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我省農業園區建設不斷提速,為支撐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農業特色主導產業升級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取得成效的同時,全省農業園區發展也存在著科技含量不夠高、產業規模不夠大、發展后勁不夠足等問題,整體創建水平與全國先進地區還有差距,與農業強省建設要求還不完全匹配。
為進一步加強全省農業園區建設,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強化規劃引領。按照國家、省相關政策要求,聘請規劃編制專業團隊,凝煉建設主題,明確主導產業,明晰發展定位,突出區域優勢與特色,科學制定建設和發展規劃。優化農業園區布局,打破行政區劃,謀劃區域性農業園區。打破行業部門界限,謀劃綜合性農業園區。
二是加大科技支撐。圍繞特色主導產業,在種植、養殖、加工、儲運等環節建立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實現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綠色化控制、組織化提升、品牌化銷售。加強優秀農業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廣,實施“二品一標”認證認定,努力實現園區產品“優質優價”。鼓勵創建園區主導產業技術研究院與公益性農業推廣體系、農民服務組織有效融合,提高先進適用技術普及率。引進培養創新型技術人才和實用型技能人才,全面提升生產者素質。充分發揮科研單位的科技優勢,為園區建設提供優質服務和技術支撐。
三是完善發展機制。健全科技合作機制,鼓勵園區與農業院校、科研單位、研發機構建立緊密的技術合作關系;完善商務合作機制,積極擴大招商引資,鼓勵園區積極引進國企和大型上市企業投資,提升產業鏈層級和園區管理水平;完善市場營銷合作機制,與經銷商簽訂穩定供銷協議,積極開發電子商務等新業態,不斷提高園區農產品質量效益競爭力;完善園區與農民合作機制,通過“園區+合作社+農戶”“龍頭企業+農業服務組織+農戶”“園區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園區+農村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等形式,以合同契約為約束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聯合體,共同推進園區發展。
四是加強政策扶持。市、縣(市、區)政府要加強對農業園區建設、管理與發展的領導。賦予園區管委會一定的協調職能,提升管理效能。創新社會力量辦園區、建園區、參股支持園區發展的機制,鼓勵農民以土地、房屋使用權、機械、資金等方式入股園區建設。對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與推廣、主導產業升級、數字化配套等方面,給予銀行貸款、地方債券優先使用等政策傾斜。鼓勵園區申報國家級和省級現代農業項目與科技創新項目,持續提升全省農業園區整體創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