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充分體現職業教育類型特色和現實需求,高等職業教育作為培養鄉村振興人才、服務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陣地,也面臨不少挑戰。該文以革命老區高等職業教育在服務鄉村振興中的主要問題為主線,即革命老區高職院校辦學“難”、革命老區高職院校服務脫貧攻堅路徑不清、示范高職院校引領區域職業教育不夠等問題進行闡述,探索出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構建“一四四”辦學模式,破解發展瓶頸;探索“兩驅動四結對五幫扶”扶貧路徑,助推全面振興;推進“集團化”辦學,引領老區職教發展的服務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新職業教育法;高等職業教育;鄉村振興;辦學模式;有效路徑
中圖分類號:F323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19-0189-04
Abstract: The newly revised Vocational Educa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ully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al need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ypes. 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to train rural talents and serve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lso faced with many challeng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ain problem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revolutionary old areas in serving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That is, it is \"difficult\"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revolutionary old areas to run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path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get rid of poverty is unclear, and the demonstr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not enough to lead reg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ichuan Inform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one four four\" school-running mode and break the bottleneck of development. We should explore the path of \"two drives, four pairs and five supports\" to help the poor, promote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promote \"collectivization\" to run schools, and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ld areas to serve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Keywords: new Vocational Education Law;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school-running mode; effective path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其根本目的在于讓脫貧攻堅成果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了重要部署,這是事關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際、關于農業農村現代化如何實現的歷史性、全局性戰略。自2018年以來,國家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等重要文件強調了職業教育特別是高等職業教育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作用。2022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以下簡稱《職業教育法》)再一次對職業教育明確規定“國家采取措施,支持舉辦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組織開展農業技能培訓、返鄉創業就業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培養高素質鄉村振興人才”[1]。因此,在新《職業教育法》背景下,探索出一條革命老區高等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路徑、提升服務區域經濟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1 "四川高等職業教育現狀
