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人工智能時代人機關系的變革邏輯

2023-12-29 00:00:00趙紅勛郭錦濤李孝祥
中國傳媒科技 2023年2期

摘要:【目的】隨著ChatGPT的普適性滲透,人與智能機器(技術)的關系正在發生新的變化。以新一代人工智能ChatGPT為敘述焦點,探討人機關系的變革邏輯是本文的主要目的。【方法】文章通過案例分析、現象詮釋等方法,深度解析ChatGPT的主要特征及其觸發的變革邏輯問題。【結果】作為人工智能的“類人化”升級版,ChatGPT引發了人機關系變革,主要經由協作邏輯、互動邏輯、會話邏輯、融合邏輯的嬗變過程進行體現,其中,協作邏輯經歷了從“智能輔助”到“全能代理”的變化、互動邏輯從“單項控制”走向“平等對話”、會話邏輯從“機器語言”轉向“情感話語”、共生邏輯從“人機融合”邁向“互為延伸”。【結論】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強力滲透下,人與智能機器的關系已超越了單純的“使用關系”框架,而是在高度嵌入與深度黏合中被重構,以此形塑出人類的媒介化交往想象。

關鍵詞:ChatGPT;人工智能;人機關系;互動;會話;共生" " " " 中圖分類號:G234"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134(2023)02-013-06" " " "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3.02.002

本文著錄格式:趙紅勛,郭錦濤,李孝祥.人工智能時代人機關系的變革邏輯——基于ChatGPT應用的學術考察[J].中國傳媒科技,2023(02):13-18.

在媒介技術深入推進的當代社會,人工智能技術憑借其超模擬、類人化等優勢不斷在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進行全方位滲透,建構了媒介化時代的技術奇觀想象,成為新技術時代的表征語境。人工智能在新聞生產、文化傳播等諸多層面的深入實踐,不僅提供了生活便捷性的可能性話語,而且形塑了新的互動關系。在人工智能建構的互動關系維度中,人機關系(人與技術、人與媒介)的互動變革話語更為凸顯,因為人工智能介入日常生活很大程度上顛覆和變革了社會關系的網絡地圖,甚至引發人與技術的倫理關系思考。尤其是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的應用之下,人機關系的變革邏輯值得深入探究。

2022年11月,美國的OpenAI公司發布了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上線僅兩個月后,其用戶數量便突破一個億,超過到達相同用戶規模卻用時9個月的TikTok,成為史上用戶增長速度最快的消費級應用程序。ChatGPT被公認為是繼互聯網、智能手機之后,帶給人類的第三次革命性產品。[1]目前,國內外多家互聯網公司紛紛入局以ChatGPT為底層邏輯或類ChatGPT產品為核心的AI賽道,可以預見,一個由ChatGPT引領的全新人工智能時代正在到來。

從OpenAI公司發布的簡介來看,ChatGPT是一款智能聊天機器人模型,它能夠模擬人類語言,與用戶進行自然交互。但對ChatGPT的認知不應局限于智能聊天軟件或大型智能類語言模型,應將其理解為是一種依托人工智能技術與人類實現互構的智能式認知理解模式。[2]ChatGPT不僅代表了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到現階段的最新成果,而且也觸發了人機交互模式的更新,從而引發人機關系的新變革。

1.ChatGPT:人工智能“人化”再升級

ChatGPT之所以能被稱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典型代表,被視為繼互聯網、智能手機之后的第三次革命性產品,其根源在于其具有典型的“人化”特征。作為AIGC(人工智能技術自動生產內容)的一種類型,人工智能的目標是模擬、延伸和擴展人類智能,探尋智能本質,發展類人智能機器。[3]在這一層面上,ChatGPT可謂是最具“類人智能”特征的代表。

首先,ChatGPT具有類人化的“會話方式”。以ChatGPT為代表的新一代功能智能不再單純地模擬人類語言,而且能夠生發類人化的會話方式,由此才能凸顯出其超越傳統人工智能的價值所在。因為只有“會說話”才是完整意義上的AI。[4]ChatGPT擁有超強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不僅能通過人類常用的話語模式進行理解和輸出,而且還可以把具體的語言進行抽象化表達,即“聽得懂并說得了人話”。在預訓練階段,ChatGPT基于GPT-3.5架構的大型語言模型,能夠從海量數據中自主學習,在發布之前已經進行了千億級別數據量的訓練,并注入了人類的表達習慣與價值標準等偏好性知識,在打分機制的循環強化下徹底掌握人類偏好,最終能夠充分理解人類的意圖并實現類人化的交流。因此,ChatGPT一經推出就與傳統人工智能程序僵硬的話語模式區別開來,受到廣泛追捧。除了自然語言交流的功能,ChatGPT還具有將具體事物歸類、細化及抽象化的能力。例如,在問及“如何證明A等于B”之類的問題時,ChatGPT能夠使用具體的例子替代抽象層面的“A與B”進行表述,在話語表達模式方面,ChatGPT已經做到了高度的擬人化。

