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聽來蘇州旅游的外地朋友們抱怨,在夜晚的蘇州,年輕人們都藏在哪里呢?是被爸媽的“宵禁時間”捆在了家里?還是窩在臥室床上與電視劇、電影為伴?除了這些,年輕人們還愛在夜晚“出沒”于藏匿在街巷市井中的酒吧、盡情躍動的Livehouse,以及能讓嘴巴不寂寞的夜市上。
追隨Z世代弄潮兒們的身影,一起來探尋夜生活吧。
解憂雜貨鋪,微醺亦是解藥
晚上10點,結束了一天繁忙設計工作的90后女孩小寧走進姑蘇區巷子中的一家清吧。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獨自光顧這里了。昏暗的環境中,燈影婆娑,她在吧臺旁隨意揀了個位置坐下。棕色木質桌子前,調酒師搖晃手腕調制出一杯杯層次分明的飲品,將這只屬于深夜的味道奉上客人桌前。
大部分時間,小寧會看著酒水單,點上一杯自己熟悉風味的特調,清醒爽口,入喉微澀的口感是她疲憊身軀的救贖,也是她最為放松的舒適圈。而在煩惱纏上心頭,千絲萬縷的思緒不知從何開始整理時,她會要求調酒師給她來上一杯“盲盒”雞尾酒飲料。
小寧這樣描述“盲盒”對她的意義:“有時候用舌尖嘗到的那一瞬,思路就被打開了。”這個清吧里絕大多數客戶也都像小寧一樣,不為買醉而來。不同于刻板印象中的與“混亂”“危險”等貶義詞關聯起的酒吧,環境幽靜、氛圍和諧、播放著輕音樂的清吧更像是白天大家愛光顧的咖啡店,是相對安全、放松的第三空間。人們可以在這里和朋友聊天侃地,在酒精的助攻下輕松敞開心扉;也可以僅僅用味蕾體悟飲品的魅力,將生活的煩惱短暫性的拋之腦后;還可以在這里與鄰座的陌生人就電視上播放的訊息毫無顧慮的推心置腹……這些,才是年輕人們深愛這里的奧義。
除了純粹意義上的喝酒,很多清吧還定期組織觀影、音樂會、小型運動會等活動,讓飲品成為一個載體,拉近人與人之間的線下距離。
位于十全街附近的Libertango,每晚都會有主題活動,周六晚上的麗啵舞蹈秀,總能吸引很多穿著大膽、打扮亮眼的女孩們的加入。這個起源于廈門“臭迪歌廳秀”的活動,讓大家可以盡情嗨唱不同年代的潮流歌曲。在酒精與迪斯科燈球的合力作用下,客人們常常不由自主地參與到歌唱中,變成全場大合唱。
十梓街上的破立啤酒屋,白天經營咖啡,晚上經營啤酒,是名副其實的早c晚a。隔不了多久就換新的精釀啤酒菜單,讓很多客人每次光顧都能新意滿滿。甚至店里的老客戶們也會主動向你推薦,“這個口感偏酸”“這個入口不錯”,讓人很難不被真誠與友好所打動,主動與他們一起端著啤酒杯,坐在窗邊,看著夜色,肆意遐想。
夜晚熱門去處之一的學士街上,專做威士忌的而立提供極具特色的飲品選擇。貼心的店員小姐姐會詳細介紹每一款酒的品法,對酒精飲料毫無基礎的“小白”,在這里也能先學習一波相關知識,再為美好的夜晚選定一款中意的飲料。“排隊買青團”“春風醉”等只聽名字便知極具蘇州風味的飲品,是不少本地年輕人偏愛的口味。在音樂悠揚、舌尖綻放的幸福感中,誰又能不稱這里為絕佳的“解憂雜貨鋪”呢?
