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不同時機行靜脈溶栓治療的效果,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9月興安界首骨傷醫院收治的32例STEMI患者的臨床資料,依據進行溶栓治療時間的不同分為A組(11例,在發病lt;6 h時進行靜脈溶栓治療),B組(11例,在發病6~12 h內靜脈溶栓治療)及C組(10例,在發病gt;12 h時進行靜脈溶栓治療),3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常規治療。比較3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水平、血管溶通情況、病死情況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后,3組患者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水平低于治療前,左室射血分數(LVEF)水平高于治療前,且A組患者LVEDD、LVESD水平低于B、C組,B組患者LVEDD、LVESD水平低于C組;A組患者LVEF水平高于B、C組,B組患者LVEF水平高于C組(Plt;0.05)。A、B組患者血管溶通率高于C組(Plt;0.05);但A組與B組患者血管溶通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3組患者病死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A、B組患者MACE發生率低于C組(Plt;0.05),A組與B組患者MACE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SIEMI患者在發病6 h內靜脈溶栓治療效果較好,可有效控制病情,優化患者心功能,提高血管溶通率的同時降低MACE發生率,改善預后。
【關鍵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靜脈溶栓;心功能指標;不良心血管事件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3.07.0048.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3.07.016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在冠狀脈硬化基礎上發生的急性病變,心電圖表現為ST段抬高,該病起病急、病死率高[1]。患者初期表現為胸悶、氣短等,發病時表現為急性胸痛,疼痛持續時間長,痛感強于心絞痛,由于STEMI起病急且兇險,若治療不及時,會導致患者死亡率增加,所以把握STEMI黃金治療時間是關鍵[2]。STEMI的治療方式有靜脈溶栓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兩種:PCI作為首選方案,成本較高,應用受限;靜脈溶栓治療簡單、經濟、易操作,在開通梗死動脈、恢復冠狀動脈血流灌注上有重要作用[3]。且已有研究表明,早期靜脈溶栓治療在改善患者預后上有積極意義[4]。基于此,本研究探討STEMI患者不同時機行靜脈溶栓治療對臨床療效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9月興安界首骨傷醫院收治的32例STEMI患者的臨床資料,依據進行靜脈溶栓治療時間的不同分為A組(11例,在發病lt;6 h時進行靜脈溶栓治療),B組(11例,在發病6~12 h內靜脈溶栓治療)及C組(10例,在發病gt;12 h時進行靜脈溶栓治療)。A組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齡50~82歲,平均年齡(73.46±4.64)歲;體質量63~76 kg,平均體質量(70.24±5.57)kg;吸煙5例,不吸煙6例;合并癥:高血壓6例,糖尿病4例,高膽固醇血癥5例;梗死血管:前降支6例,回旋支2例,右冠狀動脈3例。B組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齡42~81歲,平均年齡(73.25±4.83)歲;體質量62~77 kg,平均體質量(71.15±5.43)kg;吸煙4例,不吸煙7例;合并癥:高血壓7例,糖尿病5例,高膽固醇血癥4例;梗死血管:前降支5例,回旋支2例,右冠狀動脈4例。C組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齡51~84歲,平均年齡(74.12±4.51)歲;體質量61~75 kg,平均體質量(71.08±5.48)kg;吸煙5例,不吸煙5例;合并癥:高血壓5例,糖尿病4例,高膽固醇血癥3例;梗死血管:前降支5例,回旋支2例,右冠狀動脈3例。3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興安界首骨傷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5]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②年齡42~84歲。排除標準:①伴有精神障礙者;②入院時已死亡者;③伴有認知功能障礙者;④伴有嚴重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⑤伴有凝血功能異常者;⑥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過敏者。
1.2 治療方法 3組患者均進行吸氧、監測生命體征,并給予靜脈溶栓治療:溶栓前給予阿司匹林(湖南新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1756,規格:50 mg/片)300 mg、替格瑞洛(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17033,規格:90 mg/片)180 mg、阿托伐他汀鈣(樂普制藥科技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3127,規格:10 mg/片)40 mg;并予肝素化治療,應用肝素鈉注射液(馬鞍山豐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0440,規格:2 mL∶12 500 U)60~80 U/kg靜脈注射,之后12 U/(kg·h)微泵,溶栓后根據凝血功能調整泵速應用24 h或48 h。溶栓是給予靜脈注射兩次重組人組織型纖溶酶原激酶衍生物(華潤昂德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70023,規格:18 mg∶10 mL)18 mg,間隔為30 min。常規口服阿司匹林100 mg,1次/d,替格瑞洛90 mg,2次/d,阿托伐他汀鈣片20 mg,1次/d。并依據患者病情給予對癥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3組患者心功能水平。采用超聲影像系統(飛利浦,型號:HD15)測定左心室功能指標,記錄3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數(LVEF)。②比較3組患者血管溶通情況及病死情況。血管溶通判定標準[6]:a.2 h內ST抬高回落50%以上;b.2 h內胸痛癥狀減輕80%或消失;c.2 h內出現再灌注心律失常;d.14 h內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提前出現。符合以上2條及以上可判定為溶通(但僅符合b、c不判定為溶通)。觀察3組患者在30 d內的病死情況。③比較3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發生情況。MACE包括非致死性再梗死、再次血運重建、再發心絞痛、心力衰竭及心源性死亡。觀察30 d內3組患者MACE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兩兩比較采用Bonferroni 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3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水平比較 治療前,3組患者LVEDD、LVESD及LVEF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3組患者LVEDD、LVESD水平低于治療前,LVEF水平高于治療前,且A組患者的LVEDD、LVESD水平低于B組、C組,B組患者的LVEDD、LVESD水平低于C組;A組患者LVEF水平高于B組、C組,B組患者LVEF水平高于C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3組患者溶通情況及病死情況比較 A組和B組患者血管溶通率高于C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665,Plt;0.05);A組和B組患者血管溶通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9.143,Pgt;0.05)。3組患者30 d 內病死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2。
