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歡是土生土長的蘇州小娘魚,去年,她把家從姑蘇古城搬到了相城。沒想到這一舉動,讓她的朋友們深深羨慕。羨慕她家門口就是高鐵站,無論去上海、常熟還是無錫,都只要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去杭州、南京也僅需1個多小時,北京更是可以一天來回。其實不同區域有著各式各樣的“出圈”方式,相城的“出圈”,區位優勢當屬前列。
地處蘇州市域地理中心,位于通蘇嘉發展軸和蘇滬發展軸的交匯點,溝通南北、聯動東西,相城無疑是蘇州未來發展重要的承載區,更是長三角新一輪發展中最具潛力的戰略性增長區域。如今,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程加快和蘇州市內全域一體化的推進,相城更是被市委賦予了建設“打造長三角區域樞紐中心”和“建設現代化高科技中心城區”的“雙中心”使命,成為蘇州推動“空間重構、資源重組、品質重塑”大棋局中的重要落子。
溝通南北,聯動東西
“外聯”“內聚”書寫精彩篇章
2011年,隨著京滬高鐵全線通車,高鐵蘇州北站正式啟用。120余班次列車,日均2萬多的客流量,讓這里成為了蘇州打造全國性交通樞紐城市的重要載體,也為相城注入了無限活力。旅游探親、商務出行、科研就業等,從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奔涌而來的人才前往這里、會聚在這里、留在這里。
十余年來,位于長三角重要樞紐位置的蘇州北站成為了蘇州發展與相城崛起的澎湃動力。按照規劃,未來蘇州北站將建成12臺28線的超級樞紐站點。依托于蘇州北站擴建改造契機,相城正高標準、高質量推進融合TOD綜合開發設計中,未來,TOD核心區域與周邊區域將助力這里成為“站產城融合”的國際樣板。
2021年公布的《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中,相城被列入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北向拓展帶。“溝通南北,聯動東西”,兩年來,相城充分發揮這一獨特的區位優勢,引入源源不斷的人才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讓這里成為高科技企業、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的極佳選擇。
如今的相城區,早已在長三角一體化的過程中實現了和上海與無錫的無縫銜接。中智行車路協同高級產品經理楊晨正在這里享受著他幸福的雙城生活。他與愛人畢業后選擇留在上海定居。隨著蘇州智能車聯網行業的飛速發展,他們意識到這里有著極大的發展空間,懷揣著對故鄉的情懷,楊晨做出了回到蘇州就業的決定。
談及每周在上海與相城區間往返,楊晨說:“我正好趕上好時候。”每個周末,他都會從蘇州北站出發,乘坐25分鐘左右高鐵,前往上海與家人團聚。而從他的公司到蘇州北站間,自動駕駛公交、軌道交通等交通方式,為他的“雙城記”按下了“加速鍵”。
“我在相城生活得很舒適,很愜意。”楊晨這樣描述他工作日的生活狀態,人才公寓等保障性住房為他和他的同事在蘇州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完善的周邊配套設施、僅需步行幾分鐘的通勤距離,讓他們能毫無后顧之憂地投身于自動駕駛產品技術的研發與創新中。
近階段,楊晨所在的團隊已經完成了依靠純路端感知實現車路協同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技術驗證,正在實現車路協同運營的規?;涞亍T谙喑菂^城市級公開道路上,頭上安裝著雷達與相機的智能汽車已不算稀奇,這些依靠著車端傳感器實現自動駕駛的“單車智能”未來一部分硬件設備將被安裝在路端的多維傳感器所替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車路協同”。這樣既能節約高級別自動駕駛成本,又能讓自動駕駛技術更智能更全面的升級融合,是智能車聯網產業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
當然,相城書寫的不止“外聯”這一篇章。不斷“內聚”,讓相城在融入蘇州市域一體化進程中如魚得水。G524國道、桐涇路北延等市域交通項目建成通車;蘇州首個“市內飛地”——蘇相合作區啟動……相城先后與蘇州工業園區、常熟市、姑蘇區、高新區等板塊建立合作機制,共同助力蘇州市域一體化發展再提速。
未來如何在更大的坐標系中找準新定位?相城正充分發揮自身的地理區位優勢和交通樞紐優勢,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與市域一體化發展格局,努力在現代化進程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產業創新集群
以數字引領推動科技產業發展
多年前,小Q來到相城,準備赴一場面試。當他踏上公交車,習慣性地掏出手機掃碼支付,突然信號不知去向,伴隨著其身后一群排隊上車的乘客,以及飛速流逝的時間,小Q急得滿頭大汗,最終熱心市民幫他解了圍。而如今,在相城恐怕很難再發生這樣的尷尬事。兩個月前,數字人民幣無網無電支付應用成功在相城公交877路和811路落地試點,這也是全國數字人民幣無網無電支付首次在公交領域應用,之后無網無電支付落地場景將覆蓋區內所有生態景區。
事實上,數字人民幣駛入“快車道”只是相城萬眾創新的一個微縮場景。
當前,相城正不斷推動科技領軍人才加快集聚,技術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機構數量不斷增加,科技轉移轉化關鍵環節有效打通,全區高能級平臺載體“策源力”持續提高。今年以來,相城在聚力發展的數字金融、先進材料、智能車聯網等領域鼎力創新,一系列新成果相繼落地,一系列技術應用取得關鍵突破。
