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等職業學校在我國的教育體制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大量的高技術人才。在新時代背景下,中職教育應該更好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技術水準,還要對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想政治課教育,這是學生在學習、工作中不斷得到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相關的教育工作者必須重新思考中職思政教學的策略及前景,強化改革、不斷創新,切實提高教學成效?;诖?,文章詳細闡述了開展中職創新教學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夠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必要的幫助。
【關鍵詞】 中職院校;教學理念;育人方法
在中職院校中,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性課程。實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關系到中職院校在發展中“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性的問題。因此中職院校應構建完善的教育體系,融合更多的教育資源、教學內容,嘗試創新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使學校能夠為社會輸送具有較高職業素養的技能人才??傊?,中職院校在創新教學策略這一環節中,要樹立明確的創新目標,還要制定具體的應用策略,才能達到相應的目的。
一、中職思政教學創新教學策略的目標
(一)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價值觀
中職院校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在思想上尚不成熟。雖然學生已經能對周圍的事物進行價值判斷,但正是由于缺少正確的價值觀,導致學生對事物的價值觀判斷存在偏差。如果不能及時地糾正學生的價值判斷,將會對學生的終身成長和全面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課程內容,通過創新其教學策略,能夠全面地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基礎上,教師引入相應的教學內容,能夠讓學生在正確內容的引導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這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創新的目標之一,也是促進中職院校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路徑。
(二)幫助教師克服教學難題
在傳統的中職思政課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采用說教的教學方法,單向地向學生輸出知識,這導致思想政治教學缺少靈魂,學生在學習中缺乏正確的學習動機,還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于教師與學生之間很難實現有效的配合,導致教師在思政課的教學中遭遇了諸多難題,不僅無法完成教學任務,還極大地影響了思政課程的育人功能。針對該現狀,在中職思政課的教學中,創新教學策略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應對這一難題。在創新教學策略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最終形成創新性的思政教學方法,這不僅能夠提升教學效果,還能使教師更好地應對思政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課的質量,進一步優化育人效果。
二、中職思想政治課的創新教學策略
(一)優化傳統的教學模式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主要采取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模式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積極推動中職思想政治課教學創新的環節中,首先就要轉變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對于教師而言,在教學實踐中,要轉變傳統的角色定位,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到“教師眼中有學生”,這樣才能夠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同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打破固有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營造活躍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主動學習、探索的過程中提高學習成果。
(二)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課教學環境
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在創新中職思想政治課的環節中,學校不僅要關注教師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的創新,還要從基礎設施建設等多方面入手,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對于中職院校而言,在這一過程中,應當優化教學軟硬件的設施環境。例如,中職院校要在校園內加強實踐基地的建設,打造思想政治課教育基地,并充分發揮學校的圖書館、文化館、紀念館和校史館等資源優勢,讓學生進入這些場所進行實踐,在實踐中親身感受到思想政治課的文化氣息,從而讓學生主動、自覺地接受思想政治課程內容的感染與熏陶。學生融入這樣的環境,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把思想政治課程的知識以及理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達到思想政治課教育“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三)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中職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地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愛國、敬業、誠信和友善等,都與學生畢業后步入職場的心態和行為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對學生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因此教師應當著重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要在理論上對學生進行長時間的講解,而是要根據當前的實際生活和學生在未來可能會面臨的社會環境進行教學,逐步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而取得學生由衷的認同。例如,教師在進行與“市場經濟”相關知識的教學時,就可以將其與“誠信”這一核心價值觀念相結合。首先,教師讓學生從一個顧客的角度,講述他們遭遇的不誠實行為:“你是否曾經因為商家的不誠實而導致自身的損失?”然后讓學生換位思考,“在工作中如果不注重信譽、做事不認真,導致產品的品質達不到廣告的要求,會不會損害消費者的合法利益?最終又會導致什么樣的結果?”在這樣的問題引導以及核心價值觀的滲透下,學生能夠更加清楚誠信的重要性,明白誠信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合作共贏的基礎。
三、中職思想政治課創新教學策略的應用路徑
(一)創設情境,推動教學創新
在創新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融入情境教學的方法,圍繞具體的理論知識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讓中職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并在這樣的情境中具體地感受知識內容,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具體而言,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圍繞教學內容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由教學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然后教師組織學生討論,最后教師再進行總結。在師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能夠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幫助學生更好地內化知識,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從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化元素角度出發,把思想政治課教育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聯,推動生活化教學。教師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交流、訪談等,了解學生喜歡的生活元素,在這些生活元素中提煉思想政治課程的素材,然后讓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感知思想政治課程的知識與內容,并把所學的知識應用于生活中,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體現了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的創新。
