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好比播下一顆種子,看著它生根、發芽、開花再到結果,這是一個慢過程。慢,是客觀規律,但不應該是發展停滯的借口。2021年,鄂托克旗第十六次黨代會作出“一心一意辦好鄂托克教育”的重大部署,提出“兩年夯基礎、三年初見成效、五年上臺階、六年大見成效”的奮斗目標,著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讓鄂托克學子在“家門口”就能接受優質教育,為全旗教育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明確了目標任務、注入了強大動力,推動鄂托克旗教育高質量發展。
為何要給教育發展按下加速鍵
因為民有所呼。長期以來,受交通區位、招生政策、社會觀念等因素的影響,各類教育資源迅速向城市核心區集中,教師在虹吸效應下大量外流,使旗內學校教育教學水平受到影響。很多家長則將學生送往教育資源更好的地方,“往出送”一度成為潮流。但“往出送”不僅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還使學生在成長期缺少了親人的陪伴。我們深刻認識到只有辦好“家門口”的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才能扭轉這一局面。
因為政有所為。鄂托克旗黨委政府將教育擺在民生之首,教育發展優先規劃,教育投入優先安排,教育用地優先保障,教育用人優先補充,教育問題優先解決。旗委常委會周密安排部署“教育發展十件事”,使全旗教育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組織、編辦、人社、財政、住建等多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作,認真落實教育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項目實施、經費安排、編制落實等方面向教育傾斜,真正把發展教育的職責落到實處,為鄂托克旗教育發展提供了保障。
因為教有所責。辦好教育是我們的初心和本職,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提高升學率,還要通過多方努力提升整體教育發展水平,把每一名學生培養成最好的自己,讓學生真正實現全面發展。為此,鄂托克旗把培養什么樣的人放在首位,本著“聚焦主業、全員抓教,突出重點、以點帶面”的思路,將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作為經濟發展的內在支撐、作為社會文明進步的強大引擎,舉全旗之力,從優化教育環境、改善教育教學基礎設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升教學質量,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育必須一步一個腳印,不能吃夾生飯,要掌握好慢與快的辯證法,才能為帶動全旗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如何走上教育發展的振興之路
在“兩年夯基礎”的奮斗目標下,鄂托克旗的教育發展發生了顯著變化。
一是實現生源回流。從外部因素來看,隨著招生政策的調整,召開“小升初學段銜接”家長會,發出《旗教體局局長致全旗小學畢業年級學生和家長的一封信》,正面展示全旗的教學成果,解讀中考政策變化,客觀分析跨旗擇校的利弊,使更多的鄂托克學子選擇在“家門口”就讀,扭轉了以往生源大量外流的局面。
從內部因素來看,隨著在教育方面的一系列舉措,如引進優質師資、進行課堂教學改革、五育并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鄂托克旗的教育教學水平大幅提升,增強了家長和學生的信心。在內外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下,學校的吸附力不斷增強,在穩固本地生源的同時還吸引了烏海、銀川等其他地區的生源,吸附生源數量以25%的速度逐年增長。
二是建強師資隊伍。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好的教育離不開好的教師。鄂托克旗多措并舉加強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其一是堅持“引進來”。通過人才引進、校園招聘、社會招考等方式,招引優秀教育人才、“雙一流”建設高校教師300余人,為提高教學質量、加速實現鄂托克旗教育奮斗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其二是實現“走出去”。在引才的同時注重提升本地教師的教學水平,實施教師培訓“118”工程,即通過1個大講堂,1個學習云平臺,為骨干教師、青年教師等8個不同群體定制個性化、菜單式培訓方案,年培訓教師達8000余人次。通過學習先進地區的教學經驗和知名專家、教授的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理論與實踐并舉,促進教師更快成長。實施“十百千”強師工程,以三年為一個周期,開展精準培訓和特色培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體系。同時,“十百千”強師工程是一個梯隊建設的過程,激勵大家“千往百走,百往十走”,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氛圍,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的精神面貌和業務素養。
三是提升教學質量。鄂托克旗通過專項視導、精準把脈,組織全旗各學科教研員和骨干教師駐校一周,重點對各校辦學理念、教學方法、課程改革等進行調研,通過推門聽課評課、指導集體備課、開展教學研討等,幫助教師正方向、提信心、找問題、教方法,著力解決教師不會教、教不好的問題;持續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在保障學生學習時間、引導主動質疑、重視小組學習、培養學習習慣四方面發力,提升學生課堂學習興趣和教師教學水平;圍繞學生身心成長的“普需”、興趣特長的“特需”和升學考試的“剛需”,豐富校本課程體系,多元化開展課后服務,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實行一生一案制定教學方案,一人一策開展課后服務,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薄弱學科,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四是為教育發展搭建平臺。當前,國家注重振興縣域高中,鄂托克旗著重發展基礎教育,與清華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等7所高校合作實施鄂托克旗教學質量提升工程,如引進清華大學中學物理競賽實驗室及實驗課程,開展鄂托克旗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發現與針對性培養項目,進一步提高基礎教育發展水平,通過高質量的教育服務增強地區吸附力。
近年來,鄂托克旗持續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加大校企、校校合作力度,引進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辦學。在棋盤井工業園區內啟動建設鄂爾多斯市西部應用化工、機電技術運用、冶金公共實訓基地,將職業教育辦在企業“家門口”,實現“校中廠、廠中?!焙蛥^域內優質資源共享。加大“地方、高職、中職、企業”四方合作力度,采用“3+2”(前3年中職,后2年高職)和“2+2+2”(依次為2年中職,2年高職,2年企業)的貫通式分段培訓辦學模式,實現“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場”。
當前,鄂托克旗抓住歷史機遇,順勢而為,不斷優化教育發展環境,交出了一份“兩年夯基礎”的滿意答卷。
展望未來,“六年大見成效”的奮斗目標是我們對全旗人民的承諾,屆時,鄂托克旗教師的教學教研水平將大幅提升,教育理論體系和課程體系會更加完備,鄂托克學子在“家門口”就能接受優質教育。通過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鄂托克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將顯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