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研究中醫針灸治療對良性甲狀腺結節患者的療效及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炎癥因子[白細胞介素-2(IL-2)、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響,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北京市豐臺區鐵營醫院收治的78例良性甲狀腺結節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針灸組,各39例。對照組患者開展常規西醫治療,針灸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用中醫針灸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甲狀腺指標水平、SOD水平、MDA水平、IL-2水平、IL-6水平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針灸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和游離甲狀腺素(FT4)水平高于治療前,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低于治療前,且針灸組患者TSH水平低于對照組(Plt;0.05),但組間FT3和FT4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SOD水平高于治療前,MDA、IL-2及IL-6水平低于治療前,且針灸組患者SOD水平高于對照組,MDA、IL-2及IL-6水平低于對照組(均Plt;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中醫針灸治療對良性甲狀腺結節患者的療效顯著,且能改善患者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未增加不良反應發生風險。
【關鍵詞】良性甲狀腺結節;針灸;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炎癥因子
【中圖分類號】R58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3.11.0074.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3.11.025
甲狀腺結節屬于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內分泌疾病,主要是由于甲狀腺細胞的異常增生形成一個或多個團塊,可發生于所有年齡段人群[1]。隨著近年人們工作、生活壓力的與日俱增,加之飲食結構的逐漸改變,甲狀腺結節發病率呈逐年攀升的趨勢[2]。大部分良性甲狀腺結節患者普遍無典型癥狀表現,但隨著病情的進展,可能導致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及吞咽障礙等癥狀,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等并發癥的發生風險,甚至有惡性病變的可能[3-4]。目前,針對該病的西醫治療手段以甲狀腺激素抑制劑為主,雖然可獲得一定的療效,但存在不良反應多或導致永久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弊端[5]。針灸屬于中醫外治法之一,主要是通過對特殊穴位進行針刺刺激,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且具有無創性、療效肯定及無不良反應等優勢[6]。鑒于此,本研究分析中醫針灸治療對良性甲狀腺結節患者的療效及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以期為該病患者提供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北京市豐臺區鐵營醫院收治的78例良性甲狀腺結節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針灸組和對照組,各39例。針灸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48.59±6.29)歲;結節最大直徑0.5~2.0 cm,平均結節最大直徑(1.47±0.33)cm;BMI 18~30 kg/m2,平均BMI(23.19±2.06)kg/m2。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48.74±6.36)歲;結節最大直徑0.5~2.0 cm,平均結節最大直徑(1.50±0.32) cm;BMI 18~30 kg/m2,平均BMI(23.33±2.15)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北京市豐臺區鐵營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甲狀腺結節和分化型甲狀腺癌診治指南》[7]關于良性甲狀腺結節的診斷標準,且經細胞穿刺活檢確診;②結節最大直徑≤2 cm;③年齡≥18歲;④入組前尚未接受任何相關治療;⑤無頭頸部放療史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重要臟器功能不全或惡性病變;②神志異常;③正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④有甲狀腺癌家族史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開展常規西醫治療。予患者口服左甲狀腺素鈉片[默克制藥(江蘇)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27080,規格:50 μg/片]50 μg/次,1次/d。針灸組患者則于對照組的基礎上增用中醫針灸治療。主穴選擇結節處圍刺,配穴選擇豐隆、血海、天突、中脘、曲池、三陰交、陽陵泉、上巨虛及石門穴。其中豐隆、血海、天突、中脘、曲池、三陰交、陽陵泉穴分別選用瀉法和平補平瀉法,而上巨虛及石門分均進行溫針灸。毫針尺寸以1.5寸為宜,針刺前常規皮膚消毒。首先取4支毫針從結節周圍朝中心刺入,之后選擇病變中心處再直刺一針,進針深度以0.5~1.2寸為宜,選用瀉法,留針30 min,每10 min行針1次。配穴針刺方式如下:以75%乙醇常規消毒局部皮膚,取40 mm不銹鋼毫針,以夾持法進針直刺,深度以30 mm為宜,每穴留針20 min。針灸治療3次/周。兩組患者均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療效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8]評定如下。治愈:臨床癥狀消失,且結節消失;顯著:臨床癥狀明顯改善,且結節基本消失;好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結節縮小;無效:未達上述標準。總有效率=(總例數-無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晨起進食前肘靜脈血5 mL,以3 500 r/min離心10 min獲取血清保存至-80 ℃冰箱中備用。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及促甲狀腺激素(TSH),具體操作遵循試劑盒說明書完成,相關試劑盒購自上海康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③比較兩組患者SOD、MDA及炎癥因子水平。