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后,廣大曲藝工作者第一時間行動起來,充分發揮曲藝“短、平、快”的“輕騎兵”優勢,積極創作,有效組織,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與曲藝表演融合轉化,通過快板、小品、京東大鼓等喜聞樂見的曲藝形式將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觀點、新論斷、新思想,黨的好政策傳遞到群眾心間,讓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更快地“飛入尋常百姓家”,“聲”入人心。
在福建漳州,華安縣仙都鎮“福滿北溪”宣講隊開展了“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農村”宣講活動。“我們四人走上臺,歡迎大家的到來,不管講得好不好,鼓掌!二十大盛會勝利召開,全國人民齊歡笑,不忘初心跟黨走,緊跟!”接著鼓、小鑼、镲、大鑼有節奏地“咚隆鏘”敲擊,活潑、生動的表演,引得現場觀眾掌聲連連。宣講隊在土樓旁、在廣場上,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快板、答嘴鼓等曲藝表演,以通俗易懂、接地氣的形式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唱進群眾心里。
在貴州雙龍鎮,曲藝工作者輪番上陣,帶來京東大鼓《黨的二十大精神指航程》等精彩曲藝節目。“新時代,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贏得在場觀眾叫好聲。“通過京東大鼓這種老百姓都聽得懂的說唱形式把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新觀點、新論斷、新思想唱給群眾聽。這個創作和表演的過程,也是我們曲藝工作者和百姓一起對黨的二十大精神再學習再領悟的過程。”宣講隊員說道。
在四川省巴中市,“竹板響,說點啥,今天心里樂開花。走鄉串戶來講解,宣傳黨的二十大……”巴州區鳳溪鎮星光村文化院壩里氣氛熱烈,巴州區文化館曲藝宣講隊員有板有眼地邊打邊唱,精彩的快板表演引得村民陣陣掌聲。黨的二十大召開后,巴州區創排了四川竹琴、四川清音、諧劇、荷葉等多個曲藝節目,通過曲藝特色宣講,把黨的聲音面對面傳遞給群眾。曲藝宣講隊先后深入鳳溪、清江等場鎮開展文藝宣傳活動20余場次,服務群眾6000余人次。
……
“演出雖只有短短1小時,但節目短小精悍,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時代百姓的美好生活生動鮮活地唱出來、講出來、演出來。”四川巴中觀眾劉女士在看完演出后說道:“這種方式特別鮮活、很有感染力,讓我們對黨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
貴州省曲協主席徐小雁說:“我們把宣傳二十大精神的演出放在廣場舞臺上,而非劇場里,就是希望通過曲藝這種接地氣、百姓喜歡的藝術形式,以及曲藝工作者們創作的優秀作品,向廣大群眾傳遞真善美,凝聚正能量,推進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實。”
黨的二十大吹響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的前進號角,全面認真學習、全面領會把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曲藝界和廣大曲藝工作者的重大政治責任。中國曲協和全國各地曲協組織不僅召開會議,專題傳達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更是百花齊放、各展所長,將理論學習轉化為曲藝藝術實踐,多舉措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講活動,用曲藝將二十大精神送到社區廣場、田間地頭、農家庭院,用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的“方言土話”,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引起思想共鳴,凝聚起更強大的奮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