四川是經濟大省、人口大省,歷來高度重視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在國家大力發展高等教育的政策機遇以及四川省積極實施“科教興川”“人才強省”戰略下,四川高等職業教育已進入了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的發展階段[2]。目前,四川高等職業教育辦學規模居西部第一 、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數量全國第二,實現全省21個地市實現高職院校全覆蓋,形成了政府主導、校企地方合作、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辦與民辦協調發展的多元辦學格局,為推動四川省經濟社會發展、促進民族地區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四川職業教育發展取得的成績和進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高等職業教育辦學規模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截至2021年底,四川省高等職業院校86所,在校生88.65萬人,辦學規模居全國第七,西部第一。全省有本科層次職業大學1所,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學校8所,省“雙高計劃”建設學校22所,培育學校15所,高水平專業群50個[3]。
職業教育服務中心大局更加見行見效。全省高等職業院校圍繞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設置相關專業點237個,加快培養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鄉村人才隊伍。6所學校入選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數量居全國第二。全省職業學校開設專業723種,覆蓋全部19個專業大類的89個專業類;圍繞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廣泛開展技能培訓和就業創業培訓等各類培訓50萬人次[3]。
2 "四川革命老區高等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現狀分析
四川革命老區主要是指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四川境內創建的革命根據地和游擊區,分布在廣元市、達州市、雅安市、阿壩州、廣安市和巴中市全域及成都市、綿陽市、南充市、內江市、遂寧市、瀘州市等地區的部分區域, 四川省已確認革命老區縣(市、區)共83個,分布在全省17個市、州。另有8個縣(區)為川陜革命老區輻射帶動區域[4]。是我國重要的革命老區之一。
自國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部署以來,四川省革命老區高職院校結合自身實際以職業教育在辦學模式、人才培養、技能培訓和技術革新等方面為抓手,充分發揮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前沿陣地作用,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職業教育現代化和職業教育強省建設提供智力支撐。
2.1 "開展農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為加快培養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鄉村人才隊伍,革命老區高職院校積極開展涉農類職業技術人才培養。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作為四川省僅有的公辦農業職業院校,為適應鄉村振興發展需要,按照“以鏈建群、以群建院”的思路,大力發展以服務農林畜牧漁產業為重點的骨干專業和特色專業,形成了服務農林牧漁產業的“涉農”專業群,在開設的40個專業中,涉農專業有19個,是四川省農業職業教育名副其實的龍頭院校。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除了大力打造數控技術、軟件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和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等專業及專業群,還優化了旅游管理、現代物流管理、市場營銷和電子商務等傳統的非涉農專業培養方向,增設了大數據與會計、區塊鏈技術應用、大數據技術等信息類人才培養方向。
2.2 "開展形式多樣的服務支撐
四川團省委聯合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教育廳和省學聯等相關部門連年組織開展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包括高職院校學生在內的廣大師生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實踐,通過“三下鄉”活動深入農村,在實踐中了解“三農”國情,服務鄉村振興發展。如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師生走進鄉村,化身鄉村繪畫師,用手里的筆繪就一幅幅美麗的鄉村畫卷,促進鄉村旅游產業發展[5]。瀘州職業技術學院為加大民族地區、農村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服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組建“四海同音,語愛同行”推普實踐團赴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縣中咱鎮,開展以“推普弘揚愛國情懷,青春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6]。同時,四川各高職院校按照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繼續向重點幫扶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鞏固優化產業發展、就業扶持、技能培訓等工作。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巴中職業技術學院等9所革命老區高職院校積極參與到全國職業院校鞏固扶貧成果服務鄉村振興協作聯盟,圍繞革命老區特色優勢農業產業開展技術推廣、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等科技服務工作。