其次,ChatGPT深度介入“言說語境”,即能夠理解上下文并在無須重復相關要素的情況下給出用戶想要的答案。在其語言生成、上下文學習以及世界知識3種能力中,上下文學習能力是訓練重點。[5]傳統的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對人類發出的單個指令進行快速識別,但無法將多個連續的指令關聯起來,缺乏關聯語境要素的能力。ChatGPT提供了多窗口會話的模式,從聊天的第一句起,ChatGPT就能夠將問題中的各種要素進行關聯,建立新的會話語境,即使在問及多個問題之后,ChatGPT仍能對前面的問題作出關聯性回答。用戶與ChatGPT對話,就像是與朋友聊天[6],讓使用者感受不到機器屬性的存在,是人工智能進一步擬人化的突破。

最后,ChatGPT的“自我”意識充分凸顯。與無所不在但卻努力隱身的算法不同,ChatGPT毫不掩飾自己作為機器的身份,[7]它會拒絕、引導人類,有著自己的個性和風格,在人類偏好知識的加持下,表現出很強的自我主體性。從其基礎運行模式來看,ChatGPT融入了人類價值評判標準,這種類人化的思考模式使其不會像傳統聊天機器人那樣做出機械的整合式推送,而是會依據一系列的價值參考進行自我判斷,最終呈現出較為“確切”的答案。例如,ChatGPT既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進行成篇的詩歌與文案創作,也能生成可直接運行的長段代碼,而不是將搜索結果進行簡單羅列。此外,ChatGPT面對較為復雜的問題,會通過某種方式“拒絕”人類的命令,例如,當要求ChatGPT翻譯一篇英文文獻時,它會回答道“翻譯此篇文獻將會花費較多資源和較長時間,無法在此時此刻完成”。ChatGPT被預先注入了一系列的價值標準,并能根據人類的價值進行內在的學習與自我強化,當被問及一些超過內在標準的問題時會主動拒絕人類。自我反思是自我意識發生的基礎,學會說“不”則是人類反思的開始[8],雖然這樣的拒絕仍然是人類倫理在技術上的體現,但智能機器一旦在面對常規問題時邁出“主動拒絕”的第一步,就足以讓人們感受到其“自我意識”的存在。

自帶社會屬性與人化特征的ChatGPT爆火以來,國內外多家互聯網公司紛紛入局人工智能賽道,隨著ChatGPT在各個領域的廣泛運用,一個更具深度智能化的AI時代即將到來,人與智能技術的互動關系也將呈現出新的變化。從以往關于人機關系的討論來看,話題大多集中在人與技術對主動權的爭奪上,更多是基于技術飛速發展的語境下探討人的主體性遭到侵害的問題。ChatGPT的出現雖然也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會帶來人類的異化隱憂,但作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代表,ChatGPT更是開啟了人機共在的新主體時代,故需要在突破主客二元論和詮釋經驗主義兩個傳統研究范式的基礎上進行價值重構。[9]在此背景下,需要對人工智能時代的人機關系變革邏輯進行新的判斷與描摹。

2.協作邏輯:從智能輔助到全能代理

人工智能時代,機器不再是作為單一功能的物質性客體,而是逐漸被賦予人類智慧,并建構為共同行動的主體。但在人工智能發展的初期,機器(技術)大多扮演著輔助性角色,解決問題的模式是基于整合式的推送,無法直接給出解決方案,闡釋社會問題的技術功能略顯乏力。當前,以ChatGPT為引領的高維度人工智能,可以跳過搜索、整理的過程,直接給出具有確定性的答案,基礎功能的升級促使機器的角色從智能輔助走向全能代理,人機協作模式也逐漸由人類主導轉向為機器引領。

