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時期是人格養成的關鍵階段。在幼兒教育中開展生命教育,可以幫助幼兒正確認知自我,形成積極的生命態度,構建良好的認知體系。在幼兒生命教育的實踐過程中,還普遍存在著繪本資源開發水平不足、應用方式單一、家庭教育缺失的問題。文章將以此為背景,探討以繪本為載體的幼兒生命教育意義,并且分析具體的教育策略。
【關鍵詞】幼兒;繪本;生命教育;意義;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3)20—0103—04
在幼兒教育階段開展生命教育,可以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生命觀、構建熱愛生命的情感體系,對于幼兒身心健康、人格養成都有重要的影響。繪本作為形象化的教育資源,與幼兒生命教育相融合,可以幫助幼兒拓寬視野,豐富幼兒的知識量。為了快速提高幼兒生命教育水平,需要進一步分析以繪本為載體的幼兒生命教育策略。
一、以繪本為載體開展幼兒生命教育的現實意義
1.滿足幼兒的趣味性需求。由于幼兒年齡較小,理解能力、注意力等不高,在生命教育中,需要教師以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為出發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幼兒的參與度和時效性。一方面,繪本中的形象普遍較為生動、人物個性鮮明、故事結構完整、畫面精美,且故事情節具有較強的趣味性,更加符合幼兒的需求[1]。在幼兒生命教育中融入繪本資源,可以優化傳統教育形式,激發幼兒興趣,提高幼兒生命教育的趣味性。教師可以通過閱讀繪本,讓幼兒持續性保持濃厚興趣,為后續生命教育活動的全面開展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繪本大量使用了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圖文結合可以幫助幼兒快速理解繪本所表達的深刻情感及內涵,實現生命教育目標。
2.滿足幼兒的情感需求。繪本最大的優勢就是圖片占比相對較大,通常以圖文結合或者大量圖片、少量文字相結合的方式直觀呈現現實故事。首先,教師以繪本為載體開展幼兒生命教育,可以幫助幼兒豐富情感體驗。其次,教師可以結合繪本構建幼兒生命教育平臺,以更為直觀、形象的方式展示生命教育內容。與枯燥、乏味的文字表述相比,圖片和故事會對幼兒產生更為深刻的影響[2]。最后,教師可以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體會不同人物的情感,進一步提高幼兒生命教育質量。
二、以繪本為載體的幼兒生命教育現狀
1.繪本資源開發不足。繪本作為輔助性教學工具,可以幫助教師提高生命教育質量。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繪本資源開發水平不足的問題,這與繪本選擇過程中的局限性直接相關。幼兒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基礎,幼兒需要通過學前教育逐漸養成高效的學習方法,但是由于教師在選擇繪本資源過程中存在局限性,導致幼兒只能涉獵一部分繪本故事內容。大部分教師在開展生命教育的過程中,通常會以個人經驗為基礎。
在繪本資源開發中,普遍缺乏系統性和全面性,導致幼兒所能涉及的繪本數量相對受限,這會嚴重影響幼兒健全知識體系的構建。一旦這些故事在類型以及教育目標方面出現過度統一的問題,會使生命教育內容呈現出單一、匱乏的狀態。而且,大部分教師在利用繪本資源開展幼兒生命教育的過程中,普遍忽視幼兒的主體地位,所選擇的繪本資源與幼兒的實際情況存在較大的差異,嚴重影響了幼兒生命教育的質量。
2.繪本應用方式單一。在以繪本為載體開展幼兒生命教育的過程中,繪本應用方式單一也是最為主要的教育現狀之一。這里所說的繪本應用方式單一主要是指教師即使應用了繪本資源,也只是單純對繪本中的故事進行分析和講解,沒有全面把握幼兒的認知規律,致使幼兒無法深刻體驗教育內容。這主要是由于教師單純以個人習慣為基礎對繪本進行分析。
個別幼兒教師還存在功利性,以幼兒生命觀成長狀態作為唯一的發展方向,忽略了在生命教育過程中對幼兒思想的有效引導[3]。而且,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幼兒之間缺乏溝通,開展繪本閱讀活動的時候,課堂氛圍相對較為沉悶。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教師開展了生命教育,幼兒也很容易迷失方向,這也直接導致了以繪本為載體開展的幼兒生命教育流于形式。
3.家庭教育水平不足。幼兒年齡較小,對家長的依賴程度相對較高,有效的家庭教育可以對幼兒產生積極、深刻的影響。但是,分析當前實際情況,大部分幼兒園在開展生育教育的過程中,忽略了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有效溝通,無法正確認知家庭教育在幼兒生命教育中的重要地位[4]。例如,大部分教師只是對家長提出了閱讀要求,但沒有對家長進行系統性培訓。長此以往,家庭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地位會逐漸下降。再者,由于家庭教育水平不足,幼兒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以繪本為載體的幼兒生命教育體系也就無法全面落實。
