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概論”課“經典品讀”教學中“八個相統一”的運用

2023-12-29 00:00:00李新芝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年1期

摘 要:

“概論”課教學中開展“經典品讀”教學是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教學“八個相統一”要求,切實提高“概論”課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有益形式。在“概論”課“經典品讀”教學中全面落實“八個相統一”的總體要求,積極探索“經典品讀”教學做到“八個相統一”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和應當采用的具體方法,是進一步提升“經典品讀”教學成效的應有之舉。

關鍵詞:八個相統一;“概論”課;經典品讀教學;原則;方法

DOI:10.15938/j.cnki.iper.2023.01.016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49(2023)01-0093-05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推動思政課教學改革是實現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根本要求。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八個相統一”[1]要求,為包括“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在內的思政課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作為“概論”課教學的基礎環節,“經典品讀”教學是切實增強“概論”課教學實效性的有益形式。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八個相統一”要求,認真總結“經典品讀”教學經驗,不斷深化對思政課教學規律的認識,是進一步推動思政課教學改革的迫切需要。

一、“八個相統一”是對“概論”課“經典品讀”教學的總體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理想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2]“概論”課開設的目的是為了“使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形成的理論成果有更加準確的把握”。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概論”課進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教育的本源和基礎,必須在“概論”課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品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宣部、教育部在2015年印發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中明確提出:“鼓勵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3]“經典品讀”教學在“概論”課中的運用,符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思政課教學“八個相統一”要求,是實現“概論”課教學目標的有益形式和重要選擇。同時“八個相統一”也為“經典品讀”教學提供了方向指引和總體要求,具體表現在:

第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即將思政課建立在科學理論基礎上。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指導現實并預見未來的科學理論和科學方法,本身就具有政治性和學理性統一的內在屬性,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思政課教學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統一要求高度契合。“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4],“概論”課堅持做到“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5],正是經典品讀作為“概論”課教學形式的價值所在。“概論”課中“經典品讀”教學能夠使學生在品讀經典的過程中感受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理論厚度和對現實問題的深刻解讀,將“概論”課建立在科學理論基礎上,實現“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6]的目的以達到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最佳效果。

第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即用豐厚的知識成果滋養先進的價值觀念。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兼具價值性和知識性,很多人正是因為品讀經典而改變了自己的道路選擇和人生軌跡。鄧小平曾說:“我的入門老師是《共產黨宣言》和《共產主義ABC》。”[7]在推動“概論”課教學改革中,馬克思主義經典品讀正是實現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的基礎環節和有益載體。通過引導學生品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能夠以經典著作中的智慧結晶滋養學生的價值觀念,真正實現將學生價值觀引導寓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傳授過程中,滿足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

第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即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引導學生批判各種錯誤思潮,努力做到在破中立,實現立德樹人目標。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不僅蘊藏著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很多經典著作本身就是為批判各種錯誤社會思潮而寫,具有直面現實、勇于批判的理論品格。鑒于歷史虛無主義、新自由主義等社會思潮對大學生群體造成的嚴重影響,我們在思政課教學中必須堅決予以回擊,“經典品讀”教學在“概論”課中的運用就是回擊各種錯誤社會思潮的重要手段和有效形式。在“概論”課中的“經典品讀”教學環節,以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作為批判各種非馬克思主義、反馬克思主義社會思潮的理論武器,引導學生通過品讀經典,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不僅必要而且十分有益。

第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即注重用科學系統的理論知識教育學生的同時,注重用具體鮮活的實踐引導學生明理增智。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本身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品格,學生掌握理論的最終目的也是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概論”課“經典品讀”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意指時,不僅結合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特定寫作背景,而且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過程中的實際問題為導向,著眼于新的實踐發展,能夠很好地實現“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8],使學生從經典著作品讀中汲取豐富的思想養料和實踐智慧,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和實踐發展能力。

第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即堅持思政課教學過程統一性、規范性的同時,探索思政課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精準化。“概論”課中“經典品讀”教學是根據“概論”課教學目的和教學大綱的要求,通過精選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篇目,規范品讀程序,嚴格考核要求,符合“落實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材使用、教學管理等方面的統一要求”[9];同時,通過“經典品讀”教學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思想實際、貼近學生成長要求,能夠更好地增進大學生群體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接受和認同。

