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是典型的丘陵山區,地形地貌復雜,土地小而分散,農業機械化率和土地產出率低。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他的發展,威寧縣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快速,但服務功能不全、技術管理水平低、資金投入不足、保養維修網點少和信息不暢通等難題困擾了威寧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通過大量調研,提出丘陵山區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對策,推動了丘陵山區農機專業合作社健康快速發展,為實現丘睦山區農業全程機械化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關鍵詞:農機專業合作社;丘陵山區;貴州省;農業機械化
中國分類號:F3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795(2023)03-0020-05
DOI:10.19998/j.cnki.2095_1795.2023.03.004
0引言
丘陵山區占我國土地面積50%以上,人口占我國人口60%以上,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是典型的丘陵山區,2020年全國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監測,威寧縣被選作代表縣。威寧縣農業基礎設施發展滯后,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少,農業機械化率低,2022年綜合機械化率51.5%。威寧縣地勢復雜,耕地小而分散,平整度差,84%以上耕地坡度大,不適宜全程機械化作業,小型農機較多,大中型農機較少,發展不平衡,全程機械化作業水平低,土地產出率低,農民投入農業生產成本較高,投入勞力較大,農業收入低,農民種地意愿低。
丘陵山區農機專業合作社是農業機械化發展和農民發展農業市場需求的產物,農機與農藝有機融合促進了丘陵山區農機專業合作社蓬勃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整合了散而小的農機具,降低了農民投資風險和生產成本,增強了農機服務功能和服務能力,提高了農機使用率和使用效率,提升了土地使用率和產出率,為丘陵山區推廣農機新機具和新技術搭建了橋梁平臺。
近年來,丘陵山區農村勞動力大量轉向城市,農民老齡化、農村空心化狀況日益明顯,丘陵山區留鄉務農的大都是婦女和五六十歲的老人,新生代農民不愿務農、不會種地,今后“誰來種地”問題將日益突出。把一家一戶辦不了、辦起來不劃算的事交給農機專業合作社來辦,讓農民和農機專業合作社共同謀利益、共同發展壯大是一條好的途徑。做好丘陵山區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壯大的新課題,是確保丘陵山區糧食生產和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做好丘陵山區“三農”工作的新動力和新方向。丘陵山區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需要農機工作者不斷探索,解決存在問題,總結成功經驗,推動丘陵山區農機專業合作社向更高臺階邁進。
1農機化發展現狀
1.1宜機化條件
貴州省是典型丘陵山區地形地貌,90%以上土地是丘陵和山區。威寧縣地處貴州省西部,下轄35個鄉鎮、6個街道,總人口1 602 513人,總面積6 298.73 km2,平均海拔2 200 m,中北部為整體抬升的高原臺面,地勢開闊平坦,四周為緩坡丘陵或深切割河谷地形。全縣耕地面積25.23 hm2(378.43萬畝),主要農作物有玉米、馬鈴薯、養麥和蔬菜等,種植面積:馬鈴薯12萬hm2(180萬畝)、玉米5.33萬hm2(80萬畝)、蕎麥1.07萬hm2(16萬畝)、蔬菜2.67萬hm2(40萬畝)及其他作物約6.93萬hm2(104萬畝)。威寧縣是貴州省面積最大、農業機械化生產條件最好的縣,約有4萬hm2(60萬畝)耕地為連片或分散連片山間壩子地,耕地平坦開闊,適宜開展大中型農機化作業,其余耕地經宜機化整治后也能開展大、中、小型農機作業。
1.2發展現狀
