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是基于新課程教學改革中關于強化學生綜合能力而提出的創新教學舉措,為進一步豐富體育教學內容,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落實體育教學育人效用,越來越多的學校將武術這一特殊體育運動項目引入到體育課程教學中,從而進一步加強對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等研究方法,對武術教學對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促進進行了分析,先探討了武術教學以及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內容,還有武術教學對提升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價值,在分析當前武術教學所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就如何在武術教學中更好地促進學生體育學科素養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可以為武術教學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導和建議,真正將體育核心素養融入到具體的武術教學中,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武術教學;學生;體育教學;體育核心:核心素養;促進
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Wushu teaching
Chang Peng1" "Yuan Min Fang2
(1. Jinzhong Normal School of College" Jinzhong, Shanxi Province 030600" 2 Jinzhong College Jinzhong, Shanxi Province 030600)
Abstract: sports discipline core literacy is 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about strengthen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put forward innovation teaching measures, in order to further enrich the sports teaching content,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年physical education education utility, more and more schools will martial arts this special sports introduced into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o a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ports core literacy. Article adopts the literature method, the promotion of the students sports core literacy is analyzed, first discusses the content of the students and sports core literacy, and martial arts teaching to promote the important value of students sports discipline core literacy,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martial arts teaching, on how to better promote students in martial arts teaching sports literacy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hope to provide some useful guidance and advice for martial arts teaching, real sports core literacy into the specific martial arts teaching,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ccomplishment.
Key words: martial arts teaching;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core: core literacy; promotion
黨的二十大報告當中指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內容。體育教學是各階段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強化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手段。近 年來,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觀念重視程度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學校嘗試將傳統武術納入到體育教學當中,期望在調動學生運動積極性,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完成對學生傳統文化的教育引導,發揮武術教學的育人效用,全面促進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以下內容從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角度,在分析傳統武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結合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相關要求對武術教學模式進行優化調整,從而激發學生對武術學習的熱情,提升學生體育核心素養。
1武術的特點與教育價值
武術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傳承和發展,是人們在日常狩獵、防御以及戰爭搏殺之中演變出的一種搏擊技巧,主要是由踢、打、摔、拿、擊、刺等攻防格斗技術組成。此外,武術會隨著時代環境的變化而發生演變,但不論武術形式如何變化,武術本質的特點依舊還是以強身健體、保家衛國、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等優秀品質為主,這也是我國武術文化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喜愛以及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名片原因之一。
