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夏無冬,一雨成秋”,西雙版納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尤其是首府景洪市,作為云南省為數不多的沒有冬季的地區,一直是旅游愛好者的天堂:郁郁蔥蔥的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可一次性觀賞到熱帶溝谷雨林八大奇觀;佛教建筑星羅棋布,處處可見充滿東南亞風情的佛塔;美食盛宴盡展傣族風味;每年4月舉辦的潑水節,更將西雙版納的民族熱情推向高潮……
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
驅車來到距離市區8公里左右的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其位于西雙版納景洪城區以東,瀾滄江以北一處叫菜陽河的山谷內,是西雙版納境內距離州府最近的一處森林公園。
在傣族民諺中有“泡沫跟著波浪漂,傣家跟著流水走”“水創世,世靠水”之說。因此他們相信,水是孕育萬物的乳汁,是生命的血源。正是由于境內豐富的水資源,使西雙版納擁有了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
走進原始森林公園,仿佛置身于熱帶雨林之中。據不完全統計,公園現有高等植物共174科,國家重點保護植物31種,約占西雙版納境內植物總數的五分之二。那些只能在書上見到的熱帶溝谷雨林八大奇觀,在這里盡收眼底。樹木蔥蘢,蔓藤盤根錯節,這里聽不到汽車的轟鳴,抬頭便能看到參天大樹以及掠過的飛鳥。
在公園里,最讓人期待的,莫過于觀賞一場孔雀放飛表演。當馴養員一聲哨響,上百只孔雀越過水光瀲滟的湖面,來到游客的面前,場面十分壯觀。如果走累了,不妨乘坐游覽車,到達愛伲山寨深處。這里森林密布,山青水碧,不僅可以參與民族歌舞表演,參觀民居,體驗別有風味的哈尼族民俗風情,還能飽覽自然風光,感受”森林氧吧“的獨特魅力。
別樣的傣族盛宴
參觀完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當然免不了享受一頓傣族盛宴。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傣族美食極具特色。潑水節當天,家家戶戶都會早起準備做“潑水粑粑”,顧名思義,就是潑水節上要吃的美食。潑水粑粑雖其貌不揚,但做法極其講究。先將煮化的紅糖水涼透,然后加入準備好的面粉中,再取適量的面團揉成圓形,加入酥子揉制成長方形,放在涂過香油的芭蕉葉上包好,最后放入蒸屜蒸制半個小時,美味即成。還未打開蒸屜,芭蕉葉的清香就撲鼻而來,隨之就是一陣淡淡的甜。入口時鮮香軟糯,下咽后滿嘴留香。
說到特色傣族風味,“酸螞蟻”算得上一絕。酸螞蟻又稱“黃金蟻”,是熱帶叢林中的一種細長的黃螞蟻,成蟲具有較濃的酸味,主要產于云南臨滄、西雙版納等地區,在傣族的食譜中,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傣族人制作酸螞蟻時,第一步將捉到的螞蟻放置于50℃~60℃的水中,進行第一道漂洗,將螞蟻中的一些雜質和泥土去掉,接著過濾出適量的螞蟻涼拌即可。傣族人喜食辣,所以涼拌食材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辣椒。這道美食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蘸水食用。酸辣相宜,回味無窮。
由于天氣炎熱且潮濕,西雙版納十分適宜菠蘿的生長,聰明的傣族人民由此發明了另一道享譽中外的美食——菠蘿糯米飯。越簡單的食材,往往越能制作出精妙的美味。菠蘿糯米飯的制作材料十分簡單,菠蘿、糯米、鹽、食用油即可,但最后的成品卻令人驚嘆,菠蘿的清香與糯米的軟糯在口中相互融合,滋味完全超乎食客對于美味的想象。
當然,傣族美食遠不止于此,烤崩、大象耳朵、撒撇、喃咪,各種美食都極富地方特色,值得游客品嘗。