2022年底全縣農機總動力153萬kW,農機擁有量13萬臺(套)以上,其中,運輸型拖拉機4萬臺(套),農田作業機械5萬臺(套),大中型農田作業機械3 500臺(套),畜牧機械、農副產品加工機械和家用小型機械等4萬臺(套),有大、中型拖拉機配套各種農機具2600臺(套)。綜合機械化率51.5%,其中,馬鈴薯生產機耕率95%、機播率21.3%、機收率37.3%,綜合機械化率55.6%;玉米生產機耕率95%、機播率I5%、機收率14%,綜合機械化率46.7%;養麥生產機耕率92%、機播率28.4%、機收率0,綜合機械化率45.3%;蔬菜生產機耕率95%、機播率32%、機收率23%,綜合機械化率54.5%。植保機械化能力gt;43%、秸稈處理機械水平gt;13%。圖1~圖4為威寧縣某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庫及作業情況。
1.3發展目標
威寧縣農業生產耕整地環節雖然已基本實現機械化,但在耕作質量及滿足作物生長農藝要求上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主要農作物玉米、馬鈴薯、蕎麥和蔬菜等在播種、移栽、中耕田間管理、植保及收獲等生產環節,農機裝備數量少、水平低,推廣應用差,占用人工多,生產成本高,生產效率低,規模化、標準化推進緩慢,產業難以實現突破性發展。
為突破威寧縣農機化發展瓶頸,威寧縣積極爭取到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項目。圖5為威寧縣開展的農機推廣活動。推動農業機械均衡發展,逐步優化農業機械,2025年,力爭農田作業機械gt;6萬臺(套),大中型農田作業機械gt;1.05萬臺(套),播種、收獲、植保、畜牧及農副產品加工機械等均衡發展,滿足農業生產各環節需要。依托農機專業合作社,推動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率大幅提高,力爭2023年主要農作物馬鈴薯生產綜合機械化率57.7%、玉米49.8%、蕎麥47.4%和蔬菜56.3%,植保機械化能力gt;45%、秸稈處理機械水平gt;15%,綜合機械化率達56%以上。通過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創建活動,力爭2025年主要農作物生產綜合機械化率大幅提高,馬鈴薯生產綜合機械化率≥65%;玉米生產綜合機械化率≥75%;莽麥生產綜合機械化率57%;蔬菜生產綜合機械化率76%;植保機械化能力≥60%;秸稈處理機械化水平≥70%,綜合機械化率gt;71%。
2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2.1發展現狀
威寧縣擁有農機專業合作社(包含農機大戶)60余家,分為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業生產公司、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機大戶4類,分布于縣域內雙龍鎮、雪山鎮、小海鎮、石門鄉、羊街鎮、五里崗街道、兔街鎮和玉龍鎮等鄉鎮街道,分布均衡,能很好帶動全縣農業機械化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大、中型拖拉機配套各種農機具2400臺(套),具備農機化生產基礎條件,年服務能力6.67萬hm2(100萬畝),農業生產耕整地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2022年底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新增500臺(套),農機社會化服務覆蓋面積20萬hm2(300萬畝),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gt;51%。
在4類農機專業合作社中,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覆蓋面最廣,服務功能最全,綜合服務水平最高;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聚集了耕整地、播種、植保、收獲、畜牧、果業和農產品加工機械等,主要服務企業、種植大戶和農民;并研制了實用于當地小型農機具,開展跨區作業等,涉及農業發展的方方面面。農業生產公司,機具單一,農產品加工機械占多數,主要服務農產品加工,服務對象為企業或種植大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機具多數是耕整地、播種、移載、植保、蔬菜和水果收獲機械等,主要從事蔬菜產業和水果業農機化服務。農機大戶,一般擁有馬鈴薯、玉米、蔬菜等主要農作物耕整地、播種、植保和收獲等機具,服務對象多為一家一戶農民,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相對較低,收費相對便宜。