武術教育是在當前教育環境下,遵循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原則,運用科學、有效的方式向學生介紹并傳授傳統武術運動項目,提升學生體育核心素養。武術教育的目標是讓學生認識武術運動,了解武術文化,激發學生對武術學習興趣,并讓武術運動項目成為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素質教育理念以及促進傳統文化傳承的指導下,各階段的體育教學需要深入挖掘武術教學的價值,適當融入武術教育內容以此來完善體育教學體系,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關于武術教育價值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健身性。武術內容豐富,項目繁多,在武術套路、武術練習方式、武術器械種類以及武術運動風格上都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引導學生進行武術練習,可以提升學生身體各個器官的系統機能,增強學生的體質,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第二,技擊性。武術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提升練習者的生存率,讓練習者掌握一定的攻防技巧。在進行系統性武術套路練習后,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攻防意識,并讓學生掌握一些搏斗攻防技巧,以備防身之用[2]。第三,藝術性和人文性。武術本身并不僅僅包括搏擊技巧,傳統武術中所蘊含的哲學思想同樣博大精深,在進行武術訓練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身體姿態,還可以讓學生了解武術文化的內在魅力,實現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具體內容
核心素養 是學生必備的品質與能力,而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就是通過體育學科學習,學生所能掌握與形成的終身體育鍛煉所需的、全面發展必備的體育情感與品格、運動的能力與習慣、健康知識與行為[3]。首先,體育情感與品格指的是培養學生體育運動積極性,并讓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形成堅韌不拔、頑強拼搏、遵紀守規的優秀體育品格。其次,運動能力與習慣指的是讓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能[4],提升學生的鍛煉能力和競賽能力,并結合科學訓練讓學生養成每日運動的良好習慣,提升學生的身體素養。最后,健康知識與行為指的是在體育課程教學中適當融入一些科學健身、運動傷病預防、運動安全防護等知識內容[5],從而保證學生可以科學運動,最大限度地避免學生出現運動損傷,促使體育運動教學持續性發展。
3武術教學對提升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價值
結合已有的教學經驗和相關研究,將武術融入體育教學中對提升學生體育核心素養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可以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升學生的愛國情操和民族自豪感。武術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經常和保家衛國、行俠仗義關聯起來,讓武術搏擊有了一層浪漫主義感官,而教師則可以借此來豐富武術教學內容,通過向學生展示各時期優秀武術家的英勇事跡,喚醒學生的愛國熱情,落實愛國主義教育與體育課程教學的有效融合。第二,可以提升學生的自我修養。中華傳統武術提倡的是“未曾學藝先識禮,未曾習武先明德”的教育理念,沿襲至今的武學門派無不將武德樹立為習武者必備的核心素養。因此,在武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武術技巧鍛煉的過程中,傳授學生一些修心方式和理念,實現修身、修心同步進行,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自身修養,促使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讓學生在當前復雜社會環境下更好地明確自身發展方向[6]。第三,可以增強學生的意志品質。由于社會的快速發展,當代學生已經很難感受因物質資源匱乏而產生的苦難[7],也很難珍惜現有教學環境的來之不易,容易讓學生產生貪圖享樂、執迷不悟、容易動搖等不良意志。武術屬于對抗性運動,考驗著學生的勇氣、膽量和意志,在武術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身體的碰撞,這種直接的運動形式對學生而言具有非常強的挑戰性,通過科學的引導和訓練,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身心健康發展,還能培養學生敢于拼搏、不怕困難、勇于奮斗的良好意志品質。
4武術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4.1體育精神培養缺失
現有的武術教學當中中,對學生武術內在精神內核培養有所欠缺,大多集中在武術套路教學以及武術技擊訓練上[8],最終導致學生的體育精神培養缺失,嚴重影響了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尤其缺少對學生進行武術傳統文化的培養,自古以來,習武都是有一定門檻和要求的,這里并非指的是習武者的身體素質和某方面的天賦,更多指的是一個人的德行和品性,這也就有了“未曾學藝先識禮,未曾習武先明德”的說法。但在實際的武術教學中,由于教師自身或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使得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對武術傳統方面的教學有所忽視,導致學生對武術文化認識不足,并沒有發揮出武術文化本身的育人作用。
4.2武術教學的民族性被弱化
武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代表,具有非常強烈的民族性特征,通過武術學習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并完成愛國主義教育,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但實際武術教學中,由于現代競技體育理念的影響,武術教學越來越傾向于表演性質,忽視了武術自身的文化性和民族性。同時教師的武術教學方式也不夠嚴謹,難以體現武術“自強不息”的精神內核。習武本身就是一個需要堅持不懈、刻苦訓練的過程,通常來說只有從小開始規范訓練,再經歷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磨煉,才能讓武術有所成就,這將武術自強不息、永不放棄的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但由于現代武術教學模式以及當代教育大環境的限制,學生很難擁有長時間進行武術訓練的機會,缺乏有效的監督和持續性引導,不管是訓練方式還是訓練量上,都難以達到武術的基本要求,自然也難以讓學生體會武術“自強不息”的精神內核。
4.3武術教學方式比較單一
現階段武術實踐課程基本上以簡單的武術套路為主,教師在武術項目選擇上突出簡單、直接、高效、表演性強等特性,導致學校武術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再加上套路訓練相對枯燥無趣,使得武術教學與學生的心理預期產生巨大差距,嚴重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武術教學的方式過于老套,依舊依賴西方式的行為模仿教學,并沒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以及當地文化環境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武術教學指導,加之教師自身文化水平非常有限,難以將武術文化與武術套路進行有效融合,最終導致現有武術教學既沒有發揮出武術教學在身體素質提升上的優勢,也沒能展示出武術文化在體育教學中的育人作用,不利于武術教學的持續性發展。
5武術教學中學生體育核心素養提升的實施路徑
5.1注重武術文化教育滲透
中國武術被譽為“國術”國粹',但在長時間體育教學歷史中,大多數教師都將教學重心放到武術套路教學上,忽視了武術文化教育,導致武術教學質量難以提升,并沒有發揮出其應用的育人效用。因此,為更好地培養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教師在進行武術教學時需要將武術文化教育重視起來,凸顯和提升武術文化教學的功能和價值。一方面,教師需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增加武術課時數量,將武術文化內容滲入到實際教學中,并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提升學生對武術文化的興趣愛好,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體驗中國傳統武術,讓武術的精神滲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另一方面,教師應該重視武術文化的傳播,利用多種教學活動進行武術文化的宣傳,讓學生近距離領略武術文化內涵。例如,組織學生觀看優秀的武術電影,舉辦武術文化研討會,向學生布置武術文化課后拓展作業等,以此來讓學生自發地研究武術文化,感受武術的魅力所在。
