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民健身是民族繁榮昌盛、國民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在此背景下,繼承民族所獨有的精神與文化的民族傳統體育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對全民健身戰略下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現狀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存在民眾對民族傳統體育認知不足;外來文化沖擊,民族傳統體育邊緣化;民族傳統體育傳承人斷代等問題。為了助推民族傳統體育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促進全民戰略的深入實施,建議:加大民族傳統體育的推廣范圍,提高民眾對傳統體育項目的認知水平和理解水平;保護和繼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加強對民族傳統體育繼承人的培養和保護力度等。以此將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全民健身國家戰略中,旨在促進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提升民眾的生活質量,為中國體育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全民健身 民族傳統體育 困境 發展路徑
Analysis on theDilemma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Under the National Fitness Strategy
LIChua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 110159 China)
Abstract:National fitness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deployment for national prosperity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quality. In this context,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which inherit the unique spirit and culture of the nation, ushered in new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under the national fitness strategy by us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finds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public awareness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foreign cultural impact, the marginaliza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and the generation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inheritor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to the daily life of the people and promote the in-dep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it is suggested that: increasing the scope of populariza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mproving people's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sports; protecting and inherit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and protec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heritors, etc.In this way,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national fitness strategy, aim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mprove people's life quality, and mak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ports.
Key Words: National fitness;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Dilemma; Development path
1995年國務院頒布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標志著全民健身的制度化建設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該計劃綱要提出了“全民健身,全民參與”的理念,明確了政府、社會組織和個人在全民健身中的職責和作用。2014年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明確了體育產業發展的目標和方向,強調了全民健身在推動體育產業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1]。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家對于全民健身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全民健身計劃的更新也日益頻繁。當前正在實施的《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是推進全民健身事業新階段的重要指導文件,其中提出了更為豐富、更具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動,推動全民健身活動深入發展。2022年3月頒布的《關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指出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是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內容。這一政策的出臺,對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的提升和全民健身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22年6月24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第二章“全民健身”提到,國家實施全民健身戰略,促進全民健康與全民健身深度融合。這一章節的出現,有助于進一步明確國家對全民健身事業的政策導向和支持力度。推進全民健身戰略,提升國民體質,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民族傳統體育是我國全民健身的主要手段,全面發展民族傳統體育事業,將有助于我國全民健身事業的深入推進,推動中華體育精神的傳承和弘揚,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 “全民健身”戰略下民族傳統體育的價值內涵
1.1增強民族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重要指標,而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契合民眾對體育鍛煉的需求,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傳統。這些文化和傳統中包含了豐富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例如蒙古族的馬術、漢族的賽龍舟等等。通過推廣和傳承這些具有獨特的文化特色和地方風情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不僅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和學習各民族的文化和傳統,也可以促進各民族間的相互交流和融合,進一步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推動中華民族朝著更加包容和凝聚的方向前進[2]。以踢毽子為例,它可以通過鍛煉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敏性來促進身體健康。此外,踢毽子這樣的活動通常需要團隊合作,可以促進團結協作的能力,對社會交往和合作能力的提升也具有積極的作用。開展踢毽子比賽,鼓動更多的民眾參加到這項活動中,在感受踢毽子運動的帶來的強大生命力的同時還可以為提升身體健康水平和社會交往能力。
