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資助育人工作是高校發展的重要工作,也是思政工作的重要部分。針對民辦高校學生不同群體存在的差異,學校要客觀看待資助現狀,也要在堅持立德樹人與遵循學生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尋找正確的育人方法。針對資助育人工作,學校不能只做好困難認定等機械性工作,還要注重學生的心理、人際、精神和學習等方面的全面健康發展,為學生提供物質支持及精神激勵,實現從“助人”到“育人”的轉換,達到“扶志、扶智”相結合的育人目標。基于此,文章探討了資助育人的工作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 資助育人;民辦高校;育人方法
一、民辦高校資助工作現狀
《中國學生資助發展報告(2020)》指出:學生資助事關民生,連著民心。做好學生的資助工作,是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的必然要求,是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因此對學生的資助工作至關重要。隨著時代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國家對高校資助工作逐步精準化、暖心化,在思政工作方面,要求高校把資助工作融入三全育人的格局中。
2020年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廣東白云學院的大數據與計算機學院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配合國家部門和學校,進一步完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大力推進精準資助,全面落實了資助育人的要求。學院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了全員、全過程和全方位的幫扶,在資金允許的前提下,確保每一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得到資助,并順利地完成學業,努力地實現“扶志、扶智”相結合的目標。
2020年秋季學期,大數據與計算機學院的在校(包含校外實習)人數為3956人,提交困難認定申請703人份,經學院認定后,538人通過了學校困難認定,并獲得了助學金。大數據與計算機學院2020年度困難認定人數占比,如圖1所示。
大數據與計算機學院根據認定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人數,確定了申請國家助學金的人數為538人,并結合認定經濟困難程度的不同,將困難學生分為特別困難、比較困難和一般困難三個等級。其中,特別困難的學生為117人,比較困難的學生為171人,一般困難的學生為359人,如圖2所示。
2021年秋季學期,大數據與計算機學院的在籍人數為4629人,提交困難認定申請836人份,經過學院認定后,533人通過了學校困難認定,并獲得了助學金。未提交家庭經濟困難認定人數與已提交的人數對比,如圖3所示。
根據認定等級,其中特別困難等級的為143人,比較困難等級的為126人,一般困難等級的為264人。
二、民辦工科貧困學生的特點
(一)繳納的學費更高
民辦高校的學費比公辦高,就2021級的學生而言,大數據專業的學費為3.98萬每年,加上學雜費,總共為每年4.3萬左右;軟件工程專業的學費為每年2.98萬,已是公辦學校的4倍左右。
(二)貧困學生數量多
大數據與計算機學院作為廣東白云學院人數最多的學院,困難學生較其他學院更多。根據近兩年的數據統計,2020年秋季學期,廣東白云學院獲得國家助學金評定的共計2762人,其中大數據與計算機學院538人(不包含新疆籍困難認定),占總比的19.5%;2021年度,廣東白云學院獲得國家助學金評定共計2827人,其中大數據與計算機學院有533人,占總比的19%,均為全校最高。
(三)“宅”同學較多,缺乏主動性
在大數據與計算機學院的學生中,男生居多,玩游戲的人較多,因專業緣故,學生需要借助電腦學習、寫作業,因此大部分人都在宿舍敲代碼或打游戲,久而久之,學生的交際面、生活圈窄小,大多數學生不擅長與宿舍外的學生交往相處、集體意識較差以及不在意班群信息,因此無法積極地反饋班干部的工作情況和學校的通知,對此,學校需要調動這類學生的積極性。
(四)性格內向者居多
工科學生的性格以內向者居多,大多靦腆、沉著、內心活動豐富以及能夠靜心學習,在溝通與表達方面,較其他專業的學生偏弱。工科貧困學生還可能存在敏感的性格傾向,他們在申請困難認定、需要說明家境遇到困難時,不會主動地向身邊的同學或者教師反映真實情況。
三、民辦工科貧困學生資助育人工作的難點
(一)工科貧困學生數量多,降低了資助識別的精準度
工科貧困學生的數量多,需要了解的范圍廣,因此教師對貧困學生了解的覆蓋面增大、精準難度提高。一般情況下,學校了解貧困學生的情況,主要通過輔導員談話、班級評議和學生反饋等方式,但由于基數變大,因此在認定的過程中,會出現這樣兩種情況:一種是學生不符合認定的標準,不如實反映家庭的經濟情況,夸大事實,將不困難說成困難;另一種是在班級評議的過程中,因自卑或自負心理,隱瞞了家庭經濟的實情,從而錯失了申請機會的學生,這些都加大了教師對困難學生的摸查工作,增加了精準扶貧的難度。