在傳統的人機協作模式中,AI程序的主要工作模式為接收用戶發出的指令并為使用者搜集、整理信息,其主要功能是信息的搜集與整合。在這個過程中,智能機器只不過是從海量的信息數據中進行了整合,中途的篩選與決策還需用戶的深入參與。此時的人機協作是一種人類主導、機器協同為基調的運行模式,用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仍要花費較大精力。由此,在這個智能化信息的實踐過程中,人與機器的關系建構更大程度上是在智能輔助的意義中得以實現。隨著人工智能數據庫容量的不斷擴容,以及算法能力的增強,新一代AI技術ChatGPT打破了傳統的單一整合模式,通過更確切地回答,讓信息反饋跳過了中間的再次篩選與確定環節,使整個程序變得簡化與智慧。在這一過程中,ChatGPT不僅實現了跨領域的多功能信息積累,而且推動了人與機器的深度勾連,由此人與機器的相互協作更大程度上取決于智能技術的全能代理。

首先,在知識獲取方面,ChatGPT可以跳過整合推送環節,直接生成優質的內容和答案,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當然,這是知識的獲取實踐過程,還針對不同的用戶進行“點對點”的價值輸出,能夠極大地提供用戶獲取知識的速度和效率。在知識獲取的實踐中,ChatGPT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輔助性工具,而是能夠以代理人的身份介入“人與知識”的關系建構,“既是社會互動的體現,又是解釋邏輯得到彰顯的過程[10],”由此推動了人工智能主體價值的縱深性發展。

其次,在知識性生產方面,人工智能可以直接代替人類高效率完成人類需要花費較長時間才能做完的工作,在美國通過了多項入學考試的ChatGPT,向人們展示了它強大的內容生產能力。在ChatGPT的對話框里,用戶只需動動手指就能立馬得到一個文采飛揚的宣傳文案、一篇富有創意的策劃案或是一串能夠直接運行的代碼,對許多學生來說,更是可以直接要求它幫助自己完成課程作業或期末論文。

最后,在日常生活方面,人工智能可以為人們提供個性化的娛樂、社交和服務。隨著ChatGPT在眾多領域的廣泛應用,可以用于虛擬偶像、智能游戲、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等領域,為人們提供更加豐富、智能、個性化的服務和娛樂體驗。屆時人類退居二線,AI將會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為用戶做出直接決策,人與技術的合作模式也由人類主導的人機協作轉變為智能機器引領的全權代理。

3.互動邏輯:從單向控制到平等對話

隨著技術的深入推進,AI逐步被賦予社會屬性與人化意識。人化意識和社會屬性的彰顯,需要在互動的邏輯中得以完成。因為人類社會化的本質是在互動的過程中得以形塑,所以人工智能的人化過程需要在互動的意義進行闡釋。

傳統的人機交互語境中,技術往往作為物質性的客體或中介存在,只是被動服從人類命令意志的機器,在此過程中,人類往往掌握著絕對的控制權,人機交互模式呈現出一種單向的、被動式的結構。由于傳統的人工智能技術缺乏人類交流模式的訓練,其對人類的反應只能停留在表層意思的理解。在缺乏語境關聯與類人化溝通功能的情況下,AI技術只能服從人類的指令,即使有些程序能在語音和交流層面表現出類人化特征,但其表層化的溝通實踐會讓用戶覺得它只是一個機器,因此很難產生真正意義上的雙向交流。同樣,因為缺乏龐大數據庫預訓練的架構,傳統AI技術無法對一些較為復雜的問題進行解決,經常會有“抱歉,我無法完成”或“我聽不懂”的窘境,技術上的局限性,使其無法超脫作為客體和中介的被動存在。此時人與機器的交流模式只能是機械的命令——反饋模式。

在以“智能式認知理解模式”為核心的ChatGPT的日漸普及下,機器已不再是被傳播者操縱的中介或工具,[11]由此人與機器的互動關系得以發生重構,即智能機器將會在與人類的互動過程中獲得話語權,人機交互模式也將從傳統的單向控制走向人與智能機器平等對話的新樣態。

首先,語言能力是人機平等交流的基礎和保障。語言可以分為語法、語義、語用三個方面。[12]語法是詞句表達的規則和范式,是智能機器正確“發言”的基礎,傳統人工智能已經攻克了語言規則的底層邏輯,包含背景性及文化性內容的“語義”和如何關聯語境并以自然語言進行表達的“語用”才是人工智能的突破重點。如前所述,ChatGPT不僅預訓練了廣泛的知識性內容,也對人類的交流模式進行了偏好性吸收,且語言表述、語境對話是其訓練重點,ChatGPT對語言表達的連貫性、統一性為人機平等對話提供了基礎。