在蘇州寶麗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廠房內,智能搬運系統正將生產所用的物料運送至各個產品的生產線,收到物料的產線也能自動生產、包裝、入庫。
“我們的中控室能夠實時共享生產過程中的各種信息,智能化安排各類生產活動。比如在收到工單后,會安排自動導向車運送生產原料,生產機器就會根據來料進行生產,產品在下層工廠烘干后能夠自動化包裝,再通過機械手碼垛到自動導向叉車運送至升降機,升降機便會將成品自動運送到立體倉庫入庫?!睋髽I負責人介紹,借助高速率、低時延的5G技術,全工廠實現了穩定、高效的數據傳輸,極大提升了企業的生產力,實現降本增效提質。
圍繞先進材料、電子信息、智能裝備等重點制造業產業創新集群,相城系統性建立了“智造場景——智能車間——標桿工廠——智慧園區”的“智改數轉”培育體系,圓滿完成全覆蓋任務,三年已累計實施2663個項目。同時建立“智改數轉”“一企一檔”,深入挖掘中小企業需求及轉型困難,開設智改數轉“專家門診”與“保姆式服務”顧問服務及燈塔工廠培育企業走訪,為企業降本提質增效提供對策。
通過一系列舉措,標桿項目成效明顯——金宏氣體獲評全市唯一的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實現零突破;累計省市智能工廠、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5G全連接工廠達18家,省、市車間達154家,省星級上云企業已達624家。
此外,相城正科學規劃相城大數據產業發展布局,打造“1+3+N”產業發展格局,“1”是高標準建設一個“千億級”大數據產業創新集群,打造成“長三角數據要素融合樞紐”和“全國數實共生發展樣板”;“3”是圍繞算力、數據、算法三要素,以算力為基礎,數據為核心,算法為關鍵環節,共同推動大數據產業融合發展;“N”是匯聚相城數據要素、人工智能與算力、元宇宙、數據安全、數字貿易、數字文化等細分領域,實現以“數”賦“產”,以“產”促“數”,推動相城大數據產業高標準強鏈、高水平強鏈,打造相城大數據產業新高地。
記者了解到,堅持工業強基和數字賦能“雙輪驅動”,聚焦數字經濟新賽道、主賽道,相城將持續打造“產業園就是產業鏈、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形成具有特色標識的千億級產業創新集群。
精繪文化坐標
描摹獨樹一幟的江南風韻
煙火氣十足的烤串、栩栩如生的非遺糖人、天幕帳篷下的徐徐晚風……玩法眾多的活力島夜市,是近兩年相城居民們最愛逛的地方之一。美食游樂齊聚一堂的熱鬧非凡背后,是相城發揮地方特色優勢,推出的多元夜經濟活動。除了常規玩法,歡樂啤酒節、電競嘉年華、動漫文化展、親子互動節等豐富多樣的活動,讓即使是小眾文化愛好者,也能在相城尋覓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作為蘇州唯一的城市生態島鏈,活力島片區已發展成為展現相城產城人融合發展的重要窗口。這里既是周邊居民休閑娛樂的第一選擇,也是激發相城產業、文化、生態、運動活力的不竭動力。這里城市副中心、商貿中心、門戶樞紐地位不斷凸顯,為相城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良好基礎。
家住活力島片區的小李時常在午后出門散步,漫步在活力島蜿蜒的石橋上,在濕地公園間穿梭,來到活力島商業街,享用一餐下午茶。傍晚時分,掃一輛共享單車,騎行在相城大道上,不是春天,心情卻勝似春天。伴隨著城市高速發展的腳步,這里誕生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良辰美景。
如今,在千年元和塘畔,正上演著一部傳統與現代的協奏曲。一方面,元和塘古窯遺址正在被打造為“江南文化”亮點新名片;另一方面,以數字文化、創意設計和文化旅游業態為主導的元和塘文化產業園區被命名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區內40余處文化產業樓宇載體集聚,數字文化創意產業正引領相城文化產業新的騰飛。
尤其是今年以來,相城錨定“雙中心”建設目標,以文興產,以文為媒,以文化人,深入挖掘江南文化基因,推動歷史文脈保護傳承,努力提升相城城市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書寫相城獨樹一幟的江南風韻。
“蘇州寶藏景點”“打卡老街凌霄花”“小眾遛娃勝地”……在某社交平臺上,“太平老街”的相關筆記達到了5萬多篇。去年,在《相城區古鎮老街保護規劃》工作中,太平老街在保留原始風貌與構造的基礎上,創建了集“展、演、娛、憩”于一體的人文空間,融入獨立品牌咖啡館、特色書店、小型藝術展、圍爐煮茶等時興元素,還有不定期舉行的咖啡、雞尾酒沙龍、圖書分享會、戶外音樂、露營等活動。這條承載著無數人江南水鄉記憶的老街,煥發出全新的生命力。
運河如帶,蜿蜒穿城,訴說著相城故事。望亭鎮作為大運河蘇州段的起點,被譽為“運河吳門第一鎮”。為了留住江南鄉愁,相城重塑吳門運河文化,將運河的歷史與未來融入到現實生活場景。今年4月,望亭鎮開啟了“‘閱享’好時光暢‘讀’大運河”系列活動,將大運河文化以閱讀推廣的形式傳播、傳承。在今年開放運行的望亭鎮大運河文體館,“海豚書屋”里滿滿的大運河文化元素令讀者沉浸其中?!按筮\河文化書齋”更是匯集運河文化書籍,展現運河文化的厚重與綿長。
“這里關于大運河的書籍很集中,孩子從小在望亭長大,就想帶她來這里多了解我們的大運河文化。”家住望亭鎮宅基村的張先生感慨說。
看得見老街與大運河,聽得見評彈與漁歌,嗅得到美食與書香,古老與現代交融,文化與產業呼應……相城不斷精繪文化坐標,描摹獨樹一幟的江南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