3 "四川革命老區高等職業院校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革命老區受社會經濟發展基礎薄弱、自然生態環境較差等多因素的影響,革命老區職業教育在服務鄉村戰略發展中還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3.1 "革命老區高職院校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辦學“難”
革命老區高職院校大多地理位置偏遠,經濟欠發達,遠離中心城市和產業集聚區,產教融合難、校企合作難,其發展水平明顯滯后。目前,由于招生就業困難的影響,革命老區大部分高職院校已開始向“綜合型”院校發展,隨著“三農”工作建設不斷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推進,職業院校與“三農”工作相關的專業設置已不能及時跟上“三農”新業態的發展,出現了涉農專業不斷萎縮現象發生,甚至有高職院校開設的近40個專業中沒有一個專業是涉農專業,直接影響了革命老區高職院校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服務能力。
3.2 "革命老區高職院校服務鄉村振興路徑不清
革命老區一些高職院校在全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在思想認識方面依然存在著“等、靠、要”的思想,形成政府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主體意識不夠強,不能夠積極主動地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在方法舉措方面,仍然以職業教育的固化思維去開展職業教育服務項目,沒有從鄉村振興戰略的實際需求出發,大多數開展的職業教育服務項目還停留在講座、培訓上,沒有改革創新點,也不能很好地滿足鄉村振興中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和脫貧攻堅等方面對職業教育的內在需求,更沒有屬于革命老區高職院校自身特色的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路徑。
3.3 "示范高職院校引領區域職業教育不夠
革命老區職業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較為突出,沒有形成區域職業教育錯位發展,革命老區大部分高職院校更沒有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特色定位之路,作為示范高職院校在發揮示范引領區域職業教育的作用還不夠,例如:通過搭建平臺載體,輻射帶動本區域其他學校共同發展方面不夠深入;在“雙高計劃”整體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水平上,沒有形成革命老區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長效治理機制;在“打造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群”方面還需努力。
4 "新《職業教育法》背景下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路徑
4.1 "創新“一四四”辦學模式,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
革命老區的高職院校大多都是有中專、中技辦學背景的, 在培養鄉村振興所需的涉農人才隊伍方面有著豐富的辦學經驗, 完全有能力有成效地完成好鄉村振興人才培養這項工作。針對革命老區高職院校產教融合難、校企合作難等問題,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大膽創新改革, 秉承“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三線”精神,積極探索地方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和優質企業的深度合作路徑,在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突破制約革命老區高職院校高質量發展的瓶頸,構建形成特色的辦學模式,通過創新辦學模式培養適用的人才。
4.1.1 "構建“廳市共建”“市校融合”的辦學體制
推動省經信廳和廣元市政府簽訂共建學院協議,將學院建設納入雙方發展規劃,制定《聯席會議運行工作規則》《聯席會議辦公室職責》等規章制度,以“廳市共建”為基礎的辦學理事會已寫入學院《章程》,學院發展空間得到了極大拓展。
4.1.2 "建立“政行企校”協同育人機制
依據廳市共建,探尋政行企校“最大公約數”,按照互利共贏、融合發展的原則,學院與地方政府、省經信廳、相關大中型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機制,整合各利益主體的資源和力量,組建企業學院,成立產教聯盟,共建職教聯盟(集團)、創業孵化園、技術中心、培訓中心、生產性實訓基地和產教融合基地等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平臺,建立“政行企校”協同育人機制,形成了多元化職教發展格局,解決了產教融合難、校企合作難等問題。
4.1.3 "搭建“校企合作、創新創業、集團化辦學、技術服務”四大融合發展平臺
依托“廳市共建”,按照“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思路,組建聯想教育人才培養學院、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新大陸物聯網學院、京東西南電商物流學院等企業學院6個。建立創新創業俱樂部,建成省級創新創業教育示范課程6門,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獎300余人次,與利州區政府共建的廣元創業孵化園,累計孵化企業235家,營收超過2億元,帶動就業3 000余人。牽頭組建四川電子信息職業教育聯盟、廣元職業教育集團、廣元工業與信息化職教聯盟,引領革命老區職教發展。建立四川移動應用協同創新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廣元市云計算應用研究中心、物聯網工程應用研究中心等一批技術中心,組織各類專家和技術骨干為區域企業和其他單位開展技術服務,與企業聯合開展產品項目研制。
4.2 "探索“兩驅動四結對五幫扶”扶貧路徑,助推同步小康
