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實現教育現代化、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育質量,迫切需要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作為一所地處寧波中心城區的百年老校,浙江省寧波高新區信懋小學(以下簡稱“信懋小學”)緊跟時代步伐,抓住“智慧教育”契機,將“讓孩子書寫童年的故事”辦學理念與網絡學習空間建設相結合,實現了學校的跨越式發展。
四大空間:書寫校園故事
學校以網絡學習空間為抓手,全方位打造智慧校園、故事校園,目前已形成學生空間、教師空間、班級空間和學??臻g四大空間。
學生空間——書寫童年故事。在互聯網技術的加持下,學生可以在空間里在線參與并實時更新學習活動,完成個性化分層作業、數據化紙質作業等創新型作業,也可以隨時隨地分享喜怒哀樂、記錄學習生活。
教師空間——書寫育人故事。搜索“資源”關鍵詞,教師們能夠獲取全國各地教師上傳的資源;遨游“國家教育資源平臺”,可以讓教師在更廣闊的空間汲取營養;點擊“課程”欄目,豐富多彩的課程應有盡有。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在網絡端在線備課、組織教學、批改作業,通過監測、追蹤學生的學習過程,展開個性化分析,實現精準教學。
班級空間——書寫成長故事。作為班級文化展示的主陣地之一,班級空間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記錄日常班集體建設中的故事,將班級文化“數據化”??臻g的布置體現了教師的治班理念,展現了獨具特色的班級文化。
學??臻g——書寫發展故事。為最大化地利用資源,學校多路匯集、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推動各類資源互聯互通。在教學上,為教師在線備課提供充足資源,支持學習者開展探究與虛擬實踐活動,提供個性化問題解決工具;在學習交互上,提供多種實時交互工具和可視化分析工具,支持開展精準教研。
四大轉變:賦能精準高效教學
借助網絡學習空間的數據分析、教學支持、資源匯聚等服務,學校教學呈現出了新樣態,網絡學習空間已然成為助推學校教學創新的新動力。
轉變教學方式。學校積極推進線上與線下、課上與課下課程的融通,讓學生從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向多樣化、主動的學習方式轉變,聯通設計開發、課前知識獲取、課中知識內化和課后總結四個階段,形成探究學習與協作學習的良性循環。
轉變檢測方式。2020年初,學校把“智能檢測促進精準教學”作為網絡空間應用探索的新方向。教師可以根據學情、教材重難點,選擇合適的題目組成試卷,推送給全班或者個別學生。學生提交答案后,可以通過“解析題目”功能鞏固學習成果。教師通過后臺數據,能第一時間發現教學漏洞和難點,改進教學方向。
轉變評價方式。學校利用空間的“數據上報”功能,可以了解教師聽課、評課、資源上傳等情況,實現教師管理評價的創新;學生可以主動參與自我評價、同伴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多元化評價過程,實現從過去單一的終結性評價走向以數據化記錄為核心的五育并重的過程性評價。
轉變家校溝通方式。學校利用網絡學習空間,實現了家?;拥某B化?!鞍嗉壢Α惫δ苁辜倚贤ǜ禹槙?,教師可以發布近期學習中的重難點知識供家長參考,也可以發布學校近期的重要活動,引導家長積極參與;家長可以通過空間掌握孩子在校情況、了解學校動態;學??梢岳谩皢柧碚{查”了解家長對教師的評價,邀請家長共同參與學校管理。
從傳統課堂到信息化教學,信懋小學實現了“彎道超車”,逐步構建起“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良好教育生態。網絡學習空間已成為分享學校教育教學故事的主陣地,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