第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即發揮教師在思政課教學中議題設置、內容安排、流程控制主導作用的同時,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主動體驗、自我教育的主體性作用。正確處理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提升“概論”課教學實效性的關鍵,在“概論”課中的“經典品讀”教學環節,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得到充分實現。一方面,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都有具體的問題面向和特殊的時代背景,需要教師在“經典品讀”教學中根據“概論”課教學內容來確定經典品讀篇目,介紹經典品讀篇目的寫作背景、作家的人生經歷、人格風范等,引導學生準確理解經典主旨;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真正要實現入腦入心,還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引導學生自主研讀、自由交流、自我展示品讀收獲和學習心得,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思想深度。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相統一始終貫穿“經典品讀”教學的全過程。

第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即教師堅持在思政課教學中開展理論講授的同時,注重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在啟發感悟中升華思想,通過啟發達到灌輸的目的。在“概論”課教學中,通過經典品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有效消除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存在的陌生感和距離感,更好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核心觀點和精神實質,而且可以引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中產生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升“概論”課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教育的教學效果。

第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即發揮思政課在立德樹人顯性教育功能的同時,也發揮好其他課程以及家庭、學校、社會的隱性教育功能。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凝聚了經典作家們的思想智慧和人格風范,蘊含著豐富的隱性教育教學資源。經典品讀將經典著作與“概論”課教材結合起來使用,能夠很好地實現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是提高“概論”課教學實效性的有益嘗試。通過馬克思主義經典品讀讓學生走進原著、走近偉人,領略經典著作的理論魅力,能夠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經典作家們的崇高風范和人格力量,從而幫助學生提升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

在“概論”課“經典品讀”教學實踐中,必須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八個相統一”總體要求,積極引導學生通過讀經典篇章,學原文精髓,悟道理促行,強素養精進,持續增加“概論”課的理論“營養”,才能真正實現以“經典著作”滋養學生、感染學生,切實增強“概論”課的吸引力和親和力。

二、“經典品讀”教學中做到“八個相統一”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

2019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強調“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10],指出思政課仍然存在“課堂教學效果還需提升,教材內容不夠鮮活”[11]的問題。“經典品讀”教學是提升“概論”課教學效果,鮮活豐富教材內容的有效方式。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八個相統一”要求,結合“概論”課的課程定位和教學要求,“經典品讀”教學應當遵循如下基本原則:

一是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以“經典品讀”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品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就必須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為此,“經典品讀”教學應該積極配合“概論”課的課程定位和教學目標,精準選擇經典著作以展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鮮活魅力,幫助學生準確理解和全面領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豐富內容和精神實質。“經典品讀”教學應該選取最能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代表性著作。如,毛澤東思想部分可以選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對本本主義》;鄧小平理論部分可以選取《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部分可以選取《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科學發展觀部分可以選取《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部分可以選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些經典篇目都是特定時期的代表性著作,是“概論”課教學內容的集中呈現,可以作為學生學習“概論”課重要的經典文獻,引導學生逐漸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12]。

二是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從“概論”課的課程內容看,“概論”課教學中所講授的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其基本原理和具體觀點都是對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的高度凝煉和理論概括。實現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強化“概論”課的價值引領功能,是“經典品讀”教學的基本遵循。就“概論”課的“知識性”而言,是指讓學生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科學內涵;就“概論”課的“價值性”而言,是指通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學習,不斷鞏固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心。為此,不僅要通過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的引入和講解來印證基本原理,實現經典原著與基本原理的有機融合,幫助學生從源頭上更準確地理解“概論”課程所講授的基本原理,掌握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們研究問題所遵循的科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還要讓學生在品讀經典的過程中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敢于創新勇于探索的革命精神和創新意識,切實增強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和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偉大事業的堅定信心。

