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的必然要求。該文將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政策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利用Nvivo12質性分析軟件,對62個與農村人居環境關系緊密的政策文本展開量化分析。從規劃原則到工作目標各個層面深度挖掘各政策中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本質及重要問題,總結為生態環境建設、社會公平、鄉村規劃保障體系3方面,通過統計政策中的側重點,結合遼寧省實際情況,對鄉村治理提出適當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政策文本分析;Nvivo12;遼寧省農村
中圖分類號:F320.3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19-0094-04
Abstract: The renovation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s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building a beautiful countryside. This paper takes the governance policy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s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and make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62 policy texts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rural human settlements by using Nvivo12 qualitative analysis software. From planning principles to work objectives, this paper deeply excavates the essence and important issues of the renovation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s in various policies, and summarizes them into three aspec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social equity and rural planning security system. Through the focus of statistical policie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ppropriate suggestions for rural governance.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improvement and improvement of human settlements; policy text analysis; Nvivo12; rural areas of Liaoning Province
人居環境是衡量農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也是推動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基本要求。長期以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工作,根據國情制定一系列對鄉村發展有益的政策、法規等推動鄉村人居環境的建設。政策是形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體系的基礎,深入挖掘有助于明確各地區政府行為的價值結構和作用導向。為解決農村人居環境的問題,201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解決農村人居環境臟亂差的問題,為全面推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指明了方向[1]。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更詳細地鞏固和銜接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確保在新發展階段下加速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本文以2014年后各地區的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政策為研究對象,對政策文本中的高頻詞進行聚類分析,深度挖掘遼寧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出現的問題,提出鄉村人居環境質量提升建議,以期推進遼寧省鄉村治理體系的建設。
1 "研究設計
1.1 "數據來源
本研究選取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政策文本均來自公開的數據資料,文中研究的政策文本均來自國務院各機構和黨中央部門機構制定的中央法規及地方規范性文件和地方性法規,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確保了數據來源的權威性、完整性[2]。為了保證政策文本具有代表性和時效性,研究將嚴格按照下列原則篩選政策文本[3]。第一,對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指導意見》進行全面梳理,仔細斟酌相關政策文件的內容;第二,政策中涵蓋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關事宜,或者明確提到了有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其他實質性政策;第三,政策文本必須是正式的法律法規、通知、意見等文件;第四,選取的政策文獻發文時間為2014年5月16日—2023年2月1日,最終共選擇7篇中央政策,以及東北地區8篇,華東地區12篇,華北地區8篇,華南地區8篇,華中地區5篇,西北地區11篇,西南地區3篇,總計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計62篇與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密切相關的政策文本作為研究對象,試圖從中提取出各地區出臺的農村人居環境文件中相似的核心要素[4]。
1.2 "研究方法
借助Nvivo12軟件對2014年后與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相關的政策文本開展質性研究,厘清各地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典型政策文本關鍵詞及其詞頻,探究各地區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共同規律,總結和分析其特征,深度挖掘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價值內涵。
1.3 "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政策中的關鍵節點
根據表1,針對當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將62篇政策歸納總結關鍵詞形成二字詞云,如圖1所示。
圖1 "人居環境整治詞云
將政策中的詞頻進行概況,可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重點總結為生態環境建設、社會公平、鄉村規劃保障體系三大類工作。
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農業生產污染治理都是政策中的重點,都有50篇及以上,各政策中提到的數量都在60處以上。在推廣農村生態建設需在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上,應加強農民的健康生活方式和垃圾分類意識的培養[5]。對生活垃圾處置技術不斷研究與開發,需促進農村生活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在廁所改造中,應加大對使用無害化廁所的宣傳力度改變農戶的生活衛生陋習,推廣農村改廁與生活污水處理相結合的辦法,做到前“改”后“管”的統一。遼寧省應注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科學性,根據地貌特征和發展條件,加強適宜性評估。
在社會公平方面,各政策堅持問題導向,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相關政策共有43篇,各政策中提到的數量共有64處。政策中注重從實際情況出發,強化基層組織,提高農民參與度和主體地位,形成文明健康的發展理念,推動鄉村文明素質提高,營造良好的文明村風和公共環境,實現農民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服務。