其次,人化特征是吸引人類與智能機器平等對話的關鍵點。除了語言表達層面,ChatGPT的反應模式與交流方式無不體現著人類的價值與思維,ChatGPT能夠通過模仿人的語氣進行某些勸說和引導,也會在面對復雜任務時試圖拒絕人類,雖然這只是人類賦予其的“偽意識”,但足以讓用戶產生交流對話的興趣。

最后,“超能力”促使人工智能的社會地位提升,獲得平等對話的權利。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內容檢索只是“小菜一碟”,代碼編程、文案寫作更是信手拈來,種種“超能力”不僅一舉改觀智能機器作為被動的存在,甚至還能引起“技術崇拜”,吸引無數粉絲紛紛參與到人機對話的實踐當中。最終,在語用保障、人化特征與功能升維多重影響因素之下,人工智能時代的人機交互模式從傳統的單向控制走向了平等對話。

4.會話邏輯:從機器語言到情感話語

會話語言模式的變化是人工智能時代人機關系變革的重要表征,“語言”是人工智能是否擁有“自我”意識的重要參考維度,因為只有語言才足以形成智體之間的對話。[13]智能機器的語言系統是否成熟,決定著其是否能脫離機器屬性轉而向人類屬性進一步升級。目前,ChatGPT的會話系統的語言結構已不再是冷冰冰的機器語言,而是融入了情感性的話語表達,讓人與智能機器的對話關系充滿了人情味。

智能對話系統因其綜合復雜性和學科交叉性,一直是自然語言處理方向乃至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難題之一。[14]傳統人工智能受制于技術缺陷的影響,在實現與人類進行自然語言交流層面受到極大限制。第一,在接收理解方面,計算機處理語言的能力主要依賴于已有的語言模型和規則,對一些新的或特殊的語言表達方式,計算機可能無法進行準確的處理。第二,在內部處理方面,傳統語言模型處理自然語言的方式通常是基于邏輯和規則的,缺乏對語言使用的靈活性和自然度。第三,在語言的運用與呈現方面,傳統AI程序的表達多為整體文本或數據化的呈現,缺乏對語言使用場景和語言背后的情感、文化、社會因素等方面的理解與運用。即使某些具有較高維度的AI,也只限于某一領域的單一維度對話,如客服、智能翻譯等。在此背景下,用戶為了更好地操控、更快捷地下發指令,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學習“反習慣”的計算機語言。受到智能機器本身語言系統的影響,用戶必須對技術反向適應,使自身的語言逐漸向機器屬性靠攏。此時人機會話系統還停留在簡單的下發指令與接收反饋層面,與較高維度的擬人對話乃至情感交流相距甚遠。

搭載大型語言模型的ChatGPT很大程度上擺脫了生硬的機器屬性,促使人工智能時代的人機會話模式逐漸向人類自然語言靠攏,并能夠衍生出更高維度的情感交流。

一方面,基于GPT-3.5架構的大型語言模型,ChatGPT的訓練使用了約45TB的互聯網公開數據和數字書籍文檔,不僅彌補了數據量不足而導致的難以理解與運用的問題,也令自身的普適性進一步發展。具體而言,同樣是預先設置語言模型和規則,但是ChatGPT的數據量與算力的增加,使其覆蓋到人類語言的雙關、多義、個性化表達習慣等問題,突破過去人工智能的單一、僵化、具體等特點,呈現出連貫、抽象的、擁有語氣與人情味的特征。此外,海量的數據疊加數以億計的用戶對話實踐,促使其突破單一領域,向真正的通用和普適性人工智能發展。ChatGPT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回答各個領域的專業性問題。OpenAI公司于2023年3月15日發布的ChatGPT4,更是能通過幾句指令直接生成圖像、視頻和代碼。由此,用戶不再需要學習機器的語言邏輯,只需按照自身的表達習慣便能順暢完成交互。

