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研究機械通氣聯合藥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的實際價值,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如皋市中醫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72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常規組(采用機械通氣治療)和聯合組(采用機械通氣聯合藥物治療),各36例。比較兩組患者的血氣指標、肺功能、臨床癥狀評分、并發癥發生情況及復發情況。結果 治療后,兩組患者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及pH值高于治療前,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低于治療前,且聯合組PaO2、SaO2及pH值高于常規組,PaCO2低于常規組(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呼氣量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及最大呼氣中期流量(MMEF)水平高于治療前,且聯合組高于常規組(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積分低于治療前,且聯合組低于常規組(Plt;0.05);聯合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及復發率低于常規組(Plt;0.05)。結論 機械通氣聯合藥物治療COPD伴呼吸衰竭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維持血氣指標穩定,緩解臨床癥狀,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及復發率。
【關鍵詞】機械通氣;藥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3.11.0068.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3.11.02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較高的發病風險,患者在發病后呼吸道氣流存在堵塞癥狀,并存在發生肺氣腫及氣管炎等可能,如果不能及時治療會導致病情加重,進而合并呼吸衰竭癥狀,嚴重時危及生命安全[1]。機械通氣是一種較為常用的治療COPD的方式,能夠通過插管的方式幫助呼吸衰竭患者恢復呼吸狀態。在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機械通氣可以輔助呼吸衰竭患者通氣,維持呼吸功能,同時,在機械通氣治療中進行有效的藥物治療能夠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促進呼吸功能恢復[2]。而鹽酸氨溴索及納洛酮在COPD的治療中應用較為普遍,能夠幫助患者改善呼吸狀態,緩解呼吸衰竭癥狀,對于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因此,本研究觀察機械通氣聯合藥物治療COPD伴呼吸衰竭的實際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按隨機數字表法將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如皋市中醫院收治的的72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分為聯合組和常規組,各36例。聯合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齡58~79歲,平均年齡(68.47±10.23)歲;病程1~7月,平均病程(4.42±2.54)月。常規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齡58~79歲,平均年齡(68.52±10.31)歲;病程1~7月,平均病程(4.46±2.52)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如皋市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COPD伴呼吸衰竭的診斷標準[4];②年齡≤80歲。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②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③機械通氣不耐受者;④合并惡性腫瘤者。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基礎干預,積極抗炎、止咳、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常規組患者采用機械通氣治療。患者通過氣管插管方式連接呼吸機(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型號:SV300),設置參數:潮氣量為8~10 mL/kg,呼吸頻率為15~20次/min。聯合組患者采用機械通氣聯合藥物治療。機械通氣治療和常規組相同。將4 mL鹽酸氨溴索(天津藥物研究院藥業,國藥準字H20051604,規格:4 mL∶30 mg)加入250 mL的0.9%氯化鈉中行靜脈滴注,2次/d。將2 mL鹽酸納洛酮注射液(北京凱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3602,規格:1 mL∶0.4 mg)與250 mL的0.9%氯化鈉混合后進行靜脈滴注,1次/d。后續每日將10 mL鹽酸納洛酮注射液融入100 mL的0.9%氯化鈉溶液中,采用24 h持續泵(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型號:BeneFusion VP1 Ex)給藥。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血氣指標。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橈動脈血5 mL,采用血氣電解質分析儀(深圳市康立生物醫療有限公司,型號:Vitagas 8E)檢測患者治療前后的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及pH值。②比較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采用肺功能檢測儀(山東博科保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號:BK-LFT-I)測量患者治療前后用力肺活量(FVC)、呼氣量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及最大呼氣中期流量(MMEF)。③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分(CAT)評價患者臨床癥狀,評分包括咳嗽、咳痰、喘息及胸悶,每項1~6分。1分:無任何癥狀;2分:輕微癥狀;3分:有明顯癥狀;4分:中等癥狀;5分:嚴重癥狀;6分:非常嚴重癥狀。分數越高則癥狀越嚴重[5]。④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包括感染、口干、面部損傷及皮疹。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發生例數/總例數×100%。⑤比較兩組患者復發情況。治療后1個月、3個月及6個月時進行隨訪,記錄患者復發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用SPSS 22.0系統處理。