夜間有氧,還得是Livehouse
如果說20世紀末,最流行的夜晚場所是迪斯科舞廳,那么今天,在蘇州年輕人中,最為熱門的選擇便是Livehouse。
這個概念最早起源于國外,指的是具備專業演出場地、高質量音響設備的小型音樂展演空間。小型樂團、藝術家、樂隊、偶像團體等可以在這樣的場地進行音樂及舞蹈藝術表演。與酒吧等娛樂場所不同的是,在這樣的空間中,酒水飲料往往只是助興的工具,樂迷們可以盡情在這里享受音樂與藝術的魅力,甚至加入其中。
“我和朋友會提前很久關注喜歡的樂隊的巡演行程,每當行程中有蘇州的Livehouse時,我們一定會搶票觀看的!”一頭粉發的在讀研究生小葛滿臉興奮地說。她和她的朋友們都是忠實的小眾樂隊愛好者。比起大型音樂節、演唱會等,開在家門口的Livehouse對仍是學生的她們來說更經濟實惠。“體驗感也更好!”她補充道。
Livehouse場地往往會提前一至兩個月公布接下來幾周的演出安排,搖滾樂、重金屬、朋克等多樣的選擇,讓年輕人們總能找到自己想參與的那個周末。除了樂隊,主辦方們還會請來專業dj等,舉辦如90年代港風音樂專場、海外流行音樂專場、動漫音樂專場等活動。即使現場沒有藝人出席,臺下的觀眾也能盡情跟隨音樂搖晃熒光棒、舞動身體。
在蘇州,大部分Livehouse會從晚上8點開始營業,音樂人們會以相對傳唱度較低的樂曲暖場,吸引觀眾聚集場內。再開始表演大眾較為熟知的,誰聽了都能哼唱上幾句的熱門歌曲,讓現場的所有人跟著音樂的節奏同頻共振。晚上10點左右往往是整場演出的最高潮,此時參與者們的身體與耳朵都會達到充分熱身狀態,節奏感最強,最能一起跳躍、嘶吼的樂曲在這時便會出場。不亞于一場健身房內的有氧舞蹈課,在這里的大家會跟著節奏邊放聲歌唱,邊用力舞蹈,釋放出不顧及明天的一切的肆意與激狂。
在高校集聚的蘇州,Livehouse活動主辦們也會主動邀請學生舞團、樂隊等進行驚喜表演。不同于校園舞臺的相對拘謹,這里的大家可以在陌生人面前大膽展現他們對音樂與舞蹈藝術的熱愛。遠離熟人的凝視與審判,遠離自己在社會中本屬于的軀殼,在Livehouse里的大家可以自由跳脫出各類刻板印象的拘束,進入忘我之境。
小葛說:“這里的大家只會真誠地夸獎陌生人,對唱得很好、跳得很好的人投去贊許的目光,所以大家都能做到沒有負擔地玩。”或許某個在人群中略顯拘謹的黑直發女孩,下一秒就能沖上臺去,對著麥克風大聲歌唱;或許某個穿著籃球鞋的男生,下一段間奏響起時,就能在人群中央嗨跳偶像女團的舞蹈……這些有趣的靈魂,在白天不得不拘泥于家庭、學習、職場間的人設限制,只有在室外靜謐安逸、室內鼓聲雷動的夜晚,才能毫無顧忌的做自己,展現個人魅力。
不同背景、不同職業的年輕人們,只會在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夜晚來到這里,而夜晚消逝,這樣炙熱炫彩的舞動會如灰姑娘的南瓜馬車與華麗的衣裳,在12點到來之時,全部消散。現實生活的壓力可以在這樣無數個等同于烏托邦的空間中,以腳尖離地、身體騰空的方式,讓思緒紛飛。在這樣虛幻的回憶消散的那一刻,無數個陌生人又能以思路清晰、情緒穩定的方式回到他們的本職工作中,然后開始期待下一場活動或是下一個夜晚的到來。
