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鮮食梨棗成熟后貯藏期短,商品性會隨貯藏期延長而降低等問題,以太各梨棗為試材,采用低聚殼聚糖電生功能水溶液、電生功能水溶液和低聚殼聚糖水溶液3種處理方式進行涂膜保鮮研究。通過對梨棗的呼吸強度、硬度、咀嚼性、失重率、細胞膜透性,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維生素C含量、黃酮含量、丙二醛含量和過氧化氫酶活性的測試,探究3種處理對梨棗晶質及相關酶活性的影響。結果表明,在貯藏50 d后,與對照組相比,低聚殼聚糖電生功能水溶液失重率降低40.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7%、過氧化氫酶峰值高87.95%。3種處理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果實失重率,保持較高的果實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顯推遲呼吸高峰的到來并抑制丙二醛積累,活性細胞膜透性更低。同時抑制可滴定酸含量、維生索C含量、黃酮含量和過氧化氫酶活性的下降,差異顯著(Plt;0.05),其中低聚殼聚糖-電生功能水溶液處理對保持果實貯藏品質、延緩果實衰老及延長貨架期最有利。
關鍵詞:涂膜保鮮;太谷梨棗;電生功能水;低聚殼聚糖
中圖分類號:TS25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795(2023)03-0072-09
DOI:10.19998/j.cnki.2095-1795.2023.0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