(二)工科貧困學生的性格特點,提高了資助工作的難度
1. “宅同學”多,處于被動狀態
大數據與計算機學院主要由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和物聯網工程幾個專業組成。由于專業特點,在男女生的比例上,男生占85%以上,又因男生喜歡宅在宿舍打代碼、玩游戲,與其他學生的互動較少,班級集體榮譽感不強,對各項室外活動經常不聞不問,學習不積極主動,尤其是針對志愿服務活動,甚至少部分學生還會因申請表的填寫及提交佐證材料消耗時間而一直拖沓,需要班干部的催促和輔導員的提醒才能提交材料。因此上述情況不僅在資助工作上有一定難度,還在引導學生進行感恩回饋方面存在困難。
2. 性格內向者居多,對困難認定較敏感
理工科學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內向學生偏多,喜歡宅在宿舍,不善于與他人相處溝通。特別是一些貧困學生存在自卑心理,認為困難認定“丟面子”,因此不輕易、主動地向教師反映自己家庭的真實情況,這無形中增加了困難認定工作的難度,不利于教師及同學發現其困境所在,易造成漏報現象,導致個別困難學生得不到有效關注,困難問題得不到解決,這部分學生也容易因此產生心理問題。
四、資助育人的工作方法
(一)利用網絡和班級平臺,積極宣傳資助政策
為了消除大部分學生對資助的困惑以及在困難認定申請中的疑點,加強學生對國家資助以及學校資助的了解,大數據與計算機學院從平臺入手:充分利用黨團學公眾號、資助公眾號和易班等網絡平臺進行線上宣傳;加強線下宣傳,在新生的入學教育中,加入資助政策宣講,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看待資助;在獎助貸工作開展前,學校組織助學委員在班級宣講政策,將資助內容落實到班級。
(二)完善資助建設,充分發揮班干部和班群的作用
學院為了提高資助工作的成效,健全了學院資助工作站以及各班助學委員的建設,從學院到資助工作站再到各個班級,形成了完善的資助工作鏈;定期組織班干部進行培訓,以保證學生了解最新的資助政策,并準確傳達到班級;發揮班干部的積極作用,在受助學生中起到帶頭作用,使其愿意帶動其他學生主動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形成良好的感恩回饋氛圍;在微信上建立助學委員群,用于解答學生的疑問,保證班級里的學生有疑問時,可以及時得到答復,這樣也能夠提高資助工作的效率。
(三)發揮黨團的帶領作用,引導學生走出“宿舍宅”的狀態
大數據與計算機學院的學生黨員自覺性較高,服務精神好,因此調動受助困難學生中的黨員學生,使其充分地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帶領班級受助學生積極地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慢慢地培養困難學生的人際溝通交往能力,在學習中加強困難學生的信心,在與人的相處中培養困難學生樂觀開朗的性格。
(四)輔導員和專業教師形成合力,增強學生的自信
輔導員應當密切關注學生的動態,在面對工科貧困學生不善于表達的情況下,應當主動了解學生。除了通過與學生談話、班干部和舍友反饋了解外,大數據與計算機學院的輔導員還應與專業教師進行合作,共同關注困難學生的生活、心理等方面;專業教師在課堂上積極引導困難學生主動表達,鼓勵學生,讓困難學生增強自信;輔導員同時給予肯定鼓勵,引導貧困學生努力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自立自強。
(五)資助工作求真務實,公平公正公開
學校的資助工作要做到公開、公正和透明,讓學生了解資助,讓學生對資助的公平性放心。學校在充分了解資助政策后,在尊重學生隱私的前提下,及時地公示獎助結果。在整個資助工作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當學生有疑問時,教師要及時回應和解答,確保學生沒有疑惑和異議。為了使資助育人能達到更好的成效,大數據與計算機學院積極開展了許多針對受助學生的專題班會以及活動,例如感恩教育、政策宣講、寒假關愛困難學生和愛國衛生運動等,重在培養綜合發展、自立自強和懂得感恩的學生。
參考文獻:
[1] 陳睿瑩. 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 寧德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04):124-128.
[2] 張倩,王巖. “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資助育人模式的創新研究[J].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33):84-87.
[3] 蘆麟鳳. 基于三全育人視角研究高職院校建檔立卡學生精準資助工作[J]. 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1(09):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