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取得嶄新成就的時代背景下,圖書館早已不再單單是一個文學資料館,更是在群眾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推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文化場所,尤其是隨著民族建設、文化傳承等口號的出現,圖書館在新時期的使命也發生了新的變化,融入了更多的民族文化色彩。圖書館管理和工作人員必須站在時代文明進步與文化發展的角度樹立關于圖書館使命的正確認識,以圖書館為媒介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帶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提高。
【關鍵詞】圖書館;圖書館使命;民族文化;共同體意識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01-211-03
【本文著錄格式】林莉.圖書館的使命——弘揚優秀民族文化鑄造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J].中國民族博覽,2021,01(01):211-21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僅存在于文化遺產與各大文化景點之中,更是以文字載體的形式記錄并保存在書籍與著作中,為人們繼承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精神世界提供著重要的學習源泉;圖書館作為快速發展的社會所產生的文化場所,在收藏優秀文化典籍、管理寶貴文獻著作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起著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堅定人們文化自信的積極作用。圖書館工作人員要站在經濟、政治與文化相伴相生的時代背景下思考當前圖書館的使命變化,尋找影響圖書館發展與進步的因素,在明確自身使命、明確發展問題的基礎上,將優秀民族文化的弘揚工作、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發展工作落實到每一項工作細節中去。
一、圖書館使命的含義
在傳統閱讀時代,圖書館是儲存知識、保留紙質文獻并供有需要的人進行閱讀和學習的資料性質的場所,人們在圖書館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對應的書籍材料,在借閱與學習后離開,更多的涉及到知識的傳遞而并非文化功能的彰顯,盡管部分讀者以閱讀和豐富精神世界為目的走進圖書館進行閱讀,也僅僅是根據自己的閱讀興趣與偏好自主選擇相應的書籍,涉及到的傳統文化內容占比較少,導致傳統閱讀時代圖書館在文化繼承與弘揚上的作用受到較大的限制。
但是,在以精神文明為導向的新時代,圖書館的功能不再局限于為讀者提供資料服務與借閱服務,傳統的紙質書籍也在電子閱讀的沖擊下失去了原有的光鮮,人們對于圖書館的服務要求隨之跳出了紙質閱讀資料的限制,而更多的向多元化閱讀服務、文化建設活動、人性化圖書管理等方向傾斜。尤其是在城市公共精神文明活動浪潮掀起之后,圖書館作為面向公眾開放的主要文化場所受到了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如何在新時代滿足社會公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履行繼承并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職責,將參與文化學習、文化建設的廣大群眾緊密聯合起來,激發公眾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為當前每個圖書館都必須積極思考的“時代使命”。
二、圖書館弘揚優秀民族文化、鑄造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涵
(一)關于弘揚優秀民族文化
中華民族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不僅擁有寶貴的歷史發展經驗,也積累了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民族文化就是先輩們在中華民族長期的生活與實踐過程中產生的經驗與精神財富的總和,在這些文化資源之中,有對于時代發展有利的,也有因為歷史因素的限制而與當前社會發展理念相沖突的,因此,文化工作者,尤其是作為文化傳播與繼承媒介的圖書館管理與工作人員更應該做好文化的批判性繼承的工作,將中華文化中符合人們的社會生活現狀、有助于促進人民精神境界提高、激發人們民族文化認同感與自信心的要素提取出來,以理性的態度做好文化建設工作,把優秀民族文化內容滲透到人們的文化生活之中。
(二)關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鑄造
源遠流長是中華文化的總特點之一,作為精神財富集合的中華文化之所以能夠在社會變遷中始終傳承與保留下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蘊含著中國人民對精神生活的共同追求、蘊含著人們普遍愿意接受并學習的優秀價值觀念。長久以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借助團結、勤勞、堅持不懈的文明符號中展現出了巨大的凝聚力,為社會的發展與人類的進步鑄造了堅定的力量源泉。因此,文化工作者在激發民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進程中絕不能輕易忽視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反而應該思考相應的措施,借助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與滲透打造民族向心力與凝聚力,實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新時代的飛躍。
