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境教學應用的作用
首先,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引入情境教學,有利于教師更有成效地將傳統教學觀念轉變為架構起新課改要求下的新型教學手段,在最大程度上以相應的情境啟發學生的語文意識,真正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不斷地推進,教師更多地將新型網絡技術、多媒體等手段引進語文課堂,提高了課堂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進一步營造了活躍生動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發揮自身的個性特點,彌補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缺失與不足,為將來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人文素養基礎。
最后,引入情境教學更有利于不斷增加學生的文學知識,使得學生真正喜歡上語文這一科目,學會質疑,學會自主學習,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質疑精神,這樣有助于學生早日成為社會上更多行業中所需的實用型人才。
所以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情景教學受到了越來越多語文教師的喜愛,重視,應用。
二、情境教學存在的不足
凡事有利有弊。情境化教學雖然能夠有效地提高高中語文課堂質量效率,但同時也有諸多不足之處,突出表現為:
一是對情境未能充分掌控,以致學生過度張揚個性,出現“吵吵鬧鬧”“離題萬里”的假課堂活躍的現象;
二是教師有時一味只重情境教學的趣味性和實踐性,忽略教學本身應當具備的目的性思考性,“舍本逐末”,反而得不償失;
三是教學情景的設計缺乏新意,提不起學生對于情境教學的興趣,徒有情景教學應用的虛名,最終使教學不倫不類。
這些不足之處,只有在教師不斷學習,不斷實踐,掌握了恰當且創造性地使用情境教學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能力與素養,最終實現打造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目的。
三、積極應對情境教學不足的措施
(一)師生平等對話
要真正做好情境教學,首先要將學生放置在平等的位置,與其進行溝通交流。語文老師應該不僅是學生的老師,也應是學生們的好朋友。“良師益友”,“亦師亦友”說的正是師生間這種平等和諧的關系。這樣一來,學生們就可以沒有顧忌地暢所欲言,提出自己的問題,交流自己的思想;而語文老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和解答,從而真正意義上做到所謂的“傳道受業解惑也”。
(二)多聯系生活
語文就是生活的藝術化,教材所選篇章大多來源于生活。因此教師在情境教學時,可以多將教材中的文章與生活中的具體實例相聯系,這樣一是有助于學生積累生活的經驗;二是也可以較好地引起學生對于生活的熱愛;三是更可以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效率。
(三)走出語文課堂
語文不僅僅在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師還要敢于走出課堂,去一些跟課文相關的地點,例如:博物館、圖書館、小河邊等等,在相關的場館里,給學生們面對面地講解語文課本里的點,體會文學的美,讓同學們懂得其實只要肯仔細觀察,認真體會,生活中處處都有語文,這樣更容易加深學生們的印象,減少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畏難情緒,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四、結語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以及社會對人才要求的變化,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引進全新的教學手段,因循守舊只會導致故步自封。語文教師只有與時俱進,教學手法不斷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調整,才能真正地培養出國家所需的實用性人才。在這個背景下,我們既要充分肯定高中語文情景教學應用的作用,也要看到其不足,并積極去探索改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