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關干部上對黨委領導負責、下與基層官兵對接,既是決策制定的參與者也是指示精神的執行者,既是工作落實的督導者也是統籌推進的協調者,崗位重要、責任重大,作用發揮的好差直接關系到部隊建設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前期,在一些單位結合年度干部考核對機關干部隊伍進行調研,整體上看崗位盡責是稱職的、指導服務是合格的,但是只要求“完成”、不追求“完美”,一些深層次的作風問題還需要重點關注。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在思想認識上有偏差。有的坐言起行不實,表態與心態不一致,臺上與臺下不一致,順境與逆境不一致,經常是口號震天響、過后無行動、踐行不見人;有的較真碰硬不夠,對身邊同志出現的問題不聞不問,對下部隊檢查發現的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奉行“好人主義”,推崇“湯圓作風”,缺乏原則性戰斗性;有的擔當作為不好,只想輕輕松松守攤子,不愿出力流汗干事業,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沒有事”的躺平心理,工作能躲則躲、任務能推就推。
二是在工作執行上有落差。有的統籌協調不力,安排任務只過領導關、不過基層關,上下溝通不及時,結合滲透不緊密,各項活動過急過滿、相互撞車,導致部隊疲于應付;有的持續閉合不足,抓工作只管開局、不管收尾,落實上級指示停留在口頭上、會議上、文字上,沒有緊盯不放、指導不停、檢查不斷的持之以恒,致使制度流于形式;有的關愛基層不真,仍然存在“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等現象,對官兵反映的問題能拖就拖、推諉扯皮、敷衍應付,解決起來節奏慢、周期長、到位遲。
三是在鍛煉提高上有溫差。有的吃苦意識不強,寧愿在機關過日子等位子,也不愿到基層帶部隊提素質,即便肯下去也是為了補經歷、沒想深扎根;有的學習態度不端,對理論武裝還滿足于任務式讀書、應付式摘抄,對業務訓練還習慣于被動式參與、迎考式突擊,往往一知半解、淺嘗輒止,甚至連一些基礎的法規知識都不是很熟;有的自我要求不嚴,受領任務后不去認真籌劃、找準關鍵、高效作為,把過程走了、環節齊了、要求提了當成是履職好了,結果是時間到任務了。
以上種種現象,雖有人員少、任務重等客觀因素,但根源還在主觀層面。主要是:修身律己有所松懈。認為轉改作風是黨委的事、是領導的事,與己無關很遙遠;認為自己受黨培養教育多年,關鍵時刻不會出問題,平時作風稀拉一點沒關系;認為只要跟著走、隨大流、不墊底就行,存在從眾的思想。黨性觀念有所淡化。一方面是隨著職務的升遷,特權主義和等級觀念作祟蔓延,“基層至上、士兵第一”的意識樹得不牢;另一方面是怕得罪人、丟選票,對棘手問題不敢抓、不敢管,“睜只眼閉只眼”放任姑息。功利思想有所滋長。之所以關注上頭多、關注下頭少,重大活動投入多、經常性工作用勁少,正是缺乏“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私心雜念多、功利包袱重,價值取向、評判標準出現錯位。進取精神有所減弱。進入機關時間一長就感到自我滿足、故步不離,干工作不急不慌、不緊不慢,辦事情拖泥帶水、標準不高,心戀安逸環境、心思舒適生活,吃不了苦、受不了累、流不了汗、挑不起擔。履職能力有所欠缺。盡管有干好工作的良好愿望,然而學習積累不夠、思維眼界不寬、業務素質不精,遇到大項任務心中沒譜、手上沒招,習慣于用老經驗解決新問題,采用的方法不科學,取得的質效不夠好。
為此,對廣大機關干部提六點建議:
(一)在“正確定位”中端正態度。定位清晰可以堅定自己的信念,也可以明確前進的方向。面對部隊建設的新形勢、新機遇和新挑戰,首先要搞清楚“職務是什么、職能干什么、職責為什么”,牢固樹立“無功便是過、不進就是退”的理念,把心思、精力和才智全部傾注在干事業、謀發展上,堅決克服安于現狀、得過且過、貪圖享受的懶惰思想,持續保持拼搏進取、擔當盡責的激情和熱度,做到成績面前不自滿、困難面前不畏縮、挫折面前不泄氣,以時不我待、奮力向上、百折不撓的精神和勇氣,創造出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業績。
(二)在“主動沉潛”中積蓄力量。企鵝從水中登陸上岸時,會猛地拼命下潛,直到海水產生的壓力和浮力夠大后,再迅猛地擺動雙腳向上沖,最終如離弦之箭一般躥出水面,落到陸地或浮冰上。作為機關干部,應學習企鵝那種淡定自若之氣和厚積薄發之智,瞄準“政策強手、文字高手、辦事能手、應急快手”這一目標,主動“沉潛”下去,心無旁騖地學習積累,默默無聞地勤奮工作,專心致志地苦練強能,為“破水而出”打好基礎、做好準備,相信只要日積月累、天天向上,就一定能積小勝為大勝、變平庸為神奇。
(三)在“無球跑動”中把握機遇。所謂“無球跑動”,就是場上球員在不持球狀態下的跑動,目的是擺脫對方的防守或尋找進攻空間,爭取觸球和得分的機會。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總喜歡守株待兔,坐等機遇;有的人光看到別人的成功,卻看不到別人為什么能成功;有的人不去反思自己為什么總與機遇無緣,卻是一味抱怨運氣不好、領導不公。殊不知,機會往往只青睞那些時刻準備著的人們。因此,要像競技運動員那樣堅持“無球跑動”,不斷地為自己創造機會,一旦機遇真的來到自己身邊才能及時發現、有效捕捉。
(四)在“千鑿萬錘”中提升自我。石頭在成為佛像受人頂禮膜拜之前,必須經過工匠無數次的擊打和雕刻,否則只能普普通通當個石頭臺階。在機關工作也一樣,要想增長本領、提升素質,就要做好“掉一層皮”的思想準備。如果因為事情多一點就牢騷滿腹,比別人多加了幾次班就感覺吃虧,多偷了一回懶就沾沾自喜,久而久之必定因不堪重用而平庸無為。須牢記理論可以灌輸、知識可以記憶,但能力必須在實踐中逐步生成。個人的成長進步都是吃苦“吃”出來、重擔“壓”出來、加班“熬”出來的,唯有主動在事上練、勇于在石上磨,才能成就事業、有所作為。
(五)在“保持激越”中真抓實干。“激越”是講一種工作狀態,不用他人命令指揮,心里面總是惦記著要做的事,自己不做就不舒服。機關干部中,凡是受到領導重視、得到同事尊重、在事業上有所發展的人,多數都是一心撲在工作上、大事小事緊前辦,來了任務就千方百計去完成好,否則心里就會不踏實、產生愧疚感。事實也證明,如果每天滿懷熱忱與激情地去干工作,不僅可以讓事情越做越好、效率越來越高,還可以從中獲得快樂;如果每天怠慢工作并時常感到厭煩,就容易出現差錯誤漏、挨批受訓,情緒就會慢慢消極、焦慮敏感,陷入惡性循環。
(六)在“咬定青山”中勇攀頂峰。一則關于爬山的故事很有啟發意義。一幫人去爬山,到了半山腰就累得筋疲力盡,當聽到旁人說“別爬了,太累了,半山腰的風景也很好”就陸續有人停了下來,最終只有一人到達山頂,而這個人有嚴重的聽力障礙。原來,當他看到大家都在行動就跟著上,可后來大家打退堂鼓的時候他卻沒察覺,頑強地爬到最高點。在追逐夢想的路上,往往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很多流言形成阻力,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別人畏縮后退時自己一定要繼續前進,即使一時看不到希望與光明,只要能不放棄就一定會有收獲,“堅持”就是邁向成功的臨門一腳。
【作者:91718部隊政治工作部主任、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