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遺址景觀成為城市發展的新文化名片。紹興有兩處舉足輕重的文化景觀——宋六陵與蘭若寺。宋六陵是長江以南規模最大的皇陵,蘭若寺是目前發現的南宋規模最大、格局最完整的高等級墓地。兩者都是紹興南宋遺址的代表。通過對國內眾多南宋遺址案例的搜集與分析,明確遺址景觀的規劃與設計思路。未來,宋六陵、蘭若寺遺址公園將與杭州、寧波的南宋景觀串聯起來,一條完整的南宋旅游路線將在三城之間開發,一條生動形象的南宋文化遺產之路得以形成,最終實現紹興南宋文化的復興,將對紹興的經濟、文化、旅游產生積極影響。
【關鍵詞】南宋;紹興;蘭若寺;宋六陵;遺址;景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4.1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01-169-03
【本文著錄格式】趙丹.紹興南宋遺址景觀設計——以宋六陵、蘭若寺為例[J].中國民族博覽,2021,01(01):169-171.
一、南宋文化景觀的獨特性
(一)景觀價值
昌文偃武的南宋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但留下了很多特色的遺址景觀,這些景觀不僅具有強烈的地域色彩,而且類型多樣。它們作為南宋文化的載體,凝固了那個時代的烙印,也為南宋景觀的復原、設計、利用與改造提供了有力證據。
(二)美學價值
隨著后人對文化遺址景觀的認識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遺址開始改造成遺址公園。眾多的南宋文化遺址得到了保護與利用,有的改造成景觀,有的改建為博物館或者公園,對提高遺址的知名度和文化內涵,宣傳南宋文化、美學觀念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發展與保護的平臺(見表1)。
(三)藝術價值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文化、藝術最為繁榮昌盛的時代,宋代的書畫、器物、生活用品所代表的是一種含蓄、內斂的東方美學。這些宋代遺物對現代藝術設計具有極高的借鑒和參考價值。宋文化的復興不僅對現代美學復興具有參考作用,同時提高了國人整體的審美水平,而文化藝術水平的提高,不僅有利于民族的發展,而且促進文化的大繁榮。
二、打造南宋文化景觀的必要性
紹興與蘇州、杭州都有水鄉文化,南京的六朝文化古樸厚重,蘇州的園林文化獨占鰲頭。紹興地域文化中具有競爭力的為越文化和酒文化,而越文化的載體只有越王臺和印山王陵,紹興少見酒文化為代表的城市景觀,僅有咸亨酒家、黃酒博物館、黃酒小鎮。紹興相較杭州、寧波所缺乏南宋文化的代表。
紹興的越文化、酒文化競爭力不足。紹興的南宋文化相較杭甬處于弱勢地位。杭甬已經有了南宋文化,若紹興打造南宋文化,三市的南宋景觀累累如珠,形成一條浙北地區的南宋文化景觀帶。紹興除了沈園,還有蘭若寺和宋六陵兩處代表性的南宋文化遺址,前人對宋六陵、蘭若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歷史文化領域,沒有從景觀規劃設計的角度對宋六陵、蘭若寺進行研究。針對宋六陵建設遺址公園的可行性有部分學者研究過,此前從未有研究將宋六陵、蘭若寺規劃為一個整體。因此,對紹興而言,復興南宋文化至關重要。
三、蘭若寺、宋六陵景觀規劃設計
(一)現狀分析
宋六陵是中國長江以南規模最大的皇陵,也是紹興南宋遺址景觀的重要代表。多年的戰亂,地面建筑蕩然無存,徒有省保石碑,周圍成了御茶產地。蘭若寺[1]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南宋時期規模最大、格局最完整的高等級墓地,因此,對于研究紹興的南宋文化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景觀價值。
相同點:兩者都是南宋時期的墓葬景觀,兩地直線距離僅有6.7公里,蘭若寺與宋六陵遺物特征相近,眾多蘭若寺文物按照南宋官式建筑微縮而成,為復原、研究南宋高等級墓園,乃至皇家墓園營建模式與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線索。實物資料與文獻記載顯示蘭若寺與宋六陵關聯密切,在宋六陵遭毀壞、布局模糊的現狀下,蘭若寺墓地也可視為目前研究南宋帝陵制度最重要的實物資料。因此,在景觀設計中需要體現兩者的共性改造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
不同點:蘭若寺墓園的建筑石材耗費大,石料種類豐富,石雕精美。在后期的設計中需要考慮石質建筑的景觀設計,凸顯蘭若寺遺址的景觀特色。宋六陵是皇帝的墓葬,其中的二號陵建筑布局嚴謹、結構精巧、用材碩大、建筑工藝復雜,因此,在規劃中先梳理皇陵的布局,區分每組帝陵的上宮與下宮,將皇家文化融入到場地設計中。設計要突出各自遺址的特點,明確遺址公園的整體定位。
(二)規劃分析
設計思路:規劃前應該收集場地內現存的建筑構件,隨后進行規劃設計。遺址公園的設計主要分為兩種:園林式與博物館式。[3]園林式強調將遺址與城市綠地系統結合,運用植物造景表現遺址的規格布局,強調自然性。博物館式強調歷史文化的展示,突出遺址的人文、歷史屬性。
