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我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初見成效,有效吸引社會資本投入農業產業,有力推動了全省農業高質量發展。但與先進省份相比,我省農業產業園區還存在基層重視程度有待提高、要素保障力度有待加大、科技創新能力有待增強、發展帶動能力有待提升等問題。為此建議:
提高思想認識,加強頂層設計。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真正從思想上重視起來,結合當地產業資源稟賦,突出創建目標,明確開發建設邊界與定位,凸顯優勢產業和主導產業,認真做好頂層設計和園區規劃。強化各級園區工作領導小組協調作用,做好招商引資項目謀劃,建立招商項目庫,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圍繞特色產業引進龍頭企業。
強化要素保障,營造良好環境。園區土地建設保障要以促進民生改善為落腳點,建設用地指標審批向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傾斜,充分滿足農業產業園區建設需要。園區金融支持以普惠金融平臺為基礎、以科技金融為手段,提升信用貸款額度,支持園區建設。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鼓勵商業擔保機構擴大信用擔保范圍,加大對農業產業園區支持。加強園區與科研院所合作,持續引進和培養復合型人才。圍繞園區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等需求,加強園區間、企業間合作,延伸產業鏈條,促進園區集群式發展。
創新運營機制,推進園區建設。健全完善緊密的聯農帶農惠農機制,積極探索完善承包土地經營權入股、財政補助資金股權化改革等利益聯結機制,推廣“訂單收購+分紅”“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模式,將農民與加工企業間的產品買賣關系轉變成合作關系,讓農民更多分享到產業鏈增值收益。創新產村融合機制,鼓勵村集體以集體資產量化入股參與產業園建設,滿足項目建設用地需求,壯大村集體收入,激發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投資建設園區的積極性。
做好梯度培育,加強示范引領。省級層面抓好100個重點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各市確定10個左右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各縣(市、區)布局建設1至3個不同的主導產業縣級現代農業園區,不斷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國家產業園要實現全產業鏈開發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成為全國園區標桿和旗幟。省級產業園要將主導產業做大做強,突出產業特色,成為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的代表和國家產業園后備梯隊。市級產業園要發展成為生產、加工、流通、經營、品牌等一個或幾個方面的區域領先者。縣級產業園要注重生產基地建設,打造規模化、標準化的種養基地和加工流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