三、以圖書館為媒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在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創新文化繼承途徑、以圖書館為主戰場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在促進社會文化建設、豐富民眾精神文化活動、提升民眾文化自信心與認同感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具體來看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有助于豐富民眾精神文化活動,增強文化體驗
在圖書館踐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時代使命的過程中,大部分文化工作人員都會從文化活動設計入手,圍繞傳統民族文化中的有利因素構建內容豐富的文化實踐活動,為人們創造一個近距離接觸優秀傳統文化的平臺,鼓勵人們進行廣泛參與,在這個背景下,民眾可以借助圖書館提供的各種活動途徑拉近自身與優秀傳統文化的距離,并且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建立與各個文化愛好者之間的聯系,相互交流文化觀念與對優秀民族文化的看法和學習經驗,有助于豐富民眾的精神文化活動,增強民眾文化體驗。
(二)有助于傳播優秀民族文化,提升公眾文化自信
在以圖書館為媒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中華文化中各種有利因素在圖書館名片的支持下以更加鮮明、更加突出的文化形象呈現在公眾面前,人們不僅可以通過文化鑒賞品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還可以在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了解每一種文化符號背后的深刻內涵,了解中華文化的發展軌跡與在歷史進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引導參與者得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每一種文化符號的背后凝聚的都是先輩們無窮的智慧”的結論,有助于幫助人們形成正確的文化認知,在傳播優秀民族文化的同時提升公眾文化自信。
(三)有助于形成繼承文化、學習文化的良好社會氛圍
3.發揮互聯網傳媒的積極作用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高速發展,網上傳媒和新媒體技術已經逐漸成為當前進行文化傳播與文化活動宣傳的重要媒介。在推進優秀民族文化繼承與弘揚工作時,圖書館工作人員就可以借助微信、微博、博客等網絡平臺,建立微信公眾、微博主頁與博客主頁,將原本具有地理位置、時間等局限性或者無法實地展示給社會公眾的文化資源以拍攝影片、圖文故事的形式上傳到微信文章或者微博、博客主頁上去,借助網絡流量促進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播;也可以設置專門的新媒體運營部門,安排文化專員對在相關傳統文化內容上有疑問的關注者進行答疑工作,建立圖書館與文化愛好者的遠程聯系,在實時互動中促進公眾的文化理解與認知。
(三)根據不同群體制定不同的文化滲透形式
針對當前部分圖書館文化宣傳工作中出現的受眾群體劃分標準不明確、用同一種宣傳手段進行文化繼承與弘揚工作的問題,圖書館工作人員必須關注到部分文化愛好者、學生、學生家長對不同文化的不同訴求,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文化傳播手段。圖書館可以為文化愛好者準備相應的文化典藏的重制版,建立文化愛好者交流群,定期在群內上傳優秀民族文化資料,增強這部分受眾的文化自信;在面向學生展開文化宣傳工作時,圖書館工作人員則可以向學生推薦蘊含哲學智慧與豐富文化要素的簡單讀本、繪本,讓學生在趣味閱讀中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六、結語
中華優秀民族文化是由56個民族的勞動人民共同澆灌與滋養起來的文化寶庫,對中國的發展乃至世界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圖書館內囊括了中國所有的優秀傳統文化,那么它就應該不辱使命,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弘揚出去,并且鑄造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參考文獻:
[1]熊世偉.圖書館的使命——弘揚優秀民族文化鑄造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J].魅力中國,2020(21):254.
[2]錢學進.論高校圖書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新使命——以黃山學院圖書館為例[J].大眾標準化,2020(16):169-171.
[3]王艷英.試論幼兒教育游戲巧用策略[J].中國民族博覽,202025(25):247-248.
作者簡介:林莉(1969-),女,漢族,大專,安徽合肥人,圖書館員。主要從事圖書館采編業務以及讀者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