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中學是一所百年老校,2005年9月,學校整體搬遷到城鄉接合部的南埔校區,發展面臨嚴峻挑戰:辦學規模擴大,生源質量不均衡;教師隊伍倍增,師資結構不合理;學生以住校為主,管理難度增大等,尋找新背景下學校發展道路迫在眉睫。為此,我們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致力于破解發展中的諸多困境,提升學校發展的品位,構建“1+6”喚醒文化特色體系,以特色發展推進學校整體現代化、高質量發展。
構建“喚醒文化”理論框架
學校“1+6”喚醒文化體系,即以“喚醒師生潛能與智慧,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核心理念為指導,統籌生涯規劃、黨建引領、課程建設、課堂攻關、德育浸潤、裝備保障6個關鍵元素,形成體現團隊價值觀、方法化和精神品質的學校喚醒文化,從認知與方法、價值判斷與選擇、態度和行為等方面系統影響團隊發展。
喚醒文化認為,人的智能結構是由言語、邏輯、視覺、肢體、音樂、交流、自知等要素組成,每個人的智力各具潛質特色,發掘潛能特長可以成長為最好的自己。喚醒文化要求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創設適宜的學校文化環境,采用有效激勵策略,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身潛能特長,激發發展愿望,自覺將潛能特長發展為人生強項。
“喚醒文化”組織實施
開展6步生涯規劃教育,喚醒學生的成長自覺。包括開設生涯教育課程,給學生做心理測評,組織生涯規劃講座,帶學生訪問心儀大學,請著名校友回校講學,組織學生到知名企業參與社會實踐。
創新“12345”黨建模式,喚醒教師的職業使命感與創造力。學校黨委創新了“支部建在年級上、黨徽閃耀在講臺”的“12345”黨建工作模式,黨建與教育融合,發揮學校黨組織的攻關作用和黨員的示范作用,以黨建喚醒教師的職業使命感與創造力。
構建多元開放的課程體系,以課程支撐學生特長發展。為適應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要求,學校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進行全面整合,形成8大課程領域、30個學科及課程系列的多元開放課程體系,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需要。
組織“一課三案五環”高效課堂攻關,讓學生的“學”成為“教學”的中心。研課組在集中全組智慧的基礎上形成一個教學課件;集體編寫同步導學案、練習案、考試案“三案”;課堂教學實施自主學習、小組討論、講授探究、練習訓練、反思鞏固5個環節。以高效課堂為抓手,推動學校教育的深層次革命。
建立“456”德育浸潤模式,建章立制,項目化推進德育走深走實。建立學生行為規范管理、自主約束、常規激勵、民主反饋4大德育工作機制,開發陽光體育、健康飲食、高質量睡眠、班級德育導師制度、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5項德育特色,通過課程、文化、活動、實踐、管理、協同6種途徑育人。
完善教育裝備,智慧校園引導師生向美而行。學校整合資源,校園硬件環境綠化、美化、智慧化,建成體育活動中心、藝術活動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等設施設備,建設書香智慧校園,激勵向美而行,勃發學生的生命力。
“喚醒文化”實效
激發有創新潛質學生的潛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見成效。學科競賽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有效方式。近年來,學校為具有創新潛質的學生開設學科競賽課程,成效顯著。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辦學質量穩步提升。喚醒文化主張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把德育擺在首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生智力水平、學習效果與綜合素質協調提升,高考成績進步明顯,更多孩子通過學習獲得良好發展機會。把特長發展為人生的強項,學生多樣化成長展風采。喚醒教師職業使命感,教師隊伍高素質專業化發展成趨勢。接下來,學校要不斷完善新時代學生評價激勵機制,進一步加強對外的交流與合作,為學校的特色優質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智慧源泉,注入現代思維、未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