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提升貴州省大方縣鼎新彝族苗族鄉林下魔芋種植水平,提升魔芋產量,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發展,在分析魔芋應用價值的基礎上,提出林下種植魔芋的主要優勢,然后根據當地林下魔芋種植實際,從科學選地、種芋處理、種植、生長管理、收獲管理等方面總結林下魔芋種植技術,最后提出促進當地林下魔芋種植業發展策略。
關鍵詞:魔芋;林下種植技術;栽培管理;大方縣
中圖分類號:S632.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7909(2023)03-75-4
0 引言
魔芋是天南星科魔芋屬植物的總稱,喜暖濕氣候環境,主要分布在我國云貴高原、滇南、秦嶺等地區。魔芋植株的地下部分由球狀肉質塊莖及從其上端發出的根狀莖、弦狀根和須根構成。魔芋的根內沒有維管形成層和木栓形成層,所以大小一定。魔芋的花為佛焰花序,其花序的色澤、形態都會受到種類的影響,且魔芋花序能夠散發出一些奇異的氣味。
相比傳統種植方式,在林下種植魔芋具有更多優勢。筆者總結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鼎新彝族苗族鄉(以下簡稱鼎新鄉)林下魔芋種植技術,分析如何通過有效手段提高魔芋的產量與質量,以期促進當地林下魔芋種植水平提升。
1 魔芋的應用價值
魔芋可應用在諸多行業,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魔芋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熱量較低,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纖維素含量都較高,且富含葡甘聚糖,具有減脂、降血壓、降血糖等功效,可有效,降低人體出現心血管與消化道疾病的概率[1]。因此,魔芋被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十大保健食品之一。葡甘聚糖可有效降低小腸對脂肪分解物的吸收率,繼而促進脂肪排出,因此,魔芋可被應用于高血壓、肥胖癥的治療。同時,葡甘聚糖具有高黏性,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減少食物在腸道中的停留時間,通便潤腸,同時可改善腸內菌群結構,減少腸道對脂肪的吸收。
魔芋多被用于制作魔芋豆腐、魔芋粉絲、魔芋蛋糕等凝膠類食品,以及仿生肉制品、仿生果肉制品的生產。例如,因魔芋葡甘聚糖具有較強的持水性、穩定性、膠凝性,所以在制作傳統蛋糕的過程中加入魔芋粉,可以改善蛋糕的口感[2]。葡甘聚糖的持水性較強,在吸水后體積會膨脹80~100倍。因此,魔芋也被廣泛應用于包裝、建材等領域。
2 林下種植魔芋的優勢
在林下種植魔芋具有多重優勢。第一,有利于為魔芋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魔芋具有喜溫暖、喜濕熱等特性,而林地當中的林木可以改善周圍小氣候,為魔芋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第二,有利于提高林地利用率。在我國林業生態建設速度不斷加快的過程中,林地面積不斷增加,但多數林下空間都處于閑置狀態[3]。將魔芋種植在林下可以充分利用閑置林地,促進林下經濟發展。第三,有利于降低魔芋出現病蟲害的概率。魔芋在林下生長,基本處于半野生狀態,抵抗能力相對較強,且受到人為干擾較少,因此出現病蟲害的概率較低。第四,有利于促進林木生長。魔芋的根系具有保持水土等作用,可以充分提高土壤養分與水分的利用率,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肥力,繼而促進林木生長。同時,魔芋生長較快,會覆蓋林下地面,降低雜草的生長速度。
3 林下魔芋種植技術
大方縣鼎新鄉總面積為110.098 km2,地貌以山間盆地和丘陵為主,海拔1 100~2 150 m,年降水量950~1 200 mm,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十分適合魔芋生長。