三是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從目標指向看,“概論”課教學是通過講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理論和偉大實踐中的重要問題,引導學生正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正確鑒別和堅決抵制意識形態領域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潮和錯誤觀點。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要求教師在“經典品讀”教學引導學生學習經典著作的同時,還要結合經典著作的講解,加強對在大學生群體中流行的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社會思潮的揭示和批判。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批判性功能,幫助學生識別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社會思潮及其社會危害性,增強應對各種錯誤思潮的政治敏感性和行動自覺性。為此,我們需要特別選取一些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具有論戰性的篇目作為品讀經典教學的內容,如《哥達綱領批判》《反對本本主義》等。在引導學生品讀經典的過程中,注重介紹這些論戰性經典的寫作背景、論戰方法、豐富內容和重要價值,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各種錯誤思潮的本質和危害性,掌握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們批判錯誤思潮的政治立場和科學方法,有效提升學生的政治敏銳性和思想鑒別力。

四是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原則。從“概論”課的課程特點看,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其教學內容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實際結合緊密。“經典品讀”教學不僅是讓學生記住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們的個別詞句,而是要幫助學生全面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提高其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和解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出現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堅持實事求是,強調理論聯系實際,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也是最鮮明的理論品質。“經典品讀”教學在將經典著作融入“概論”課教學過程中,也必須秉承馬克思主義這一理論品質,注重引導學生學習經典著作時要聯系實際,“以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13],以中國問題為出發點,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解決當代中國重大現實問題為歸宿。

總之,在“經典品讀”教學中,必須始終堅持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相統一,這樣才能使理論越來越明,認識越來越清,困惑越來越少,有效增進學生的理論認知和政治認同,真正增強“概論”課鑄魂育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經典品讀”教學中做到“八個相統一”應當采用的具體方法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八個相統一”要求,結合“概論”課的課程定位和教學要求,“經典品讀”教學應當采用以下方法:

一是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方法,這是就整體教學方法而言。統一性是前提,要保證“概論”課教學中的“經典品讀”教學服務和服從于“概論”課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必須做到“經典品讀”教學活動的統一性、規范性、標準化。在開展經典品讀活動中,堅持做到統一經典文本、統一品讀方案、統一考核方式,做到經典品讀內容有范圍、形式有要求、考核有依據,保證“經典品讀”教學落在實處。其中,統一經典文本是“經典品讀”教學落在實處的核心,統一品讀方案是“經典品讀”教學落在實處的基礎,統一考核方式是“經典品讀”教學落在實處的保障。同時,“經典品讀”教學的具體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教學方式體現個性”[14],根據不同專業和不同類型學生需求,可以結合經典著作的背景介紹來讀,結合經典著作的人格風范和思維方式來讀,結合經典著作的適用環境和問題指向來讀,結合經典作家的逸聞趣事來讀,也可以結合相關權威解讀來讀,以增強閱讀經典文本的趣味性、可讀性、滲透性。在“經典品讀”教學環節,組織策劃經典著作誦讀、經典著作藝術表達、經典著作主題演講等活動。充分利用各種電子媒介,如視頻、微博、微信等,實現線上活動與線下活動統一、紙質文本與電子媒介結合。以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參與經典著作學習的積極性,把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品讀有機融合到“概論”課教學過程中來,實現經典品讀與其他教學形式的良性互動。

二是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方法,這是就教學活動中師生關系而言。教師和學生是教學活動構成的兩個基本要素。就教學而言,教師是主體,學生是對象;就學習活動而言,學生是主體,學習內容是對象。習近平總書記“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論斷是對教育基本規律的深刻把握,也為“經典品讀”教學提供了理論依據。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本身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思辨性,讓大學生準確理解經典原著的精神要義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充分發揮教師引導主體、闡釋主體的作用,這是提升“經典品讀”教學效果的重要前提。“概論”課教師必須在研讀經典著作上下工夫,成為精通經典著作的專家,而不是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沒讀幾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發表意見”[15]的人。在重視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同時,“經典品讀”教學環節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參與“經典品讀”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經典品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同頻共振一起讀,通過組織和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會、報告會、演講活動等,鼓勵學生認真品味經典,勇于表達心聲,營造出濃厚熱烈的經典品讀氛圍,達到經典著作在大學生群體真正入腦入心的效果。