2.3 3組患者MACE發生情況比較 A組和B組患者MACE發生率低于C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334,Plt;0.05);A組和B組患者MACE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3。
3 討論
STEMI是指心電圖ST段抬高、典型缺血性胸痛持續時間gt;20 min的一類心肌梗死疾病。STEMI病理學基礎是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破裂、繼發血栓導致的冠脈阻塞[7]。因此,對于STEMI患者及時再通阻塞冠脈、使缺血心肌再灌注,對患者預后有積極意義。靜脈溶栓和PCI是臨床中治療STEMI應用廣泛的兩種方式,其中靜脈溶栓操作簡單、價格較低,且對醫療條件要求不高,是目前大部分患者更好的選擇。且已有臨床研究證實,早期溶栓治療對改善STEMI患者預后有積極意義,越早治療患者冠狀動脈再通率越高,并發癥發生率及病死率越低[8]。
本研究結果顯示,3組患者治療后心功能均得到了改善,但隨著溶栓治療時間增加,患者心功能恢復情況變差,與郝翠平[9]研究結果相似。LVEDD、LVEF反映左室整體舒張、收縮功能,LVEDD值越大心室擴大越明顯,LVEF值越高心肌收縮能力越好[10]。治療黃金期內(即6 h內)進行靜脈溶栓,開通血管梗死效果會越好,心肌再灌注恢復也越快,可有效減少梗死及缺血半暗帶面積、透壁程度,減少心肌壞死數量,對抑制心室重構及穩定心室幾何構型有積極意義,因此在發病6 h內進行靜脈溶栓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本研究結果顯示,3組患者血管溶通率隨著溶栓治療時間增加而下降,3組患者病死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隨著開始溶栓治療時間推移病死率也增加,與刁啟鋒等[11]研究結果相似。發病6 h內進行溶栓治療,溶通率可達100%,發病6~12 h內患者溶通率可保持在81.82%,但發病時間超過12 h溶通率下降至50%,說明在超過12 h進行溶栓雖具有一定價值,但效果已經明顯下降。因此在溶栓治療時應盡早進行,可保證患者溶栓成功率及減少病死率。另外,A 組和 B 組患者MACE 發生率低于 C 組。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SIEMI起病急、病情進展快,可短時間內發生大面積心肌壞死,發病時間延長,導致心肌壞死率升高,心臟舒張、收縮功能被破壞,血管再通后心功能恢復變慢,導致MACE發生率增加[12]。臨床研究證實,早期進行靜脈溶栓治療可限制梗死范圍,改善心功能效果更好[13]。發病6~12 h內靜脈溶栓治療,可抑制心肌梗死區域擴展,促進梗死部位組織生長及梗死區愈合,控制MACE的發生率。而發病12 h后進行溶栓治療,雖可減緩心肌細胞死亡,恢復其血供,但此時患者心肌攣縮明顯,溶栓成功率低,且成功后MACE發生風險較高。因此,對于SIEMI患者應及時進行溶栓治療。
綜上所述,SIEMI患者在發病6 h內溶栓治療效果較好,可有效控制病情,優化患者心功能,提高血管溶通率的同時降低MACE發生率,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朱寧,王新立. STEMI與NSTEMI冠狀動脈血栓病理特征的研究[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 2021, 30(3): 278-281.
張師儒,李瑞雪,焦云娣,等.梗死面積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J].中華內科雜志, 2021, 60(8): 751-756.
王贇,陳靜. 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抗凝治療對STEMI患者預后的影響[J]. 貴州醫科大學學報, 2022, 47(4): 439-444, 450.
徐桂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療時間對住院期間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的影響[J].白求恩醫學雜志, 2018, 16(1): 69-70.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5, 43(5): 380-393.
劉萍. 3h內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臨床與冠脈造影血管再通的評價[J]. 中外醫療, 2015, 34(26): 44-45, 55.
王彬.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聯合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臨床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 2012, 39(11): 2916-2917, 2923.
王云飛,華琦,李靜.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療的療效與安全性[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 2013, 11(4): 47-51.
郝翠平.溶栓治療時間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住院期間MACE發生率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7, 15(13): 1592-1595.
沈楊,裴麗麗,王業勤,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狀動脈介入溶栓治療術后心電圖變化和心功能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7, 37(2): 352-353.
刁啟鋒,王飛,王穎穎,等.溶栓治療時間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內MACE發生率的影響[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 2017, 23(2): 138-141.
宋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療的臨床效果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 2019, 47(3): 298-301.
楊震,胡軍,左麗,等.靜脈溶栓時機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效果及主要不良心臟事件發生率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20, 20(7): 1351-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