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關頭,將依法治軍從嚴治軍落實到部隊建設的各方面、各環節,必須立足基層部隊實際,扎實搞好法治教育,樹立官兵法治信仰,提高官兵法律意識,培養官兵法治思維,打牢官兵尊崇法治的思想根基。
一、加強基層部隊法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開啟新時代建設法治軍隊的新征程,一定要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加強基層部隊法治教育的重大意義,堅定不移貫徹落實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方略,讓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法治思維深入人心,使全軍官兵信仰法治、堅守法治。
(一)履行備戰打仗使命任務的必然要求。習主席強調:“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斗力標準,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備戰打仗是部隊法治教育有別于一般普法教育的根本差異,也是部隊法治教育所應承擔的基本任務。切實把戰斗力標準牢固立起來,保障能打仗打勝仗,是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根本價值所在。這就要求基層官兵必須具備良好的法治素養,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分析解決問題、籌劃開展各項工作,更好地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高質量發展,依法履行新時代新使命。
(二)破解部隊建設矛盾問題的迫切需要。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要求我們的治軍方式進行一場深刻變革,努力實現“三個根本性轉變”,即從單純依靠行政命令的做法向依法行政的根本性轉變,從單純靠習慣和經驗開展工作的方式向依靠法規和制度開展工作的根本性轉變,從突擊式、運動式抓工作的方式向按條令條例辦事的根本性轉變。當前,經驗式、運動式、突擊式地抓建模式在一些部隊還不同程度存在。解決這些問題,首要的是讓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深入人心。這就必須不斷完善基層部隊法治教育模式,牢固增強廣大官兵依法指導開展工作的理念和定力,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思考解決軍隊建設中的矛盾問題,切實改進治軍方式,形成依法管理、依法決策、依法指揮、依法帶兵的良好法治氛圍。
(三)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的必然選擇。通過法治教育,充分發揮廣大官兵主體作用,讓官兵了解掌握自身享有的合法權益,激發官兵投身依法治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官兵依法維權的能力水平。具體而言,就是要通過基層部隊法治教育,使廣大官兵掌握維護自身合法權利的法律常識、處理程序,確保基層官兵在自身及其親屬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等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能夠自覺通過軍隊律師協助維權,通過法律咨詢服務等方式妥善解決涉法問題,做到既學法懂法又守法用法,知行合一。
二、基層部隊法治教育存在的現實問題
強國強軍必先強法,依法治軍的不斷深化對軍隊法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然而調研發現,目前一些基層部隊法治教育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教育任務為建多、為戰少。一些基層部隊法治教育往往聚焦預防犯罪和安全事故,部分指揮員片面地認為軍隊法治教育目的就是確保官兵不違法、部隊不出事,教育過程中側重于刑事類和安全方面法律法規知識的普及,對于軍事行動中的國際法、武裝沖突法等法律知識幾乎沒有涉及。特別是針對本單位主要作戰方向的作戰法律規范、目標國法律制度進行的針對性教育少,難以體現軍隊法治教育的為戰性。
(二)教育內容條文多、理念少。基層部隊法治教育,應當夯實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思想基礎,使廣大官兵鑄牢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分析解決問題的意識,讓法治內化為政治信念和道德修養,外化為行為準則和自覺行動。在一些基層部隊法治教育實施過程中,往往存在講解條文多、培塑理念少的問題。部分基層指揮員將法治教育理解為讀法律條文、放警示教育片、搞法制講座,將“法治教育”理解為法律條文的灌輸,而忽略了法治思維、法治理念的培育,忽視了官兵在依法治軍從嚴治軍上的主體地位。這顯然扭曲了“法治”的內涵,無法讓官兵深刻理解“依法治軍”理念,行動上也會缺乏主觀能動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軍隊法治教育的實效性。