3.1 科學選擇并處理林地
3.1.1 科學選擇林地。魔芋地下部分為球莖且根系較長,適宜在土層深厚、土壤疏松、排水條件良好、透氣性好的地塊生長[4]。同時,為避免徑流沖刷等因素,導致球莖外露,魔芋要種植在坡度平緩且土層深厚的山林。魔芋對光照等方面的要求相對較高。若將魔芋種植在過于密閉的山林,就會出現生長期延長或生長不足等問題。因此,種植人員應優先選擇散射光充足且林分郁閉度在0.5以下的林地種植魔芋。海拔也會對魔芋生長產生影響,海拔過高造成的積溫不足會導致魔芋產量下降。因此,種植人員應盡量選擇海拔在1 200 m以下的林地種植魔芋。此外,大多數魔芋品種要求土壤pH值在6.5~7.0,酸、堿性過強均會導致魔芋生長不良。因此,種植人員應選擇在土壤結構良好、養分充足、土壤pH值呈中性的平坡場地進行林下魔芋種植。
3.1.2 科學處理林地。首先,種植人員要提前清林,增強林地的通透性。例如,提前清除藤蔓、弱小雜樹,對一些生長茂盛的副枝、遮擋魔芋種植場地光照的枝干進行短截處理,降低林地郁閉度,增強林地通透性,確保林下有充足的散射光,從而提高林下溫度,為魔芋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其次,種植人員應科學設置排水溝。部分坡度較小的林地也會受到雨水沖刷的影響,因此,種植人員要提前挖好排水溝,優化林地排水條件。排水溝深度根據當地土壤滲水情況確定,一般保持在10 cm左右。或者采用高壟栽培,減少雨水對魔芋根系的影響。最后,種植人員要做好整地與消毒工作。冬季整地,深翻30~40 cm,每667 m2撒施生石灰50 kg、草木灰50 kg、硫黃粉1 kg進行消毒,清除田間植株病殘體,曬土14 d后再進行播種。
3.2 科學選擇并處理種芋
3.2.1 科學選擇種芋。種植人員應選擇適應性強、抗病性能良好且富含葡甘聚糖的魔芋品種,如威寧矮化黑稈花魔芋、畢節納雍魔芋等。為保證魔芋生產效益,種植人員要檢查判斷種芋的外觀是否符合要求,選擇球莖上端口平、芽窩較小、芋頭形狀與色澤正常、形體飽滿且沒有外部損傷與病蟲害的種芋[5],不選隔年芋和公芋。
3.2.2 科學處理種芽。為減輕病害損失,種植人員在選好種芋后要用1 000萬單位農用鏈霉素兌水50 kg浸種1 h,然后取出放置在通風條件良好的樓板上曬晾1~2 d再種植;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浸種30 min,晾干后再種植。
3.3 合理種植
3.3.1 合理選擇種植時間。種植人員應盡量在天氣晴好且日均氣溫穩定在15 ℃左右的情況下種植魔芋。若林地海拔較高,種植人員可在春分尾種植魔芋,將魔芋的生育期控制在200 d左右;若林地海拔較低,種植人員可適當提早播種。此外,陰雨過后,土壤過于黏重,通透性相對較差,且含有大量的水分,會導致種芋成活率降低或發病率提高。因此,種植人員不可在陰雨天播種。
3.3.2 科學控制種植密度。種植人員在林下種植魔芋時,應根據種植方法及種芋的大小控制種植密度,避免種植過密或過疏影響種芋生長[6]。例如,種芋質量小于25 g時,種植人員應確保每667 m2種植種芋4 400株左右;種芋質量在25~40 g時,種植人員應確保每667 m2種植種芋4 000株左右。
3.3.3 合理選擇種植方法。種植人員應在種植前做壟,壟距40 cm,壟寬90 cm、高20 cm;在壟上挖2行寬15 cm、深15~17 cm的種植穴,株距25 cm、行距40 cm。栽后覆土或堆肥,厚度以蓋過種芋且芽微露為度。
3.4 加強生長期管理
3.4.1 做好追肥培土工作。魔芋在生長過程中對鉀肥和氮肥的需求量較大,對磷肥的需求量相對較小,且在不同生長階段對肥料的需求量不同。例如,魔芋生長初期需肥量較小,但在換頭后需肥量較大,在塊莖膨大時需肥量最大[7]。因此,種植人員應因時制宜,合理施肥。種植人員可在魔芋展葉封行前施復合肥或鉀肥,第1次施肥在魔芋4葉期左右,第2~4次施肥在7~14葉期進行,每隔10~14 d施一次。第1、2次追施復合肥:每667 m2施萬地寶復合肥4 kg、尿素5~10 kg,可稀釋200倍后淋施,或開溝施于根旁。第3~4次追施復合肥:每667 m2施復合肥3~4 kg、尿素0~3 kg,可稀釋200倍后淋施,或開溝施于根旁。肥水混合后淋施在距離植株莖基部10 cm左右的位置并提土蓋嚴。另外,種植人員也可在魔芋塊莖膨大期,每667 m2施加磷肥10 kg、鉀肥10 kg,并培土兩三次。
