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轉設期獨立學院體育教師繼續教育需求傾向性現狀進行探究,發現不同年齡、學歷、職稱、收入情況、專業特征、工作崗位和性質導致體育教師需求傾向性有較大差異。厘清了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特征性,根據獨立學院轉設期體育教師繼續教育存在的實際問題,想要提高教師繼續教育的實效性和持續性,必須充分考慮教師群體需求特征,目前獨立學院體育教師缺乏繼續教育的機會,忽略教師需求特性,實效性不理想。本文旨在為改變轉設期獨立學院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現狀,為獨立院校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獨立學院;體育教師;繼續教育;需求傾向性
Exploring the tendenc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demand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ransferring to independent colleges
Wang Lifeng,Sun Wenling
Xuhai Colleg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Jiangsu,Xuzhou 221000
Abstract: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E teachers' continuing education need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was investigat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different ages, education, titles, income status,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job positions and nature, as well as 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s lead to large differences in PE teachers' nee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re clarified, an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problem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transfer period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ustainability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teacher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group needs must be fully considered. Currentl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lack opportunities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ign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needs, and the effectiveness is not ideal.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Key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continuing education, demand tendency
獨立學院是我國高等教育特殊時期的產物。根據獨立學院創辦的社會背景和轉型后發展戰略,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然而培養人才必須有一支具備良好業務素養、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精力充沛、充滿活力的實踐型教師隊伍,體育教師作為教師隊伍成員之一更要具備以上能力,而處在轉設期的獨立學院教師出現離職潮,教師隊伍現狀令人擔憂,師資力量薄弱,體育教師素質能力難以適應轉設后人才培養的需要,思想政治素質水平需要提升,專業技能需要提高。因此,在此背景下根據體育教師繼續教育不同需求性和特征性,開展合理有效地繼續教育顯得尤為必要。
1獨立學院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繼續教育是學校教育的繼續和補充,教師個體專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
作為新時代教師,不僅要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結構體系和深厚的教學理論基礎,更要有不斷學習的能力,用新的知識來充實自己的頭腦,用新的觀念來指導自己的行動,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新環境[1]。繼續教育為教師專業化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保障,也是教師自身發展的必由之路。
1.2 獨立學院繼續教育是學校發展的基石和關鍵
