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高度重視文職人員制度改革,將其作為推進軍事人員現代化、加強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習主席指出,文職人員是現代軍隊的重要人力資源,逐步成為我軍重要新生力量。貫徹落實習主席重要指示,充分發揮文職人員作用,應堅持把文職人員隊伍建設融入人才強軍戰略布局,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更快步伐,打造政治合格、素質全面、梯次合理、堪當重任的“孔雀藍”人才方陣,為建成世界一流軍隊貢獻力量。
一是提升招錄質效,把準文職人員“招聘關”
從源頭上把好文職人員質量關是建設過硬文職人員隊伍的重要基礎保證。一要找準需求定位。科學擬制面向社會公開招考文職人員崗位計劃,著重從招聘崗位是否急需、隊伍結構是否合理、專業設置是否科學等方面加強審核,確保專業相符、人崗匹配,利于長遠發展。二要加大宣傳引導。注重形成聚才效應,主動做好人才引進宣介工作,成立文職人員招聘宣傳工作小組,發布引才預告,開展入校宣傳,視情遴選部分“雙一流”建設高校建立文職人員生源基地,借力各類就業指導機構做好人才引薦,不斷拓寬人員補充渠道,使優秀人才向部隊靠攏聚集。三要選準目標苗子。充分利用面試和綜合考察時機,重點了解考生入職動機、專業水平等,采取到用人單位畢業實習、以社會用工到崗試用,重點考察適崗能力、現實表現等,切實將動機純、專業精、潛力大的人才納入目標人選,最大限度選優擇優,實現盯苗培養。
二是瞄準崗位成才,把準文職人員“培養關”
文職人員身份地位特殊、職業特點特殊,必須把準成才規律、聚焦崗位職責制定培養措施,加速推進由“地方人員”向“軍隊人員”的角色轉變和“自己有什么”到“工作需要什么”的能力升級。一要強化政治引領。對新入職文職人員積極開展入職宣誓、軍政集訓、參觀見學等活動,增進對部隊的了解,打牢“姓文先姓軍、入職先入營”的思想根基,確保“強軍崗位無雜音”。二要加強崗位鍛煉。通過初任培訓、崗位見學、多崗鍛煉等方法,夯實任職基本功;適時組織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等活動,營造比學趕幫超良好氛圍;堅持把重大任務作為熔爐陣地,在任務淬煉中增強職業認同感、榮譽感,不斷激發活力、增強動力、提升能力。三要加強送學培養。針對文職人員崗位軍地專業通用性強,積極探索建立軍地雙方聯合培養機制,依托地方高校建立培訓中心,借智清華、北大等知名高校設立“人才工作站”,常態化滾動式組織人員入學培訓、學歷升級;注重加強職業培養規劃,按照文職人員成長路徑進行階梯式設計,明確短期、中期和長期發展目標,堅持按計劃、分階段、有側重地組織文職人員送學培訓,實現接續培養、全程培養。
三是著眼人盡其才,把準文職人員“使用關”
文職人員普遍學歷認知高、專業技術強,對自身成長和職業發展更為關注,特別是管理崗位文職人員擔心職業“天花板”。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在于健全人才使用體系,搭建施展才能平臺,引導文職人員靠素質立身、憑實績進步。一要人崗相適,發揮專業能力優勢。文職人員任用要堅持“以崗選人、專業匹配”原則,旨在用最短的培養周期最大化挖掘內在潛力,將文職人員在院校教育、社會工作中取得的專業知識和相關經驗帶入部隊,避免人為拉長培養周期、浪費教育培訓資源。二要競聘上崗,樹立優中選優導向。積極探索推行競聘上崗制度,樹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導向,建立競爭擇優、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激活用人“一池春水”,加強人才“引擎驅動”。三要崗位流動,實現人才最優配備。遵循人才發展客觀規律,著眼量才適用、人盡其才,進一步拓寬文職人員交流路徑,對職業發展面臨瓶頸、目標定位發生變化的適時組織崗位交流,堅持把最優秀的人才放到最合適的崗位,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
四是堅持依法從嚴,把準文職人員“管理關”
當前,部分社招文職人員還存在工作經驗少、入職基礎弱,軍政素質參差不齊的現象,有的對緊張嚴格的工作秩序感到不適應,有的對令行禁止的紀律要求理解不深刻。補齊短板弱項離不開科學的管理。一要突出類別,依法管理。嚴格落實軍隊有關條例規定,按照與現役軍人有統有分的原則,對文職人員進行教育管理。其中,在思想教育、黨團管理、安全保密等方面與現役軍人同等要求。在工作時間、探親休假、人事爭議處理等方面,實行文職人員特有的、與國家工作人員相銜接的管理制度。二要突出法治,合同管理。用好《軍隊文職人員聘用合同管理暫行規定》,將工作要求、崗位職責、管理規定等寫入聘用合同,簽訂合同時明確個人權利義務,提升聘用管理的科學性、有效性,加強法律約束。三要突出績效,考核管理。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充分發揮考核的“指揮棒”和“風向標”作用,細化考核標準內容,創新完善考核形式,拓展考核結果運用,構建全面客觀的考核評價機制,形成精準科學的知事識人體系。
五是減少后顧之憂,把準文職人員“待遇關”
新入職文職人員大多處在事業爬坡期,面臨成家、買房、養老、育子等多重壓力,普遍關心各類福利待遇保障,需要組織給予關心關懷。這就要求各級抓好待遇落地落實,傾心解決后顧之憂。一要把加強人文關懷作為出發點。文職人員與現役軍人同屬軍隊人員,對文職人員要做到與現役官兵“政治上一樣信任、工作上一樣使用、培養上一樣重視、生活上一樣關心”,緊盯參加會議、傳達文件、部隊調研、探親休假等制度落實,注重改進服務管理,探索建立文職人員特有的管理模式。二要把隨時把握情況作為著力點。建立文職人員之家,定期組織召開座談會,全面了解掌握文職人員保險、醫療、被裝、福利等各項待遇落實情況,在家屬落戶就業、子女入托入學、大病醫療救助以及家庭突發變故等方面,做到生活有人問、困難有人管、矛盾有人解。三要把加強政策執行作為落腳點。堅持把剛性政策用實、彈性政策用好,積極與駐地政府協商協調,樹立“大人才觀”,及時將文職人員納入地方招才引智福利補助范圍,同等享受生活、購房補助等,進一步激發廣大文職人員把個人發展融入軍隊建設、把個人理想融入強軍實踐的動力熱情。
【作者:海軍航空大學政治工作部"人力資源處處長、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