三、以繪本為載體開展幼兒生命教育的策略
1.以生命教育為內核,選擇匹配的繪本資源。在傳統幼兒生命教育過程中,由于繪本資源開發水平不足,嚴重影響了幼兒生命教育質量。所以,在以繪本為載體開展幼兒生命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以生命教育為核心,選擇與之相匹配的繪本資源。
首先,教師需要著重關注幼兒自我認知水平。只有不斷提高幼兒的自我認知能力,才能提升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幫助幼兒建立熱愛生命、熱愛自己、熱愛他人的生命觀。所以,在幼兒生命教育中,自己與他人是最為主要的教育內容,幫助幼兒認知自我是幼兒生命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教師在選擇繪本素材的過程中,要從自己與他人的角度出發,可以選擇分析人體結構的繪本。例如,可以將《人體博物館》《怪叔叔》等繪本資源推薦給幼兒,并且開展有針對性的生命教育。以《人體博物館》為例,繪本詳細介紹了人體的各個器官和實際的使用功能,幼兒通過《人體博物館》可以更為深刻地認識各個身體部位。而《怪叔叔》這本繪本以生動、形象的方式介紹了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騙局,能幫助幼兒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其次,教師需要引導幼兒學會與他人溝通交流,不斷提高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在物質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合作已經成為各行業進步發展的主要方式。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員過度關注幼兒,導致幼兒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習慣,如果幼兒無法正確認知自我與他人,很難養成正確的人際交往模式,這對于其后續學習以及生活都會產生負面影響[5]。所以教師要正確選擇繪本素材,可選擇《南瓜湯》開展生命教育。
在《南瓜湯》這本繪本中,無論是小貓、小鴨子還是小松鼠,都無法單獨制作南瓜湯,需要通過分工合作的模式共同制作南瓜湯。而在制作過程中,由于小鴨子不滿分工角色,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在小貓、小鴨子及小松鼠自我反思過程中,幼兒可以意識到想要制作南瓜湯必須團結合作。教師在開展幼兒生命教育的過程中,就可以結合《南瓜湯》這本繪本,幫助幼兒分析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最后,在幼兒生命教育過程中,人與自然的關系也是重要的教育內容之一。教師需要選擇保護動物、保護植物、保護環境的繪本,開展生命教育。可以將《植物的秘密》這本繪本介紹給幼兒,幫助幼兒了解不同的植物。以此為基礎,教師不僅可以幫助幼兒豐富生活知識儲備,也可以幫助幼兒養成敬畏自然、熱愛自然的價值觀。
2.以生命教育為主題,建立多樣化繪本應用模式。由于在幼兒生命教育過程中,普遍存在繪本應用方式單一的問題,教師需要以生命教育為主題,建立多樣化的繪本應用模式,不斷提高幼兒生命教育質量。
首先,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教師可以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引發幼兒思考,幫助幼兒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在以繪本為載體的幼兒生命教育中,情景創設有著極其重要的應用價值。教師需要以情景創設為途徑,引發幼兒思考,同時以大數據技術、虛擬成像技術等為依托,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快速投入學習狀態中。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以繪本資料為基礎,對繪本內容進行深度解讀,并通過音樂、視頻等模式,為幼兒營造更加真實的教學情境,不斷強化繪本內容的影響。例如,在《丑小鴨》繪本教學中,教師可以以互聯網為基礎,展示《丑小鴨》這部動畫片,幫助幼兒了解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過程。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將繪本中的內容以視頻的方式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幼兒,幫助幼兒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即使遇到困難,也不能輕易言敗,必須積極面對才能迎來新的蛻變。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可以以繪本為基礎,幫助幼兒感受生命的偉大,構建積極、勇敢的精神內核。