在規劃設計后期,要考慮到博物館與遺址的關系,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在遺址上建設博物館,類似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洛陽古墓博物館等;二是建在遺址旁邊,類似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博物館、圓明園遺址博物館;三是混合式,部分遺址在室內保留,部分遺址在室外,例如湖北的熊家冢遺址博物館。筆者認為,宋六陵、蘭若寺考古遺址公園可以選擇混合式的方法。
設計理念:南宋雖然僅存152年,但南宋的詩詞歌賦、佛學茶道、插花藝術影響了韓國、日本等眾多東亞文化圈的國家。遺址周圍有茶園,有花卉生產基地,結合紹興的酒文化、宋文化,打造一個集詩、酒、花、茶為一體的南宋主題景觀。
(三)詳細規劃
(1)入口服務區:包括餐廳、游客服務中心、商店等。餐廳的設計可以參考南宋的建筑風格。餐廳菜譜的設計參考:北宋初年筆記《清異錄》中與飲食有關的部分,南宋初年筆記《能改齋漫錄》《玉食批》《膳夫錄》《山家清供》《本心齋疏食譜》等具有南宋特色的食譜。商店的設計可以提取南宋的文化元素,或者將現存的宋代構建進行抽象、概括、提取,依據不同人群的需求進行相關的文化創意設計,并銷售一些有意義的紀念品。
(2)歷史文化展示區:興建宋六陵遺址博物館,在博物館內利用虛擬復原技術將南宋帝陵的原貌展現給游客,這是宋六陵博物館片區的核心景觀,并將宋六陵遺址與北宋皇陵、漢唐帝陵進行比較,進一步了解南宋皇陵的整體布局。當人們觀看了復原圖和原址后,會加深對環境的印象。同時,搜集蘭若寺文物,建立蘭若寺遺址博物館,將蘭若寺的原貌展現給游客。蘭若寺和宋六陵都是南宋墓葬文化的重要象征,因此,除了宋六陵和蘭若寺獨立的博物館外,兩地需聯合建設一座南宋墓葬展示館,在館內部設立南宋墓葬研究中心,以便于考古工作人員對整體景觀環境的保護和利用。
(3)歷史風貌展示體驗區:利用現代技術,參考寧波南宋石刻公園的石像復原再生設計。包括復原的神道石刻、建筑群等等,還原場地內的整體景觀,增加視覺觀賞性。夜晚,利用燈光藝術,全息投影的方式再現宋六陵、蘭若寺的盛況,讓游客深刻體驗南宋文化的博大精深。筆者認為,應該新建南宋文化體驗中心,包含詩歌文化展示、茶文化體驗、插花藝術體驗、酒文化體驗等,將詩、酒、花、茶與南宋文化渾然一體。并對場地周邊部分的廢棄村落統一進行改造,打造成南宋風格為主的民宿。增加手工藝展示、書店、商店等。參考杭州的宋城景觀體驗,增加場景的趣味性,讓游客從觀看復原場景——欣賞文物——南宋文化體驗,全方位感受南宋文化的魅力。
(4)休閑活動區:活動區中要考慮不同年齡人群的需求,充分利用原有的廢棄空地,融入南宋元素,改造成休閑、健身場所,并適當增加一些南宋時期人們的娛樂項目,比如蹴鞠、投壺、馬球等,使游人流連忘返。
(5)生態保護區:場地生態的營造不容小覷,古人造園講究堆山理水,筆者通過設計,意圖為游人營造出“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峰巒遠近間”的山水景觀,當人們置身其中可以體會到“閑上山來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的感受。場地周邊有大量的茶園,應該予以保留,作為整個場地周圍的生態屏障,增加場所周邊的景觀獨特性。與此同時,以紹興地區的本土植物為主,在適當區域增加喬木、灌木、草本,提升場地的整體景觀風貌。
四、總結
紹興南宋文化遺址景觀的改造不是簡單的硬件改造,而是整合科技、文化、時尚、產業、設計等多種元素,在改造中繼承歷史,將燦爛的南宋文化融入到場景設計中。
(一)景觀價值
紹興老城中不乏有優秀的景觀,而景觀的多少與質量將決定一個城市給人的整體印象,如果宋六陵、蘭若寺得到規劃與發展,將為紹興的文化景觀錦上添花。
(二)經濟價值
具有南宋特色的沈園為整個紹興地區的經濟、旅游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很多游客來紹興旅游觀光,除了三味書屋和蘭亭外,沈園也在其中,可見沈園的經濟價值。與此同時,圍繞南宋文化景觀的改造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伴隨著南宋文創產品、建筑、廣告、數碼娛樂、電腦軟件開發、游戲、動畫制作、表演藝術、電視電影、出版、音樂等相關文化設計類產業的發展,會產生獨特的魅力,從而吸引紹興市、浙江省,乃至全國地區的游客前來參觀。
(三)文化價值
紹興在南宋歷史中具有極高的政治、文化地位。1131年,宋高宗趙構將當時的越州改名為紹興,紹興由此得名。筆者認為,將南宋文廟、南宋皇城遺址、南宋八卦田、南宋岳王廟、南宋御街、南宋官窯遺址博物館、宋六陵、蘭若寺、南宋石刻公園這些景觀串聯起來,一條完整的南宋歷史文化旅游路線將在三城之間開發,一條生動形象的南宋文化遺產之路得以形成,從祭祀的文廟到處理政務的宮室,到死后的地宮,再加上南宋出土的文物,能夠讓人們完整充分地領略南宋文化的博大精深。遙想800多年前南宋的點點滴滴,而這本身就是一次妙不可言的文化之旅。
參考文獻:
[1]黃昊德,羅汝鵬.浙江紹興蘭若寺墓地[J].大眾考古,2018(5):14-17.
[2]喬桂強,祝煒平.建設宋六陵遺址公園的可行性研究[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5):77-83.
[3]彭歷.北京城市遺址公園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1.
作者簡介:趙丹(1992-),男,漢族,安徽蕪湖,助教,碩士。研究方向為歷史文化遺址景觀的改造、再生與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