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屬于群居性動物,在養殖中一旦有羊疾病出現極易在短時間內迅速擴散,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需要重視和關注羊疾病防控工作,對常見羊疾病的發生原因進行科學的分析,探討防治應對策略,保障中國羊養殖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1羊疾病的引發因素
1.1生物性因素
在肉羊養殖中,多種因素均可誘發羊疾病,但是相比較而言生物性因素是最為重要的一項因素。常見的生物性因素主要是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各種病原體。
一旦在羊群中出現細菌或病毒感染病例,很快就會在羊群中傳播感染,嚴重時整個羊群都會受到感染發病,救治不及時會出現大量死亡,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羊感染的寄生蟲主要有蟎病和肝片吸蟲等,上述寄生蟲可通過羊體吸收營養,導致羊只營養不良,阻礙羊只發育,甚至造成羊只貧血,如果寄生蟲問題嚴重,還可能導致患病羊只的死亡。
1.2非生物性因素
常見非生物性因素主要為普通疾病,包括外科病、內科病、營養代謝性疾病等。其中內科病是指為羊群喂食清潔衛生不佳的飼料導致羊只無法順利消化,或者為羊只喂食單一品種的飼料,未及時為羊只補充充足的飲水而導致羊只患病。營養代謝類疾病是指因營養過剩,缺乏礦物質或維生素導致的發育不良或這是貧血等一些癥狀。
2常見羊疾病的防治措施
2. 1羊急性脹氣
羊急性脹氣的發生多是因羊只施入過多的青草或者過量施入容易發酵的飼料而引發,上述物質會迅速在羊只胃部發酵,因發酵過程中大量氣體的排出而導致羊只胃部急性脹大。病羊較為常見的癥狀主要為呼吸不暢、精神煩躁,如果病情嚴重羊只還會出現口吐白沫的現象,如不及時救治會出現死亡。羊急性脹氣常見的治療方法主要為:在病羊嘴部橫著放入一根樹根,用手對羊的左肷部進行按摩,促進脹氣排出。也可拿出7根香煙,分離出煙絲后將其平均分為2份并分別置入羊只嘴內,這樣便于病羊排出體內脹氣。
2.2肝片吸蟲病
在養殖羊過程中肝片吸蟲病是常見的一種生物性疾病。當羊只進食了感染肝片吸蟲的水草后,在羊只身體中造成肝片吸蟲感染。肝片吸蟲病一般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病癥表現為腹痛、腹瀉、體溫升高、精神萎靡、食欲減退等癥狀,救治不及時的情況下,病情嚴重的羊只可在3~5 d發生死亡。慢性病癥的羊只有身體消瘦、全身出現明顯水腫、消化系統功能紊亂等癥狀。羊肝片吸蟲病常見的防治措施為:禁止在過于低洼位置放牧;提高養殖管理水平,給羊群提供充足的清潔飲水。一旦發現病羊需立即隔離,并通過灌服丙硫咪唑片或者硫酸二氯酚治療。日常養殖中,每年3月和10月分別采用三氯苯唑為羊群驅蟲,需注意用藥過程中并保證空腹灌服,同時35 d后對羊群2次灌服,以保證良好的驅蟲效果。
2.3口蹄疫
口蹄疫具有極強的傳染病,一旦羊群中出現感染病例,就會迅速造成整個羊群患病。通常在秋末時期口蹄疫發生概率較高。羊只感染口蹄疫病后主要表現為蹄部皮膚出現潰爛、行走時跛行、體溫升高。在養殖中一旦發現有感染病例需要及時對病羊采取隔離措施,立即清掃并消毒羊舍。針對病羊,一般是采取高錳酸鉀溶液徹底沖洗口腔感染部位,每日涂抹2~3次甘油;而針對患病蹄部,可將適量蘇兒液涂抹于潰爛部位并包扎;而患病乳頭部位,一般需采取硼酸液徹底清洗,接著涂抹青霉素軟膏。
3預防羊疾病發生的綜合措施
3.1強化飼料管理