學校的發展和教師的個人成長是相互影響,教師是生活在學校環境中的個體,個人發展與學校發展的目標必須統一,兩者相互成就、共同成長。教師雖然無法改變學校發展的方向,但學校發展是教師走向成功的基礎,教師是學校可持續性發展的助推器。根據獨立學院轉設期發展特點和目標,加強獨立學院教師的繼續教育,不僅提高教師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學實踐能力,提高教師個人發展空間,也有利于提高學校實力,增強學校競爭力。
1.3 繼續教育是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環節,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繼續教育是面向學校教育之后所有社會成員特別是成人的教育活動,是實現終身教育的重要載體和必經途徑[2]。繼續教育應以實用性、應用型課程為主,培養大眾持續學習能力,不斷提升個人技能。可多方合作搭建繼續教育網絡平臺,提供優質數字化教育內容,不斷增加優質資源,增強民眾獲取的便利性和可及度,打造隨時隨地可學的環境。要關注不同社會群體關于繼續教育和技能培訓的多元需求,同時借助數字化技術的發展成果,使學習突破時空限制,更趨個性化、靈活化。
2獨立學院體育教師繼續教育需求性現狀
2.1年齡、職稱特性
調查顯示,年齡在35-55歲之間多是副教授及以上職稱的教師,年齡在25-30之間主要是講師及助教。大致可分為三個階層:具備副高及以上職稱的教師年齡在40-55歲之間,各方面都比較成熟,既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個人的教學風格,又具備專業領域的專業技術技能,同時具有不同水平的科研能力,也是教師職業生涯的倦怠期。處于轉設發展期的獨立學院體育教師則出現了“高原缺氧”的現象,在獨立學院體育教師中副高職稱是職稱評定的“天花板”。導致處于此階層的體育教師的整體繼續教育需求性偏低;年齡在30-40歲之間具備副高及以上職稱的青年教師,繼續教育更傾向于創新能力、科研水準的繼續提升及綜合知識的掌握,在獨立學院中這個階層的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師中的骨干,繼續上升的空間很大,他們的繼續教育需求性強于45歲以上的體育教師;年齡集中在25-30歲主要是講師及助教為主的年輕教師群體,教學風格不固定,教學科研方面能力較弱,但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更強,這個階層的教師則更傾向于教學、科研、技能、裁判、思想水平、審美等“專業”內外的全面綜合培養學習,圍繞師德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為主,但學歷提升的需求性偏低。
2.2性別特性
在實際問答調查中女性體育教師與男性體育教師在繼續教育意念方面的強烈度不明顯,但是在實際行動中,女性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次數和程度均弱于男性教師。在知識更新和新技術技能學習上男性教師需求更高,而女性教師更傾向于科研、教育教學水平和裁判水平的提高。兩者出現需求差異性特別大分析原因:女性教師隨著年齡的增長,家庭對于女性教師的影響強于男性教師,特別是育齡年齡的到來,在工作來說孩子開始是女性教師的負擔或牽絆。而男性教師不管是從社會角色還是家庭角色來說,各方面的影響較小,所以工作中牽絆會少很多,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很全面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而繼續教育無非是最好的選擇。
2.3收入情況
體育教師的收入情況與學歷、職稱緊密聯系在一起,所以收入情況不同會導致繼續教育的積極性不同[3]。因為教師除了實現自我價值外,工作是其謀生主要方式之一。低收入的群體主要是少部分年輕體育教師,而在這一部分教師正面臨著結婚、購房和生子的壓力,并且隨著物價在不斷上漲,教師收入略顯微薄,只有更加努力工作和改變自己的現在狀態才能讓生活更加寬裕,繼續教育積極性偏高,需求傾向表現在教學、裁判和訓練方面。中等收入水平的教師主要是中年教師,其繼續教育的欲望強烈,需求方向趨于科研和學歷提升,但迫于工作、家庭等原因,實際行動偏少。高收入體育教師群體繼續教育積極性偏弱。
2.4學歷特性
不同學歷的教師對于繼續教育有不同的需求,碩士及以上學歷的教師繼續學習的強度更強烈,主要表現在專業知識的更新、技術技能的提高、科研水平的提高。年齡集中在25-35歲之間的教師以碩士為主,但是要從兩個方面看這部分教師,20-25歲的教師以新進教師為主(即剛畢業的學生)--“新血液”,這部分教師在科研方面能力要明顯弱,由于年輕和一直在不斷的學習,在技術技能方面也明顯有優勢,導致繼續教育需求偏低,且在教學實踐和裁判方面相對缺乏經驗。30-35歲的教師以青年教師(本科畢業后工作,隨即考取的研究生)---“主力軍”,這部分教師是教師隊伍中的主力,在各方面的能力較強,但是工作和生活壓力較大,被迫自己不斷“武裝”自己,所以在繼續教育的各方面需求度都很高。而35歲以上教師(取得碩士有一段時間或是博士),一部分教師認為自己學歷是博士了已到達頂峰,而科研方面的繼續教育傾向性偏高。
2.5專業特性
不同專業的教師在對專業知識、技術技能的提高需求程度也不一樣,專業知識更新較快的專業的教師對繼續教育的需求程度更大,例如:健美操、瑜伽、體育舞蹈等技能主導類表現難美性項目,根據調查這些項目的教師并不全是專業運動員,大部分是“半路出家”,并且這些項目的內容變化速度超快,且經常把具有相似特點的項目互相融合,這類項目的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性顯得尤為突出并且這部分教師也表現出在教學、技術技能方面的需求傾向性更大;而相對專業知識更新較慢、技術技能相對較固定的專業需求程度有所降低,但在裁判、科研方面需求傾向性偏大。
2.6工作性質和崗位