其次,以繪本為載體開展幼兒生命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繪本內容并應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幫助幼兒深刻理解繪本內容。角色扮演是一種吸引力較強的教育模式,教師可以以繪本內容為主題,要求幼兒扮演不同角色,幫助幼兒深刻理解繪本中不同人物的情感特點以及生命經歷,在快樂教學的基礎上提高生命教育質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與幼兒一起深入梳理繪本中的故事情節。
最后,教師可以以自主閱讀為基礎開展互動,不斷提高幼兒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交流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在思維碰撞過程中,幫助幼兒深刻理解生命教育的主題和內涵。例如,在講解生命與自然這方面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要求幼兒回答大熊貓的顏色、松樹葉子的形狀等問題。通過小組討論的模式,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實踐中,不斷鞏固生命教育成果,提高綜合素質。
3.深化家庭教育,構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深化家庭教育對于提高幼兒生命教育質量有著積極的影響。在以繪本為載體開展幼兒生命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家庭教育為主要陣地,協助家長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習慣。還要提高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深刻認識到在整個教育體系內,單純以幼兒園為基礎開展生命教育無法對幼兒產生系統性的影響,必須結合家庭教育模式、與家長建立通力合作的關系共同開展幼兒生命教育,才能從幼兒園、家庭等角度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且全面的影響。而且,幼兒的成長環境與家長直接相關,家長的重視程度、教育方式對于幼兒生命教育質量有直接影響。
這也要求在以繪本為載體開展幼兒生命教育之前,教師需要提前與家長進行溝通,向家長提供相關的教學資料,提高家長對于生命教育的認知水平,為生命教育奠定良好基礎。例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家長推薦相關的繪本資料,要求家長將繪本資料中的生命教育內容融入日常生活中。例如,在《人體博物館》這本繪本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將這本繪本提供給家長,并且要求家長通讀繪本并了解《人體博物館》的核心內容。在家中,家長要成為孩子生命教育的引領者,對孩子開展人體結構教育。通過親子互動,加深幼兒對人體器官的認知。家長是最了解孩子身體狀態、精神狀態的主體,可以以性別教育為基礎,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幫助幼兒了解不同性別之間的差異,不斷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除此之外,在幼兒生命教育過程中,教師也要與家長時時溝通,保證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幼兒園生命教育內容,以及幼兒在幼兒園的狀態,教師也要了解家庭教育過程中幼兒的真實反應,這對于提高幼兒生命教育質量有著積極的影響。
總之,以繪本為載體開展幼兒生命教育,可以滿足幼兒的趣味性需求以及情感需求。但是,基于實踐過程中的現實問題,需要以生命教育為核心選擇與之匹配的繪本資源,建立多樣化繪本應用模式,同時深化家庭教育,引導構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這樣才能在幼兒生命教育過程中提高繪本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施婷.走進大班幼兒生命教育——一場關于繪本與生命教育的對話[J].山西教育(幼教),2023(03):48-50.
[2]徐冉.讓繪本閱讀,成為幼兒生命教育的有力途徑[C].中國陶行知研究會第八屆生活教育學術論壇論文集,2023:320-322.
[3]陳幼棉.基于繪本閱讀的幼兒生命教育路徑建構[J].亞太教育,2022(24):185-188.
[4]李云鵬,袁媛.論后疫情時代如何利用繪本加強幼兒生命教育[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22(05):103-110.
[5]李富英.利用繪本對幼兒進行生命教育的研究[J].新課程,2022(22):29-31.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