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歷史責任。”作為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人民團結奮進、不懈奮斗,從勝利走向勝利。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社情正發生著深刻變化,黨和國家事業面臨著新的時與勢。為更好迎接新挑戰、化解新矛盾、解決新問題,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成為一個現實而緊迫的重大課題。
一、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痹谶@個需要偉大理論,也必然能夠產生偉大理論的新時代,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和世界意義。
(一)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是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客觀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它猶如初升的朝陽,指明了整個人類探索歷史規律的方向,照亮了中華民族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帶領著中國人民大膽創新、與時俱進,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了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已經實現了三次歷史性飛躍。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形成了毛澤東思想,解決的是對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狀態的中國而言,如何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使國家站起來的問題。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產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解決的是對于一個剛剛踏上改革開放歷史征程的東方大國而言,如何通過走好社會主義道路使國家富起來的問題。恩格斯曾說:“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闭驹谛碌臍v史起點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想順利實現,必然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持續創新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三次歷史性飛躍。
(二)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是指導新時代發展實踐的現實需要。馬克思主義認為:“理論來源于實踐,必須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睍r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大廈的基石,也是貫穿于馬克思主義始終的中心線索。實踐表明,科學的思想理論不僅體現在它能夠回答好每一個時代提出的時代課題,更體現在它能夠較好地指導每一個時代遇到的具體實踐。當今,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新變化,我們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面臨著新的現實問題。就像鄧小平同志預言的那樣,“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發展時少”,且矛盾更加突出,情況更加復雜,形勢更加緊迫。比如,如何回答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歷史方位、主要矛盾、基本方略、總體布局和戰略布局等重大理論問題,怎樣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如何破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更好地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帶領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如何指導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都迫切需要新的科學思想理論指導新的生動實踐。
(三)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是向世界貢獻中國智慧的應有之義。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馬克思主義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為全人類求解放的學說,始終心系人類社會發展,心系全世界無產階級。毛澤東指出:“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编囆∑街v道:“要能夠隨著自己的發展,對人類作更多的貢獻?!碑斀?,隨著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文化多樣化的深入發展,各個國家和民族之間相互聯系和依存日益加深。與此同時,人類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問題日益突出,當代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民族和宗教等方面的沖突日益影響著世界的安寧與穩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解決好民族性問題,就有更強能力去解決世界性問題;把中國實踐總結好,就有更強能力為解決世界性問題提供思路和辦法。”在反思以西方文明為主導的舊世界體系之后,人們逐漸將目光轉向中國,紛紛來學習和探討中國創造的經驗智慧。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蘊含著強烈的世界意義,它不僅為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了中國經驗,還為共同破解全球性問題提供中國方案。
二、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實踐路徑
實踐發展沒有窮盡,理論創新便永無止境。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是個久久為功的系統工程,必須堅持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
(一)堅持人民至上,站穩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基本立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就是人民至上的立場,即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立場。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必須堅持站穩人民至上的立場,這是因為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是理論產生的源頭活水,脫離人民群眾的理論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根浮萍。為此,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要始終堅持人民群眾的主體性地位,追本溯源,不忘初心,尊重人民的首創精神,主動吸收來自人民群眾的智慧與力量,創造人民滿意、人民接受和人民宣傳的理論。要將人民群眾視為執政根基,維護好他們的根本利益,堅守人民本色,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以人民群眾所思、所想、所憂、所盼和所愿作為推動黨的理論創新發展的主線。要始終站在人民群眾之中,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立足人民群眾的生動實踐觀察和思考問題,基于人民群眾的基本立場研究和解決問題,把人民性落實到黨的理論創新發展中。