另一方面,人與智能機器的交流衍生出了情感的交融。在任何的關系互動過程中,情感發揮著重要作用。缺乏情感的交流,將會削減溝通的效果和意義。雖然人工智能技術是一種物質化的設備,但真正意義上的智能系統不能沒有情感裝置。第一,ChatGPT對人類的偏好進行了規訓,不僅植入了人類的交流模式,還習得了一系列“人類偏好標準”,如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壞的、哪些是正面情緒,哪些是負面情感等,借助于龐大容量數據庫的預先訓練,其情感識別與表示的能力得到極大提升。第二,ChatGPT聯系語境的能力是與用戶進行情感交流的前提條件,通過連續問題構建的沉浸式交流,用戶能與智能媒介共筑有意義的空間。有了共同語境,進行更深入的情感交流不再遙不可及。第三,ChatGPT強大的理解與反應能力贏得用戶的信任,在價值、語境與信任的基礎至之上,感情層面的連接成為自然而然的結果。第四,與當下的人際交往模式不同,智媒時代,技術日益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重塑人們交流與互動的空間[15],由于每個人都是特別的、獨立存在的個體,人與人主體之間進行的人際交往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交流中的話語、態度、反應都有著不可控性。在人機交往中,智能技術的主體地位雖有所增加,但其主旨仍然是為人類提供更好的服務。因此,用戶在與AI的交流過程中可以自主構建情緒情境,具有較大的主動性。例如,當使用者發出問題,智能機器會一直順著用戶的話題回復下去,其反饋速度也比人際交流快很多。在這種人類可控、快速反饋、及時調整的良性循環下,人與AI的會話表征從理性的機器語言走向了更高智能維度的情感交融。

5.共生邏輯:從人機融合到互為延伸

伴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與優化,在動態化的人機交互過程中,人的意向性被傳遞到機器之上,形成了一種“人機共生”的關系。[16]傳統語境中,“人機共生”的模式更加強調人以技術為賦權的物理層面的融合,即多種終端設備對人的賦權,促使人類在技術的加持下走向“賽博格化”[17],成為高度結合的新型主體。但在當下的人工智能時代,技術也在不斷模擬人類的感知與運動能力,將人的價值觀內化到機器內部,形成新的融合樣態。在此過程中人類也逐步成為技術的反向延伸。[18]隨著ChatGPT為引領的強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人與技術的共生邏輯,也面臨著從人機融合到互為延伸的重構。

首先,從認知維度來看,智能技術延伸了人們的認知和思維。通過智能媒體的推送,人們能夠獲得客觀外在世界的間接經驗。在ChatGPT的聊天框內下發簡單的幾句指令,就能得到一部滿意的作品;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使人類的認知維度得到空前延伸。另一方面,人也在成為機器的延伸。以預訓練為基礎的人工智能技術,其核心要義就是對人類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學習,目前借助于強大算法與神經網絡感知系統,人工智能的認知能力已經遠遠超過人類。隨著人工智能數據庫的不斷擴大,其學習樣本逐漸擴大到整個人類社會范圍,且隨著學習效率不斷提高,預訓練本身的時效性誤差將會大大減少,智能機器在習得人類認知能力與理解模式層面亦得到廣泛延伸。

其次,在價值維度方面,智能技術深化了人的價值體系。人工智能時代,技術對社會的深度嵌入決定了人不再完全是衡量技術的尺度,技術對人類的影響,已經超過了傳統的認知模式。機器對人的學習除了知識、語言表達,也必然要學習情感、倫理與價值等更高維度的內容,這也是人工智能更具“人化”的關鍵技術突破點。一方面,智能機器通過對社會綱常倫理、價值常識等的學習,使技術的內在價值觀逐步與人類趨向一致。另一方面,隨著人化智能機器的飛速發展與人類對智能媒介實踐的不斷深入,人本身的價值觀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新一代AI技術對人的指令的反饋速度越來越快、結果越來越準確,用戶對反饋的要求越來越高,促使其工具理性不斷增長,技術與社會的互嵌又使得人類強化的工具理性投射到現實社會之中,最終影響到智能技術內在的價值標準。在兩者深度融合的實踐下,人類社會與智能技術的價值將不斷互相延伸,最終高度統一。

最后,從行動維度來看,人工智能時代,人類的行動逐漸以AI的方案為指引,作為全權代理人的AI在行動和思想層面對人類進行指導,人的行動邏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技術的影響。反之,隨著ChatGPT為引領的人工智能技術不斷泛化與普及,人工智能的學習內容將突破語言層面而延伸到具體行動之中。屆時AI高度習得人類的知識、情感、價值,將直接替代人類做出相關決策與反應。人工智能不斷習得人類的行為習慣并內化到自我反饋之中,所做出的反饋行動也將會與人類行動高度一致。