傣族園“趕擺”
飽餐一頓后,便立即驅車前往傣族園,因為潑水節的重頭戲即將拉開帷幕……潑水節作為傣族人的新年,是一年里最受當地人重視的節日。每當這個時節,家家戶戶都會穿最靚麗的衣裳,制備最豐富的傣族美食,來到趕擺場,而“趕擺”,絕對可以稱為潑水節眾多慶祝活動中的重頭戲。
“趕擺”二字中,“擺”在傣語中指盛大的節日或者集會活動,且是集祭祀、集會、文藝、商貿于一體的集會;“趕”是漢語,類似“趕集”。參加這些活動,便叫做“趕擺”。趕擺場周圍貨攤林立,商販們賣力吆喝,商品種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
慶祝活動中,最熱鬧還屬極具少數民族特色的丟溜包、放高升以及民間舞蹈。其中,放高升總是能吸引大多數人圍觀。高升是一種用火藥、竹筒、竹竿等制成的“土火箭”,大的數十斤重、長7至8米,小的也至少長至一米。放高升時,各個村寨壯年男子將其抬到發射架下,綁好,點燃。一支支高升帶著濃煙,呼嘯著直沖天際,噴出的煙霧在蒼穹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使整個節慶活動充滿愉悅氣氛。
節日氛圍到高潮時,潑水環節也正式開始。大家聚集在潑水廣場,將早已準備好的水桶等潑水工具拿出來。在這里,大家可以相互潑水,而被潑最多水的人,也被象征為最幸福的人,因為潑水,即表達傣族人民對彼此平安幸福的祝福。如今,潑水節也隨著時代有所改變,形式上不同于往日的繁瑣,但每一位傣族人仍會帶著感激與熱情的心,去迎接屬于他們的新年。
西雙版納總佛寺
離開傣族園后,前往位于曼聽公園附近的西雙版納總佛寺。傳說,人們在寺內貝葉樹葉片上刻下的文字可保存千年。古印度將佛教經文刻在這種樹的葉片上,稱其為“貝葉經”。歷史上,每座佛寺內都有一個藏經閣,所有的貝葉經都統一安置在這里。在云南西雙版納總佛寺內,就有這樣兩株貝葉樹,它們十分奇特,一生只開一次花、結一次果,而后就迎來生命旅途的終點。
總佛寺坐落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城區曼聽公園后園南側,大約在700年前,就被確立為本地最高級的佛寺。寺廟大殿居于園區正北,面積約90平方米。殿基約高1米,涂為紫紅色;墻壁為乳白色,安有鋁合金門窗;殿宇高約7米,系磚木結構建筑。殿宇屋面覆瓦,二級重檐,屋脊中間高,兩端低,呈臺階狀。佛寺屋脊梁上裝有許多飾品,脊正中間,塑有3座小塔,使宇脊顯得多姿多彩。
大雄寶殿共兩層,一層為僧侶講經及信眾拜佛的場所,里面供奉著一尊竹編佛。二層為舉行佛教儀式的場所,供奉著迄今西雙版納州最大的一尊銅佛。大殿外墻鑲嵌有傳統十二生肖浮雕、八屬相浮雕,十道門廳上塑著十尊龍天護法;殿頂設有一座座銀色寶鼎,在陽光的映射下熠熠生輝;殿宇周身金光閃閃。西雙版納總佛寺大殿是傣族傳統工藝與現代建筑文化的完美結合,如今已經成為云南邊疆南傳佛教地區規模最大、最金碧輝煌的建筑。
星光夜市
當走進人潮涌動的星光夜市,便來到了今天旅程的最后一站。
作為亞洲最大的夜市之一,星光夜市受到了無數游客的青睞,也成為來到西雙版納必“打卡”的景點之一。星光夜市占地面積廣闊,數千個風格迥異的攤位,集中著各式各樣的當地特色小吃、琳瑯滿目的傣族風情飾品,以及扎堆穿著傣族傳統服飾的游客。
融入當地的最好方式之一,便是體驗一把傣族的傳統服飾。傣族女子衣裙主要以孔雀綠、淡綠、粉紅、淡黃、嫩黃為主。衣料多選用薄而柔軟的喬其紗棉絲綢縫制。衣裙款式自誕生,便在不斷吸收傳統服飾精華的基礎上,朝著優美、輕柔、靚麗的方向發展,顯示出“孔雀之鄉”的絢麗。男子則大為不同。男子上身多著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寬腰無兜長袖。衣衫顏色的選擇也比較單一,多為白色或者淺色調。美麗的傣族服飾,與夜市中金碧輝煌的大金塔寺,是絕佳的“攝影搭檔”。
夜幕降臨,置身于人海,河邊徐徐晚風拂面,空氣中滿溢的,皆是西雙版納特有的氛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