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三農”工作決策部署,深入推進農業強省建設,深化農業農村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推動一大批優質人才向農業農村聚集,有力帶動了農業科技園區、產業園區建設發展。為進一步加強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充分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強化統籌協調,高位推進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將農業農村人才發展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進一步健全人才管理、支持、服務體制機制,壓實工作責任,凝聚工作合力。建立人才信息庫和需求目錄,形成農業農村人才有效支撐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格局。健全政府、社會、單位多元化人才投入機制,積極向國家部委爭取政策、項目、資金支持,持續加大農業農村人才投入力度。
二是強化引領帶動,大力培養引進高素質農業農村人才。聚焦農業科技園區、產業園區建設需求,深入實施技能強省行動,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培養、農村勞動力補貼性培訓,加大農村電商人才、鄉村工匠培育力度,培養打造更多特色勞務品牌,提升從業者職業能力。落實“燕趙黃金臺聚才計劃”,大力引進“高精尖缺”農業科技人才,推動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大國工匠落戶農業科技園區、產業園區,為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儲蓄動能。
三是強化評價激勵,持續激發農業農村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深化農業系列職稱制度改革,破除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唯獎項等傾向,構建更加科學的綜合評價體系和分類評價體系,進一步提升農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質量水平。如農民參加職業技能鑒定、等級認定等符合相應條件,要直接認定其相應技能等級。加大正向激勵力度,完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農業科技園區、產業園區掛職、兼職和離崗創業制度,落實基層一線和艱苦邊遠地區工資待遇傾斜政策,激勵人才扎根一線建功立業。
四是強化服務保障,為農業農村人才發展創造良好條件。拓展《京津冀人社部門人才工作協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合作事項,與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化戰略合作,建立“周末工程師”驛站,吸引京津專家利用節假日到園區解決技術難題。優化服務環境,鼓勵各地依托農業科技園區、產業園區為返鄉入鄉人員提供辦公場所、匹配服務團隊,開展創業對接服務,加大創業擔保貸款、“人社惠農貸”扶持力度,積極創建一批創業創新園區、創業孵化基地、創客服務平臺。加強典型宣傳,通過優秀人才評選、創業大賽等途徑,選樹一批農業農村人才典型,大力宣傳其先進事跡,在全社會積極營造重視農業、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