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蟲害防控的危害以及主要蟲害
在玉米的種植中病蟲害的發生是常見的種植問題,但由于近幾年病蟲害的發生越發嚴重,也由于長時間使用相同的藥物導致病蟲對農藥產生了抗藥性,使得病蟲害問題難以控制,病蟲害的發生會對玉米的產量具有明顯的減產作用,嚴重的病蟲害需要多次使用農藥噴灑防治,從而提高了種植的成本,進而影響了農戶的種植利潤,長此以往的發展,對玉米種植業產生不利影響,也不利于中國農業的發展和進步。
下面列舉幾個玉米種植中常見的病害,第一種,猝倒病,猝倒病的病癥主要表現為玉米棵撲倒、根部腐爛;第二種,大斑病,其癥狀主要表現為玉米葉上期初先出現青灰色的斑點,伴隨著病癥發展,青灰點不斷擴大,當空氣中的濕度較大時,就是更為嚴重,呈現為褐色的病斑,對玉米的危害性很大,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影響到玉米的果實;第三種,苗枯病,苗枯病的發病期主要在幼苗的出苗階段,在出苗的過程中出現幼苗枯萎死亡的現象;第四種,病毒病,我們最常見的病毒病為矮花葉病,此類病癥會導致植株不能正常的生長,生長高度明顯低于正常植株,其癥狀為玉米葉出現白色的斑點,葉尖發黃。
玉米種植中常見的蟲害主要有:第一種,玉米螟,此類蟲害會危害玉米植株的各個部位,在海拔低、溫度高的地區出現最多,玉米螟最長在離地50 cm以上的位置,進而侵蝕植株,使得玉米植株非常容易被風吹斷。第二種,紅蜘蛛,此類蟲害主要存在于在玉米葉和玉米穗中,吸食玉米的養分,使得玉米因為營養不足導致生長緩慢或者停止生長。第三種,玉米蚜蟲,此類蟲害主要在玉米出苗期進行成蚜主要集中在玉米的心葉上,吸食玉米汁液,阻礙玉米的生長,嚴重影響玉米的產量。
2玉米種植中病蟲害的防控
2.1玉米種植中病蟲害的防控策略
由于中國的地勢以及氣候環境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各地的玉米品種以及玉米種植中病蟲害也各不相同,例如在中國長江以南的地區玉米種植區內最為常見的蟲害是草地貪夜蛾;在西南方的局部地區以及北方地區中黏蟲出現集中的危害;而玉米螟則最常出現在東北地區一帶,由于各地的病蟲害情況存在差異,所以制定的防治策略以預防為主,根據各地不同的情況制定針對性政策,相鄰地區進行聯防聯控的防治策略。從種植的根源進行防治,例如在選種時選擇抗病蟲害的品種,種植時對種子進行抗病處理,采用土壤的優化防蟲治理以及種子的后期處理等方式進行病癥的防控,進而保證玉米種植的正常生長和農戶的經濟收益。
2.2玉米種植中病蟲害的防控措施
面對當前玉米種植業中病蟲害的頻繁出現,導致了玉米的產量不斷下降,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和預防是當前所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也是保證玉米種植穩步發展的基礎手段,下面通過不同的防治方法進行展開討論。
2.2.1生態防治技術
玉米種植中病蟲害的防治可以通過改善生態環境來防治玉米病蟲害的發生,從種植環境以及種子自身的抗病能力出發來控制病蟲的危害。首先,針對玉米品種的選擇來說,種植時應選擇成活率高、抗病能力強的玉米品種,從種子自身的優勢來防治病蟲害的發生。其次,對玉米種進行包衣處理,也就是使用種衣劑將玉米種子進行包裹處理,在玉米種的表面形成一層不易脫落的藥膜,進而對種子起到保護作用,此種方法是在選好玉米種后,用藥劑進行攪拌形成一層保護膜,由于種子的外部存在藥劑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中的蟲害咬食種子和嫩芽,進而促進種子的成活率。另一方面,針對種植的土地也需要在種植前進行科學的治理,播種前可以采取深耕的方式將土壤翻耕出來進行太陽的照射,可以起到對土壤殺菌消毒的作用。從保證外部的種植環境和種子自身的成活能力2個方面來防治病蟲害的發生,利用生態防治的方法提高玉米種植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
2.2.2生物防治技術
玉米種植中病蟲害的生物防治技術相比與其他的防治手段更為復雜,但是具有成本低、綠色環保的特點,對周圍的土壤環境不會造成任何的不利影響。生物防治的及時主要是利用前期對蟲害的清理來達到防止蟲害的目的。首先,清除土壤中利于蟲害生成的腐爛物質,例如,腐爛的玉米根莖、雜草等,然后利用可以吸引蟲害的物質,進行對其捕捉集中處理,這種生物防治的手段可以有效地減少玉米種植中蟲害的數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食物鏈的食用原理,培養蟲害的天敵,對其進行捕食,達到以蟲治蟲的效果,例如,培育草蛤來防治玉米的紅蜘蛛,培育赤眼蜂來防治玉米螟等。此類的防治方法雖然實施起來比較復雜,但是屬于綠色無污染的方法,不管是對玉米本身還是對外部環境都不會造成污染。
2.2.3化學防治技術
化學防治技術的利用對防治病蟲害是最快速也是最直接的方法,伴隨著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化學農藥的種類越來越多,針對農村的玉米種植,化學的防治手段是最簡單的方法,而且對病蟲害的防治非常有效,在當前階段,農藥的購買不受到種類和地域的限制,購買方便快捷。常用的方法一般有播種前對種子進行藥物浸泡和玉米生長過程中對玉米棵株進行農藥噴灑兩種方式。例如,針對猝倒病這種病癥可以在播種時將種子使用根寶藥劑拌種再進行播種,或者在種子浸泡時加入適樂時水劑浸泡十分鐘,以上2種方法都可以有效地防治猝倒病的發生。大斑病,發生此類病癥可以使用克瘟散或者代森錳鋅粉劑對患病植株進行噴灑,達到防治的效果。苗枯病,在播種時將辛硫磷溶液與玉米種混合攪拌,然后晾干,再將種子噴灑多菌靈溶液后進行播種。病毒病,針對此類病癥一般使用病毒克星試劑進行植株的噴灑,起到消滅病菌的作用。玉米螟、黏蟲、棉鈴蟲等此類害蟲可在玉米抽穗時期噴灑高效氯氟氰菊酯2 000~2 500倍的溶液進行防治。玉米蚜蟲的防治可以使用2%的阿維菌素3 000倍溶液進行噴灑除害。針對各種的病蟲害有不同的防治藥劑,但是由于農業的藥性大,在使用時應格外注意濃度的配比,濃度過低沒有防治效果,濃度過高一方面會對玉米的植株造成危害,另一方面在玉米中存在藥物殘留,玉米的種植最重要的目的是人們的食用需求,藥物的殘留不利于人們的食用健康。因此在使用化學防治手段時要嚴格遵循說明書進行用藥。
玉米的大規模種植不但對農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更是中國民生的基礎農作物。由于中國各地的地勢以及氣候的不同,導致種植玉米的產量受到一定影響,與此同時,玉米種植中病蟲害的發生,也嚴重影響了玉米的種植產量。基于此,為了提高玉米種植業的發展,就要重視種植的細節和病蟲害的防治,利用科學有效的方法防治病蟲害帶來的減產問題,進而促進中國種植業的發展。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農業農村局朱詢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