(二)積極推動教學的信息化
信息化時代的現代教育技術,在中職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創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教師要積極構建信息化的教學模式,加快思想政治課教育方法的創新。首先,教師要充分地發揮“互聯網+”的作用,通過“互聯網+”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的教學模式。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能夠依托充沛的“互聯網+”在線資源,讓學生隨時隨地地展開線上學習,并以多元化的教學資源,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推動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個性化;其次,教師要靈活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多媒體與現代教育技術,把靜態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以更加生動、靈活的方式展現出來,從而增強思想政治課教育的靈活性和生動性。依托網絡平臺為思想政治課教學提供新的教育媒介增強教學的靈活性;最后,教師應當充分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展開教學。例如,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靈活地運用微課形式進行教學,通過短小、精悍的微課視頻集中展現思想政治課的重、難點,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吸收理論知識,通過對理論知識的吸收與內化從而指導學生的思想和行動。
(三)融入多樣化的教育資源
只有多元化的教學資源,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創新中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過程中,學校應當以多樣化的方法,整合更多的教學資源,推動教育教學的改革。首先,學??梢曰谒枷胝握n教學的特點,為學生整合紅色資源,讓學生更加立體地感受紅色文化,促進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這需要學校根據自身的優勢資源和社會的紅色文化資源,以實踐教學、社會實踐等多樣化的方法,讓學生走進當地的文化館、紀念館和歷史博物館等,進行實地的考察與感悟。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通過親身實踐具體地感受了紅色文化,提高了思想高度,使學校更好地開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學校應在校園中打造良好的校園文化資源,通過校園文化的建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例如,中職院??梢愿鶕枷胝握n教學創新的需要,舉辦一系列校園思想政治課程文化活動,并倡導學生的積極參與。這樣的方法,在豐富了校園文化的同時,更好地發揮了思想政治課的育人作用。學校還可以整合現有的文化資源,并融入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工作。例如,學校在學生經常出入的走廊上建設思想政治課文化墻,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了解思想政治課的知識,既開闊了學生自身的視野,也進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效果。
(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中職生無論處在哪個教育階段,都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中職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培養中職生的全面素質、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特別是對即將面對社會的中職生而言,尤為重要。因此中職院校和教師要充分地認識到該問題,并予以高度重視。此外,中職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各種教學手段以及新穎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氛圍,改變以往單調、乏味的課堂氣氛,還可以增加一些新的教學內容。例如,現代信息技術把枯燥、乏味的政治知識通過多媒體呈現出來,讓學生耳目一新,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
1. 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
中職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特殊問題,將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師生通常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教師具有“主體性”,而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這種教學方式的缺陷,并進行了大量的有益探索與實踐。在當前的形勢下,普通中職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現實困境和復雜的心理問題,這些都不能依靠傳統的政治教學手段來解決。因此中職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要針對性地進行指導,讓中職生充分地認識到自己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應該承擔的責任,促使他們積極地投身到社會主義的建設中。
2. 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
在傳統的政治課教學中,由于教師的講授方法過于單一,往往會導致學生對政治學習失去了興趣。對此,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地探索、應用新的教學手段,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例如在講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可以采取小組式教學。在講授前,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為不同的興趣組,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并由學生自行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利用自己的想象能力調動自己的知識,并利用團隊合作的方式完成學習。最后由教師進行講解,這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接受這種課堂方式,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此外,在傳統的中職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很少,學生缺乏與教師溝通的興趣,教師對此也不太關注。要想提高中職政治教育的質量,加強師生間的交往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與學生的有效交流,可以消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同時教師也能隨時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及時地發現問題,給予相應的輔導,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政治知識,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進入新時代以來,思想政治課教學在中職院校中得到了極大的重視。中職院校圍繞思想政治課教學,制定了一系列策略,并構建了相對完善的教育模式。但在深入實踐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系列新的問題,因此必須創新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工作。在創新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清晰、明確的創新目標,并融入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才能構建出高效、穩定的教學模式,從而提升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更好地引領中職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國強. 新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課工作的困境分析探究——評《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J]. 中國科技論文,2021(05):576.
[2] 任永輝. 以“立德樹人”理念推進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模式的探討[J]. 青年與社會,2018(29):62-63.
[3] 徐國松.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模式探析[J]. 社科縱橫,2016,31(09):17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