三是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方法,這是就具體教學方法而言。馬克思主義理論必須通過灌輸才能“掌握群眾”,當然這里強調的是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認知特點的灌輸,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啟發、有理有據的灌輸,增強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運用的自覺性。“經典品讀”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進行專業性、說理性的講解,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蘊含著的豐富養料,而且需要在“經典品讀”教學環節堅持問題導向,引導學生在品讀經典中積極發現問題,在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增強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認同感和獲得感。此外還需要注重引導學生在品讀經典中感受經典的魅力,使學生接受良好的思維訓練、信念教育和道德熏陶,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這樣做自然就打破了思政課傳統的單向灌輸,通過主動回應社會熱點問題,從“經典”中找尋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發揮經典的滋養和領航作用,在經典品讀過程中通過啟發學生達到灌輸的目的。

四是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方法,這是就教育資源而言。顯性、隱性是相對而言,如果說課堂教學是“顯”,那么校園文化則是“隱”。從這一角度看,就不僅僅是“經典品讀”課堂教學內容以及諸環節的問題,而是涉及整個校園文化建設的問題。如果說“概論”課中“經典品讀”直接的教學內容是“顯”,老師的教學方式以及課后的師生接觸交流等則是“隱”。這就要求“經典品讀”教學必須打破課堂邊界,老師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在教學之后與學生交流,通過師生課堂內外交流切磋達成共識。如果說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本身是“顯”,經典背后的作者經歷、人格風范、理想追求則是“隱”。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概論”課講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主要載體,在“概論”課的“經典品讀”教學中,應該以顯性教育為主,通過引導學生品讀經典,幫助大學生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正確理解新時代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方略,積極投身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同時,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蘊含著經典作家們可貴的成長經驗、人格風范、精神氣韻,又是“概論”寶貴的隱性教育資源。毛澤東曾回憶,有三本書對他影響深刻,即“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這是第一本譯成中文的馬克思著作;考茨基的《階級斗爭》;柯卡普的《社會主義史》”[16]。在“經典品讀”教學中,教師應當高度重視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隱性教育資源的活化,充分發揮“概論”課“經典品讀”教學中的隱性教育優勢,進一步增強“概論”課教學的有效性,堅定大學生群體的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

推動思政課教學改革是進一步增強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根本要求,而思政課教學改革“本質上是一個教學方法問題”[17]。“概論”課中的“經典品讀”教學是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八個相統一”要求、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有益嘗試。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八個相統一”要求,進一步完善“經典品讀”教學,積極引導學生重視經典、學習經典、領悟經典,不僅能夠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溫度和力度,也能夠幫助大學生群體在感受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思想價值和科學價值的基礎上,實現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成長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18],最終完成“概論”課教師所承擔的立德樹人的職責使命。

參考文獻

[1][5][8][9] 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1).

[2][18]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6,71.

[3] 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的通知(教社科〔2015〕2號)[EB/OL].(2015-08-1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508/t20150811_199379.html.

[4][6] 習近平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 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 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N].人民日報,2022-04-26(1).

[7]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10][11] 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2.

[12] 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6.

[13]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9.

[14] 熊蕾.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線上線下融合教學的實踐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6):101-105.

[15] 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2.

[16] 埃德加·斯諾.紅星照耀中國[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116.

[17] 吳陽松,陳金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有意思更要有意義[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6):79-83.

[責任編輯:張學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模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狠狠色丁婷婷综合久久|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青青草原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国产成人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永久|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欧美91|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下载| 2024av在线无码中文最新|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a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 欧美97色| 欧美在线三级|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亚洲成人精品|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九色最新网址| 九九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www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自拍|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一区二区自拍| 97se亚洲|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成人一区|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99re在线视频观看|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 免费在线成人网| 刘亦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久久久久久尹人网香蕉| 九九九国产|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国产女人综合久久精品视| 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色站| 网久久综合| 欧美视频二区|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 伊人激情综合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 欧美精品色视频| 久久99国产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专区一区|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国产激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