在鄉村規劃保障體系方面,需要加強組織領導,精準定位,關于分類施策的相關政策在30篇以上,每個政策中提到分類施策的數量在30處以上,應集中攻堅,明確各個部門責任分工,吸引優質人才,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強化督查問責,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推動農村人居環境高質量發展。對于整個體系中后勤的保障策略,政策支持力度有關的為40篇,提到的數量在50處以上,包括財政投入保障、創新完善政策、科技和人才支撐與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等,確保整治成果長效運行。
2 "遼寧省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對策建議
《遼寧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目前,沈陽、大連、盤錦市3個城市基本實現了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體系的全覆蓋,農村家庭廁所無害化改造完成,農村污水集中處理率超過30%,農村河流和黑臭水體得到有效治理,農村道路網基本建成,農村綠化覆蓋率大幅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了顯著成效。
鞍山、撫順、本溪、丹東、錦州、營口、遼陽和葫蘆島等城市的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目前已完成村莊道路兩旁及農戶院子外的土堆、灰堆、糞堆及木柴等垃圾清理工作,村莊、溝渠、道路兩旁垃圾已基本清理完畢,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正在進行中。
2.1 "在生態建設方面,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中農村垃圾需要硬軟環境整治多措并舉
由于遼寧省各地區的農村人居環境發展情況各有不同,人居環境整治中基礎設施建設、衛生與住房條件改善、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需用硬軟環境整治多措并舉的思維安排整治行動。鄉村中的基礎路網建設、污水管網建設、路燈鋪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對加快村容村貌的提升有直接影響,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農民的居住條件。合理規劃布局戶廁普及率與改廁質量,通過生活垃圾的分類減量,分類分區形成收運處置體系,提高廢棄物的利用率,進一步促進村莊整體的生態治理和污水處理率的提升。
2.2 "在社會公平方面,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需要政府與村民的通力合作
首先,充分尊重農民主體地位,提高農民參與積極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需要政府、企業和農戶等多方面的協同參與,完成鄉村整治工程。但農民始終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主體,只有傾聽農民的意見,才能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落到實處。遼寧省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如今面臨著新的挑戰,政府需要尊重農民的主觀能動性,加大宣傳開展農村文明健康理念的重要性,使農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農村人居環境建設中來。
其次,要強化農村基層組織的作用。在政府層面上,應建立新制度和新標準,積極推進村規民約建設,既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村規民約,又要使其在鄉村治理中發揮真正作用[6]。
2.3 "在鄉村規劃保障體系方面,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需要健全長效監管和管護機制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長效機制包括基礎設施的運營管護機制、考核評估機制、運營監督機制和主體參與機制[7]。目前,遼寧省人居環境整治制度缺乏完整性,需要各地推行村莊規劃編制,在環境整治提升階段考慮后期管護工作,確保鄉村整治提升發揮效能。為了使機制更加完善,政策的支持、組織的保障,建立考核評估機制這些策略都能夠科學有效地提升整治成果的質量,為農民享受良好的人居環境持續發力。遼寧省各地方政府需要制定細致、可操作的考核標準,對項目的各項指標進行量化或質化的評價,真實全面地反映整治成果。
2.4 "在鄉村規劃保障體系方面,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需要加強財政的投入和提高人才、科技資源建設
遼寧省政府要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設置專項資金,對涉及農村環境治理的基礎設施、垃圾處置、污水治理等加大財政扶持,提高農村地區整治人居環境的能力。政府部門應當根據各地任務繁雜程度、不同特點(如人口多少、面積大小、生態環境現狀等方面)進行統籌編制,合理提高環境治理資金投入,確保資金使用安全、廉政、高效。
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中人才和科技是關鍵。針對鄉村人才短缺的實際問題,政府要根據實際情況按照不同專業標準建立智慧人才庫,根據村莊特色制定適合當地發展的人才培養計劃,精準定位,為農村高質量服務。加大村干部在環境保護等專業知識方面的學習,采取進修、培訓等形式做到工作和技能“精進化”,更好地帶動村民開展環境保護工作。
3 "結束語
本文是根據不同時期的國家戰略方針、不同地區通過分析62篇與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緊密相關的政策文本,結合遼寧省的發展現狀,得出如下結論。
1)從治理理念看,生態環境建設目前是遼寧省的重點,治理內容偏向于微觀層面上的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廁所改造和村容村貌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宏觀層面的鄉村整體改造也需加強。
2)在治理主體參與方面,政府應當重視對社會公平的關注。農民為主體,社會力量積極參與,使得人居環境改善效率較高,農民也更加積極。
3)從治理政策體系的完善來看,鄉村規劃保障體系政策在不斷完善,但各個部門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同時,政策實施的順序化也需注意。
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是一項既漫長又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協同配合,探索出適合遼寧省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法和運行機制,形成一整套科學合理、適應性強的鄉村規劃體系,促進遼寧鄉村振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保海旭,李航宇,蔣永鵬,等.我國政府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政策價值結構研究[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7(4):120-130.
[2] 鄧紫娟.政策工具視角下我國數字鄉村政策文本量化研究——基于262份數字鄉村政策文本[J].廣東蠶業,2022,56(11):144-147.
[3] 張會吉,薛桂霞.我國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政策變遷:演變階段與特征分析——基于政策文本視角[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22,36(1):8-15.
[4] 龍靈娟.政策工具視角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政策研究[J].生產力研究,2021(10):70-73,86.
[5] 王賓,于法穩.“十四五”時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戰略任務[J].改革,2021(3):111-120.
[6] 周思宇,趙小汎.鄉村振興視角下遼寧農村人居環境治理路徑研究[J].南方農機,2019,50(2):16.
[7] 于法穩,胡梅梅,王廣梁.面向2035年遠景目標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路徑及對策研究[J].中國軟科學,2022(7):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