目前已培育具有輻射帶動和一定社會化服務能力的貴州眾果農業機械服務有限公司、石門年豐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春田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威寧同興農機專業合作社、大山旺盛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威寧眾智種植專業合作社、威寧欣茂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威寧縣雪山鎮馬鈴薯種銷專業合作社、威寧縣耕整農機專業合作社、威寧牛棚響水種植專業合作社、威寧縣雪山萬宏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及威寧縣興發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12家農機專業合作社,到2025年培育發展到39家大型農機專業合作社。
已成立貴州眾果農業機械服務有限公司為主導的農機社會化服務管理平臺,一期建設已完成,建設投資140萬元,農機全部上線,可實現農機位置北斗雙模高精度定位、軌跡記錄、作業面積核定、車輛組織管理,車輛信息登記及駕駛員信息登記等功能。
2.2存在問題
2.2.1服務功能不全
威寧縣農機專業合作社擁有農機具配置不均衡,多數是耕作、植保,收種、蔬菜、果業、畜牧、加工和特種機械很少,服務功能不全,滿足不了農民全程機械化需求。植保、收獲、播種、蔬菜生產及果業機械作業效果不佳,作業效率低,用戶滿意度低,增大了新機具、新技術推廣難度。
2.2.2技術培訓不夠
丘陵山區農民文化水平相對落后,威寧縣農機專業合作社從業人員中,高中以下文化占82.8%、大中專占16%、本科以上占1.2%,從業人員不穩定,增大培訓難度。很多經過專業培訓人員不從事農機服務工作,經過專業培訓并從業農機服務工作不到5%。農機專業合作社找到經過專業培訓、具有從業資格證人員掛牌宣傳,人員根本不在農機專業合作社工作,從業人員很多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只是簡單看看別人操作就開始從業,降低了機具使用效率,增大機具安全風險。
2.2.3安全風險大
威寧縣農機專業合作社機具管護、保養不到位,機具陳舊老化,使用機手不專業,很多農機專業合作社機具任由雨淋日曬,甚至在土地里使用后就地放置,不存在保養,只要能開走就行。機具壞了不到專業修理點維修,把報廢機具零件拆下來安裝上,經過簡單處理又開始作業,機具安全操作得不到保障。
2.2.4管理不科學
威寧縣從事農機專業合作社人員多數文化水平低、創新能力低,對合作社人事、財務、分紅和服務等管理不科學,管理比較粗糙,未形成企業化管理,導致合作社人才、流轉資金、機具等未發揮最大效益。
2.2.5投入資金不足
威寧縣耕作地塊小而散,耕作環境復雜,耕作效率低,合作社收入少,對新機具、新技術推廣應用有心而無力,投入更換新機具資金不足。導致機具更換跟不上需求,造成死循環;合作社機具單一老化,農民不愿意購買服務,合作社賺不了錢,無法正常運轉。
2.2.6信息不暢通
合作社與政府農機管理部門、合作社與合作社、合作社和市場需求之間未建立有效信息平臺,信息達不到共享,使農機服務供給和需求未在第一時間匹配,新機具、新技術未在第一時間得到推廣應用,農機技術難題找不到相互交流學習平臺。
2.2.7示范效果差
威寧縣地塊小而散,建設連片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難度大,大型連片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未建成,機械作業效果差。以904型拖拉機為例,在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耕作0.53hm2/h(8畝/h),在小而散的地塊耕作,耕作僅0.33hm2/h(5畝/h),差距較大。
3丘陵山區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對策
3.1加大扶持力度
(1)提高補助資金。農機專業合作社投人大、投資回收慢,并且隨著機具老化和損耗,效益逐步減緩。政府給予農機專業合作社項目80%補助資金(含項目補貼資金和購機補貼資金),應提高補助資金,讓更多有意向從事農機服務事業人辦得起農機專業合作社。
