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清縣政協牢牢把握人民政協的性質定位,保持奮進姿態,激發創新張力,全力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高地,奮力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政協落地生根。
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于政協工作全過程,堅定正確方向,筑牢擁護“兩個確立”的政治基礎。必須把牢政治屬性這個“方向盤”。始終把“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第一政治原則和工作遵循,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融入血脈靈魂,確保政協事業始終不渝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必須強化黨的領導這個“指揮棒”。始終堅持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嚴格落實請示報告制度,始終做到同黨委、政府方向一致、目標一致、工作一致,持續推進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縣委工作要求在基層政協落地落實。必須筑牢思想根基這個“主心骨”。堅持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理論武裝的“第一議題”,構建起“黨組會議定期學、常委會會議專題學、專門委員會集體學、委員培訓系統學、干部持續跟進學”的多形式、分層次、全覆蓋的學習培訓機制,不斷鞏固拓展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始終把協商民主貫穿于服務發展全過程,發揮優勢作用,提升服務中心大局的能力水平。聚焦改革發展獻良策。堅持“黨委出題、政協調研、政府采納、部門落實”工作機制,落實全市“全員抓招商、全力強實體、全面優結構、創新突破上項目”工作部署和要求,積極開展調研協商、專題協商、對口協商,廣泛動員政協委員主動內引外聯、積極牽線搭橋、搞好聯絡銜接、促進合作共贏。聚焦民生實事建言獻策。緊扣民生實事項目和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深入調查研究,開展民主監督,謀良策、伸援手、獻愛心,努力把政協履職的過程轉化為增進民生福祉的過程。聚焦決策落地出實招。遴選4件重點提案,在縣政協主席、副主席督辦基礎上,創新邀請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領銜督辦,讓更多的政協成果被黨政決策采納、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舉措。
始終把凝聚共識貫穿于建言資政全過程,創新方式方法,匯聚共同團結奮斗的磅礴力量。主動當好“服務員”。組織廣大委員深入界別、走進基層,鼓勵更多的群眾通過“政協平臺”參與協商議事、反映社情民意;開展“走進企業、走進社區、走進村街、聯系群眾”活動,協助黨委、政府做好宣傳引導、解疑釋惑、化解矛盾等工作。努力打造“商平臺”。深入推進以“一地、一站、一家”為核心的特色協商平臺建設。“一地”即“永清·書香政協閱讀基地”,“一站”即鄉鎮基層政協委員工作站,“一家”即“政協委員之家”,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廣”原則,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有效延伸。全力搭好“聯誼橋”。定期召開黨派、團體聯誼會,落實主席會議成員走訪看望委員、專委會聯系界別委員等機制,加強與域外人士的聯誼交流,在更大范圍內匯聚起共謀共推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合力。
始終把自身建設貫穿于履行職能全過程,推動“三化”建設,夯實政協事業發展的基礎保障。更加突出黨的建設。充分發揮政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深入落實政協黨建“兩個全覆蓋”要求,推動黨員委員參加雙重組織生活,全面構建“黨建+協商”履職工作新格局。更加突出機制建設。先后修改完善規章制度12項,率先協助黨委制定永清縣《關于加強改進新時代縣政協工作的實施意見》,出臺《關于設立履職黨支部的實施意見》《委員履職綜合評價及退出機制》等文件,確保協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規可守、有章可循。更加突出作風建設。扎實開展調查研究,全面加強對委員的服務管理,深入實施“一委一精品”創建,著力打造學習型、服務型、履職型、和諧型政協機關,全面提升政協系統的建言獻策和服務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