全民健身與踢毽子、舞獅、賽龍舟等一系列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相結合,激發全民健身的活力,帶動民眾養成運動習慣,使民眾體會到各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魅力,促進各民族團結,增強各民族的凝聚力。
1.2 促進體育產業發展
體育是提高民眾體質水平與獲得感的重要手段。民族傳統體育作為體育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助力國家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3]。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淀,可以吸引更多的民眾關注、參與和支持。推廣和傳播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可以創造新的市場需求,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
全民健身與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深度融合,賦予了全面健身新概念,使民族傳統體育活動走進各民族民眾中去,讓民眾在參與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擁有更多幸福感[4]。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提高了民眾的體質水平和健康水平,也激發體育行業市場活力。民族傳統體育具備豐厚文化內涵和充分觀賞價值、健身強體價值。比如武術不僅是一種具有健身效果的運動方式,還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和文化內涵。隨著現代文化娛樂行業的發展,武術在影視、表演等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進一步體現了一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多元性。武術、龍舟、醒獅等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與現代文化產業相結合,使得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相關領域不斷擴展,進而開拓民族傳統體育產業廣闊的發展空間。
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也為體育產業注入新的動力,擴大體育產業的規模,提高其影響力和競爭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與現代體育產業相結合,可以推動體育產業結構升級,促進體育產業的創新發展。例如,體育用品廠商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行改良和創新,開發出更符合現代民眾需求的體育用品,從而促進整個體育產業的發展。
1.3助力傳統文化傳承
民族傳統體育不僅僅是一種運動形式,它還是文化和歷史的載體,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智慧和文化特色,對中華民族的身心健康和文化傳承都具有積極的作用[5]。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在提升民眾體質水平的同時也將我國各民族的體育生活方式、體育價值觀、體育行為規范以及體育精神等得以保存和延續。
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和文化的傳承與發揚,能更好地滿足各族民眾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有助于建設體育強國并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6]。例如,民眾進行健身氣功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不僅豐富了文體活動,還傳播了健康、積極的生活理念,推動了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為全民健身增添活力。同時,民族傳統體育在全民健身戰略中也實現了創新,推動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2. “全民健身”戰略下民族傳統體育現實困境
2.1對民族傳統體育的認知不足
民族傳統體育是在獨特的地勢和環境等因素下,經過不斷沉淀和洗禮產生的。同一個傳統體育項目不僅在不同民族之間存在差異,在的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域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正是因為這種民族傳統體育的差異性,讓大多數民眾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和規則缺乏一定的認知和了解[2]。
盡管近些年來政府開始重視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也確實已經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就整體情況來看,當前民眾對民族傳統體育的認識仍舊不足。例如,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的宣傳工作不到位,導致大部分民眾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了解程度較低;受現代體育的影響,民眾認為與現代運動相比,民族傳統體育沒有競爭力、知名度和商業價值,進而對民族傳統體育所存在的價值產生懷疑和忽視。由于民眾對民族傳統體育認知不足,減少了民族傳統體育走進大眾日常生活的機會,從而大大阻礙了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與全民健身的有機融合。
2.2外來文化沖擊,民族傳統體育邊緣化
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本身就來自于群眾,與全民健身有共同的群眾基礎,將民族傳統體育與全民健身戰略深度融合,能夠有效的對民族傳統體育進行傳承和發展。但是,隨著信息全球化的發展,西方體育文化以其強勢文化的身份通過影視劇、音樂等方式不斷滲透到我國,擠壓了民族傳統體育的存續空間[4]。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西方奧林匹克體育文化的影響下,過分強調體育的競技性,漸失其文化內涵和特色,更堪憂的是,民族傳統體育的存在場景也正逐漸喪失[7]。例如,以八段錦、太極拳為主的養生場景;以投壺為主的休閑場景等。在這些場景中,民族傳統體育蘊涵著豐富的價值。但是,在瑜伽,保齡球等外來文化的沖擊下,民族傳統體育在這些場景中的獨特價值和作用正逐漸被削弱。在經濟發達、工業化水平高的地區,這種現象尤為明顯。
在當前的學校體育課程教學中,與足籃排等來自于西方的體育項目相比,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所占比例和教學內容設置與課時安排存在顯著差距。實際教學中傾向于西方體育文化中對勝負的追求,偏離了我國體育課程以提升體質水平和養成終生體育習慣的目標。在外來體育文化的不斷沖擊下,民族傳統體育被邊緣化,對全民健身戰略下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和發展制造了困難。
2.3民族傳統體育傳承人斷代
基于全民健身戰略發展民族傳統體育的主要困境之一就是傳承人斷代問題[8]。由于年齡和其他原因,一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人已經老去或者去世,他們所掌握的民族傳統體育技藝和知識也可能無法被傳承下去。再者,年輕一代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興趣和認知程度不夠,也可能無法真正理解和繼承傳統技藝和知識。此外,在當前的社會經濟環境下,許多傳承人因經濟拮據、生活困難而不得不外出務工,以維持自身和家庭的生計。這導致他們無法專心致力于傳承活動以及培育新的傳承人。令人擔憂的是,作為民族傳統體育的主體創造者,少數民族群眾對民族傳統體育的認知程度較低,忽視了民族傳統體育發展面臨的瀕危情況[9]。
近年來雖然各級政府都比較重視民族傳統體育傳承,但通常只對傳承人授予一個獎牌、發一個證書,沒有對他們在項目和獎勵上給予實質性扶持,對傳承人缺少人文關懷,導致傳承人沒有在精神上獲得榮譽和自豪。隨著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觀念和審美價值也發生了變化,面對日益豐富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相比于參與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年輕人更熱衷于現代生活方式,如玩游戲、抖音、網購等,他們對民族傳統體育逐漸失去興趣。
