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檢測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所致不孕患者性激素及代謝指標水平,并分析其臨床意義,為臨床治療方案的制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淄博市中醫醫院收治的48例PCOS所致不孕患者設為研究組,另選取同期于淄博市中醫醫院行健康體檢的48例非PCOS且月經周期正常的不孕患者設為對照組進行回顧性分析。分別檢測兩組患者的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睪酮(T)及孕酮(P)]、糖代謝指標[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島素(FINS)及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及脂代謝指標[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結果 研究組患者LH、PRL、FSH、E2、P及T水平高于對照組(Plt;0.05)。研究組患者FPG、FINS和HOMA-IR水平高于對照組(Plt;0.05)。研究組患者TC、TG及LDL-C水平高于對照組,HDL-C水平低于對照組(Plt;0.05)。結論 與非PCOS且月經周期正常不孕相比,PCOS所致不孕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和糖脂代謝指標存在明顯異常,對以上指標水平監測可輔助臨床早期識別并及時制訂相應的治療方案。
【關鍵詞】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性激素;代謝指標
【中圖分類號】R58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3.13.0125.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3.13.041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育齡女性常見的代謝異常疾病[1-2],其主要特征表現為高雄激素血癥和慢性無排卵,多毛、肥胖和閉經也是該病的常見臨床表現[3]。據調查顯示,PCOS在12~40歲女性中的發生率約為10%,且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4]。臨床研究已證實,PCOS是導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5]。但目前對于該病的具體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有報道指出,胰島素抵抗、腎上腺素分泌異常及下丘腦-垂體-卵巢軸調節功能異常與PCOS密切相關[6-7]。性激素水平檢測是臨床上診斷和評估女性內分泌系統疾病的主要手段,隨著研究的深入,發現不少PCOS患者同時伴有一定的糖脂代謝異常,提示代謝指標的改變可能與PCOS的發生有關[8]?;诖?,本研究通過比較PCOS患者和非PCOS患者的性激素和糖、脂代謝指標水平差異,旨在明確檢測以上指標對制訂臨床治療方案的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淄博市中醫醫院收治的48例PCOS所致不孕患者設為研究組,另選取同期于淄博市中醫醫院行健康體檢的48例非PCOS且月經周期正常的不孕患者設為對照組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組患者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31.12±3.44)歲;體質量55~73 kg,平均體質量(61.42±8.39)kg;病程1~8年,平均病程(6.51±1.22)年。對照組患者年齡23~39歲,平均年齡(32.88±3.67)歲;體質量56~75 kg,平均體質量(62.07±7.49)kg;病程1~8年,平均病程(6.28±1.3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淄博市中醫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研究組患者符合《多囊卵巢綜合征中國診療指南》[9]和《不孕癥診斷指南》[10]PCOS所致不孕的診斷標準,均經臨床確診;②偶發或無排卵;③無藥物濫用史者;④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入組前存在激素類藥物治療史者;②合并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③合并血液系統疾病及惡性腫瘤者。
1.2 檢測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均完善身體健康檢查,排除由其他疾病所致的實驗干擾,確保入組患者符合納入標準。采集患者空腹肘靜脈血5 mL,以4 000 r/min速率離心6 min,并保留上層血清,置于-20 ℃環境中無菌保存,待統一檢測。應用全自動化學發光指標檢測儀(貝克曼,型號:DXI 800)及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立,型號:7600型)檢測患者的性激素和糖、脂代謝指標水平。性激素指標包括:卵泡刺激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睪酮(T)及孕酮(P)。糖代謝指標包括: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島素(FINS),并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公式如下:HOMA-IR= FPG×FINS /22. 5。脂代謝指標包括: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性激素指標水平。②比較兩組患者糖代謝指標水平。③比較兩組患者脂代謝指標水平。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性激素指標水平比較 研究組患者LH、PRL、FSH、E2、P及T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糖代謝指標水平比較 研究組患者FPG、FINS和HOMA-IR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脂代謝指標水平比較 研究組患者TC、TG及LDL-C水平高于對照組,HDL-C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
3 討論
PCOS是常見的女性內分泌紊亂疾病,可導致患者出現閉經和不孕,雖不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11]。隨著研究的深入,現已證實LH分泌失常和雄激素的升高是導致PCOS的主要原因[12],因此,對PCOS患者的性激素和糖脂代謝水平進行檢測分析可輔助臨床更好地制訂診療方案。