針對革命老區高職院校服務鄉村振興路徑不清晰的問題,學院發揮專業、人才、技術和智力優勢,堅持把“扶志”“扶智”雙輪驅動貫穿到學校服務鄉村振興全過程,推進“校縣村戶”四方結對,激發脫貧振興合力,科學謀劃推進“組織、教育、科技、信息、產業”五大幫扶舉措,著力改善民生,著力夯實鄉村振興根基,著力培育生態特色產業,著力推動貧困戶增產增收,著力構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長效機制,助推革命老區偏遠鄉村同步小康,為高職院校服務鄉村振興路徑探索破題。
4.2.1 "推進“智志雙扶”
扶貧必扶智,扶貧先扶志,學院堅持把“三線”精神融入群眾感恩奮進教育、政策宣講、“三下鄉”等活動中,克服群眾“等靠要”思想,實現“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轉變;開展“檬芽助學”工程、農民工技能培訓、農業技術下鄉等活動,充分調動貧困人口的“志”“智”內因,將外部“輸血”式扶貧與內部“造血”式脫貧相結合,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4.2.2 "推進“校縣村戶”四方結對
與得榮縣、蒼溪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蒼溪職中、開江職中、巴中職院簽訂校校合作協議,按照“1+1、N+1、1+N”(在貧困村實施1名黨員干部結對1戶貧困戶,多名黨員干部結對1戶深度貧困戶,在非貧困村實施1個黨支部結對多戶貧困戶)結對幫扶貧困戶。實施黨總支與貧困村黨支部開展支部聯建共建,黨員干部與貧困戶結成“親家”,選派優秀干部下沉脫貧攻堅主戰場,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基層黨支部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示范引領和戰斗堡壘作用,凝聚脫貧攻堅強大合力。
4.2.3 "實施組織幫扶
為增強村級黨組織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提升標準化水平,建成“1+6”黨群公共服務中心5個、村級標準化陣地5個。推進經濟與管理系黨總支與甘孜州得榮縣曲貢村黨支部、信息工程系黨總支與旺蒼縣柏楊村黨支部、機電工程系黨總支與蒼溪縣東紅村黨支部結對共建聯建,幫助完善村級治理體系,夯實黨的執政基礎。
4.2.4 "實施教育幫扶
創新提出并持續推進“檬芽助學”工程,為貧困家庭學生發放助學金;減免幫扶村貧困生學費、免費為幫扶村中小學教師開展計算機網絡技術及計算機基礎知識培訓、免費接收中職學校教師來院進修培訓;組織幫扶村貧困兒童開展“走出山區、走向城市”高校體驗活動;投入專項資金,為開江職中、蒼溪職中規劃專業建設、實訓室建設,捐贈圖書等;通過舉辦“農民夜校”開展致富帶頭人技術、技能培訓,培育培養致富帶頭人。
4.2.5 "實施科技幫扶
建立科普基地,定期為社區開展科技服務,開展“三下鄉”送科技系列活動,制作脫貧科普宣傳畫冊;為檬子小學開發家校互動管理APP系統、門禁管理系統、校園LED顯示屏。
4.2.6 "實施信息幫扶
利用信息技術,建設“互聯網+”電商服務站2個;通過互聯網+創新創業比賽紅旅賽道等助力農副產品銷售,增強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4.2.7 "實施產業幫扶
謀劃“林上蜜蜂養殖+林下天麻種植”產業轉型道路,培育壯大綠色產業規模,建成生態種養殖基地12個、培育現代家庭農場1個,指導成立專合社6個,培育養殖示范戶34戶、種植示范戶10戶;基層黨支部通過“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消費扶貧的方式,定向認購、臨時團購、個人愛心認購幫扶對象農產品、手工藝品等。
4.3 "推進“集團化”辦學,引領革命老區職業教育發展
充分發揮省級示范高職院校示范帶動的作用,牽頭組建四川電子信息職教聯盟、廣元職教集團。匯集30所職業院校、60余家企業、7個行業協會及5個工業園區優質資源,免費組織專題講座、免費培訓干部教師、免費接受集團內院校學生實習和免費提供專家智力支持;與集團內26所中職學校開展“3+2”“3+3”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推進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建設,幫助10所中職校高質量建設“省級雙示范學校”,領辦專業2個,整體提升區域職業院校辦學水平,提高區域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5 "結束語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和國家立足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讓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舉措。通過分析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立足于革命老區服務鄉村振興所提出構建“一四四”辦學模式、探索“兩驅動四結對五幫扶”扶貧路徑和推進“集團化”辦學等路徑,進一步服務鄉村振興的優化措施,找準突破口精準發力,不斷助推實現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EB/OL].[2022-09-01]https://www.gov.cn/xinwen/2022-04/21/content_5686375.htm.
[2] 李化樹,杜宇.論四川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歷史成就及主要問題[J].高等教育研究,2009(1):8-16.
[3] 數說四川職業教育:辦學規模居西部第一這些數據也沖進全國前列[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025357627 0949370amp;wfr=spideramp;for=pc.
[4] 四川省老區建設促進會2022年3月修改[EB/OL].http://chuan.zhongguolaoqu.com/index.php?m=contentamp;c=indexamp;a=showamp;cat id=16amp;id=61494.
[5] 張韻軒.產教融合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化路徑與發展策略[J].河北職業教育,2023(6):5-9.
[6]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風采一覽!今年暑假,四川這些高職極具“活力”[EB/OL].http://www.sohu.com/a/576851583_378601.