不難看出,在認知、價值與行動維度,人與技術互相學習、互構影響、互為延伸,最終達成高度共生的統一體。

結語

在以ChatGPT為代表的智能技術的普及應用下,人機關系正在消解“主客體”二元對立的模式,建構出新的人智共生關系圖示,由此帶來的更大范圍上的社會變革,尤其是對技術擁有者——人類主體的影響需要引起重視。首先,機器“人化”的同時,是人的機器化。[19]在人工智能技術越來越智能化的同時,勢必會造成人類大腦的退化、人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模式逐漸程式化的隱憂。其次,人工智能時代人與智能機器的關系逐步走向了全權代理、平等對話、情感交融以及高度共生的樣態,當人類訴諸于智能機器的時間需求愈來愈多,很大程度上會帶來現實人際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少,時間上的“零和效應”使用戶不能平衡人機交流與人際溝通的時長,當用戶逐步形成與智能機器的對話習慣以后,這種人機對話模式一旦投射到現實中的人際交往中,亦會帶來多方面的風險。在當下全面智能化的時代,人與技術互為延伸、互為補充、互為尺度,在技術不斷朝向“人化”的方向發展時,要時刻警惕人類主體作為被延伸的對象的自我空洞化,只有保證人類作為“掌舵者”的角色,方能使智能技術的發展行穩致遠。

[1][5]朱光輝,王喜文.ChatGPT的運行模式、關鍵技術及未來圖景[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4):180-189.

[2]張夏恒.ChatGPT的邏輯解構、影響研判及政策建議[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5):18-28.

[3]譚鐵牛,孫哲南,張兆翔.人工智能:天使還是魔鬼?[J].中國科學:信息科學,2018(9):1257-1263.

[4]徐英瑾,陳萌.人工智能如何“說人話”?——對于自然語言處理研究的哲學反思[J].自然辯證法通訊,2022(1):10-19.

[6]馮志偉,張燈柯,饒高琦.從圖靈測試到ChatGPT——人機對話的里程碑及啟示[J].語言戰略研究,2023(2):20-24.

[7]彭蘭.人與機器,互為尺度[J].當代傳播,2023(1):1.

[8][13]趙汀陽.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識何以可能?[J].自然辯證法通訊,2019(1):1-8.

[9]王建磊,曹卉萌.ChatGPT的傳播特質、邏輯、范式[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3(2):1-9.

[10]趙紅勛.互聯網邏輯下微信傳播的圈子結構及擬態交往[J].視聽,2016(3):20-24.

[10][16]喻國明,楊雅.5G時代:未來傳播中“人—機”關系的模式重構[J].新聞與傳播評論,2020(1):5-10.

[11]師文,陳昌鳳.馴化、人機傳播與算法善用:2019年智能媒體研究[J].新聞界,2020(1):19-24+45.

[12]李春文等.從人工智能學科發展到人機會話關鍵問題的探析與展望[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22(3):25-32.

[14]李春文等.從人工智能學科發展到人機會話關鍵問題的探析與展望[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22(3):25-32.

[15]趙紅勛,李寧寧.人工智能時代算法新聞的空間實踐探析[J].中國傳媒科技,2021(6):20-25.

[17]彭蘭.智能時代人的數字化生存——可分離的“虛擬實體”、“數字化元件”與不會消失的“具身性”[J].新聞記者,2019(12):4-12.

[18]王建磊,曹卉萌.ChatGPT的傳播特質、邏輯、范式[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3(2):1-9.

[19]周玄,趙建超.人工智能的倫理困境與正向規約[J].江西社會科學,2022(10):37-43.

作者簡介:趙紅勛(1984-),男,河南濮陽,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河南大學影視藝術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為視聽傳播、媒介文化與青年文化;郭錦濤(1999-),男,河南滑縣,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媒介文化與青年文化;李孝祥(1989—),男,湖北荊州,陜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媒介社會學與傳播思想史。

(責任編輯:李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免费播放毛片|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精品国产91爱| 欧美在线视频a|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中文字幕啪啪| 国产91精品久久| 欧美一级高清片久久99| 国产91成人|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 日韩在线播放欧美字幕| 欧美 亚洲 日韩 国产|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 四虎影院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国产丰满成熟女性性满足视频| 国产素人在线| 制服丝袜无码每日更新| 欧美视频在线不卡| 99手机在线视频| 永久毛片在线播|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99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色图另类|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欧美激情首页| 98超碰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苍井空|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91欧美在线|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久久99这里精品8国产| 看看一级毛片|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天堂亚洲网| 黄色网址手机国内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色悠久久久|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在线欧美a| 香蕉色综合| 黄色福利在线|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 天堂成人av| 天天视频在线91频| 国产精品观看视频免费完整版| a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正片|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爱爱影院18禁免费|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级毛片|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日本免费a视频|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粉嫩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成人日韩视频|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色呦呦手机在线精品| 婷婷综合亚洲|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