在養殖中羊感染疾病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長期投喂不衛生或發霉變質的飼料以及飼料搭配不科學,導致羊群的免疫力出現下降。因此,在飼料管理方面,要根據養殖品種的特性和羊在不同生長階段對營養的需求來科學搭配飼料。養殖戶需要將羊的年齡進行記錄,根據其體重情況科學配比飼料。需深入分析每頭羊生長狀況以及消化特性,并科學調整飼料。定時觀察羊的進食情況,為羊群選擇營養豐富適口性好的優質飼料,促進羊的免疫力得到提高。在飼料管理中,要根據羊群數量提前計算好需要的飼料種類及數量,確保羊群獲取優質飼料,防止因飼料浪費而增加飼料成本,避免為羊群喂食變質飼料以防止羊只疾病的發生。在飼料喂食過程中需注意,應定期打掃食槽并做好消毒工作,消毒過程中應當交替使用各種消毒藥劑,以獲取良好消毒效果。
3.2加強羊舍及周圍的衛生管理
羊舍是羊群成長的重要場所,養殖戶應對羊舍環境衛生加強管理,避免羊只感染疾病。從根源上有效控制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對羊舍環境管理時,需要定期搞好羊舍的清潔衛生,同時還要做好羊舍的消毒工作,注意飼料衛生,避免給羊群投喂發霉變質飼料。及時清除羊舍中的糞便,對患有感染性疾病的羊只及時進行隔離,對死亡原因不明的羊只進行深埋或焚燒,確保羊群獲取一個清潔、衛生、良好、適宜的生存空間,這樣能夠有效控制羊只各種疾病的發生,是一種重要的羊病防治措施。基于此,在日常養殖中,養殖戶必須對羊舍環境衛生強化管理。
3.3嚴格檢疫
為了保證羊群在養殖場內能夠健康生長,有效控制羊疾病的發生,養殖戶在引進羊仔時,應盡量選擇自繁自養的養殖模式。確需從外部引進羊只時,引進后必須進行不少于40 d的隔離觀察,隔離期滿無疫病問題時方可混群飼養。此外,剛出生的羊仔,需要定期對其注射疫苗。提高羊仔免疫力的同時,以降低羊群感染各種疫病的概率。在每年的春季以及秋季,養殖戶必須嚴格落實羊群驅蟲工作,防止因羊體內寄生有寄生蟲而導致整體羊群感染寄生蟲病。在驅蟲過程中,需結合當地寄生蟲病的流行情況針對性的選擇適宜的驅蟲藥物,用藥過程及用藥劑量必須嚴格遵頊相關產品說明書,以獲取良好的驅蟲效果。
3.4提高養殖管理水平
在日常養殖中,如果養殖戶采取的是不科學的飼養方式、整體飼養水平不高,也會造成各種疫病的發生以及傳播。因此,在預防羊疾病工作中,養殖戶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飼養管理水平。基層獸醫站也要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開展學習培訓活動,對選擇飼料、科學消毒方法、嚴格的衛生標準、如何做好防疫工作等方面提供培訓指導。特別需要對羊病的治療措施以及處理措施加強重視。對病羊或飼養能夠正確處理,保證羊群能夠健康生長,降低發生疾病的概率。
廣大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給中國畜牧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動力保障,目前,羊養殖已成為中國畜牧業中一個的重要組成。由于羊肉的營養價值較高,是人們喜愛的一種肉類食品,隨著羊肉消費需求的不斷增長促進中國羊養殖業的規模化發展。但在養殖中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發生各種羊疾病,如不及時進行有效防治就會對養殖效益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養殖戶要盡量給羊群提供一個干凈舒適的生長環境,在養殖中科學搭配飼料。定期開展防疫工作,有效降低羊疾病的發生概率,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
(青海省海北州祁連縣畜牧獸醫站萬瑪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