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PaO2、PaCO2、SaO2及pH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PaO2、SaO2及pH值高于治療前,PaCO2低于治療前,且聯合組PaO2、SaO2及pH值高于常規組,PaCO2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FVC、PEF、FEV1及MMEF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FVC、PEF、FEV1及MMEF水平高于治療前,且聯合組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低于治療前,且聯合組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聯合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復發情況比較 聯合組患者復發率為2.78%(1/36),其中治療后6個月時復發1例。常規組患者復發率為19.44%(7/36),其中治療后1個月時復發1例、治療后3個月時復發3例、治療后6個月時復發3例。聯合組患者復發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062,P=0.024)。
3 討論
COPD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慢性肺部疾病,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主要是由于外部及內部因素導致,例如吸煙、空氣環境不良、吸入粉塵等化學物質,呼吸系統感染、肺部發育不良及遺傳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COPD。患者在發病后會出現長期咳嗽、咳痰、氣短及喘息等癥狀,清晨或急性發作時咳痰量明顯增加,在過度勞累后病情會明顯加重[6]。此外,COPD患者還會出現長期乏力、消瘦等全身性癥狀,嚴重時患者會出現呼吸衰竭癥狀,危及生命安全[7]。目前臨床較多使用機械通氣技術,尤其在COPD伴呼吸衰竭的治療中,機械通氣干預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呼吸質量,穩定患者各項血氣指標水平[8]。但是單一通過機械通氣干預效果并不理想,需要結合藥物進行治療[9]。鹽酸氨溴索屬于有機化合物祛痰藥,在進入機體后能夠進一步清除氣道內的分泌物,促進患者排痰,恢復患者呼吸功能水平,改善患者氣管黏膜的活性物質,對呼吸道具有保護功能[10]。在使用藥物后能夠加快機體溶解氣管內分泌物,縮短分泌物在呼吸道內的滯留時間,有效減輕乃至消除患者咳嗽、咳痰等癥狀。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積分低于治療前,且聯合組低于常規組。納洛酮是一種較為常用的阿片受體拮抗類藥物,在進入機體后能夠直接作用于患者神經中樞,改善患者呼吸抑制情況,進一步刺激咳嗽反射,使患者能夠通過咳嗽來排除呼吸道黏液,進而改善患者呼吸道通暢程度,有效提高患者的血氣指標水平[11]。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PaO2、SaO2及pH值高于治療前,PaCO2低于治療前,且聯合組PaO2、SaO2及pH值高于常規組,PaCO2低于常規組,與王云峰等[12]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水平比治療前高,且聯合組比常規組高,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積分低于治療前,且聯合組低于常規組,這提示藥物治療后,患者呼吸道內分泌物能夠更好的被排出,恢復呼吸狀態,改善肺功能水平。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聯合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這提示經藥物治療后,患者各項癥狀消除時間更快,可以有效降低機械通氣時間,進一步降低在治療期間發生口干、感染等并發癥的風險,提高治療的安全性[13]。此外,在機械通氣治療期間進行藥物干預能夠更徹底地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維持良好的呼吸狀態,患者在治療后復發的風險更低。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患者復發率低于常規組,提示機械通氣聯合藥物治療對于COPD伴呼吸衰竭的治療能夠降低復發率。
綜上所述,在為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通過機械通氣聯合藥物進行治療可以恢復患者肺功能水平,改善血氣指標,減輕臨床癥狀,減少并發癥發生及復發情況。
參考文獻
成瑋,陳平. 我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點及治療現狀[J]. 中南藥學, 2022, 20(10): 2228-2230.
黃國棟,周桔莉,肖遠華,等. 無創機械通氣聯合經鼻高流量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呼吸衰竭效果評價[J]. 上海醫藥, 2022, 43(20): 25-28.
黃茂,王笑咪,郭微微. 鹽酸氨溴索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現代醫生, 2021, 59(13): 33-36.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J/CD].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 2014, 6(2): 67-79, 80.
史衛衛,劉璐,張帆,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AT評分與病情評估指標的相關性分析[J].老年醫學與保健, 2018, 24(3): 257-261.
胡美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無創機械通氣的綜合護理效果分析[J].湖北醫藥學院學報, 2022, 41(1): 88-91.
鮑倩,王金榮,杜雅楠,等.尼可剎米注射液聯合有創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嚴重呼吸衰竭效果觀察[J].解放軍醫藥雜志, 2022, 34(1): 72-76.
高婧,滕海風. 有創-無創序貫機械通氣對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和肺心病患者治療效果的觀察[J]. 河北醫學, 2021, 27(7): 1200-1204.
楊志光. 無創正壓機械通氣聯合納洛酮治療COPD伴急性呼吸衰竭[J]. 廣州醫學院學報, 2010, 38(3): 100-102.
明立亮,吳毓霞,吳勇.納美芬與納洛酮聯合NPPV治療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及對患者肺功能和血氣指標的影響[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1, 18(4): 282-285.
甘慶,唐勇.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HMGB1、IL-27水平變化及其與預后的關系[J].川北醫學院學報, 2021, 36(8): 1064-1067.
王云峰,付君民,蔣明星,等.機械通氣聯合納絡酮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對預后的影響[J].河北醫藥, 2022, 44(4): 557-559, 563.
楊守方. 納絡酮聯合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研究[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2, 20(7): 12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