(三)教育形式灌輸多、實踐少。基層部隊法治教育應當貼近官兵實際,采取更為靈活的方式,系統融入戰備訓練和軍事演習。通過模擬戰場上可能發生的涉法問題,培養官兵法理斗爭能力,真正把依法治軍與部隊涉法用法實踐對接起來,與信息化、智能化條件下戰斗力標準對接起來。然而,目前一些基層部隊法治教育主要還是以理論灌輸為主,單純強調灌輸法律知識,或者僅局限于依靠案例評析的被動式課堂教育,缺少豐富的實踐性法治教育形式。官兵很難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相聯系,學法用法的積極性不高。這樣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培養官兵法治思維和學法用法能力,難以達到國防和軍隊改革對提升部隊戰斗力的要求。
(四)施教人員外行多、專業少。法律具有相當的專業性,提高軍隊法治教育效果實現教育目的,必須具備一支政治素質硬、業務能力強、道德水準高的專業法治教育人才隊伍。但從目前情況看,院校培養的法律專業人才數量和質量很難滿足當前部隊建設發展的需要。實施教育的基層政治教員缺乏足夠的法學理論底蘊和知識水平,在進行法治教育的過程中常會力不從心、照本宣科。教育者尚且“昏昏”,自然難以使人“昭昭”,更難以讓依法治軍戰略思想深入人心。
三、基層部隊法治教育質效的提升途徑
持續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進程,必須緊跟形勢、銳意創新,進一步優化軍隊法治教育的方方面面,切實有效提升基層部隊法治教育的實效性,不斷夯實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思想根基。
(一)立足備戰打仗,把握基層部隊法治教育重點。習主席強調:“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備戰打仗上,保持高度戒備狀態。”基層部隊開展法治教育,必須始終圍繞備戰打仗這個中心工作,堅持為戰向戰導向,立足演訓場,面向訓練一線、任務一線,在構建復雜敵情、社情、戰情的背景條件下提升官兵的法理運用能力,把提高戰斗力作為法治教育的根本取向。堅持法治教育與軍事行動有效銜接,將法治教育引入演練演習等重大軍事行動,突出使命課題訓練,努力實現課堂與戰場、平時與戰時無縫銜接;緊盯未來戰爭強化軍事行動法、武裝沖突法等與打仗密切相關的法規制度學習;圍繞戰斗力生成將軍事法規政策制度中規范化、系統化的戰斗力生成規律,通過法治教育貫徹落實到基層末端,發揮好法治的引導、規范、強制和保障作用,為提升基層部隊法治教育實效性提供有力支撐,為部隊能打仗、打勝仗夯基助力。
(二)強化法治信仰,調整基層部隊法治教育內容。基層部隊法治教育既要重視法律知識的傳授,更應注重培養廣大官兵的法治思維和法治信仰。通過文化熏陶和點滴滲透,培養官兵法律意識、法治理念、法律素養,使官兵真正做到有法治自覺、謀事以法為先,有法治自律、行事以法為矩;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突出時代特色、法治特色、軍事特色,循序漸進地引導官兵接受法治理念、根植法治思維、提升法治素養;不斷強化法治實踐教育,引導廣大官兵學在平時、用在平時,把理論學習與法治實踐有機統一起來,以實踐為平臺,嚴格踐行法治,在自覺實踐和主動參與中堅定法治信仰,努力將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引入法治軌道,切實做到依法用權、依法辦事。
(三)堅持多措并舉,創新基層部隊法治教育形式。依法治軍、建設法治軍隊的時代課題,客觀上要求基層部隊法治教育的形式必須靈活多樣。從“單向灌輸”轉向“多向互動”,即突出官兵的參與性、互動性,注重官兵對法治教育的理解和掌握;從“單一型”轉向“開放型”,采用制作法治警示教育展板、官兵模擬法庭、講好身邊法治故事、微漫畫、微視頻等官兵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法治教育,讓官兵全時域學習法律知識;從“理論型”轉向“實用型”,強化案例教學,針對基層治理、涉軍維權等活動中發生的現實案例開展研討式教育,提升廣大官兵運用法治思維和法規制度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四)拓寬教育渠道,建強基層部隊法治人才隊伍。習主席深刻指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強則事業強,人才興則事業興。法治人才隊伍是依法治軍事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必須多措并舉加強人才培養。建立健全崗前培訓制度,明確法治教育的內容和方式方法,強化基層法律骨干的法治教育能力,有的放矢地在基層部隊實施法治教育;完善院校聯合培養機制,統籌規劃軍地高校法學教育資源,建立健全法治教育人才聯合培養機制,提升基層部隊法治教育人才隊伍整體水平;強化法治人才交流模式,探討建立與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交流實踐工作機制,提升基層部隊法律骨干綜合能力,為做好基層部隊法治教育、法律服務提供堅強人才保障。
在國防和軍隊建設新的歷史起點上,依法治軍的時代主題要求我們必須用改革創新的精神開展軍隊法治教育,探析加強基層部隊法治教育實效性的方法對策,提高我軍法治化水平,為強軍興軍保駕護航,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凝聚強大力量。
【作者:國防科技大學文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