(2)建立獎勵機制。政府給予80%建設資金后就沒有其他資金支持,合作社自由經營。丘陵山區地塊坡度大,自然條件下能全程機械化地塊占比lt;16%,其余均需要宜機化改造或高標準農田建設后才能全程機械化耕作。農民購買農機服務多數是耕整地、播種、收獲、植保、果業生產及畜牧養殖等作業,主要是小型農機具或人畜勞力,效率較低。農機合作社擁有機具不均衡,機具更換不及時,收入不能保障合作社正常運轉。政府應建立農機專業合作社服務、培訓、安全生產等考評獎勵機制,每年進行考評,根據考評結果給予一定資金獎勵和燃油補貼,保障農機專業合作正常運轉,全程機械化服務功能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3)建立評選機制。國家給予丘陵山區農機專業合作社示范評選傾斜,評選周期為3年一次,根據丘陵山區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和服務情況,經逐級推薦,每個縣評選農機專業合作社總數40%作為縣級示范社、20%作為市級示范社、10%作為省級示范社、2%作為國家級示范社,給予示范獎勵經費,起到示范帶動作用,激發丘陵山區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動力和發展激情,推動丘陵山區農機專業合作社高質量發展。
3.2加大培訓力度
(1)縣內培訓。農機管理部門統一培訓農機專業合作社機手和管理人員,采取理論培訓和實踐培訓、室內培訓和基地培訓、田間培訓和交流培訓、視頻培訓和信息化培訓及線上培訓和線下培訓等多種手段,培訓機手、管理人員操作和管理技術,安全生產技術和注意事項,保養管護技術,農業機械法律法規等,經過理論考試和實踐操作,篩選出優秀人員,發放培訓合格證,再由優秀人員培訓更多機手和管理人員,根據培訓情況給予培訓人員一定資金獎勵,獎勵經費納入農機技術培訓經費預算,鼓勵更多優秀人員參與農機技術和管理等培訓,確保農機專業合作社機手專業化、技術化,機具安全可靠。
(2)縣外培訓。組織優秀農機操作、管理人員到技術先進、示范效果好的省、市、縣進行農機技術和管理等培訓,學習先進實用的農機操作和管理技術,促進新機具、新技術快速推廣運用。組織農機專業合作社管理人員到管理科學規范企業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提升農機專業合作社管理水平。
3.3建立信息共享平臺
政府應建立一個能發布農機服務供需需求、新機具、新技術推廣、農機安全生產、保養維修及技術難題等信息平臺,給予農機管理部門一定經費對平臺進行管理,農機管理部門、農機專業合作社、需要農機服務的農民、農機生產廠商和農機銷售商利用平臺相互交流學習,共同促進農機技術進步,解決農機發展難題,使農機供需、新機具、新技術推廣等信息化、智能化和科學化,保證農機具使用率和使用效率,提升農機專業合作社競爭力和服務水平,加快農機新機具、新技術推廣運用。
3.4提供服務保障
丘陵山區農機專業合作社多數在偏遠農村,農機具年檢審、保養維修不方便,農機管理部門應每年到農機專業合作社免費對機具進行年檢審服務。組織保養和維修人員到合作社對機手進行培訓,提供保養維修上門服務,降低農機專業合作社保養維修成本,保障機具安全性能。
3.5建設高效農機示范基地
威寧縣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達4.4萬hm2(66萬畝),2023年實施面積0.2萬hm2(3萬畝),同時,正在積極申報10年規劃新建高標準農田0.73萬hm2(11萬畝),農田宜機化改造得到有效提升。以建設高標準農田為載體,把適合全程機械作業、小而散的土地通過流轉后,統一建設成33.33~66.67 hm2(500~1 000畝)連片宜機化農田,提高機械化率和土地產出率,讓農民看到實惠,更多農民愿意轉讓土地,集中建設成高標準農田,推進農機專業合作社快速發展。
4結束語
威寧縣農業基礎設施薄弱,宜機化條件差,農機化發展相對滯后,在國家、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力爭2025年將把威寧縣建成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為丘陵山區發展農業機械化提供借鑒。近年來,國家對丘陵山區農業發展高度重視,投入不斷增大,丘陵山區農機化發展前景廣闊、提升空間大。農機專業合作社是丘陵山區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繁榮的基本保障,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城鎮化建設和生產成本降低必然而有效的選擇。丘陵山區農機專業合作社是推動農業生產科學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有效載體,丘陵山區農機專業合作社持續不斷發展壯大,是推動丘陵山區農業全程機械化的根本保障。應做好丘陵山區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為丘陵山區糧食生產提供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