(二)堅持自信自立,增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自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積極的歷史擔當和創造精神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新的貢獻”。始終堅持自信自立是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前提條件。歷史表明,沒有一個國家能夠依賴外部力量、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實現強大和振興。我們黨的自信自立來自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史,來自我黨100多年的光輝奮斗歷程、70多年的執政興國經驗,來自我國40多年的改革開放實踐。也正是靠著自信自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把國家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敢于斗爭、敢于勝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同樣,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也要堅持自信自立,增強歷史自覺。要堅持道路自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康莊大道上闊步前行,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要堅持理論自信,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進一步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要堅持制度自信,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堅持文化自信,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
(三)堅持守正創新,把握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正確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守正方能把穩方向、固本強基,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價值”,無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如何開辟,仍然是馬克思主義,如果違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隨意亂變,就會走上改旗易幟的邪路。創新才會與時俱進、向前發展,不固步自封、不墨守成規。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是一個開放和發展的體系,“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并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正如鄧小平所說,“不以新的思想、觀點去繼承、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為此,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原原本本學習和研讀經典著作,善于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中不斷汲取真理的力量、科學的力量和信仰的力量,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推進我們黨和國家正在進行的偉大事業;同時,要注重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拓展認識的廣度和深度,借鑒一切國外優秀文明成果,以滿腔熱忱對待一切新生事物,堅持在改革中推陳出新、不斷超越自己,在開放中博采眾長、不斷完善自己,用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
(四)堅持問題導向,打牢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實踐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著眼解決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代表著國家發展的最緊迫要求;問題是理論的源泉,承載著理論創新的實踐基礎。源于問題、始于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的基本前提。同時,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就體現在它能夠很好地解答人類實踐中出現的現實問題。堅持問題導向,是促進理論實時更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基本做法,也是推動我國偉大社會主義事業進步、解決中國社會發展面臨的各種現實問題的必然選擇。為此,要注重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問題,不回避矛盾,不避重就輕,準確把握當下社會轉型、結構矛盾、利益博弈、人口發展、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文化滲透、體制機制弊端與利益固化藩籬等具體問題。要注重以“與時俱進”的理念研究問題,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正確理解時代需求,用普遍聯系和創新發展的觀點準確把握新時代,從中提出新觀點、發現新問題、構建新理論,不斷助力理論的科學體系化。要注重以“摸著石頭過河”的行動解決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精確找到問題癥結,大膽拿出解決對策,不斷調整思路辦法,在總結實踐經驗、解決實際問題中推動理論創新。
(五)堅持系統觀念,善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思想方法。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边@是因為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范疇之一,系統觀念是我們準確認識事物、評價事物和改造事物的“金鑰匙”。通過系統觀念,我們能夠用普遍聯系的、客觀辯證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來觀察事物、認識世界,我們能夠更加準確把握事物發展規律、深入研究剖析問題癥結、切實找到解決問題對策。同樣,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也要善于運用系統觀念的思想方法。要深刻認識到萬事萬物是普遍聯系、相互依存的,我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方面工作關系復雜,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因而要加強頂層設計,促進協調發展,整體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要善于通過歷史看現實、透過現象看本質,注重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研究百年黨史、研究社會發展、研究人生價值,積極探索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要不斷提高思維能力,注重把歷史、現實、未來貫通起來審視,把宏觀、中觀、微觀串聯起來布局,把近期、中期、長期目標統籌起來謀劃,在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中立足大局、統籌全局、開創新局。
(六)堅持胸懷天下,拓寬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世界視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初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奮斗目標,以建立馬克思恩格斯倡導“自由人的聯合體”為己任。當今中國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日益發揮著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的重要作用。在這種形勢下,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要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大勢,注重吸收借鑒國外哲學社會科學積極成果,在思想碰撞和溝通對話中引領和影響各種社會思潮,不斷增強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和徹底性。要注重構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對外話語體系,豐富拓展對外傳播載體和平臺,注重主要觀點的闡釋和核心概念的提煉,在努力講好中國故事、闡釋中國特色、傳播中國聲音中擴大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力。要具有全球視野、世界眼光和國際胸懷,注重在把握世界發展大勢、維護人類共同利益、應對全球共同挑戰的過程中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為全球發展提供新的價值理念,為世界文明注入新的時代內涵,為優化全球治理體系貢獻中國智慧、發揮中國力量。
【作者: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軍官教育培訓部講師、大連職業技術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