6.2不斷豐富武術教學的內容
隨著世界各國文化之間的交流融合,武術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根據現有的調查研究發現,武術的種類和流派非常廣博,就拳種來說,管理部門正式承認的就有130多種,這些拳種在技法運用上各有不同。因此,教師在武術教學中應該打破傳統單一武術項目的限制,結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則,盡可能地豐富武術種類,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提升學生的武術學習積極性。此外,教師還應該從現代武術散打中汲取經驗,對傳統武術套路教學進行創新,讓學生有更好的武術學習體驗。第一,教師應該明確武術本身應該是動態抽象的,要將改革的重點放到武術套路和散打的歸流上,既要讓學生在身體上得以鍛煉,也要使學生的精神得到磨礪。第二,要重視傳統武術在內外兼修上的優勢,積極對武術套路進行改進,讓學生真正做到既能體會內外雙修、形神兼備,又盡量追求現代體育所倡導的“更快、更高、更強”,從而提升武術教學的積極影響,實現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穩步提升。
5.3全面提升武術教師的職業素養
德為師之本,高尚的思想品德修養以及內涵廣博的文化修養是教師敬業樂業的源動力,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從武術教學自身特點出發,武術教師更應該嚴格要求自身,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綜合素養。第一,要擁有扎實的武術專業技術。武術的特點有別于其他體育項目的教學,主要是因為武術教學過程中以動作示范為主,教師自身武術動作的規范性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應該堅持打磨自身的武術專業技術,并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武術學習榜樣,激發學生武術學習積極性。第二,教師應該轉變自身教育觀念,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8]。設立武術教學項目的初衷是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并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秉持“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既要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也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將武術套路教學與武術文化教學融為一體,落實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教學目標。第三,豐富武術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武術不僅僅有精湛多彩的攻防技藝,而且還富有深遠的文化內涵,為更好地體現武術這一傳統文化的魅力,武術教師應該掌握與武術教學相關的其他學科知識,如教育心理學、歷史學、人文學、人體健康等內容,從而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
5.4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武術學習氛圍
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為進一步提升武術教學有效性,學校和教師需要加強校園武術文化建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武術學習氛圍。首先,學校需要加強對武術及武術文化的宣傳,讓學生快速理解和認識武術知識,了解武術精神。其次,學校應該積極組織多樣化的武術交流活動,將武術從課堂走向生活,引導學生通過武術來完成日常鍛煉,實現武術學習日常化。最后,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及時解決學生在武術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以此來促進學生在文化、技能、健康等多個維度的全面發展。
6結語
學校教育是促進我國優秀武術文化傳承的最佳陣地,在體育核心素養理論指導下,將武術教學納入到體育教學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學校和教師需要加強對武術教學的實踐研究,通過完善教學目標、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式等措施,構建更為完善的武術課程教學體系,全面激發學生武術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從而達到武術教學強身健體和終身體育的教學目標,全面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冠霖.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下高職武術教學探析[J].武當,2023(02):42-43.
[2]朱壯壯,董豪,楊叢學,等.基于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高職武術公體課優化探究[J].武術研究,2022,7(12):75-77.
[3]郭晨,楊勝來,衣克然木·衣明,等.體育深度學習——走向體育學科核心素養[J].青少年體育,2022(08):91-94.
[4]孟巖.發展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論解讀[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2(07):222-225.
[5]肖紫儀,熊文,王輝.辨誤與厘正:體育素養、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在我國學校體育的引入與應用審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2,56(06):93-100.
[6]陶紅飛.基于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多樣化教學方案[J].現代教學,2022(11):48-49.
[7]王莉. 武術教學對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形成的研究[C].2021年全國武術教育與健康大會暨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二),2021:355.
[8]趙勝國,王健,邰崇禧,等.新時代體育教學觀轉向的實然之需與應然之舉[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22,37(03):264-269+288.
基金項目:山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規劃課題 課題名稱:基于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體育教育專業武術教學優化研究 (GH-220641)。 作者簡介:暢鵬(1981—),女,大學本科,中級-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 原敏芳(1982—),男,碩士研究生,中級-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