3. “全民健身”戰略下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路徑
3.1加大推廣范圍,促進對傳統體育項目的認知
促進民族傳統體育與全民健身有效融合的首要任務是要促進民眾對民族傳統體育活動進行有效認知,掌握民族傳統體育的重要性。提高民眾對民族傳統體育的認知水平和理解水平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加大推廣范圍和宣傳力度。例如,利用電視廣播、民族運動會、互聯網社交平臺等宣傳手段做好民族傳統體育的推廣工作,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價值和意義,為全民健身戰略與民族傳統體育的深度融合鋪平道路。
民族傳統體育包含豐富的人民智慧,在全民健身過程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全民健身也需要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來改善民眾單調的運動健身方式,提高民眾的身體素質水平。從娛樂、健身、審美的角度對民族傳統體育進行深入挖掘,找出適合走進民眾日常生活的體育項目,例如,太極,珍珠球等推廣普及性強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同時,政府也應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提供必要的場地、設施和資源,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比賽和活動,讓更多民眾能夠參與其中,增強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認知和興趣。依托全民健身戰略,加大民族傳統體育的推廣范圍,提高民族對其的認知水平和理解水平,能夠有效促進我國全民健身事業有效順利向前發。
3.2保護和繼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政府部門要在政策上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提供正確的引導,根據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特點制定不同的保護和扶持制度,出臺相應的政策,保護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另外,政府部門也要在資金上對民族傳統體育給予及時的支持,對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立項,促進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和傳承。
關于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全民健身戰略下的推廣,需要將當前時代體育活動的發展趨勢和民眾的身心需求相結合,對該文化不斷進行創新,使民族傳統體育活動融入到民眾的日常生活中。如,壯族的扁擔舞,可以給予政策和經濟支持,鼓勵舞蹈培訓機構增加扁擔舞課程設置。在舉辦節日晚會等大型活動時,可以將其加入到演出名單中,擴大扁擔舞在民眾中的影響力。將民族傳統體育的理論與實踐和當今時代民眾的生活場景,構建出在當今時代下,民族傳統體育能夠適用且可推廣的存在場景。例如,創建歷史文化街區,融入踩高蹺,踢毽子等大眾喜聞樂見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互動平臺,喚醒民眾對傳統體育的記憶;加強對太極等養生、保健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研究與利用,使有益的民族傳統養生體育文化嵌入百姓生活。另外,促進民族傳統體育活動進入學校體育課程,推動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全學段全年齡覆蓋,使民族傳統體育活動融入到課間活動,課堂教學和課后娛樂的各個時間段。通過保護和繼承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將其融入到民眾的日常生活中,可以促進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
3.3加強對民族傳統體育傳承人的培養和保護力度
民族傳統體育傳承人的培養和保護,關系到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和發展,關系到全民健身戰略的有效實施。從全民健身戰略實施的角度看,對民族傳統體育傳承人進行必要的培訓,掌握民族傳統體育技法,了解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內涵,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推陳出新,這也是全民健身戰略與民族傳統體育融合的途徑之一。
從當前民族傳統體育傳承人的現實情況看,要完善民族傳統體育傳承人制度,針對不同民族傳統體育的特征制定標準,保證傳承人的數量、專業性與職業道德等符合民族傳統體育與全民健身戰略融合的需求;要保障傳承人的經濟收入、社會地位、情感體驗,讓民族傳統體育傳承人在享有政府政策與資金支持的環境下,全身心投入到民族傳統體育相關事務中;要保護民族傳統體育傳承人傳習空間,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民族傳統體育傳承研學,為民族傳統體育傳承人培育后續藝人和向民眾講授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運動技能和技法提供良好的傳習環境;要鼓勵民族傳統體育傳承人參與各種體育賽事、文化活動、學術交流等活動,讓更多的民眾了解和認識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而增強民族傳統體育傳承人的社會影響力和認知度,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和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平臺。
4. 結語
在全民健身國家戰略背景下,民眾的體質水平、健康水平、獲得感得到了顯著提升,民族傳統體育也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但在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深入實施所帶來的新態勢下,我國民族傳統體育也存在很多不足,阻礙著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走進民眾的日常體育活動中。因此,可以通過加大推廣范圍,提高民眾對傳統體育項目的認知水平和理解水平;保護和繼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加強對民族傳統體育繼承人的培養和保護力度等來促進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提升民眾的生活質量,助力全民健身戰略的深入實施。
參考文獻
[1] 劉國永,楊樺,任海.中國群眾體育發展報告(2015)[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5.
[2] 周峰.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與全民健身融合研究[J].體育:化導刊,2017,176(02):72-75.
[3] 馮平,姚重軍.民族傳統體育及其產業化發展[J].甘肅科技,2003(04):80-81.
[4] 李東.民族傳統體育在全民健身中的應用[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2,492(11):160-162.
[5] 蘇健蛟,馮朝海,李印東.新時代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方位審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2,45(04):134-144.
[6] 季同,高敏.全民健身戰略下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與發展[J].山東體育科技,2019,41(04):26-29.
[7] 白晉湘,夏晨晨,李麗.我國全民健身與民族傳統體育和諧互動發展研究[J].體育學研究,2022,36(03):1-7.
[8] 吳濤,陳金鰲.全民健身視域下民族傳統體育發展困境及策略[J].體育文化導刊,2020,219(09):67-72.
[9] 王洪珅,韓玉姬,韋曉康等.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生態發展中的問題及紓困路徑[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0,43(10):14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