3.4.2 做好灌溉排水工作。魔芋喜濕潤,怕旱,怕澇,因此,種植人員需要在科學灌溉的同時做好排水工作。出現天氣干旱、缺水等問題時,種植人員要及時澆灌,確保林地土壤一直處于濕潤狀態,滿足魔芋的水分需求,從而促進其塊莖膨大;若出現雨水過多等情況,種植人員要及時通過排水溝進行排水,避免出現漬害等問題。此外,在夏季與早秋的晴天,氣溫高,種植人員若在晴天中午澆水,易導致魔芋燒根、芋頭葉片發黃,甚至引起根部病變。因此,種植人員要選擇在傍晚或清晨氣溫較低的時間段澆水。
3.4.3 做好除草工作。雜草會與魔芋爭奪養分、水分、光照,影響魔芋生長。因此,種植人員要在魔芋出苗前,每667 m2用草甘膦水劑0.75 kg、洗衣粉0.05 kg,兌水50 kg后噴灑在雜草葉面上,使雜草枯黃死亡。魔芋展葉后,種植人員可人工除草,減少對魔芋的損傷。
3.4.4 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病蟲害防治是林下栽培魔芋的關鍵管理工作。
3.4.4.1 做好病害防治工作。魔芋常見病害有白絹病、根腐病、軟腐病、輪紋斑病、葉枯病等。其中,白絹病在魔芋整個生長周期都會發生,危害魔芋的莖、葉柄基部、塊莖等位置。為預防這一病害,種植人員需要在種植前用0.1%硫酸銅溶液對種芋進行消毒處理,或在7月下旬用石灰水調節土壤pH值,每667 m2施30~50 kg生石灰。如果魔芋已經發生白絹病,種植人員就要及時拔出病株,并集中帶出林外清理。魔芋根腐病多出現在7—8月,會危害魔芋的根部與球莖。針對該病害,種植人員可在植株發病初期噴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等藥物進行防治。軟腐病會危害魔芋芋頭、莖葉,導致魔芋減產。為減輕該病害的影響,種植人員可在發現病株后及時挖出,并向周邊其他未染病魔芋噴灑77%可殺得溶液。魔芋感染輪紋斑病后,其葉片會出現褐色小斑點,后逐漸變成黃褐色斑。針對該病害,種植人員可噴灑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進行防治。葉枯病多出現在7—9月,會危害魔芋葉片。針對該病害,種植人員可噴灑0.02%農用青鏈霉素或波爾多液進行防治[8]。
3.4.4.2 做好蟲害防治工作。魔芋生長過程中,易受銅綠金龜子、豆天蛾、甘薯天蛾等蟲害影響。為預防蟲害,種植人員要及時清除林地中的雜草、枯枝落葉,減少害蟲的生存空間。同時,種植人員要做好蟲害治理工作,減小蟲害影響。針對豆天蛾、甘薯天蛾等蟲害,種植人員可人工捕殺幼蟲,并在植株葉片上噴灑90%晶體敵百蟲或80%敵敵畏乳油800~1 000倍液進行防治;針對銅綠金龜子、螻蛄等蟲害,種植人員可噴灑40%氧化樂果乳油800倍液進行防治。
3.5 適時收獲
10月下旬,魔芋地上部分枯萎后10~15 d,即“倒苗”時開始采收。收挖過早,環境濕度大,塊莖含水量高,易腐爛;收挖過遲,植株位置的標記不明顯,容易挖傷球莖。種植人員要在晴天收挖魔芋,先將葉柄清除出田間,再逐穴收挖,不要損傷球莖;將鮮球莖周圍的健壯芽摘下,適當晾曬,待皮層無水時,即可裝運或貯藏,貯藏適宜室溫10~15 ℃。質量大于500 g的魔芋可作為商品出售,質量小于500 g的魔芋塊莖可作為種芋。林下種植魔芋的投資相對較大,因此,種植人員需要科學采收魔芋,實現種芋長期利用。例如,在第2年從高大植株上獲取魔芋并將其當作商品,第3年以后挖大留小,在收挖時合理控制種芋密度,確保每年都有收獲。
4 促進林下魔芋種植業發展的策略
4.1 加強技術創新
若想提高林下魔芋產量,林業部門就需要不斷創新相關技術,為魔芋種植提供支持。例如,林業部門應創新林下種芋生產技術,推動林下魔芋種植業可持續發展;創新應用物聯網技術,構建林下魔芋種植管理自動控制系統,通過該系統實時采集林地溫度、濕度等環境參數并監測魔芋的生長情況,之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追肥與灌溉。
4.2 強化技術指導
