卡、學習總結都可以線上完成,輔助教師進行作業管理。
學生可以在電腦或移動設備上提交作業,老師可以使用在線教育平臺進行教學和測試,并在網絡上發布學習資源。機器學習技術可以幫助老師更快地評估學生作業,還可以記錄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行為,幫助老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數字技術為家校社協同育人提供了創新的可能
數字技術為學校管理提供便捷工具。學校利用WPS、Excel等軟件對學生平時學習情況進行數據分析,反饋平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學生相關數據和相應成績反饋進行管理。有針對性地改進,提高教學質量。利用一些教學服務平臺、教學小程序促進班級建設管理。
數字技術讓家校緊密攜手。數據與資源多方同步,突破時空限制,有效避免信息差。同步形式如家校同步、區域同步、垂直管理同步等。教師每天上報學生健康的基本信息、網課期間與學生及家長溝通學習情況或進行心理疏導、推送校本“心理云課堂”資源等。
數字技術為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在摸查需要心理咨詢幫助或家訪的家庭時,學校發布調查問卷。學生及其家長及時得到心理專家的專業心理疏導。數字技術使教育資源用在關鍵處,直擊要點。
數字技術使育人主體多元,優質資源共享成為可能。近年來,從“三通兩平臺”到“國家智慧教育平臺”上線,從技術引領“課堂革命”到助力區域智慧教育發展,教育信息化逐漸從基礎設置建設、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發展為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當然,數字技術在小學運用中也存在不足。數字技術用于學科教學時容易讓學生忽視對語言的細細品讀、感悟。數字技術的運用,容易忽視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數字技術的運用需要重視“度”的把握。我們要充分運用數字技術的優勢,讓數字技術賦能教育,助力學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