采血方式同②,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SOD、MDA及炎癥因子[白細胞介素-2(IL-2)、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具體操作遵循試劑盒說明書完成,相關試劑盒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④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不適、心悸及惡心嘔吐。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行配對樣本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針灸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FT3、FT4及TSH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FT3和FT4水平高于治療前,TSH水平低于治療前,且針灸組患者TSH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但兩組間FT3和FT4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SOD、MDA及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SOD、MDA、IL-2及IL-6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SOD水平高于治療前,MDA、IL-2及IL-6水平低于治療前,且針灸組患者SOD水平高于對照組,MDA、IL-2及IL-6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4。
3 討論
良性甲狀腺結節類型以結節性甲狀腺腫、高功能腺瘤及橋本甲狀腺炎等為主。左甲狀腺素鈉片是目前西醫治療該病的藥物之一,其本質為FT4,可在體內轉變為FT3,并經由負反饋的作用抑制TSH分泌,進而促進病灶的縮小,達到治療目的[9]。然而,單用西藥治療存在療效不穩定及長期應用可能引發一系列不良反應等問題。中醫認為,甲狀腺結節當屬“癭病”范疇,其病機可能與氣郁痰阻、脾虛痰盛、痰瘀互結等密切相關,主要病因在于情志內傷,長期憤郁惱怒或憂思郁慮,乃致氣機郁滯,肝氣失于調達,津液無法歸正凝集成痰,壅結頸前,形成癭病。痰凝日久,導致血液運行受阻,進而引發血型瘀滯,乃致結節、癭瘤形成[10]。中醫著作《備急千金要方》記載:“凡病皆由血氣瘀滯不得宣通,針以開導之”[11]。針對良性甲狀腺結節病機,本研究選用針灸治療以縮小結節、改善癥狀、預防復發。
本研究結果顯示,針灸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這與既往有關研究報道結果吻合[12],提示中醫針灸治療對良性甲狀腺結節患者的療效顯著。考慮原因,腹針主要是通過神闕調節系統,實現對氣血的重新調控,從而恢復營養平衡,且腹部乃是臟腑匯聚之處,腹針可調理臟腑之氣,因此對慢性病及久病均有一定的調理作用。此外,圍刺法主要是以病灶中心為原點,從而進行邊緣圍刺,通過皮膚和經脈產生聯系,最終達到驅邪、通絡、行氣、活血及散瘀結的功效[13]。本研究發現,治療后,兩組患者FT3和FT4水平均高于治療前,TSH水平低于治療前,且針灸組患者TSH水平低于對照組。這反映了中醫針灸可促進良性甲狀腺結節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的改善。分析原因,針灸可直接促進結節局部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進而有利于結節的吸收縮小,有利于甲狀腺功能的恢復。同時,針灸刺激可直接轉化為生物電活動,從而對大腦皮層產生興奮作用,實現對中樞系統的調節,調控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功能,促使甲狀腺激素水平恢復至正常水平。另外,SOD、MDA均是臨床上廣泛用于反映機體氧化應激程度的生物學指標,而IL-2、IL-6均是常見炎癥指標。上述4項指標均可在疾病的影響下出現異常高表達,因此可作為評估臨床治療效果的客觀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針灸組患者SOD水平高于對照組,而MDA、IL-2及IL-6水平均低于對照組。這充分說明了中醫針灸應用于良性甲狀腺結節的治療中效果較佳,有利于減輕患者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分析原因,中醫針灸通過對豐隆、血海、天突、中脘、曲池、三陰交及陽陵泉穴等穴位進行刺激,可達到引氣歸元、理氣和血及調節臟腑之氣等功效。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說明中醫針灸治療具有良好安全性,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風險。
綜上所述,中醫針灸治療良性甲狀腺結節患者可獲得較為理想的療效,同時能改善患者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且安全性良好。
參考文獻
薛明淼,尚夢園,王志化,等. 良惡性甲狀腺結節的臨床特點分析[J]. 中國醫藥科學, 2020, 10(21): 14-17.
李文鈺,黃薇. 體檢中心甲狀腺結節患者流行病學特征及危險因素調查分析[J]. 河北醫藥, 2019, 41(3): 456-459.
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甲狀腺疾病專業委員會,全國甲狀腺疾病中西醫結合診治專家組.《甲狀腺結節及相關疾病熱消融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2021版)[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22, 13(7): 1-7.
陳翰翰,時光喜,孫慶穎,等.散結片聯合耳穴壓豆治療良性甲狀腺結節的臨床觀察[J].中華中醫藥雜志, 2020, 35(3): 1586-1589.
李磊. 治療良性甲狀腺結節應用小劑量左甲狀腺素的臨床探討及生化指標水平影響[J]. 系統醫學, 2022, 7(18): 82-85, 90.
魏珂,柳楊,黃石璽.黃石璽應用毫火針聯合電針治療良性甲狀腺結節[J].中國民間療法, 2020, 28(12): 36-38.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內分泌學組,中國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等. 甲狀腺結節和分化型甲狀腺癌診治指南[J]. 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2013,33(2):96-115.
鄭筱萸.中醫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2: 52-53.
曹潔,張庚良,王柳蕓,等.自擬散結湯聯合小金丸治療良性甲狀腺結節臨床療效研究[J].河北中醫藥學報, 2020, 35(4): 15-19.
鐘潔媚,呂雄,曾鳳珊,等.基于”氣血肝脾”理論論述呂雄教授治療良性甲狀腺結節經驗[J].陜西中醫, 2022, 43(2): 240-243.
張林,姜俊梅,劉學文. 《備急千金要方》制方特色探析[J]. 遼寧中醫雜志, 2001, 28(9): 526-527.
劉春雪,解相蕊,張童,等.腹針配合圍刺治療良性甲狀腺結節[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2, 38(1): 84-87.
李晨,黃堅,張亞風. 針刺治療良性甲狀腺結節臨床觀察[J]. 世界中醫藥, 2016, 11(7): 1327-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