林業部門應積極宣傳林下魔芋種植技術,讓種植人員了解林下種植魔芋的技術要點與注意事項,避免在種植過程中出現操作錯誤等問題[9]。同時,林業部門應加大指導力度,提高種植人員的生產實踐水平。例如,鼎新鄉為了提高當地林下魔芋種植水平,組建了農技專家團隊到種植現場進行全天候的技術指導,且組織相關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及種植人員到綠塘鄉學習先進的魔芋栽種技術與管理技術。
4.3 加強人才引進與培養
一方面,林業部門應出臺優惠政策,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為發展林下魔芋種植業提供支撐。例如,鼎新鄉采取了更加積極的人才政策,實施了《鼎新鎮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方案》,發展“勞務輸轉型”經濟,有效吸引了專業人才,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林業部門應對現有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其服務水平。例如,鼎新彝族苗族鄉農業服務中心應對現有人員進行林下種植魔芋技術等方面的培訓,讓現有人員了解如何為魔芋種植業發展提供更高質量的技術服務、如何提高林下魔芋種植技術水平。
4.4 轉變發展理念
林業部門應樹立原生態發展理念,根據林下魔芋種植的特點與要求打造原生態種植、標準化生產、一體化考核體系,增強林下魔芋種植的標準性與規范性。同時,林業部門應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不能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而破壞林木。在林下種植魔芋時,林業部門應制訂完善的林下魔芋種植方案,分析如何在為魔芋提供良好生長環境的同時減少對林木的損害,從而促進魔芋與林木協調生長。
5 結語
在林下種植魔芋可以促進魔芋生長、提高林地利用率等,因此,種植人員應綜合分析如何在林下種植魔芋,掌握科學的種植技術。在種植前,種植人員要科學選擇林地與種芋,并對林地、種芋進行相應處理,為魔芋的正常生長提供良好條件;在種植時,種植人員要合理把控種植時間、種植密度、種植方法;在完成種芋栽種工作后,種植人員要加強管理,提高魔芋的生長質量。此外,林業部門也要不斷加強技術創新、技術指導、人才培養,為促進林下魔芋種植業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張學銳,李川,張盛林.鄉村振興戰略下經濟作物產業的鉆石模型競爭力分析:基于陜西省魔芋產業的實地調研[J].安徽農業科學,2022(20):201-206.
[2]唐曉東,張立君,夏曾潤.魔芋膠的黏度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應用研究現狀[J].糧食加工,2022(5):55-57.
[3]龐巧玲,皮漢生,謝巍,等.魔芋林下種植應注意的問題[J].西北園藝(綜合),2022(6):26-27.
[4]龍治堅,張瑜,黃琳涵,等.四川省魔芋栽培種植現狀與春耕生產技術建議[J].四川農業科技,2022(10):17-20.
[5]李國慧,張偉,邢艷,等.北川魔芋產業發展制約因素及種植技術要點[J].四川農業與農機,2022(4):52.
[6]李娟,涂寒奇,王秀全.不同橡膠園類型間作珠芽魔芋的種植密度[J].熱帶生物學報,2022(1):81-87.
[7]洪永忠,王世華,楊國盟,等.3種典型有機肥對魔芋土壤養分吸收量和品質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22(15):114-118.
[8]謝麗英.淺述羅平縣九龍街道魔芋種植中的病蟲害及防治措施[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5):154.
[9]魏曉梅,何芳,王谷仙.基于問卷的云南省栽培魔芋種質資源多樣性調查及分析[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22(3):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