不同工作性質和崗位對于繼續教育表現力度有差異,調查發現:專職體育教師占60%,體育教師兼職管理崗位占30%,體育教師兼職其他崗位(如團委、工會、學工等)占10%。專職體育教師把注意力放在教學和訓練方面,工作范疇狹窄、其他工作選擇性小,迫于壓力和形式對于自己的專業要求較高、專業知識更新快速和技術能力掌握要快,在繼續教育上表現力度較大;兼職管理崗位的體育教師不管是從年齡還是職稱、學歷等各方面的條件優于其他體育教師,且具有較強管理能力。從心理上繼續教育的欲望也表現強烈,只要體現在科研方面需求較大,但是由于工作性質的原因,工作范疇較廣以及各種人際關系要處理,導致繼續教育的實際行動欠缺;兼職其他崗位的體育教師年齡較輕,家庭負擔和社會負擔較輕,自我壓力較小,導致在繼續教育方面表現力不強。
3獨立學院體育教師繼續教育存在的弊端
3.1體育教師對繼續教育的認知偏差
由于體育教師特殊性,知識儲備和文化底蘊欠缺,導致對于繼續教育的重要性認知出現偏差,調查發現約有85%的教師認為繼續教育能夠提高自身核心素養,然而還有15%的體育教師認為現在自身具備的理論知識儲備、技術技能可以完成學校的體育教學工作。其實不然,我們體育教師不僅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技能,而且肩負著育人之重任,幫助學生解決諸如意志、情感、道德、思想等心理健康問題[4]。常言道:“育人先育己”。
3.2 管理者對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認知偏差
據文獻資料顯示有36%體育管理者受傳統思想道德影響,對體育教師存在認知偏差,導致學院體育教師以代課教師為主,在職體育教師工作繁雜,不但承擔教學、訓練任務還有其他各種非體育類工作。對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態度更是簡單粗暴,一種是“不支持”,另外一種是“全員培訓”,認為體育學科教師進行職后教育并無必要,只要能正常上課就可以,表現出對體育教師職后教育的漠視,另一種“全員培訓”更是不考慮體育教師教學上的需求和自身的專業特點,不重視,不支持,導致教師繼續教育缺乏機會,培訓次數少等。
3.3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缺乏合理性
教育發展的趨勢需要教師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知識、技能和思想水平,調查數據顯示一年有一次本專業培訓的教師只占20%,繼續教育頻次較低 。形勢政策、教學理念、裁判培訓、教練員培訓、科學研究、學歷提升等是目前體育教師職后教育的主要內容,在形式上表現為以理論講述為主,雖然這種形式增加了教師的學科知識,提高了科研能力,優化了知識結構,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出現理論不能指導實踐的矛盾,跟獨立學院培養實踐性人才相互背離,應該根據體育教師的特殊性和繼續教育需求性不同進行差異性的職后繼續教育。
4結論
獨立學院處在轉設特殊時期,穩定是發展的前提,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教師素養的提高,教師的繼續教育是提高自身素養最主要途徑。體育教師由于不同的年齡、職稱、學歷、收入、專業、工作性質和崗位以及家庭背景等表現出對繼續教育的需求傾向性有很大差異,突出體現在年齡在30-40歲具有講師、副高職稱的青年教師需求性偏高,繼續教育特征性更傾向于創新能力、科研水準的繼續提升及綜合知識的掌握,年齡在40-55歲有副高及以上職稱的教師需求性偏低,特征性不明顯,女性教師比男性教師需求性低,但行動力較強,特征性體現在女性教師更注重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法人提升,在學歷提升和技能提高方面弱于男性教師。要想提高教師繼續教育的實效性和持續性,必須充分考慮教師群體需求特征,目前獨立學院體育教師缺乏繼續教育的機會,即使安排也沒有考慮教師需求特性,實效性不理想。
5建議
(1)學校領導根據特殊時期問題,進行正確的引導,最好是政策上的支持和幫助。強調體育教師繼續教育重要性,聽取基層體育教師的內心聲音,根據不同體育教師的需求進行差異化職后繼續教育,差異化應包括繼續教育的時間、內容、形式等。最怕形式主義和一刀切。
(2)體育教師職后繼續教育的目標性很強,多以提高自身學歷和科研能力為主,為保證繼續教學持續性,應根據獨立學院轉設期具體情況,減少繼續教育的過程與體育教師的職稱評定之間的關聯性。從而減少由于學校不穩定導致體育教師“離家出走、另謀高就”的現象出現。
(3)在獨立學院轉設期間,教師缺乏思想穩定性,學校領導需要跟教師共同努力加固學院發展穩定性,盡量在保證體育教師基本的繼續教育,更要加強深層次思想洗禮。
參考文獻
[1] 胡路偉.理工科院校教師職后教育模式新探[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踐,2020,3(22):99-101.
[2] 鄭百偉.教師繼續教育模式研究與探索[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31-48
[3] 羅麗.獨立學院轉設后師資隊伍建設優化路徑[J].南寧師范大學學報,2020,39(2):185-189.
[4] 匡勇進.高校體育教師對繼續教育不同需求的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0,33(08)
[5] 洪嘯 洪明.數字時代在職教師繼續教育創新——美國TEACH-NOW教師在線專業發展模式探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 2022,28(12),28-35.
[6] 張艷麗.近十年我國教師繼續教育研究熱點及趨勢——基于CiteSpace的知識圖譜分析[J].繼續教育研究. 2022(08),6-11.
[7] 丁小昀.廈門市獨立學院體育教師職業倦怠的現狀、成因與應對策略 [D].福建師范大學2021.
作者簡介:王力鋒(1982—),男,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運動訓練。 通信作者:孫文玲(1984—),女,碩士研究生,中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