人間煙火氣,夜市治愈味蕾
小時候,每個夜晚跟著家人出去散步時,流動攤販賣的里脊肉和淀粉腸,總是好好學習乖乖聽話才有的獎勵。而“財富自由”的今天,想去哪里尋找那一口魂牽夢繞的味道呢?蘇州的夜市會治愈那個小時候的你。
位于獨墅湖科教區的文薈夜市,是附近大學城的學生們在學校外的第二個“食堂”。一條街包羅天下美食,這可不是說說而已。夾著香蕉的印度飛餅,酥脆的冰皮配上香甜的香蕉切片,總是值得很多人排隊等待;鐵板上滋滋冒泡的蚵仔煎,鮮嫩的海蠣遇上香氣撲鼻的雞蛋,小小一塊就能將鮮、嫩、爽、滑全部收入囊中;湯汁帶著些許辛辣,口感厚實有嚼勁的福鼎肉片,是沒吃飽晚飯打打牙祭的最好選擇……不論你來自中國的哪里,在這里總能找到你熟悉的、想吃的,滿足夜晚的精神需求。
連續舉辦二十多屆的鄰里中心美食節,今年夏天也不負眾望再度歸來,持續時間一個月,地點涉及五個主題會場的“集食行樂”活動,讓園區的居民在家門口不遠處,就能實現在夏夜里吃燒烤喝啤酒的小小心愿。湖東鄰里中心、鄰瑞廣場、東沙湖鄰里中心還特意打造了海灘區域,主打“人在蘇州、心在海邊”的氛圍感體驗。如果你是戶外運動愛好者,新城鄰里中心和翰林鄰里中心的城市露營風就是你必須打卡的地方,選擇一頂自己喜歡的帳篷,坐在露營折疊椅上,吃著滋滋冒油的烤肉,再舉起鮮果滿滿的飲料干個杯,夏天的美好也不過如此吧。
相城區蠡口有這樣一條街,如果不是本地人帶去,恐怕很難想象夜晚竟能有這樣美味且自由的夜宵店鋪。蠡明街上遍布著各種各樣的串串香、麻辣燙、小火鍋等能讓夜晚的“饕餮們”徹底放飛自我的小店。每人一個小碗,圍坐在圓桌邊,從中間的插滿簽子的紅湯中選出自己想吃的,再蘸上點花生醬、蒜泥辣醬,鮮辣爽口的串串能治愈每個夜晚的失意傷心人。如果不知道吃點什么,還能讓老板娘幫你來場本土化的omakase,她涮什么你吃什么,也覺得是屬于只屬于夜晚的新奇體驗。
吳江的三里橋,比起其他夜市有著更為親民的價格。8元一份的雞蛋腸粉,據老板說是專門用石磨磨出來的米漿做的,清爽q彈的口感,配上毫無負擔感的輔料,吃一份也絕對不會有“今晚就長胖”的負擔感。幾元一個的車輪餅,剛剛出鍋就被交到你的手上,除了常規的紅豆、芋泥,金絲牛肉、招牌蘿卜絲等新口味也都值得一試。還有新鮮的烤生蠔、不用走到攤位就濃香四溢的肉夾饃、臭豆腐……不需要太強勁的經濟基礎,從家里儲蓄罐里拿上點零錢,就能在這里實現夢幻般的夜晚體驗。
相城活力島早已將夜市變成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冰淇淋車、套圈、旋轉木馬,還有露天電影、樂隊等豐富的游樂體驗,相比較其他以滿足口腹之欲為主的夜市,這里更適合一家老小在吃過晚飯后一起出行,共同享受夜晚集市的魅力。
其實,真要細細分享,蘇州夜晚年輕人們愛做的事情,恐怕三天三夜都介紹不完。與其說這里沒有夜生活,這里的人們比起在街上游蕩,更喜歡集聚在他們所喜愛的地方,享受夜晚的無限可能。如果你在蘇州,想嘗試體驗不一young的夜生活,那就從這些地方開始探索吧,青春的活力與激情會在這些地方與你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