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建強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重點在于培育包括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以及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在內的具有適度經營規模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趙縣政協經濟委牽頭組織部分委員成立視察調研組,深入走訪農產品加工企業、雙創基地和農業合作社等多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專題視察調研,掌握一手資料,確保參政參到點子上,議政議到關鍵處。7月26日,趙縣政協圍繞“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力現代農業發展”開展專題協商議政。座談會上,政協委員堅持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圍繞打造現代化農業強縣建設需要,以提高農業發展質量與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為主線,培育經營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產品質量優、運作機制和經營管理良好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了發言,助力推動趙縣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的華麗蝶變。
一、完善土地流轉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用地方面的困擾,如土地流轉合同不規范、土地流轉費用支出成本高、流轉時間不穩定、田塊畸零不整、可租用連片土地少等。建議健全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和政策支持體系,促進土地承包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建立土地流轉信息網絡平臺,做好信息采集和公布、土地評估、交易服務等工作,為農民流轉土地提供高效完善的服務,讓土地流轉逐步向規范有序轉變。完善土地流轉糾紛調處機制、土地糾紛仲裁機制。加強流轉土地用途監管,推進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健康發展。
二、滿足融資貸款需求。部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固定資產投資較大或經營回報周期較長等原因,在長期貸款需求方面受質押物不足、信用額度低等客觀因素制約,存在一定的金融服務需求缺口。建議由政府牽頭,統籌協調農業、工商、稅務、金融機構等多部門共同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過程中有效抵質押物不足、信用評級難、金融產品缺乏針對性的問題。優化涉農資金支出結構,優先保證新增農業補貼和項目建設由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承擔,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行動推進力度,鼓勵金融機構開展適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特點的信用、聯保等貸款業務,適當給予利率優惠,重點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長期貸款需求。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保險覆蓋。趙縣部分基礎設施修建較早,難以完全滿足農業現代化發展需要,在機械化作業和運輸等方面制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應加強農田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造提升,提高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水利、電網、交通運輸等部門對水、電、道路等年久失修的設施進行全面維修,并加強長效監管保護和利用,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鄉村產業提供基礎保障。同時,農業保險覆蓋面不夠廣泛,農業保險作為基礎保障工具尚未充分發揮作用。建議政府加大農業保險支持力度,提高保險機構為農服務水平,簡化業務流程,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農業保險保障體系,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的鄉村產業參保實行全覆蓋,嚴格管理農業保險的災后理賠工作,確保理賠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位,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抗風險能力,解除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后顧之憂。
四、加強人才培育引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大多是農村綜合素質相對較高的群體,有著一定的技術和經驗優勢。但受一些硬件條件限制以及農業前期投入大、見效慢等因素制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普遍缺乏懂管理、善經營的復合型人才。建議政府強化人才引進激勵機制,允許和鼓勵職業經理人、專業技術人才等以人力資本出資和合作的模式參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生產經營并獲得報酬。深入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面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開展全產業鏈培訓,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管理人員進行技術和管理知識培訓,不斷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生產技術、財務管理、經營管理、產品營銷以及科學決策等能力。吸引農民工及農村走出去的工商業主、退休人員、高校農科畢業生等回流就業創業,大力發展鄉賢經濟,把更多有技術、善經營的人才吸引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隊伍中來,激發農村經濟發展活力。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堅持產學研結合,全面深化與高校院所的合作,鼓勵支持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科研推廣機構開展技術開發與推廣服務,逐步建立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依托農業信息服務平臺,宣傳趙縣農業品牌。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推動規模經營的重要作用,提高在現代農業中的服務水平,提高農業經營組織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
五、提高集約經營水平。進一步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對有明確優勢、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集中精力將其培育成為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大力推行“公司+基地+農戶”和“龍頭企業+專業協會+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將農戶生產經營活動有效地聯系起來,推動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不斷提高農業發展的組織化程度,增強抵御市場風險能力。組建農業產業化經營聯合體,構建農業生產、加工、流通、銷售全產業鏈,帶動農戶實現組織化、產業化經營。樹立品牌意識,大力發展“三品一標”(綠色、有機、無公害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抓好相關品牌的申報和辦理工作。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依托趙縣地處平原和擁有大塊基本農田資源優勢和自然條件,做好農業招商引資工作,多引進諸如冀糧集團這樣的大企業,做好農業發展項目包裝,創新招商引資模式,充分利用項目推介、展覽會、商貿洽談等活動平臺,加強特色農業產品推介和宣傳工作,廣泛捕捉投資信息,深入開展項目對接,努力提高項目落地率。同時,優化農業投資環境,制定扶持農業企業優惠政策,吸引更多資金投入農業經營主體建設,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區域優勢、生態優勢和特色優勢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