調查顯示,部分PCOS患者會同時伴有高血脂、高血糖及胰島素代謝異常的現象,且PCOS的生理病變范圍涉及神經、蛋白質及脂肪內分泌異常[13],不僅會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同時還會對其生育能力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14]。有報道指出,高胰島素血癥和胰島素抵抗在PCOS的發生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5]。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FPG、FINS、HOMA-IR水平及TC、TG、LDL-C水平均明顯升高,HDL-C 水平低于對照組。這表明在PCOS所致不孕患者中普遍存在糖脂代謝異?,F象,這與既往的研究報道結果一致[16],提示檢測糖脂代謝指標水平可為臨床制訂相應的干預措施提供指導。
為進一步改善此種現象,不少學者對此展開了研究,結果發現,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異常是導致卵巢和子宮功能發生改變的主要原因[17],在LH升高的同時,T也會同步升高,進而導致卵巢的結構形態發生改變,抑制卵泡發育,最終引發不孕。FSH對卵泡的成熟也有著同樣的促進作用,而E2是來源于成熟卵泡的生理激素[18],PRL水平的升高也會導致卵巢出現黃體功能不全的現象[19]。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LH、PRL、FSH、E2、P及T水平高于對照組。這表明卵巢功能減退是PCOS患者的普遍表現,這可能與卵巢過早衰退有關。PRL水平的升高表示可能存在PRL血癥,這與雌孕激素分泌不足、排卵功能喪失密切相關。此外,LH、T和P水平異常升高,提示其卵巢形態發生了一定的改變,這是導致其不孕的主要原因。但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處,一方面為僅納入淄博市中醫醫院收治的患者,研究結論的可推廣性不足;另一方面為樣本量較小,結論的準確性仍需前瞻性、多中心、大樣本量研究進行驗證。
綜上所述,PCOS所致不孕者的性激素和糖脂代謝指標的檢測水平存在明顯異常,檢測以上指標水平可輔助臨床早期診斷鑒別此類患者,并及時制訂更為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GNANADASS S A, PRABHU Y D, GOPALAKRISHNAN A V. Association of metabolic and inflammatory markers with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 An update[J]. Arch Gynecol Obstet, 2021, 303(3): 631-643.
ABOELDALYL S, JAMES C, SEYAM E, et al. The role of chronic inflammation in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Int J Mol Sci, 2021, 22(5): 2734.
KUCERA R, BABUSKA V, ULCOVA-GALLOVA Z, et al. Follicular fluid levels of anti-Müllerian hormon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and leptin in women with fertility disorders[J]. Syst Biol Reprod Med, 2018, 64(3): 220-223.
SHARMEEN S, NOMANI H, TAUB E, et al.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Epidemiologic assessment of prevalence of systemic rheumatic and autoimmune diseases[J]. Clin Rheumatol, 2021, 40(12): 4837-4843.
馬亞楠,劉瑞云,姬燕慧,等.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病人治療依從性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 2022, 36(13): 2404-2409.
周振環,徐耀紅,金輝,等. 多囊卵巢綜合征與相關因素關系的研究[J].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22, 26(2): 270-274.
李彥黎,李晉,王姚,等.穩態模型胰島素抵抗指數、性激素、糖代謝指標對診斷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效能分析[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 2020, 21(6): 631-633.
ZHANG J Q, XING C, HE B. Short period-administration of myo-inositol and metformin on hormonal and glycolipid profiles in patients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update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 2022, 26(6): 1792-1802.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內分泌學組及指南專家組.多囊卵巢綜合征中國診療指南[J].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8, 53(1): 2-6.
陳子江,劉嘉茵,黃荷鳳,等.不孕癥診斷指南[J].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9, 54(8): 505-511.
孫桂麗,趙冉冉.基于代謝組學的多囊卵巢綜合征研究進展[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22, 38(6): 534-538.
周振環,徐耀紅,金輝,等.多囊卵巢綜合征與相關因素關系的研究[J].中國實驗診斷學, 2022, 26(2): 270-274.
劉樹輝,劉桂蘭,侯敬麗,等.多囊卵巢綜合征非遺傳危險因素研究現狀[J].中國中醫藥科技, 2022, 29(2): 348-349.
趙心瑜,秦璐璐,劉文瓊.基于脂代謝異常探討從痰論治多囊卵巢綜合征作用機制[J].陜西中醫, 2022, 43(7): 921-924.
曾宇,趙琳.多囊卵巢綜合征糖、脂代謝異常的研究進展[J].大連醫科大學學報, 2022, 44(3): 263-268.
王云強,王艷彬,劉曉杰,等.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中醫證型分布與性激素及胰島素抵抗水平間的關系分析[J].四川中醫, 2022, 40(5): 59-62.
曾洲榆,胡力,官燕飛,等.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與胰島素抵抗關系[J].廣州醫藥, 2022, 53(2): 31-34.
王靜楠,張肖紅,郝曉瑩.血管生成素樣蛋白與胰島素抵抗和糖代謝的關系及在多囊卵巢綜合征中的作用[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 2022, 41(2): 160-165.
申怡,王靜.針灸調節下丘腦-垂體-卵巢軸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22, 42(5): 62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